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范文 > 正文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10篇(对汉语言文学的认识论文)

2022-10-14 07:44:00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10篇(对汉语言文学的认识论文),供大家阅读。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10篇(对汉语言文学的认识论文)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1

  在茶文化发展与传承中,茶的物质属性和精神理念日益完善,丰富发展了汉语文学词汇。从客观物质角度看,茶叶产品从类型、加工制作乃至饮茶器具等等,都在历史发展中日益完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让茶的汉语词汇实现了内涵的丰富化与多样性。从精神内涵角度看,茶诗、茶乐、茶画等等都让与之相关的汉语言文学得以生动展现。因此,为全面精准描述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理念,就需要注重将品茶、沏茶等诸多词汇进行集中分析,从而使其适应汉语言文学应用。当然,整个茶文化体系在发展变化中,也对汉语言文学形成了直接影响。在茶文化体系不断发展进程中,新元素不断融入,这就为汉语言文学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对于汉语言文学来说,其中所使用的词汇、语法,乃至具体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与更新。不仅如此,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影响力极为深厚,茶的生活属性和大众特点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生活属性和鲜活特点。此外,在茶文化不断发展中,其也对汉语言文学的相关词汇含义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是很多词汇往往随着时间变化,其中所包含的思想理念和生活习惯也被赋予了新的更多含义,甚至会取代原有含义,成为新的词汇内容。比如,茶话会,不一定就是饮茶活动,其中所指的可能也是一种交流方式,此外诸多茶叶词汇名称,都有着自身特殊性。“太平猴魁”、“普洱茶”等等,都成为专有的词汇内容,与茶相关的成语,也成为大众生活习惯的重要表述元素,比如“人走茶凉”、“茶余饭后”等等。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2

  摘要:语言既是一种交流方式,同时更是一种生活化、生动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因此,生动性和内涵化就成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生命力和鲜活性的体现。结合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看,其中所包含的鲜活素材和生动理念都是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要驱动。本文拟从传统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结合汉语言文学与传统茶文化的实质性影响认知,通过探究汉语言文学与传统茶文化体系之间的实质性关联,从而具体探究汉语言文学与传统茶文化体系之间的融合机制。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传统茶文化;融合机制;文化思维;价值理念

  我国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文化体系也是驱动我国几千年发展的内在基因。在大众生活应用进程中,形成了完善而系统化的文化机制,茶文化是从大众饮茶习惯中所形成的文化体系,汉语言文学则是以大众应用为前提所形成的文化体系。

  1生活感知与文化应用:传统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分析

  从唐朝开始,茶就成为重要的大众元素,因此,茶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极为深厚。实际上,对于我国整个文化体系来说,茶叶不仅是一种生活元素,更是一种融入了系统化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因此,在理解我国茶文化时,要将生活理念与大众感知,乃至具体的文化感知相结合,从而实现我国茶文化体系的真正理解与应用。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机制的精髓所在,在对茶文化的千年发展总结与认知之后,不难看到茶文化的物质性和精神理念已经成为了解该文化体系的精髓与关键。当然,正是茶文化的融合特点和时代优势造就了该文化的深厚影响力。茶文化的基础属性是物质属性,因此,该文化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极其稳定。从初期的药用价值、祭祀应用,到当前的日常应用,茶文化的浓厚价值也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所以,在当前具体理解茶文化内涵时,要客观认知该文化体系的多元化色彩与人文化优势。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3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创新与探索

  摘要:大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是在高校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建成的,它有很强的广泛性,怎样成为世界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对该专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怎样在传承中得到有效发展,就是每个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人员必须正视的问题。

  本文结合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潜在的问题,希望从实践与探索中,进行精炼精讲,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课外积累与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师生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然后再结合研究优势与领域,开设多种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宽度与广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探寻一条适合该专业的革新之路。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探索;实践;科学;改革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潜在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多的是吸收之前文学和语言发展中潜藏的精华,它要求在现实教学中不断优化认知,而不是数典忘祖。

