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教学文档 > 正文

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3篇 简述计算机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2022-11-05 22:02:45教学文档
  • 相关推荐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3篇 简述计算机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供大家阅读。

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3篇 简述计算机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1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了体育教学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关系、地位及作用。认为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是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整体素质

  一、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体育教学作为党的教育方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搞教育首先是育人,体育教学同样也必须本着育人的目的,认真覆行其职责,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育人方向,按照素质教育培养人的标准,与其他学科协同配合,共同努力,造就出一代全面发展,有能力、有特点的新人。

  身体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基础,只有抓好了体育教学,增强了体质,才谈得上其他方面的发展。体育教学主要的任务是抓体育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以强健的体质适应各方面的要求。

  教育实践中,体育素质的基础作用已基本为大家所共识。但体育素质的深层次作用与影响,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意识得到。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运动与休闲,所带给人们的那种感受和益处,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会有深刻的认识。“开阔的胸怀与自信”、“敏锐的思维与头脑”、“机敏的身体与反应”,这都是只有体育才能带给人的一种境界。

  优良的体育素质,能带动和促进其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也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体育素质的学习,可以挖掘一些优秀的人才。一些疑难、棘手问题,在体育的交流中,也会收到好的效果。例如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后进生和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等,体育教学就有它的独到之处,只要老师把握得好,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利用体育教学的长处,因势利导,及时地做好工作,就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

  体育素质强、弱的作用,小到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和思想意志,大到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当一面面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不断升起的时候,它带给人民的那种自豪感、那种力量、那种信心,是什么都无法比拟的,其作用足可以影响到人的一生。

  体育教学中,我们不是时常感叹:体育素质好的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不是也很优秀吗?究其原因,他们大都是很好地利用了体育运动来锻炼自己、调节自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有主动自觉锻炼的习惯,都能感到体育锻炼带给他们的益处。其中有部分学生还懂得利用体育手段调整自己的状态。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在老师的督促下,被动地领悟到了体育锻炼带来的好处。

  面对未来的人才、高科技竞争,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固然很重要,但强健的体质、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持续工作的能力同样不可或缺。这些体育教学、体育运动所培养的独有素质,将极大地促使其他素质向前发展。

  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超前思维,切实认真地抓好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学,重视它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体育素质与整体素质关系

  在整体素质教育中,体育素质只是一个方面、是前提,体育素质存在于整体素质中,它能对整体素质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体育素质又得益于整体素质的帮助与指导,二者互为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素质教育体系。

  在整体素质的发展中,体育素质的影响力不能低估,体育的特殊性也不能轻视,因为在这种发展关系中,体育的地位、作用起着制约与促进的双重作用。目前大、中专学生的体质状况、运动能力令人担忧,怕苦、怕累、缺乏自信的依赖心理明显,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体育教学,加强体育素质的培养,势必影响到整体素质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体育素质教育、培养中的知识面愈来愈宽,对体育老师的要求愈来愈高,过去那种单

  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难适应今天人们对体育素质提出的要求,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形象已逐渐被人们忘记。一个全面的、综合的体育教学系统在不断发展,它必将有力地推动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当今的人们对体育的内涵和健康的意识有了新的认识,大、中专学生的体育素质问题、心理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的问题,从幼儿园到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到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开展,无一不充分说明体育在整体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体育的强盛,全国体育素质的高低,在今天看来,远不止只是体育一门学科的问题了,它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体育素质教育离不开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它的成功与否又将影响到整体素质的发展,整体素质的持续发展,更是离不开体育素质的有力支持,体育素质积极有效的努力,能保证整体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反之则会拖后腿。

  作为局部,体育素质要加强训练,不断提高,要强化体育意识、体育理论、体育知识、体育观念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要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贯彻要与整体素质教育紧密相联,依照体育教学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相应的目标和任务。

  体育素质教育要从整体、大局出发,加强渗透教育、协调教育,树立长远目标,积极寻求与整体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发挥出优势,与其他学科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

  目前体育素质在整体素质中的作用还不是十分突出,作为体育工作者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搞好体育工作,抓好体育教学,力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素质的影响与作用。

  三、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一点体会

  整体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老师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心运作。体育素质教育是体育老师的责任,成功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只是一个方面,更有意义的是:应通过体育素质的学习与掌握,去教授、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体育素质以外的文化知识。看似普通的体育课,如何让学生受到锻炼;如何让学生领悟到真正的意义,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如何让他们接受老师的教育与影响,都需要老师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全身心投入才能实现。

  目前体育教学之所以难,原因很多,但体育素质在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人们对它的影响还认识不透,也是事实,要在体育教学中抓好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不是件容易的事。实践中老师的方法、经验很多,但笔者感到:最主要、最有效、对学生最有影响的方法是,老师自身较高的文化素养对学生言传身教的影响,或者说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且牢固、深刻,体育老师运用这种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但要求体育老师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而且还必须具备相当的身体运动能力,否则体育素质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教育只是一句口号。

