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范文 > 正文

报纸类邮箱大全3篇

2022-10-06 17:33:24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报纸类邮箱大全3篇,供大家品鉴。

报纸类邮箱大全3篇

报纸类邮箱大全1

  喷涂纸浸渍操作工艺

  一.前期准备

  1、清理烘箱——清理箱内废纸、胶块、刮净喷风口。关好门。

  2、清洗擦净辊筒——包括一浸、二浸、拉纸。

  3、设定烘箱温度——根据产品克重、胶量、予定车速进行设定。升温。

  4、设定烘箱风速——根据产品克重、胶量、予定车速及予定干燥程度进行设定。

  5、引纸链定位——把引纸链连接头旋到开始位置。

  6、提高张力辊——张力辊底面与配重条成水平位置。

  7、提起二浸新辊——提起前先予调间隙。

  8、准备好刮边器——磨秃了的胶片要修理或更换。

  9、检查各胶泵——并准备好备用泵。

  10、检查各输胶管——如有破损、堵塞、脏物应清理或更换。

  11、准备粘贴胶带——使用黄胶带或牛皮纸胶带,一般长度40厘米。

  12、检查胶水指标——查一次、耐胶、面胶、底胶的各项参数。

  13、加胶水——把一次胶加到规定的高度。下复涂给胶并启动下复涂辊。

  14、上纸——原纸必须上正,两端距离相等,把纸卷旋到合适位置,加阻尼。

  15、检查——对原纸作最后检查,看有无破口等现象。

  二、引纸:等到温度达到时才能引纸,引纸前先关闭一段部分风机!

  16、穿纸——把纸头穿过导辊、S辊、予湿辊、弯辊、天辊、液下辊、挤胶辊、导辊、新辊、抹平辊、直到一 次烘箱入口处,注意在穿纸过程中不要造成起褶或破损。

  17、升一次胶槽——要慢要稳,不使胶水晃出。

  18、启动联动系统——二次抹光打顺转。

  19、走纸——让穿过的纸往前走,直至经过予湿的纸走到一次烘箱口并有卷纸余量。

  20、卷纸——把纸头卷在引纸杆上,一般卷3-4层即可。卷时注意不得卷斜,要与两纸边垂直,同时卷的位置要在引纸杆的中间,两端相等。

  21、挂杆——把引纸杆稳妥地固定在引纸链上。

  22、查看温度——如一段二段烘箱温度过高,应采取闭风或开门的临时措施,以保证引纸部分不致脆断。温度过低则需要等待。

  23、打铃——通知二浸、收纸工位准备引纸。

  24、开启引纸联动——迅速调整引纸链和车速,达到张力平衡,松紧适当。

  25、贴头——引纸杆到二浸时在两端用胶带粘贴,胶带要贴平,不能翘头。

  26、放张力辊——引纸杆过二浸抹光后轻轻放下张力辊。

  27、压拉纸机——引纸杆过拉纸机第一辊后马上放下胶辊压住。

  28、开合胶辊——引纸杆过拉纸机最后一条辊筒后升上胶辊压住,人工辅助纠正跑偏,如果纸不是过干过脆,可以打开上胶辊。

  29、切纸——断开引纸杆纸头,从胶辊处撕齐,把纸引向输送辊,送入切纸机,切齐纸头,码纸。第二纠偏机开始工作。

  30、放新辊——引纸链停止后,立即放下二浸新辊,同时开始上面胶。注意二段烘箱温度,采取启动关闭的风机或关门的措施。

  31、淋胶——引纸链停止后,走纸正常就马上开动胶泵淋胶,同时立即降低车速,关闭一段烘箱门,开启关闭的风机。

  32、调整耐磨胶量——立即观察耐磨胶量的大小和南北偏差,用配重调整胶量的大小,用升降刮辊调整南北偏差。

  33、调整面胶胶量——面胶胶量以刚好可以覆盖纸面为准,通过观察进行调整,同时调南北偏差。此时二浸抹平辊改反转。

  34、刮边——开始上面胶后,立即放下刮边器,刮边宽度为:有印刷白边的,不超过白边宽度;无印刷白边的,刮边不超过厘米。

  35、调整机张力——用手轻托起第二纠偏机和拉纸辊之间的纸张,托起高度应为5-8厘米,过高则纸太松,过低则纸太紧。用增减拉纸机速度进行调整。注意:不是用配重进行调整!

  36、取样——当带有耐磨胶的纸到达切纸机时立即取样,快速检测南、中、北胶量,马上通知当班班长。同时压板观察。

  37、测量尺寸——当带有耐磨胶的纸到达堆垛机时,立即测量纸的宽度和长度,宽度不够时减小整机张力,长度不准时调触摸屏数据。

  38、胶量调整——当第一次取样快速检测胶量结果出来后,据此进行调整。调整次序为:面胶

  底胶

  耐胶

  一次胶。注:一次胶在使用胶辊挤胶时只监控一次胶的粘度变化。[面胶量不得调整过大,必须都统一调整,否则会从产生龟裂,不耐污染。]