  新形势下,我们要拥有与时俱进的态度,它要求我们充分应用已有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及时完成专业发展目标。

  从汉语言文学培养目标来看: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即:人文素养,怎样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最后影响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是当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思索的问题。

  1、“满堂灌”的教学形式

  当前很多高校文学课中,使用的依然是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老师不停的讲,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听,部分学生很可能做些无关紧要的事。

  满堂灌作为汉语言文学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存在理由,首先是文学内容复杂,以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呈现,授课时还会呈现出无限延伸的特性。

  倾述欲望明显超过学生关注的语文,在老师口若悬河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知识学生都能吸收。

  该教学方式并没有确立学生主体功能,更不益于培养学习兴趣,更难以掌握知识。

  2、创造能力被忽略

  大部分高校,中文老师都是为完成书本内容而授课,外落实教学任务,忽略了自身创造力,很少真正掌握一堂课的学习内容,重要的是给学生正确的方式。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听讲,没有思考内容。

  在课堂上,缺乏小组讨论与交流,给学生的时间与空间是有限的,甚至连表达能力都会受损。

  实习期间,就能看出该缺陷:很多学生不愿上台,甚至上台上哆哆嗦嗦很难讲出完整的话,严重影响了老师团队建设。

  而创作能力则是最令人担心的部分,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自我创作,也没有创作动力,这样很难塑造出作家,这类现象都说明汉语言文学还需进一步优化。

  3、老师不重视交际能力

  就业是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目的,若在大学课堂中,老师没有对这方面进行指导,学生就业就会陷入困境。

  随汉语言文学专业侧重理论讲解,但本身缺少社会实践。

  相对的讲,该专业在文科中属于客观的,就业宽泛,但在高校依然缺乏实践水平,很大原因是老师教学存在问题。

  在教学期间,大部分学生没有预习,在学生没有查询典籍的情况下就讲述课本的思想含义、流派特性与历史价值,都是不科学的,学生只得机械总结老师的教学内容,在考试之际,他们只得用几天时间来突击笔记。

  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这种学习模式是功利的,没有真正掌握知识。

  二、新形势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分析

  1、“为己之学”的教学态度

  最早在先秦时代提出,它指出学习不是功利,更多的是提高自己,优化道德素养,要求主体学习人员在学习期间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它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期间,该观点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体现在审美与学习活动中,要求我们从各方面提高学习兴趣,从自我学习中获得成长,这种成长也是发自内心的,它是精神上的享受。

  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让他们自觉投入学习中,这样才是合格学生。

  2、优化并创新课程框架

  1)确立汉语言文学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2)突出新课程体系与特色,在专业人才与职业人才相结合的情况下教学;3)结合汉语言文学就业目标,在展现实用性的基础上,对相关专业增加实践比例,同时增加课程植入与引进力度。

  三、新形势下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与实践工作

  截至今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探索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改变不合时宜的教学方式,形成以生为主的模式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突破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学生作为整个课堂的主体,课下学生要主动浏览该章节涉及的名著。

  老师在规定时间讲解课堂知识点,然后再将剩余时间与空间给予学生,在该时间段学生可以随便质疑,对某个特定观念进行讨论与辩证。

  从交流中获得新观念,以此提高自我表达力,这样才能学到他人的优秀观念。

  2、改变传统教学形式,探究性、开放性教学

  教学形式上,要主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汉语言专业中,转变之前一步到位的教学形式。

  探究式教学,是在老师的引领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带着兴趣看原著,进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改善专业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

  3、让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与分析中

  在高校教学中,老师必须主动承担起科研与教学工作,在科研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

  虽然他们的知识储备有限,但老师能主动借鉴观念。

  在这种学习模式中,主动查询资料,总结观点,提炼知识。

  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科研工作,这样才能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四、结语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暴露了很多缺陷,这也让改革势在必行。

