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作文日记 > > 作文大全 > 正文

高中游记作文3篇 关于游记的高中作文

2022-11-14 10:04:00作文大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高中游记作文3篇 关于游记的高中作文,供大家品鉴。

高中游记作文3篇 关于游记的高中作文

高中游记作文1

  终于到了海南!尽管这里是春天,却是如此炽热。不得不脱下外套,奔跑于无际的白色沙滩上。

  椰子蟹在椰树下乘凉,椰子也偶尔会落下来。寄居蟹爬来爬去,有的还在挖坑。撑开大伞,张开竹椅,好好地享受这完美的日光浴吧!一眼望去,白色的茫茫沙滩上净是星罗棋布的五彩贝壳及海螺,没有哪一颗是那么普通平凡。几只橙色的海星也像我们一样,享受着柔和阳光的亲吻。蔚蓝的海上有渔船和小岛,坐在沙滩真是一种乐趣!椰子树下,拨开树丛,椰子蟹竟暗暗袭击,击住了我的食指,甩也甩不掉,真是好斗!椰子悄无声息地落下,正巧砸中了一块巨大的石头,裂了开来。毫不用吹灰之力,便有了饭前小点心。椰汁漏得不多,甘洌又爽口。椰子蟹一定气坏了,谁让我抢了它的甜点。

  乘船来到了久违的潜水站。教练让我们一行人穿好潜水衣,先开始教课程。潜水站有一个小泳池,在那里学习如何潜水。迫不及待,终于可以下水了,亲身体验了!首先要牵着绳子,到海底,终于大开眼界。珊瑚礁布满海底,不仅有海葵,还有几只赤色的小海马。小鱼儿一点也不害怕氧气瓶发出的气泡,而是好奇地游过来。潜水老师从腰袋中拿出鱼饵棒,五颜六色的鱼群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聚过来。海蛇也不少,还有海兔呢!正玩的乐,不知不觉地游来一只刺豚。一条鱼碰了一下,便鼓起身子,活像一只充满气的气球!超有趣!海胆躲在缝隙里,鲍鱼贴在礁石上,不计其数的小鱼群,海底公园好玩儿多得去了!

  晚饭,吃烧烤呀,太棒了。用的可是当地渔民刚刚捕捉的新鲜鱼、虾、蟹、还有鱿鱼、扇贝。整个海滩都是这个味儿!鱼的肉质鲜嫩,而虾,却又Q又有嚼劲,扇贝肉鲜味十足,回味无限。还有炭火烤出来的地道!饭后还有椰子、西瓜,海南可是世界闻名的水果之乡呢!这儿的水果汁多味美,诱惑了每一个味蕾。吹着微微的海风,听听悠悠的海鸟叫。

  去海边!去海南!带来一天的阳光,一天的欢笑,一天的清新。这儿不仅风景好,环境好,土产也很棒!

高中游记作文2

  8月7日 香港——巴黎

  我们全家六点就起床了,从皇岗口岸出关,然后再进香港。到机场8点半。

  AF183,是一架法航的波音777,好大,座位对面是一个屏幕,可以自动控制,有新闻、影视、游戏等,我开心得不得了。飞行时间是12个小时还多,机上供应了两次正餐,中间就只提供了小食:泡面、冰激淋、点心等。

  飞机的起飞(10:25)和降落都非常平稳,也很准时,到达巴黎的时间是当地下午4:55分(北京时间10:55PM)。

  巴黎比起深圳,算是冷了,晚上的小风吹着,很有些凉意。我们住在一家位于十三区外的HOLIDAY INN的小酒店,但是很温馨。到那里已经9点30分了,天还是亮的,等到进了房间都收拾好,我就很快睡着了,由于时差的原因,睡到三点,我们都醒了,于是就一直聊天到早上。

  8月8日 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夜游塞纳河

  爸爸说,既然睡不着,早点去吃饭,所以我们家第一个冲到了餐厅,早餐比较丰盛,餐厅不大,但是也很干净、温馨,而且安静。在巴黎,体会最深的就是无论你在哪里,多少人在身边,都很安静,反而显得我们这群老老小小的,很是吵。

  今天的计划是上午到艾菲尔铁塔、中午走香榭里舍大街,下午去卢浮宫。到铁塔时刚10点钟,已经排了长队,天气时晴时雨,还有风,排队用了近一个小时,其间把大家都冻得不行,尤其是爸爸,穿了双凉鞋,袜子都没有。看看周围,大多是中国人,或者至少是亚洲人。

  在艾菲尔铁塔总共花费了三个多小时,其间真正领略景色还不到20分钟,剩余时间都用在等候上了。

  由于约定了3点进入卢浮宫,我们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在街上走走了,忽然看到HAGGENDAS,忍不住进去了。

  原本只有妈妈一个人要吃,在进入店里看了玲琅满目的橱窗之后,爸爸让多买点。于是妈妈买了三个球的冰激淋,等付了钱,出了店门,妈妈才发现冰激淋早就拿在了哥哥手里,而我和爸爸,一人一把勺子在抢,妈妈于是冲过来大喊,这是我的冰激淋!一家人在香榭里舍大街上抢HAGGENDAS吃,创造了香榭里舍大街的浪漫高潮!