  39、再取样——胶量经过调整后在到达切纸机时立即取样检测,仍采用快速检测方法首先确定胶量,反馈给当班班长,同时对挥发份等进行监控,并压板进行观察。

  40、重复——重复38、39的 程序,直至所有的指标达到要求。调整速度要快。

  三.运行:一浸

  41、回流添加——根据车速,在规定的时间按定量添加三氧化二铝,注意不准断胶,回流必须保持畅通。添加记录要详细真实。

  42、耐磨胶量监控——随时观察耐磨胶量的变化和南北偏差的变化,特别是在使用新调制的耐磨胶的时候,如出现变化,应按32的方法进行调整。

  43、耐磨胶条纹控制——随时观察胶面有无纵向条纹出现,如有出现,应把刮辊干净的部位旋过去,直到条纹消失。弯辊用薄膜条处理。

  44、添加胶水—— 一次胶槽的胶水消耗后,要随时注意添加,不能出现断胶和冒胶的情况。

  45、胶温控制—— 一次胶的使用温度为20℃-28℃,耐胶的使用温度为16℃-20℃,冬季或夏季当胶温偏低或偏高时,应用热水或冷水调整胶水温度。胶槽如有漏水现象应予修复。

  46、跑偏—— 一浸出现跑偏,一面用手纠正,一面查找跑偏原因,予以消除。

  47、起皱—— 一浸纸张出现皱褶,要立即找到发生的地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

  48、破口——边沿小破口,用指甲撕成弧形。较大的破口要用胶带补强,并用“联系”通知二浸和收纸工位注意并采取减小张力,再次补强等措施。

  49、原纸观察——原纸出现连续的色差、漏印、模糊、白点、墨点、墨线等情况时,要立即通知班长处理。若连续出现,必须打断。

  50、除异物——胶水或辊面出现异物或脏物时,要设法除去,并查找根源予以解决。

  51、接纸准备——协助叉车上新纸、定好位、裁齐纸头、贴双面胶带。胶带与纸边要齐,不能出头。四.运行:二浸

  52、干湿度控制—— 一段烘箱出纸干湿度应为不粘辊、不过干,挥发份应在10-12%之间。要根据出纸状况升降一段烘箱温度和风速。自耐磨一烘应略干一点,但要比较柔软。

  53、张力控制——应根据一浸的要求增减配重,以保证耐磨胶量的稳定。一般情况下张力辊应在中间偏下的位置,如过高或过低,应通知班长调整拉纸机参数。

  54、纠偏控制——纠偏机的摆动不能过大,如出现异常要立即查找原因。

  55、面胶控制——不能断胶,淋胶不能飞溅,随时观察纸面胶量有无变化,南北两边有无差异,新辊上有无脏物,并及时处理。

  56、抹光——运行过程中抹光辊应该逆向旋转(反转),抹光辊速度应根据纸面抹光效果确定,需要调整时通知一浸。

  57、下复涂——刮胶片要贴合良好,防止出现漏胶。观察纸张是否在下复涂辊上从北到南全部接触,如出现纸面条状或间隙性的鼓起,会产生缺胶现象。此时是一烘过干过硬,应调温度或风量。

  58、刮边——随时观察刮边宽度有无变化,刮片是否有严重磨损,并进行处理。

  59、补强——纸张出现破损,要立即用胶带补强,并通知收纸工位。

  60、胶温控制——面胶和底胶使用温度在20℃-25℃内,应按45的方法控制。五.运行:收纸

  61、挥发份控制——用手感判断产品的挥发份,并结合化验结果进行修正。如出现偏差,在变动车速米之内可以解决的,可自行增减车速,偏差过大时必须通知班长进行系统调整。

  62、纸面质量控制——时刻观察纸面有无破损、胶泡、皱褶、胶道、色差、刮边不良,双色、漏印、白点、擦痕、缺胶、条纹、异物、污染等现象。如有发生,要立即通知班长处理。少量产品有以上情况要随机抽出,数量较多或在调整时段的产品要用废纸条作出记号。

  63、底胶观察——随时察看底面胶量,并监控有无缺胶、大胶泡、拖痕,严重条纹等现象,结果报告班长处理。

  64、翘边——出现明显翘边现象时,应报告班长采取措施。

  65、尺寸控制——随时留意产品的长宽尺寸。尺寸有偏差时应立即报告班长调整。

  66、安全运行——接前工位通知纸面有接头或破损后,应招呼附近的人员协助过纸,保证不断纸。

  67、计数——准确计数。每100张填写一张标签放入产内边沿。

  68、码纸——堆码要整齐,潮湿季节生产时,塑料膜要跟着纸垛上升。

  69、换盘——配合叉车做好换盘准备。【注意托盘不得有异物,铁别是钉子或水泥块等】 六.运行:化验

  70、采样——正常运行每半小时采一次样,产品调整期要根据调整情况及时采样。

  71、检测——每次采样都应用快速法得出估算胶量,估算结果正常时继续检测胶量和挥发份,估算结果偏差大时应立即告诉班长调整然后继续检测。检测结果准确记录。

  72、予固化度—— 一般每两小时左右作一次予固化度检测。检测结果准确记录。

  73、压板——每次取样都应取相应部位压板,压板时应把基材和纸面刷净,记 录压贴温度和时间,放板的位置应一致。普通纸不必每张压。

  74、肉眼检测——压板后应从不同角度对板面质量进行观察。主要内容为板面亮度、平滑度、干花、湿花、暗点、条纹、亮点、胶坑、透明度、流砂、鼓泡、崩边等现象。有情况应即时报告班长。

  75、刮痕——用钥匙头之类的金属件刮划板面,观察有无划痕及划痕深浅。

  76、手磨——用180目刚玉水磨砂纸在板面上推磨,初步判断耐磨转数。

  77、机磨——切割小圆板于磨耗机上测试,检测耐磨转数。

  78、耐污检查——用粉笔涂于板面、擦净后用肉眼观察残留物。

  注:批量问题与化验有关。七.运行——调胶

  79、调胶——根据各段胶水的消耗情况,按照各种胶规定的配方和工艺提前调胶,新调胶水的各项指标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并充分搅拌均匀。每次调胶的数量应遵守规定。[粘度必须与所调胶当时温度相对应]