  从整个发展与改革之路来看:它必须不断吸收教学理念,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元化、现代化工具与思路,对汉语言专业进行改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水平,在学习中提高自我价值。

  从社会的层面来看:也只有这种安排,才能让教育人员真正接受任务。

  参考文献

[1]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J].顾路路.新西部(理论版).(04)

[2]浅谈对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问题的分析[J].何静.才智.(14)

[3]浅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策略[J].李晶晶.赤子(上中旬).2015(21)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4

  摘 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我们主要就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重要性,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出现的状况,就如何加强汉语言信息化结合应用提出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汉语言文学;分析

  一、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1、教育理念需要改革和发展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改革了现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

  就传统的教学形式而言,仅仅只是单向地传输知识,教学方式不灵活,存在一定的弊端,不适应信息化时代多元化与创新型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所以,要想真正地转变教学方式,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就要使信息化和汉语言文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引进新的教学方式,改进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创新,并发挥其思维能力,来提高他们的兴趣与素养,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习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学生,他们的文采都是比较好的,而且他们思维都比较敏捷,气质都很高雅,就这些而言,他们可以干各种各样的工作,像文学创作、文字编辑等,他们的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他们应当更好地掌握一些信息化技术,使其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更好地结合,以此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与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把握住机遇。

  3、构建知识价值体系的需要

  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相结合,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改正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从而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面临的现状

  1、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缺少动力

  就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我国在汉语言文学方面实现了信息化,但是那只是表面状况,并没有实质的作用。

  尽管部分学校已经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以此加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约束,加之政府对此关注度不高,其基地的建设只是一个简单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给予其动力,更难以促进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与发展,从而不利于其基地的建设与进步。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不到位

  就当前来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与教育的宗旨背道相驰。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理论与知识的发展,完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过程,注重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目前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仅仅处于低端水平,并不符合以上几点要求,从而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与我国教育事业的革新。

  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不当

  当前,在绝大多数实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的学校中,他们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的实际安排与原本的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情况大相径庭。

  而且加之学生日常学习汉语言信息化的时间很少,使得教学实际情况无法按照原计划进行,违背了教学规律,从而不利于汉语言文学和信息化的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也就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关于如何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

  1、构建并完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体系

  新时期,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信息化人才。

  这就要求学校在日常学习中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学习,从培养人才的目标出发,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起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学习能力,构建并完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体系,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各方面素养,推动教育体制与教育课程的革新,进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断推动我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在目前状况下,我们要注重教育事业的革新,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式加以改革,使得更多的学生有自己选择的余地,而不是墨守成规,死板教条地让学生学习这一专业。

  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见到实际效果,看到实际绩效,才有利于更好地教学。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允许学生自由安排,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加强我国汉语言文学在自主化方面的发展,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才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3、注重强化师资力量,培育实用人才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更加注重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要强化学校的师资力量,任用部分专业性老师,而且要以培养使用人才为目标,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学习力度,使得学校能够培育出更多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进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会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四、结语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还存在某些问题,且在一定时间内暂时无法解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真正实现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革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延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的分析[J]. 东方企业文化,2013,24

[2]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8

[4]苏兆龙.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就业市场中寻求新发展――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11,48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5

  摘 要 结合时代特点,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进行分析探讨,主要分析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针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提出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师资力量

  汉语言文学作为研究我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另外,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难度,尤其是在面对当下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下,这就需要做出必要的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1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的一门古老学科,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对我国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社会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

  2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2.1 教育理念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只限于知识的单向传输,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发展的需求以及多元化时代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要实现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信息化与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地结合,自觉地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2.2 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好的文笔、活跃的思维、高雅的气质以及丰富的内涵,可以胜任多样化的工作,比如编辑、创作、文学评论以及发展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等,就业面相当广泛。

  因此,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应用到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机遇转变为优势。

