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范文 > 正文

养殖虹鳟鱼场地的选择3篇(虹鳟鱼养殖场地条件)

2022-10-21 10:40:02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养殖虹鳟鱼场地的选择3篇(虹鳟鱼养殖场地条件),供大家参阅。

养殖虹鳟鱼场地的选择3篇(虹鳟鱼养殖场地条件)

养殖虹鳟鱼场地的选择1

  简介

  本书简要介绍了虹鳟鱼养殖生物学特点,较系统地综述了虹鳟鱼养殖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建场选 址和养鳟设施、人工繁殖和苗种育成、成鱼养殖和鱼病防治以及营养和饲料等适用技术。其中有国内成功的技术经验,也有值得借鉴的国外养鳟技术。书中介绍的单盐等渗液洗卵受精、四细胞受精率检测等技术、方法以及许多技术参数均为国内首次报道。可供作养鳟场、户和技术研究、技术培训的参考。

  3目录

  序

  前言

  一、中国养鳟业发展概况

(一)国外养鳟业简介

(二)中国养鳟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推动中国养鳟业持续发展的养鳟研究

(四)中国养鳟技术的现状

(五)展望养鳟业

  二、虹鳟鱼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二)生态习性

(三)性腺构造及生物学

(四)受精生物学

(五)早期发育生物学

(六)生长与环境

  三、虹鳟鱼养殖场的建设

(一)养鱼场的主要类型和养殖方式

(二)养殖场的场址选择

  四、虹鳟鱼养鱼设施

(一)鱼也

(二)采卵孵化设施

(三)其他设备和工具

  五、虹鳟鱼的养殖

(一)苗种培育

(二)当年鱼的饲养

(三)食用鱼的饲养

  六、虹鳟鱼的人工繁殖

(一)亲鱼

(二)亲鱼培育

(三)食用鱼的饲养

  七、虹鳟鱼的钟头和饲料

(一)摄食、消化和吸收

(二)营养

(三)饲料

  八、虹鳟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常见疾病及发病预兆

(二)发病原因

(三)常见病诊断及防治

(四)防治疾病的注意事项

  九、虹鳟鱼的营养价值

  附录

  附表1 养鳟用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

  附表2 养鳟用饲料原料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万分表 附表3 养鳟用饲料原料氨基酸含量表

养殖虹鳟鱼场地的选择2

  虹鳟鱼养殖

  虹鳟是属于鲑科的一种冷水性鱼类,是目前最广泛的世界性养殖

  鱼类之一。由于虹鳟最适合进行人工集约化养殖,具有高产、高效、市场广阔等特点,所以虹鳟鱼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范围及产量在逐年增长。

  1、放养密度,要想获得高产,必须放足量的鱼种,通常在一年的生长期中,年生产量约为放养量的—5倍,在允许的条件下,放养量和生产量成正比,所以,要实现预定年产量,放养量必须达到生产目标的20—30%。

  2、饲料、饲养成鱼的饲料主要有,进口鱼粉、国产鱼粉、肉骨粉、肉粉、血粉、酵母粉、啤酒酵母、豆饼、大豆、豆粕、麦麸皮、玉米面、面粉下脚、另外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鱼油、豆油等。

  2、3、管理(1)水的管理与控制,养鳟用水要求清洁无污染,注水率在10—15之间,养成鱼最佳生长温度是12—18℃,常年水温最好不低于10℃,最高不超过22℃,水中溶解氧要在9㎎/L以上为好,池水最低溶氧不应低于5㎎/L。(2)增氧,在有限水量下要获得尽可能大的产量,就需进行增氧,增氧措施有二种,一种是注入水的自然落差,跌水增氧。另一种方法是用增氧机来增氧,目前使用的增氧机有浆叶式、YL叶轮式、涡轮式、喷水式、水车式等。(3)筛选,同一池鱼,在成长中出现明显差异,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如能通过及时筛选将够商品规格的鱼及时出售或单独放养,这样有利于小规格鱼的生长。筛选成鱼可用与鱼池等宽的横拦筛选器筛选。(4)晨辉饲料

  投料,采用手撒的方法,大规模生产厂家,用自动投饵器。投饵次数一般为每天两次。投饵要定量,防止鱼吃得过饱,一般达到八成饱即可,观察鱼抢食减弱,部分鱼离群游走时,即可停止投饵,投饵数量参照表1,投饵要均匀,尽量使鱼都能吃到足够的饲料,要注意减少饲料的浪费。(5)鱼病防治,鱼病应以预防为主,如果在鱼感染疾病前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即可杜绝或减少鱼病发生,降低损失,当发现了鱼病后,就难免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对鱼病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我国目前虹鳟常见鱼病的种类有:病毒性疾病、IPN、IHN、VHS。细菌性疾病有疖疮病、弧菌病、鳃病、肾脏病、肠道疾病等。霉菌引起的鱼病主要是水霉病。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有:白点病、小瓜虫、三代虫、钩头虫、鱼虱症等。治疗鱼病的方法采用内服药:即将药物拌入饲料中,制成药料投喂和外用消毒药:即止水、半流水、或洗浴消毒等方法。较普遍使用的药物有: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拌药饵或药浴。