  80、每批调制的胶都需经过严格的检测。不合格的胶不准投入使用。

  81、定检——每两小时对使用的胶进行检测,填报包括粘度、凝胶时间、固化剂添加量等项指标的时报。

  82、补调——对使用的胶定检时发现指标有偏差,应告诉班长及工艺人员,请示是否进行补充调整。

  83、协作——随时观察生产线动态,了解胶水使用情况,了解产品质量情况,判断胶水指标是否有变化,协助生产线在接纸、引纸等情况下操作。

  八、运行:班长

  84、监控质量——随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争取把质量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85、巡查——随时巡查生产线各工位,观察纸面情况、烘箱温度变化、设备运转状况,纠正工人的违章操作。巡查烘箱内有无胶块并清理。

  86、检测——及时了解每次采样压贴检测结果,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87、接头和破口——原纸出现接头和破口时,统一指挥各工位进行补强,减张力等操作手段,让危险部位安全过渡。

  88、接纸——指挥上纸、贴胶带、定位、接纸、取纸头、牵纸、减张力、补强等措施,前后协调、安全通过。并及时换盘。

  九、主要操作要点:

  89、上纸——核对原纸型号、称重,检查有无破损。上纸时一定要上正,两边留同样的距离。检查放卷机有无移位歪斜。

  90、裁纸头——纸头一定要裁齐裁正,不能歪斜。

  91、贴双面胶带——用力贴平贴牢,不起皱,胶带两头不能超过原纸两边。胶带边不能超过纸头,不能重叠。

  92、接纸——两纸卷对正,压辊要平,胶带部位要滞后压贴线5-10厘米,胶辊下压和纸卷上升要协调。接上后在后面辊筒处再次压牢。撕去多余的纸尾。

  93、牵纸——因接头或其它原因在纸面出现皱褶时,两边用人工同时轻轻牵平,牵纸时手指用力要均匀,不能用力过大。

  94、贴单面胶带——纸面出现破损或接头时,用单面胶带补强。胶带应贴在破损处或接头的两条边沿处。胶带必须平整的贴在纸面,不能贴出纸外,不能翘头翘尾,不能纠缠反面,不能粘在辊上或风咀上。胶带长度一般不超过40厘米。

  95、刮边 ——刮边胶带要平整,刮边器要轻起轻放,刮边角度要正确,刮边力度要适当,表座粘贴要稳,支架接头处要牢固。不能有晃动或发颤的现象。

  96、调胶量边差——两边胶量出现偏差时应进行调整,调整时要反复比较,力求调准。

  97、二浸纠偏失灵——关闭纠偏机电源,用人工调节纠偏机不使严重跑偏,同时立即通知维修人员修复。

  98、拉纸机纠偏失灵——拿开气咀(传感器),放下纠偏辊,人工纠偏,同时立即通知维修人员修复。

  99、切不断纸——挥发份正常切不断纸,是切刀故障,此时应把未切断的纸卷起来,不使损坏,同时立即通知维修人员修复。

  100、变频器停止运行——运行中某处辊筒停止运转,一般属于变频器过载、过流、过压自动保护,有复位键的控复位键,没有复位键的采用断电后重新启动的方法可以恢复。

  101、产品尺寸测量——用卷尺测宽度时应用10厘米开始,印刷白边不包括在内,测量结果要减去10厘米。测长度时从零(尺头)开始,最短的尺寸应不少于2480毫米(指普通规格),最好在2480位置在纸边划一个刻度,看最短的产品有没有达到这条线,过短过长都应调整。对角线误差小于或等于7MM。

  102、清理胶块——产品底面出现拖挂痕迹时需要清理风咀上的胶块,清胶块要用专用工具。清理动作要轻要准,开门时间尽量短,不要影响产品的挥发份变化。

  103、风量调整——调整风量必须保证纸张浮起,而且不能产生横浪和扇边(蝴蝶效应),烘箱口外的纸不能有抖动现象,不同克重的不同胶量的纸风量是不相同的。风量的调整还必须照顾挥发份要求。

  104、配重——大配重块重量1kg。小配重块重量,张力辊的重量(已扣除方钢)为22kg。普通纸施加的张力约在10kg左右,自耐磨纸张力应加大到15-20kg。加减配重应轻拿轻放。

  105、运行擦辊——运行中擦辊要小心谨慎,特别注意不要把手指或抹布带进辊。擦张力辊时用力要轻,不要引起张力人为变化。十.几个关键部位

  106、渗透——原纸经过预湿辊后,底面胶水开始向正面渗透。如果纸在上升段就已经渗出正面,说明渗透良好,差点的也必须在纸要进入浸胶槽时渗出正面。否则就是渗透不良。良好的渗透还必须看渗出的正面的是否是明亮的胶水,如果只是水份湿润,也不能算是渗透良好。出现渗透不良时应设法采取相应措施。