  2.3 有利于知识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教育的宗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深刻影响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人们的精神取向。

  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强了本科教育与人文教育。

  3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

  3.1 缺乏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动力

  从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实施了信息化,但是仍旧只是流于表面形式。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6

  汉语言文学的有效学习方法论文

  汉语言文学的有效学习方法论文【1】

【摘 要】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需要比较系统化的进行知识结构分析,它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也需要配合一定的实践来检验学习成果,汉语言文学的有效学习方法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探索汉语言文学的有效学习方法需要我们对当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这样我们才能够学好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学习方法;系统化;抓重点;多练习

  汉语言文学学习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谈,沟通是十分必要的,汉语言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每天通过各种方式使用汉语言,掌握汉语言这门基本的课程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汉语言文学的类型繁多,种类丰富,有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汉语言文学,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这样才能够掌握好汉语言。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其他语言或者课程是有共通之处的,比如说,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记忆技巧中,在背诵诗词歌赋时,可以采用一些背诵技巧,譬如英语单词的背诵技巧有词义分析,联想记忆法,词缀词根的分类记忆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英语单词有许多的后缀,如—tor,或者—er,有这类词缀的单词一般属于名词且,比如work加er后缀变成worker,就从动词变成了名词。

  类似英语单词这种单词分类,后缀等的记忆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

  汉语言文学的有效学习方法要在学习经验中,多加总结或者套用一些其他科目课程的学习技巧。

  另外,在学习汉语言中,针对字词的学习可以通过形声字或者句子等来帮助记忆和学习。

  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困难是可以通过变通来解决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要注重技巧和方法,要提高学习效率或者掌握更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就必须要下足功夫,探寻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要系统化

  汉语言文学主要由汉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组成,汉语言这门课程的学习强调系统学习,要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首先要把汉语言的内容,模块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在脑袋中形成一定的知识架构,这样,才能够实现知识的衔接和记忆。

  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在编排上一般会按照基础到提升部分,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必须要按照基础——提升,这样的顺序,系统化学习是能够全面地掌握整体知识,系统化学习还讲求对知识的衔接,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对后面较难的部分是关键的,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够进一步学习更深的部分,汉语言系统化学习就要求不能够遗漏任何知识模块,否则系统化学习就不完整。

  汉语言文学的组成成员中,相对比较基础的内容,比如汉字或者词组,要完整地掌握这部分级别较低的组成成员,就像英语学习中,单词是基础一样,没有单词就没有完整的句式和文章。

  认识到课程的系统性,然后明确学习顺序,知识的结构,学习中才能在脑海中形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蓝图,汉语言系统化学习就必须对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然后才能够打好基础,以便后续学习中将知识模块串联起来,把相关的知识系统化地联系起来。

  系统化学习还能够方便我们的记忆,很多人在学习语言时,记忆的.东西总是成为一个难点,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记忆技巧,另外,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性地进行记忆,没有掌握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这样他们要记忆东西就会比较难。

  只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系统化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学习中把握好系统化学习方法,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汉语言文学。

  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必须要抓住学习重点

  汉语言文学内容丰富,并且理论也很多,要学习好汉语言文学就必须对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整理,总结,要把握汉语言文学的重点内容,深入学习。

  其实,任何科目都是有偏重点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也有它的重点,加强对重点的学习,有目的性地学习才能掌握真正有用的东西。

  汉语言文学中,存在着名词术语较多,知识点多,语言或者句子的表达形式多样的情况,因此,面对这么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我们不可能全部都啃下来,只能是有针对性地抓出重点来学习,抓重点学习又具体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针对名词术语的学习,这方面具体来说就是对汉字,词汇,拼音,语法语音等的重点学习,拼音是汉语言的基础,掌握拼音,我们才能实现语言的沟通,只认得字而不会读是没有用的。