  在卢浮宫值得一提的不是宫殿里的气势,而是给我们讲解的法国记者,她做了27年的导游,现在以记者的身份写书,让我惊讶的是,她的中文相当流利,还带有固定语气词呢!

  夜游塞纳河这部分,我就没有什么能说的了,因为上了船照了张照片,我就睡着了。

  8月9日 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逛街

  凡尔赛宫是个皇宫,法国的几代皇帝都曾经住在那里。分为二十个厅,包括:卫兵厅、镜廊、餐厅、皇帝和皇后的卧室等。

  凡尔赛宫里面有很多名画,但每个房间的风格都不相同。接下来是去巴黎圣母院。

  这里还好,排队虽然长,但是行走很快,进去之后感觉到天主教堂的雄伟、奢华,里面有人在祷告,我们是走在红地毯上,专门对游客开放的通道,行进中还见到了红衣主教,被两名护卫保护着,在我们身边经过离开。那时,全场肃穆,谁也不许走动。

  8月10日 莫奈画馆

  画馆分两层,地面上是两个大馆,每个馆里面只有四幅画,馆壁是圆弧状的,我最喜欢的那幅睡莲,就在里面。

  下层是很多不同画家的小型画,挂在四壁,我喜欢油画风格,人物或风景。在两层中间,有一个小的购物区,有画册、日历、明信片等,我和妈妈挑了一些。

  从画馆出来,我们在门口的椅子上晒太阳,结束了巴黎的旅行。

高中游记作文3

  那山、那水、那人、那亲,二十二年的期盼,画面再次回到了我真实的生活。农历十月初十,一个被世人认同的好日子,清晨出门,伴随着暮色返回,时间在那天显得尤为短暂。

  一早,我们驱车颠簸在蜿蜒崎岖的乡间山道,心情显得无比急躁,无心暇及荒凉的穷山荒景,脑海中放映着儿时离开家乡的点滴故事。当汽车驶入韩家集乡路段,逐渐驶向我出生的村庄时,我的心跳开始无比的活跃,激动地准备留下一些镜头时,与堂姐堂哥们相互傻眼相望,彼此埋怨没有提醒对方携带照、摄像器材,都让回乡的情绪冲乱了思维,真是遗憾无处不在,有如我近期的经历般,好似天要弄人。背靠座椅,手自然的放进了牛仔裤口袋,兴奋不已啊!就像人生一样,转折总在失落的低谷出现,手机像素还好能凑合。穿越马家岔与罗家岔的夹道路,汽车驶向乡袁咀“大桥”,干枯的河沟支撑起一座便通的桥梁,虽显破旧,但看起来像是家乡为了欢迎奔波漂流在外的游子而特意维修加固过无数次一般,找不见当年离去时残破的影子。上了大桥,经过乡间窄路,驶入了杨湾大队(现改为村),眼前,一座大山好像挡住了去路,山的背后就是我出生的村庄了——杨家坪小队,好在熟知山间错综复杂的乡村路,我们轻松就找见了目标路线,在汽车吃力的颠簸中冲向了红土线,叫“红土”顾名思义是由于这里的特有土质得名而来,即:色红质坚,是天然上好的烧制砖瓦用材。红土线的山梁口是杨湾大队与杨家坪小队分界的至高点,也是它们地貌差距的分界线,这红土线的“线”也许就是这样产生的吧,反正从未详细的询问过。从红土线山梁口放眼望去,如果说由韩家集一路驶入杨湾的路段还有点儿山中带川,略显土地平坦,那么此刻,再俯视杨家坪小队,除了山就是沟,黄土、杂草、荒地,一片贫瘠,因为两座大山相距太近的缘故,几乎找不见平坦的宽阔的土地耕种,遥远的沟底村庄星星点点散布着,汽车开始小心的向山下挪移,很快,我们就来到了邻家大爸(乡语对同门大伯父的称谓)家门口。此时,我显得兴奋异常,拉住远远迎来的大妈(乡语对同门大伯母的称谓)的手,她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猜测的叫出了我的名字,老人的判断来自身边的堂姐和我小时候的眼神。见到十岁时就离开的调皮侄子,她显得非常高兴,激动地有些无所适从,我亲切地拉着她粗糙的手叫着大妈,慢步走进了熟悉的庭院。踏入上房,我将外套与随身的背包扔在土炕边缘,没说几句话,就拿着没有信号的“相机”,心急的窜出了房门。