  107、耐磨胶量——耐磨胶量的多少主要是观察刮辊以后、烘箱以前这一段纸面上的现象。不管是生产多少转的纸,都要求这一段纸面上耐磨粉有小部分露头,颗粒和颗粒间可见胶水,保持这种状态生产的产品,耐磨转数高而稳定,颗粒包裹良好。如果纸面上很少见露头,肉眼看是水汪汪的一片胶。这样的情况下容易粘辊。如果眼睛看纸面上全是颗粒,基本上看不见明亮的胶水,证明涂上的耐磨胶很少。以上两种情况都不正常,生产的产品都会存在很多问题。在观察纸面的同时,还要注意两边观察进行比较,消除两边的差异。耐磨胶量的调整主要用张力的大小来控制,如果张力控制无效,就要检查和调整耐磨胶的粘度。

  108、条纹——产品纵向条纹的出现主要产生于两个部位。第一是一浸新辊,第二是刮辊。新辊辊面上不能出现胶环,特别是又干又窄的胶环,否则在产品压贴后会出现明显条纹。调整的方法是根据耐磨胶的粘度,调新辊间隙,使新辊两辊上面有平坦的贮胶,辊面上的胶也平整无条纹。胶的粘度大,辊间隙也大,胶的粘度小,辊间隙也小。如果刮辊与纸面间有异物,也会在纸面留下条纹,出现这种情况要对刮辊进行清理。纸面出现条纹时在一浸、二浸和收纸处都能看见,各岗位要注意观察,但主要的责任在一浸。

  109、回流——回流及回流添加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下面几点必须坚决做到:

① 必须双桶运行,上胶罐和回流罐必须分开,回流必须畅通,新辊流下的胶不能积在胶斗内。

② 耐磨粉添加量必须准确。回流添加量是原始添加量的十分之一,但是是以每10分钟,车速在10米时确定的。如果当时的车速不是10米,就要按实际车速来变化,比如当时车速是米,添加量就应该是/10。以此类推。同时称量要准,换罐的时间也要准。

③ 新调的耐磨胶应及时混入正在使用的上胶罐中一起使用。不能等旧胶基本用完才换用新胶,以避免新旧交替时纸面出现明显差异。

④ 新一轮回流开始时就应把回流添加的耐磨粉放入回流罐中,以使其有充分的时间搅拌均匀。

  110、一烘后纸面——二浸人员在观察一烘以后纸面时必须注意几个重点:

① 挥发份不能过大过小,纸不能过干过湿,也就是首先不粘辊,同时还比较柔软。控制的方法主要是调一段烘箱的温度,如果无效则要求班长检查和调整耐磨胶的胶量。

② 看耐磨粉在纸面上是否牢固,用手指头在纸面揉动看有没有脱粉的现象,如有此现象,是耐磨胶胶量不够。

③ 看纸面有无光泽。如无光泽,说明耐磨胶胶量不够或调胶有问题。注:个别浅色的原纸光泽不明显是正常的,要根据生产经验区别对待。④ 看纸面有无暗点、暗条。如有,要立即通知班长或调胶员处理。⑤ 看纸面有无条纹,如有,通知一浸处理。

  111、面胶量——面胶量不能过大,用眼睛看是胶水刚好覆盖耐磨胶表面,出现平滑的平面为好。同时注意左右偏差和新辊的圆周误差。

  112、面胶底胶粘度——面胶底胶粘度差别是保证成品平整不翘边的关键。一定要有″以上的差距。这就要求三胺原胶的粘度≥″,然后在面胶中调水。如果原胶粘度低,只有采用升温和降温的方式来拉开粘度差距,即夏天对底胶用凉水降温,冬天用热水对面胶加温。

  113、胶温——主要是一次胶和耐磨胶的使用温度。一次胶常年的使用温度都应在20℃-28℃间,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渗透和合适的胶量。耐磨胶的使用温度在16℃-20℃。夏天必须降温。新生产的原胶未冷却到28℃以下不准使用。

  2010年04月02日

报纸类邮箱大全2

  主题:Fwd:创新能力培养的真谛是什么

  2006年~2008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受国务院学位办和清华大学的委托,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质量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创新意识差、参与创新研究机会少、有影响的创新成果少[1]。在重视创新而创新不足的今日,回顾对学科发展贡献诸多原创思想的大师的成长历程很有必要。本文以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学术成长历程为例来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真谛。

  费孝通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他1930年起即投身社会学研究,后考入清华大学师从俄籍教授史禄国(Shirokogorov)攻读人类学。留学英国期间,在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指导下继续学习社会人类学,完成并出版了英文专著《江村经济》。归国后,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学术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的成果,对我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上的卓越成就也为他赢得了多项国际奖项。他还先后获得多所大学的荣誉院士或博士称号。费孝通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历程对当前研究生,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诸多的启示。

  一、端正的学习动机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基础

  创造能力涉及到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力,特别是丰富的知识储备。研究生学习阶段还处于一个由储备知识向创新知识逐渐过渡的阶段。端正的学习动机在知识积累阶段尤其重要。与当前研究生学习寻找热门专业和出国“镀金”不同的是,费孝通的学习过程是以自己的价值定位、学术兴趣和学业需要为基础的。