  抓住重点来说,就首先要掌握这些基本的,也是重点的部分来深入学习。

  另外,语音学习的话可以通过磁带或者录音等来配合我们的学习,磁带或者课本一般会有配套的磁带,它有很全面,正确的语音教学,可以多利用这些东西来学好汉语言基础。

  第二,是对句子或句式的分析方法。

  汉语言文学从词汇到句子再到整片文章,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汉语句子句式的学习也是一个重点。

  汉语言句式分类很多,有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等等,这些特殊的句式对句子的意思是有直接的影响的,同样一段文字,加上不用的标点符号意思就可能完全改变,因此,句式学习不仅是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只有搞懂每个特殊句式,才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

  要掌握句式的含义,必须要掌握每种句式的结构,遇到具体问题还要进行句式分析,经过分析确定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另外,汉语言文学中,在文言文的学习上,是相对比较难的,文言文的句式其实也都有一个明确的结构,面对文言文时,要分清楚每段话的特殊句式或者句子的含义,分析和探究汉语言文学的句子句式,掌握这个重点,这样对能更好地学好汉语言文学。

  第三,汉语言中,对关联词,连接词的重点掌握。

  汉语言文学中,句子与句子之间一般都要通过关联词来进行链接,关联词对整片文章的衔接性或者通顺与否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对关联词的意思不明确的话就不能够搞清楚句子的意思,所以,在学习好汉语言文学时,关联词的学习也是一个重点。

  关联词就像词汇一样是必须花时间去记忆,积累的。

  在日常沟通中,关联词的运用也是很多的,关联词应该作为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一个重点来讲,汉语言的学习重点,总的来说,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还有一些其他的方面,比如还有理论表述方法等等,但是,归结起来就是要对汉语言文学进行重点模块学习,不能够全部接收也不能全部放掉。

  只有抓住重点,学习效果才会明显,学习效率也才能够提高。

  三、多动手,多做练习才能够掌握知识

  前面提到的主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在上述的基础上,学好汉语言文学还有一点重要要求,就是要动手实践,多做练习。

  我们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学到再多的理论或者懂得再多的学习技巧,没有动手去实践,没有做配套的练习还是不能够掌握知识的。

  俗话说,勤能补拙,勤动手,多做练习才能把学到的理论进行实践,才能在做练习过程中发现知识的学习是否有遗漏或者学习重点是否正确等等,学习汉语言就不能离开实效练习。

  做练习,是我们检验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做练习中,我们可以深入对一些问题的探讨或者研究,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依据的同时,必须要多做练习才能够平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才能够综合学好汉语言文学。

  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需要全面地、系统化地,并且有重点地进行,有效的学习不仅需要学习技巧,还需要多做习题。

  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后,要配合多做练习才能巩固知识,这样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唐颖.浅析汉语

  有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研究【2】

  摘要:汉语言文学有着十分悠久的教学历史和良好的教学传统,是一门专门培养汉语专业人才的学科,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但是受到其自身特点的限制,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几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众多从事该专业的研究与学习的人士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对如何有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基本特点 专业应用性 建议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学科专业,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都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其专业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完善。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7

  信息化汉语言文学论文

  一、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社会的发展脚步在迅速的加快,学校也应该加快脚步,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将专业化的知识注重与现实的结合,从而来培养更加高效的复合型人才。汉语文学是一门专业性十分强的专业,该专业主要是研究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学,尽管可以陶冶人的内心情操,但是与社会的接轨不是很强,所以学校需要在该方面进行大力的改革与创新,学校不应该死板的教育学生们知识,而是更好地去应用知识。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们进行自由化的学习与发展,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树立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充分的结合起来,学校教师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总结,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逐步的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素质与专业修养。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汉语言文学在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具备一定的市场前景,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专业,所涉猎的科目与信息十分的广泛,并且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比一般的学生更加的具有文笔能力,在创作、文化管理、编辑、文学评论等方面是十分的需要该专业的人才。面对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们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应该掌握信息化的技能,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在未来的就业环境中也能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管理