  晨辉饲料

养殖虹鳟鱼场地的选择3

  虹鳟鱼养殖

  虹鳟(Oncorhynchus mikiss)是属于鲑科的一种冷水性鱼类,是目前最广泛的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由于虹鳟最适合进行人工集约化养殖,具有高产、高效、市场广阔等特点,所以虹鳟鱼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范围及产量在逐年增长。饲养成鱼是我们的生产目的,一般饲养成鱼是用满1龄的鱼做为鱼种开始饲养,也有的是从当年鱼开始一直养到食用鱼出池,各地可根据条件来决定。

  1、放养密度,要想获得高产,必须放足量的鱼种,通常在一年的生长期中,年生产量约为放养量的—5倍,在允许的条件下,放养量和生产量成正比,所以,要实现预定年产量,放养量必须达到生产目标的20—30%。

  2、饲料、饲养成鱼的饲料主要有,进口鱼粉、国产鱼粉、肉骨粉、肉粉、血粉、酵母粉、啤酒酵母、豆饼、大豆、豆粕、麦麸皮、玉米面、面粉下脚、另外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鱼油、豆油等。饲料中粗蛋白含量43%左右,粗脂肪13%左右,粗灰分6—12%,粗纤维2—5%,无氮浸出物20—25%,碳水化合物20—30%,磷%以上,钙—%,镁%,氯化钠1—2%,饲料中的代谢能应大于300千卡/100克。饲料原料一定要保证质量,发霉、变质的饲料坚决不用。

  2、3、管理(1)水的管理与控制,养鳟用水要求清洁无污染,注水率在10—15之间,养成鱼最佳生长温度是12—18℃,常年水温最好不低于10℃,最高不超过22℃,水中溶解氧要在9㎎/L以上为晨辉饲料

  好,池水最低溶氧不应低于5㎎/L。(2)增氧,在有限水量下要获得尽可能大的产量,就需进行增氧,增氧措施有二种,一种是注入水的自然落差,跌水增氧。另一种方法是用增氧机来增氧,目前使用的增氧机有浆叶式、YL叶轮式、涡轮式、喷水式、水车式等。(3)筛选,同一池鱼,在成长中出现明显差异,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如能通过及时筛选将够商品规格的鱼及时出售或单独放养,这样有利于小规格鱼的生长。筛选成鱼可用与鱼池等宽的横拦筛选器筛选。(4)投料,采用手撒的方法,大规模生产厂家,用自动投饵器。投饵次数一般为每天两次。投饵要定量,防止鱼吃得过饱,一般达到八成饱即可,观察鱼抢食减弱,部分鱼离群游走时,即可停止投饵,投饵数量参照表1,投饵要均匀,尽量使鱼都能吃到足够的饲料,要注意减少饲料的浪费。(5)鱼病防治,鱼病应以预防为主,如果在鱼感染疾病前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即可杜绝或减少鱼病发生,降低损失,当发现了鱼病后,就难免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对鱼病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我国目前虹鳟常见鱼病的种类有:病毒性疾病、IPN、IHN、VHS。细菌性疾病有疖疮病、弧菌病、鳃病、肾脏病、肠道疾病等。霉菌引起的鱼病主要是水霉病。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有:白点病、小瓜虫、三代虫、钩头虫、鱼虱症等。还有营养性的,肝脂肪变性病,维生素缺乏症。治疗鱼病的方法采用内服药:即将药物拌入饲料中,制成药料投喂和外用消毒药:即止水、半流水、或洗浴消毒等方法。较普遍使用的药物有: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拌药饵或药浴。拌药饵,用按呋喃剂每公斤饲料中加,氯霉素

  按公斤鱼体重加25—50㎎。药浴消毒,孔雀石绿2ppm,止水消毒40分钟,硫酸铜1/2000浓度洗浴30秒。福尔马林1/4000洗溶60分钟,敌百虫50ppm40分钟。在制作药饵和进行消毒时,要特别仔细,药量不够不起作用,用药过量易会造成死鱼危险,所以在称量时一定要准确,并严格按说明添加,在用消毒剂时,水的体积一定要量准确,时间掌握好,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