  费孝通对专业的选择不是以代表着个人收益高低的“冷门”和“热门”为依据,而是基于自己对专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是希望通过专业学习来实现个人的社会抱负。他曾这样总结自己在国内求学时的心路:“我在上大学时,先是想当个医生,好为人治病,免除人们的痛苦,于是我进了医预科。后来我觉得人们最痛苦的不是来自身体上的疾病,而是来自社会所造成的贫穷。于是我改学社会学。我是想通过学社会学来认识社会,然后改革社会,免除人们的痛苦。在学社会学的过程,我明白了必须联系实际,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分析、思考。可巧我在大学时遇到从芝加哥大学到中国来讲学的派克(Robert Park)教授,他带我们这些学生在北京的各种居民区去参观访问,最后,他说这种实地调查的方法是从人类学里学来的。我才认真地去找人类学家学习,进了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史禄国教授。”[2]当时,体质人类学是冷门学科,在中国当时知道的人不多。清华大学里知道的人也不多,知道史禄国这个世界级的学者的人更少。为了使自己真正掌握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费孝通还是选择成为史禄国的唯一的体质人类学方向的研究生。学习人类学时,费孝通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室里度过的,最先是学习解剖各种大小动物,后来学习分析体质测量的数字,之后学习实际人体的测量和统计。他经常一人整天埋头于工作室进行数据分析,过了两年很孤寂的生活,但费孝通说,那是他一生当中难得的最平静、最恬适的生活。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他专注于体质人类学的学习与研究。

  还有,与当前许多研究生抱着出国“镀金”的目的而去留学不同,费孝通在出国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学术兴趣与需求。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时就曾有一次去美国学习社会学的机会,但他没有竞争,而是让与自己成绩同样优异的好朋友——后来成为著名社会学家的杨庆堃顺利赴美。费孝通主动放弃的一个原因是他当时对来自人类学的实地研究方法已有相当兴趣,想更多地学习一些人类学,而杨庆堃对社会学更感兴趣。当时中国的大学中,只有清华大学能够提供人类学训练,它设有唯一的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费孝通希望在这个融会两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环境里学习,使自己将来更好地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去研究中国社会。后来研究生毕业后有机会赴英时,费孝通出国前在专业上也花了一番工夫。学什么,跟谁学,这些问题在出国之前都经过一番考虑,这样加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对于专业培养和提高质量是有帮助的。他在吴江养病期间在开弦弓村所作的社会调查得到了马林诺斯基的青睐,毕业论文也成为他蜚声海外的奠基之作。

  正确的学习动机让费孝通能专心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了系统地训练某种方法将常人认为的孤寂生活理解为难得的学习体验;为了自己的专业兴趣可以放弃出国的机会;为了国外的学习更加顺利,在病中作调查,准备资料。只有具有端正的学习动机,才能真正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量身订做的计划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

  创新能力必须立足于学术与个性的完美结合。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个性制定培养计划才能造就杰出的创新人才。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是如此。他了解学生的优点,“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也了解学生的品格,“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他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费孝通的导师们也都针对他的特点,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导师吴文藻在费孝通的成长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是他的引荐才使费孝通投身名门,沿着自己选择的学术路线前进。费孝通认为吴文藻是有鼓动性的教师,“伟大的设计者哺育了人的才干,吴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导青年学生,把他们看成是社会学的未来”[3]。费孝通的留学计划酝酿很久,就是吴文藻策划的。他心里有着一个培养徒弟的全盘计划,分别利用各种不同的机会,把他们分送到英美各个人类学的主要据点去学习,谁到哪个大学,跟谁去学,心里有个谱,后来也都逐步实现了。吴文藻认为费孝通最好是去英国跟功能派的大师马林诺斯基去当徒弟,理由之一据说是费孝通的性格和这位老师有点相像[4]100。吴文藻对学生的学术兴趣和专长都有深入了解,能够结合其性格,为其寻找合适的导师。这是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史禄国对费孝通高度负责,为其制定了六年的训练计划。前两年学体质人类学,中间两年学语言学,最后两年学社会人类学[5]46。虽然计划没有完全实施,但毕业后,还是强烈建议费孝通对少数民族进行一年的社会调查,也算是完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性培养计划。

  马林诺斯基更是将费孝通的培养放到自己拓展学术思路的过程中来。一是弟子遍世界的他需要在中国也有人秉承自己的学术路线。二是扩大人类学的视野,由简单的原始部落拓展到现代文明社会是他对人类学未来的定位。而费孝通在开弦弓村的调查也迎合了马林诺斯基的学术思路。经过在席明纳(seminar)和下午茶的谈话,马林诺斯基就对费孝通的学术基础有了较好的了解,结合费孝通自己所作的调查进行了详细指导。从论文在人类学发展方向中的定位,到论文的写作,甚至遣词造句都一一关注,最后出版时的书名都要亲自斟酌。最后,他还对费孝通归国后的学术方向也给予提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很难形成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由于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是在学校统一的培养计划下进行的,加之扩招导致批量生产现象的出现,师生之间的了解难以深入,甚至出现个别导师叫不出学生名姓,在答辩时还不知道哪位是自己的学生的尴尬情形[6]。“有的导师能在一年中同时招收5个以上的博士研究生,再加上10个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形成前呼后拥拉帮结伙的壮观景象。有个被认为年富力强的博士生导师对记者说,他常常根本就认不出他的学生,并因此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被学生当作趣闻广为流传。”[7]是否有为学生量身订做的培养计划,导师至关重要。

  三、独特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独特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尤其关键。史禄国和马林诺斯基的教育指导方法都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二者之间既有共同特点,又各有独特之处。