  为什么有的老师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以及人格魅力给学生的影响力。

  一位优秀的老师,其日常行为规范不必多说,教学中所表现出的高尚师德、丰富知识、过硬的教学艺术,本身就是对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一种教育。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一种期待的目光,无不显示老师的教学水平。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学识赢得人的教育方式,很能震撼学生,他们会从你的举止言行中,体会到一种精神,一种素质,一股力量,老师这种自身素质和实际方式的交融配合,定能给学生以很好的教育,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另一面也充分说明了老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印象,体育老师更应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努力提高教学艺术,调整和丰富知识结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教育学生,才是搞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方法。

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2

  计算机与素质教育

——乌鲁木齐市16中秦际开

  摘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计算机教育在其中担负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计算机教育的必需性以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抽象性思维、思想品质的影响和对其它学科日益重要的辅助作用做了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能力计算机教育 “读” “写” “算”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教育主张、教育方向以及教育运行机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变革,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课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的需要

  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用字处理软件做一些文字...................

  编辑的能力,使用数据处理软件统计数据的能力,甚至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之所以将计算机能力提高到学生未来生存能力的高度,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决非标新立异,耸人听闻。要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功能性文盲”的概念,这个概念最初的含义是指未能获得读、写及计算能力的人,而他们可能曾经上过学,并获得过文凭。时至今日,读、写及计算能力有了巨大的扩展,“功能性文盲”的标准也有了新的涵义。

“读”的含义在发生变化,不仅要读印刷的文本,而且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到来,如何.

  有效、快捷地读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已成了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才能之一。

“写”的含义在发生变化。写不仅是指以往的伏案苦爬格子,它还包括借助计算机的.

“写”,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将自己的想法或需求写在网上,和全世界相关的人交流,以便获取更多的帮助和启发。

“算”可不是过去的掐指推算,也不仅是借助简单工具核算成本和产出。计算机的出.

  现,使算的工具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好把握它,就能大量节约精力和提高效率。

  简言之,现代“功能性文盲”是指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会基本的读、写、算,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从上叙述不难发现,计算机能力的缺乏,将会成为“功能性文盲”,而一旦成为“功能性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下的尴尬局面:手持信用卡却在ATM自动取款机前取不出钱来;在电话费咨询系统的电子触摸屏前无从下手;在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信息中找不到亟需的信息等等。当前流行一种说法,认为各种外语、计算机资格认证和驾驶执照是通往下个世纪的通行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应该拥有计算机能力”,这一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一些从事未来教育模式的专家学者均指出:进入90年代,“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杠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美国信息学家尼葛洛庞帝和信息业巨子比尔·盖茨分别在《数字化生存》和《未来之路》中指出计算机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面。可见,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工作素质和生存能力。

  第1页

  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外,还关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青少年素质,使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成为广大青少年知识、能力及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三大部分:

(1)基础知识:包括信息学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软硬件知识等;

(2)相关软件的应用:包括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等;

(3)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语言。

  由此而及的计算机学科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 面:

  a、观察能力:能正确认知计算机设备的各部分及其结构特点的能力。

  b、记忆能力:准确记住并再现计算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的能力。

  c、操作能力:进行连续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计算机上机实践能力。

  d、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最终归结为思维品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一切都不及程序设计所体现的有别于常规思维的创造性和成就感,之所以说程序设计有别于常规思维,是由于在程序设计中大量摒弃了以往数学教学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比如在累加程序和大量的赋值语句中使用了S=S+1这一数学中无法成立的式子,以及经常使用的分治策略、最优策略和穷举策略都打破了以往的数学常规,极具新鲜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一般包含准备、酝酿、顿悟和验证四个阶段。程序设计教学中作为主要内容的框图教学正是这四个阶段的有力体现,学生拿到一个问题后,要设计成一个正确的程序大致要经过如下的过程:设想→框图→程序→调试→修改→调试→成功。从设想到框图是准备和酝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对程序构造一个总体的框架,有了框图就能找到程序设计的线索,一个程序往往就能一气呵成,然后就是不断的调试,不断的修改,直到成功。这种经过科学、规范思维后的成功,能培养和提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品尝成功后的求知欲望。

  2、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就是抽象思维。计算机教学中的程序设计就是以抽象为基础的,要解决程序设计问题,首先要考虑适当的算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然后再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将这个一般性的规律描述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在程序设计中大量的使用了猜测、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比如在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中往往是从1、2、3、??等简单情况入手,归纳出解题的途径,总结抽象出规律,最后为计算机语言编程解决。不难想象,一个习惯于程序的人,他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定远优于不会编程的人。

  3、有利于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在计算机语言学习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指令的功能、分析程序运行过程、及时验证与反馈运行结果,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地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

  循环,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通过程序模块化的思维方式,习惯于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逐个解决,久而久之,从根本上形成了良好的结构思维的品质。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编程或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出错停机,只有等检查更正后再重新开始。这个反复调试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思维、磨练意志的技能形成过程,其中既含心智技能因素又含动作技能因素。因此,完全可以认为,计算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不跋之意志、深刻之思维、坚强之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