第一目标就是我的家——那个曾经吃饭、睡觉、学习、调皮捣蛋地方,因为大爸在家里堆放杂物,所以还没有被完全废弃。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丛生的杂草,上房、厨房、老窑,紧随着探寻了洋芋窖、磨坊、鸡窝、驴窑等所有能勾起我记忆的角落,然后进入上房、老窑,望着土炕、房梁、土灶台,静静地待着,想要呼吸到每一丝曾经的气息,抬头观望,房梁、木檩条、木椽子以及记载起梁时间的符条,看起来显得陈旧,但都完好无损,符条上的字迹清晰可见。巡视完毕,又站在院子中央,置身于杂草丛里,再次纵览了一遍那个如今已荒芜的院落,那个曾让父亲年年往返颠簸,曾让母亲劳碌半生,搭上了半条性命,也曾孕育了哥哥和我生命并给予苦乐的地方,可是如今苦难已经结束,他却……出的院门,顺着屋墙慢步移行到了老庄,那里更是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房烂窑塌墙倒,已经彻底被荒弃,找不见一点儿昔日住人的痕迹。出了老庄,沿路来到了碾麦场,那个曾经麦垛、草垛成堆,平滑光坦的场地如今已是乱草疯长,碾麦子的石碾子也已不知所踪,只有母亲当年留下来的一个草垛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像一个守卫边疆的忠贞战士一样,定眼望去,草垛似在对每一个回这里的人们不断诉说着昔日热闹辉煌的场景,又似在告诫每一个回这里的人们,这里是根、这里是本,不要忘了“我”。每一个在这里有过童年的人们绝对不会忘记探查与吃有关的事物,瘦高的酸梨树、矮胖的李子树、酸涩的苦杏树、繁茂的甜杏树、香甜的红果树、馋的流口水的樱桃树,可惜如今已全因无人问津而“孤独致死”,很是伤感啊!顺着场地一路走向村子的上湾,由上湾高处至低处,再返回到大爸的家中。

  一路上,我就像前来视察上级的领导一般,走着、观望着、搜寻着、询问着并关心着,其实这里因贫穷而留下来的.住户已经寥寥无几,且大都是老弱妇女,全村夜间躺在炕头的人屈指可算,也就百十来人。回到大爸家已是两点多,大妈早已做好了午饭焦急的等待着,香喷喷的长面(臊子面)、肉臊子、酸菜和我最爱吃的洋姜,纯天然绿色食品这个词用在这里一点儿都不会言过其实。饭后,挺着鼓圆圆的肚皮出门,进行我此行的另一项重要事情——扫墓、悼念祖先,在邻家二爸(乡语对同门二伯父的称谓)的指引下,我和堂哥来到了爷爷奶奶的坟地,先是给土地爷上香烧纸,然后在二爸的指点下我虔诚的给爷爷奶奶上香、烧纸,敬献点心水果,并祈求先人保佑家族祥和平安,跪在那里,我真诚的表达着对先人们故去的怀念,也抒发着多年都没有回来祭扫的愧疚。然后又去了老哒(乡语对本家大伯父的称谓)的坟地,形式同上。此时,天边的太阳开始西落,到了依依不舍告别离去的时刻,瓜子、油茶面……,望着大妈忙碌的影子,实在不忍拒绝那一小袋袋一小袋袋升满心意的食品,但终究还是要离去。怀着复杂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回程,途中专程绕道探望了我碎姑(乡语对最小的姑姑称谓),见面的气氛同上,望着姑姑变老的身躯和孤独留乡的情景,我心中泛起一丝酸楚,只是因时间太紧,水米未进,让喜悦的姑姑心中徒增了些许不安,只好任由着她忙碌,呵呵,又是包包袋袋,我们如同进村扫荡的“鬼子”一样满载而归,看着对我疼爱有加的姑姑,十分的依依不舍,真想带她一起离开,去我那里好好住一阵子。默默无语,望着身后扬起的黄土,带着对家乡的滴滴眷恋,我们离开了她,再次阔别了生我养我的地方——那山、那水、那人、那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