  这两位导师在教育方法上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不进行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讲授,但对基础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史禄国在体质人类学课程上从没有作过一次系统的讲解。马林诺斯基也从来没有给费孝通指定什么书必须读。念书在马林诺斯基看来是每个学生自己的事。他也从来不考问费孝通任何书本上的知识,他似乎假定学生都已经知道了似的。两位导师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学会自主充实知识。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史禄国让费孝通在不断试误中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费孝通回忆,“他从来不扶着我走,而只提出目标和创造条件让我自己去闯,在错路上拉我一把”[8]。他白天并不具体指导费孝通对人体测量数据的统计,只是每天傍晚散步时到工作室去看费孝通的统计结果,看到错误时就留下“重做”的批语。让费孝通自己反思问题所在。马林诺斯基的教育方法也是启发式的。他不喜欢登台讲课,喜欢组织席明纳。席明纳上所讨论的问题,不仅书本上还没有写,课堂上还没有讲,甚至连一般的人类学家都还没有考虑到。从四面八方来的学者,带来他们在四面八方的实地调查中碰到的新问题,或讲心得以交流,或谈困惑以求教。马林诺斯基并不多说,只在关键时刻,开始进行思路上的启发,启发他们怎样去分析问题,怎样去发展自己的思想。在分析新问题时,他用自己的思索,带动学生们的思索。这是一种在思维的碰撞中习得思考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史禄国教育指导学生的独特之处是重视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尽管有了较先进的工具,他总是让费孝通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以培养“在困难条件下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让费孝通“受益终生”[5]50。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是落后区域。在特殊情况下,用最原始的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要。不易获得的原始资料往往成为创新的素材。史禄国的教育方法使研究生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马林诺斯基教育指导学生有两个独特之处:一是通过示范,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领悟创新思维产生和思想加工的过程。由马林诺斯基指导的学生,还有机会到他家里,通过参加他的著述工作进行学习。因为高度近视,他形成了一种自己口述、他人记录的著述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费孝通而言有很大的好处。他说,“普通我们读的书,都是成品,从成品看不到制造的过程,而一项手艺的巧妙之处就在制造过程里。成品可以欣赏,却难于学习,但是谁有机会看到一个学者创造思想成品时的过程呢?上面所说的席明纳是创造思想成品的一个步骤,单靠这个步骤还不成成品。?登堂入室?又看到了这个过程的另一工序。”另外,马林诺斯基还通过让学生旁听自己与朋友讨论问题的过程而让学生受益。二是马林诺斯基对学生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他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关心学生的生活、学术气味和思想意识。他还对费孝通讲,“学术这个东西不是只用脑筋来记的,主要是浸在这个空气里。话不懂,闻闻这种气味也有好处”。[4]116创新能力往往建立在教师长期对学生的全方位的精神培养基础上的。李政道曾讲,“培养创新的人才,……还是需要学徒、老师这个关系,需要一年、两年,较长期精神上的培养,这样培养的人才,可以一生独立思考。”[9]

  费孝通的两位研究生导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指导方法,不以知识传授为核心,让学生迅速接触学科前沿,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与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本科化”,教师投入过多精力传授基础知识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四、不可或缺的偶然因素是形成创新能力的独特成分

  费孝通提出了很多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如差序格局、苏南模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文化自觉等。通过“行行重行行”的社会调查,接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学术风格是费孝通不断提出原创理论的内在原因。这种独特的学术风格的形成,又与学业过程中的许多偶遇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派克的系列讲座奠定了费孝通的学术基调和学术方向。1932年,派克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派克带学生们真正走向社会,到天桥、地摊、戏棚、店铺、市井社会,还到监狱、贫民窟和风月场所进行调查,了解社会实际。此后,费孝通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学着“领悟人类生活的真相”,而且写“能讲得出来,讲了人家懂得”的文章。晚年时的费孝通讲,“派克老师的学术思想使我终生受益”[5]43。

  其次,在燕京大学反日示威游行中,费孝通患肺炎住院而拿不到学分,导致他不得不留校一年。就是在这一年的时间内,他才得以被吴文藻全面了解。

  再次,学士毕业论文的内容和学术倾向为后期师从史禄国和马林诺斯基埋下伏笔。论文中涉及史禄国的著述,对史禄国著述的熟知可能为其研究生“面试”起到了促进作用。论文的功能主义倾向则正迎合了社会人类学大师马林诺斯基的学术方向。

  另外,费孝通毕业时,史禄国也离开清华大学,但还是为其安排了后期的学习计划,即毕业后,到国内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调查期间不幸受伤,之后到吴江养病使得费孝通有机会做细致的社区研究,了解农村的生活。后由清华大学公费出国留学,直接到欧洲去进修文化人类学。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费孝通得以很快被马林诺斯基接受。其原因之一是,费孝通在伦敦经济学院办注册手续时,系主任马林诺斯基正在美国参加哈佛大学建校300周年的庆典活动,当时吴文藻也代表燕京大学出席。吴文藻与马林诺斯基的接触促成了马林诺斯基与费孝通业师与弟子的关系,这对费孝通日后的学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几个偶然使得费孝通逐步明确并强化了自己的学术兴趣、研究方向和发展思路,形成了自己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社会的学术风格。偶然机遇会改变一个人的学术历程,使其学术风格表现出某种个性,这是创新能力形成中的独特成分。

  五、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活基础

  师生关系不单纯是学业授受关系,还应当是师友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提升和全面素质的培养,这是创新的生活基础。费孝通与各学习阶段的导师形成的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在其学术生涯中起着重要作用。

  吴文藻在费孝通成长之路上的重要性自不用多言。两个人结成亲密的朋友,直到七十年代仍密切往来。相互的了解使得吴文藻很清楚费孝通学术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也乐于提供帮助。对吴文藻而言,教育学生就如同孟子所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人生一大乐事。吴文藻在为费孝通争取就读清华大学和公费出国机会时就颇费周折,却乐此不疲。