  发展计算机教育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决非仅仅停留在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上,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而言,数学作为思维的体操,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相应的,内容过于陈旧,基础过于厚重,至小学而初中而高中,苦学12年,竟还无法窥其现代数学之一斑,领略现代数学之丰姿,令人叹息。计算机语言也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逻辑推理也有其基本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学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最现代化的方法研究新旧问题,这一点正好能作为数学教育的补充和完善,理应引起数学教育界的重视,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

  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

  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它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课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专家学者对此早已达成共识,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上佳的效果。另外,面对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落后局面,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启迪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

  总之,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课程,让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现实的基础教育找到了贴近改革的支撑点,同时也为一贯注重思维品质培养的中小学教育奉送了一道美味的佳肴。从大处看,从长远看,它能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增加学生未来的择业机会,因为现今的社会,完成和正在完成由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过程,与信息技术无关的职业将从1970年的95%,降到2000年的35%,甚至更低,而具有强操作性和在面向人类未来发展中实现重要功能作用的计算机已成为中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

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3

  考试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考试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具体表现为:考试从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它们是小范围与大范围的关系,考试服务于素质教育,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对考试有促进作用,目的在于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目的的错误思想和把考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从考试的特点来看,考试从属于素质教育范畴。

  考试具有间接性。考试是一种测量工具,只有通过考试来判断人内在素质发展。人的基本素质首先是思想道德素质,要评价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到什么程度,可以选择一定的考试项目诱发学生的外显行为,然后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分别赋值,从而准确评估学生品德优劣的目的。这充分利用考试的间接性,有效判断学生的内在素质发展,服务于素质教育。

  考试也具有相对性。现在我们较重视的“标准参照性考试”将考生的成绩与特定的标准相比较而看其达到的程度。如高中毕业会考,就是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产生的,会考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对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的全面了解,并达到其相对应的标准。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说考试服务于素质教育。

  考试具有客观性。大规模的校外升学考试是社会的一重要活动,对参加考试和使用考试的人来说,考试是一把尺子,人们希望它能客观、公正,准确地衡量出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只有客观、公正的考试才有权威,才能信用,否则劳民伤财,失去了考试的意义。如最具权威性的高考虽然知道考试分数有误差,但是在以1分之差落榜的时候谁都毫无怨言,因为知道那不是因为什么“特权”,或人为故意造成的。这一点充分说明了考试的客观性。与素质教育的特征“主动发展”结合紧密,从考试的结果来有效判断某些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客观,公正的评价应试者的能力,促进应试者主动地寻找原因,或是活动实践能力、或是学习实践能力等未达到某一标准。,从而获得“主动发展”的动力,也为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从考试的分类来看,由于各种考试的用途不同,从而赋予了考试的“指挥棒”的作用,引导素质教育向既定目标前进,考试服务于素质教育。

  诊断性考试一般是在教育活动之前进行的,目的是了解教育对象自身的条件与需要,以便针对其条件与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等。形成性考试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主旨在于了解教学过程的得失,为改进教育方法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而不是评定成绩、判断优劣,以便找出教学过程中未达到需求的原因。终结性考试是对教育活动结果进行评价。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将其结果报告给家长、学校领导等。这些考试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均有着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工和和学习质量,这是主试者和应试者的共同目标。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因此说考试服务于素质教育。

  从考试的作用——选拔功能来看,考试服务于素质教育。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稀缺,在所有人不能共享教育资源的情况下,考试的存在理所应当。只不过有些人在认识校内的导向考试和校外的升学考试方面出现一些偏差。具体表现在:不区分校内导向考试和校外升学考试。因而,各类学校内的考试都围绕着选拔的需要,这种选拔考试使学生之间、学校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导致整个基础教育都严重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导致整个基础教育都严重地存在“应试化”的倾向。过分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考试的评价、巩固和激励功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当然,考试的选拔性,有利于为高一级学校选择一批高素质人才,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积极服务于素质教育。

  考试从属于素质教育范畴,考试服务于素质教育,同时素质教育反作用于考试,促进考试改革的发展。

  我们已认识到考试的客观性和考查效果之间有很大的矛盾,但并不否定考试在激励竞争中的作用,更不应因此否定考试。对于升学考试不能考查的内容,如果认为有必要,可用其他办法来补充,如二次考试、面试、推荐、保送等。当然,许多教育工作者都会相同一个问题:在现行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考?怎样改革考试?对考试进行改革,其内容包括考试的内容,方法以及对考试结果的评价等方面,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使考试教育的方向,朝着有利于素质教育推进而大胆地尝试。

  考试是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因而我们要加强研究考试,改进考试。关于改革考试大体上可以从两方面作努力。一方面,树立科学的校内考试观,构建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校内考试体系;二是改革现行的升学考试模式,使之有利于素质教育。从技术和方法上消除或限制中考和高考中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消极因素,发挥它们积极的一面,使之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

  实际上,正确处理好“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对今后的教育积极的指导作用:一是正确地、科学地实施考试,就可以完全引导素质教育走向既定的目标。

  二、正确、科学地实施考试,可以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过程,从而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三是正确的考试锻炼,可以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智力能力和基本素质,提高青少年走上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因此,只要处理得当,实施素质教育与抓好考试工作是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的。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