  相处仅两年的史禄国对费孝通的要求相当严格。他对费孝通的文笔有很高的要求。他曾让费孝通到他家里去,要费孝通把自己写的文章一句一句分析给他听,一个字也不能含糊,搞得费孝通到半夜也回不了宿舍。他对费孝通的关心从生活细节上也可见一斑。1935年新婚后,费孝通和王同惠夫妇就准备前往瑶山作调查。史禄国根据自己丰富的田野工作经验,仔细地为他们准备上路须带的器具。他为费孝通和王同惠装备了全套的人体测量仪器,专门从德国订购了一套高品质的照相机,又特地为他们各自定制了一双长筒皮靴,用以防止西南山区一种专门叮人下腿吸血的蚂蟥的侵害[10]49。正是这样学业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细心照顾的师生关系,帮助费孝通逐步走向学术的更高峰。

  马林诺斯基对费孝通的培养也很用心。在将费孝通招入门下后,他立即要求费孝通搬到自己的朋友家里,希望他受一些英国中上层社会气息的熏染。后来的学习过程中,马林诺斯基会因为学业上的严要求而发火,但他和费孝通还是形成了“叔侄般的亲情”[10]93。费孝通回忆,“写论文时,写完了一章就到他床前去念,他用白布把双眼蒙起,躺在床上,我在旁边念,有时我想他是睡着了,但是还是不敢停。……他最恼我的是文字写不好。他骂我是懒汉,其实我已尽我所能了,但总是不能使他满意。他实在拿我没有办法,又似乎一定要保我过关,只好叮嘱一位讲师,替我把论文在文字上加了一次工。”[4]117在毕业论文完成之后,马林诺斯基当即联系出版社,甚至在出版社提出要他亲自作序才能出版时,也不假思索地应允了。相比那些多次联络经纪人都没有出版机会的作家,费孝通是极其幸运的。

  吴文藻为费孝通的学术发展作了长期的规划,史禄国对其进行了系统的人类学训练,马林诺斯基让其开拓了人类学的现代视野。这都是以导师对学生学术生涯发展及其社会生活发自内心的关怀为基础的。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师生矛盾导致学业中断,甚至有博士要求换导师的事情见诸报端[11]。许多研究生称自己的老师为“老板”,更体现出师生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的突显,甚至有人认为,研究生阶段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主雇”[12]。这种情形令人忧虑。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创新能力会失去坚实的生活基础。

  六、灵活创新的制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条件

  灵活的制度环境也有利于特殊人才的成长。以生为本的灵活的管理制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保障。费孝通之所能成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还是以吴文藻说服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在1933年招收人类学研究生为前提的。《清华大学史料汇编》(第2卷)记载:(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部于1933成立,录取研究生费孝通一名,在校研究两年,于1935年研究期满。该部于1935年暂停招生。可见,社会学部人类学方向就是专为招收费孝通而设立的,因为自始至终专修人类学的只有他一个研究生。当时清华大学为了史禄国招收人类学的硕士生当年就允许招生,而导师离开,学生毕业后,又可停止招生。这在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也相当灵活。留英时,费孝通几乎将全部精力都用在导师所指导的方向上。当时他注册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哲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学校规定只有两条:一条是从注册到毕业至少要两年;一条是提交一篇论文,经过考试认证合格就可以取得那个学位。这两年里应当读些什么课程完全不加规定。从章程上说,学生交了注册费之后可以不到学校,到期只要能提交论文,考得过,一样可以获得学位。另一方面,学院每年公布一系列课程,即哪一个系的什么教授或讲师开什么课。注册后,就可以自己去挑选课程。系里还会介绍学生去找负责人,由负责人指定业师(director),业师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建议学生去听什么课,参加谁的席明纳。这种业师制度有利于因人施教。如果学生对业师不满意,可以随时换人。而学生表现好,也有可能成为名教授的门下。费孝通先归在弗思(Firth)门下,很快又投到马林诺斯基的门下。可见,灵活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迅速成长。

  在英国时,图书馆的借阅制度也很灵活。费孝通讲道,“在开架的图书馆里,我可以自由地不经什么手续取阅架上任何我想翻阅的书,我竟成了饥不择食的来客。不到闭馆时间,我终日可以不离座位。”[10]98在今日已成常态的开架阅读制度在当时确是很先进的图书管理理念,这种环境也成为费孝通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的保障条件。

  总之,通过全面回顾费孝通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过程会发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对学术与真理的信仰、对学术思路的反思与凝练,需要导师高超的教育艺术,需要独特际遇中学术风格的形塑,需要师生共同建构的和谐关系,需要灵活的制度保障。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促进了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和学术素养的完善,进而形成创新能力。它不是技巧的娴熟运用,而是综合素质在学术生活中的自由舒展,是在一段独特而弥足珍贵的师生思维互动和和谐共处的生命历程中水到渠成式的自然展现。

--祝身体健康!

  史敬灼

报纸类邮箱大全3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daily 日报

  morning edition 晨报 evening edition 晚报 quality paper 高级报纸 popular paper 大众报纸 evening paper 晚报 government organ 官报 part organ 党报 trade paper 商界报纸 Chinese paper 中文报纸 English newspaper 英文报纸 vernacular paper 本国文报纸 Japanese paper 日文报纸 political news 政治报纸 Newspaper Week 新闻周刊 the front page 头版,第一版

  bulldog edition 晨版 article 记事 headline 标题

  banner headline 头号大标题 byline 标题下署名之行 dateline 日期、发稿地之行 big news 头条新闻 hot news 最新新闻 exclusive news 独家新闻 scoop 特讯 feature 特写,花絮 criticism 评论 editorial 社论

  review, comment 时评 book review 书评 topicality 时事问题 city news 社会新闻 column 栏 letters 读者投书栏

  general news column 一般消息栏 cartoon, comics 漫画 cut 插图

  weather forecast 天气预报 serial story 新闻小说 obituary notice 讣闻 public notice 公告 advertisement 广告 classified ad 分类广告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flash-news 大新闻 extra 号外

  the sports page 运动栏 literary criticism 文艺评论 Sunday features 周日特刊 newsbeat 记者采访地区 news blackout 新闻管制 press ban 禁止刊行 yellow sheet 低俗新闻 tabloid 图片版新闻 “Braille” edition 点字版 newspaper office 报社 publisher 发行人 proprieter 社长

  bureau chief, copy chief 总编辑 editor-in-chief 总主笔 editor 编辑, 主笔

  newsman, newspaperman, journalist 新闻记者 cub reporter 初任记者 reporter 采访记者

  war correspondent, campaign badge 随军记者 columnist 专栏记者 star reporter 一流通讯员 correspondent 通讯员 special correspondent 特派员 contributor 投稿家 news source 新闻来源 informed sources 消息来源 newspaper campaign 新闻战 free-lancer writer 自由招待会 press box 记者席

  news conference, press conference 记者招待会 International Press Association 国际新闻协会 distribution 发行 circulation 发行份数 newsstand, kiosk 报摊 newspaper agency 报纸代售处 newsboy 报童

  subscription(rate)报费 newsprint 新闻用纸 Fleet Street 舰队街 Publication 公布 magazine 杂志 periodical 期刊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back number 过期杂志 pre-dated 提前出版的 world news 国际新闻 home news 国内新闻 news agency 新闻社 editor 编辑

  commentator 评论员

  reporter, correspondent, journalist 记者 resident correspondent 常驻记者 special correspondent 特派记者 editorial, leading article 社论 feature, feature article 特写 headline 标题

  banner headline 通栏标题

  news report, news story, news coverage 新闻报导 serial, to serialize 连载 serial story 小说连载 editor's note 编者按 advertisement, ad 广告 press commnique 新闻公报 press conference 记者招待会 publication 出版

  publishing house, press 出版社 publisher 发行者 circulation 发行量 edition 版本 the first edition 初版 the second edition 再版 the third edition 第三版 the first impression 第一次印刷 the second impression 第二次印刷 de luxe edition 精装本 paperback 平装本 pocket edition 袖珍本 popular edition 普及版 copyright 版权 royalty 版税

  type-setting, composition 排版 proof-reading 校对工作 proof-reader 校对(者)editing 编辑(工作)editor 编辑(者)printing 印刷

  printing machine 印刷机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type-setter, compositor 排字工人 folio 对开本 quarto 四开本 octavo 八开本 16-mo 十六开本 32-mo 三十二开本 64-mo 六十四开本 reference book 参考书

  booklet, pamphlet 小册子, 小书 periodical 期刊 magazine 杂志 daily 日报 weekly 周刊 fortnightly 半月刊 monthly 月刊 bimonthly 双月刊 quarterly 季刊 annual 年刊 year-book 年鉴

  extra issue(报纸)号外 special issue 特刊 daily paper 日报 evening paper 晚报 morning paper 晨报

  sunday newspaper 星期日报 manual, handbook 手册 document. paper 公文 pictorial magazine 画报 memorial volume 纪念刊 selected works, selections 选集 complete works 全集 anthology 文集, 文选 scientific literature 科学文献 index 索引

  original edition 原版(书)new edition 新版 revised edition 修订版 reprint 重印, 翻印

  cheap edition, paperback 廉价本 encyclopaedia, encyclopedia 百科全书 textbook 教科书 reader 读本 best seller 畅销书

  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不闻凶讯便是吉。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nose for news 新闻敏感 obituary n.讣告 objectivity n.客观性 off the record 不宜公开报道 opinion poll 民意浏验 periodical n.期刊 pipeline n.匿名消息来源

  popular paper 大众化报纸;通俗报纸 press n.报界;新闻界

  press conference 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台 press law 新闻法

  press release 新闻公告;新闻简报 PR man 公关先生

  profile n.人物专访;人物特写 proofreader n.校对员 pseudo event 假新闻

  quality paper 高级报纸;严肃报纸 quarterly n.季刊 readability n.可读性 reader's interest 读者兴越 reject VT.退弃(稿件)remuneration n.稿费;稿酬 reporter n.记者

  rewrite Vt.改写(稿件),改稿 round-up n.综合消息 scandal n.丑闻

  scoop Vt.“抢”(新闻)n.独家新闻

  sensational a.耸人听闻的;具有轰动效应的 sex scandal 桃色新闻 sidebar n.花絮新闻 slant n.主观报道;片面报道 slink ink “爬格子” soft news 软新闻

  source n.新闻来源;消息灵通人士 spike VT.退弃(稿件);“枪毙”(稿件)stone VT.拼版 story n.消息;稿件;文章 stringer n.特约记者;通讯员 subhead n.小标题;副标题 supplement n.号外;副刊;增刊 suspended interest 悬念 thumbnail n.“豆腐干”(文章)timeliness n.时效性;时新性 tip n.内幕新闻;秘密消息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trim n.删改(稿件)update n.更新(新闻内容),增强(时效性)watchdog n.&Vt.舆论监督 weekly n.周报 wire service n.通讯社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www..com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