  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实现人性化管理。信息化的时代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也强调以生为本。所以学校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与管理上,应该实行自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充分展现自身的才能。让汉语言文学进行信息化,需要加强该专业的实践管理环节,让学生们所学的.专业能够应用到实处。学校可以与有关单位或者企业进行合作,每年组织学生们去相应的单位进行实习,不断地锻炼学生们的学习技能,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提前适应社会,同时也加强学生们的专业素质与修养。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的实践环节,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更加的认真,并且容易理解,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与实用性。

(二)打造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培养知识、技能与素质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以社会对人人才的需求为着手点,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化知识,也要提升学生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将这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去构建汉语言文学信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们学习汉语言文学信息的专业技能,努力促进课程改革,不断的去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不断地提高学校学生们的综合信息能力。

(三)优化师资力量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十分的迅速,并且在高效的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完善,存在很多的问题,上面已经提到过。如何建设一支高效的师资力量需要学校的不断努力与创新,学校首先应该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老师首先应该接受高效化的培育与管理,这样老师才能真正的为学生们言传身教。学校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专业的汉语言信息化教师来学校进行专业化的知识讲解,让学生们能够将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真正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获取技能与知识的真正理解。学校在组织老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之中,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结合我国的发展脚步与实际国情,真正的实现技术与专业的融会贯通。同时,学校要想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能,就应该尽量的去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实际措施,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结合应用筹措相应的资金,从而更好的去实现两者的实际结合与具体应用。从而还能更好的提升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声望,吸引更多的学子前来本专业进行就读。

  三、结束语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如何让学生们更加有效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老师与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汉语言文学信息化之间的真正结合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与难题,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努力探索与实践,从中总结出经验,来让学生们更好的去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学校应该注重学生们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化的创新与实践,不断地发挥自身的才能,结合本专业的实际发展特点,让学生们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技能,通过的不断学习与摸索创新,共同为汉语言信息化结合应用不断地做出努力,主动和时代的发展脚步进行接轨。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8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论文

  摘要:多民族文学教育的展开需要强调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肯定文学的历史融合,重建文学评价体系,以汉语进行多民族文学实践,追求多元一体文学格局目标,无论哪个方向或环节都需要对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进行跨越和整合,因此,多民族文学教育必将有效推进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汉语文学;融合

  前言

  多民族共存的社会格局决定了多民族文学共存的现实,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但是长期以来,在政治形态和意识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文学格局一向以汉语文学为主导民族文学为补充,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性被忽略。随着中国文学的深入发展,如何在中华文学体系中体现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事实格局,多民族政治共同体内部的文学关系如何梳理等有关中国文学如何发展的问题逐渐凸显。与此同时,随着世界民族族群意识的觉醒,世界文学格局中多民族文学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逐渐得到重视,成为世界文学话语的重要构成。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多民族文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研讨的热点问题。多民族文学教育的本质是肯定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主体性,把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化放置于平等位置,跨越差异,进行文化资源整合,共同构筑中国文学的格局,因此,多民族文学教育的展开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肯定和促进。

  一、多民族文学概念强调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

  多民族文学教育展开首先要做的是明确多民族文学概念。虽然近年来多民族文学理念渗透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讨论中,但是对于什么是多民族文学并无统一的说辞。根据各方面的探讨,笔者理解多民族文学是在基于多元一体政治格局的基础上,使民族文学由原来汉语文学的补充或点缀,获得文化上的主体性,使其摆脱当前在中国文学中的边缘状态。这个概念的成立意味着之前所定义的以汉语文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学向更为宽广的方向扩容,中国文学概念被重新诠释,之前以汉语文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学转变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共同构建。在多民族教育实践过程中,就要通过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形态的共建来体现以上对中国文学的诠释,而这种诠释和体现的过程自然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多民族教育以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建中国文学概念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民族文学的主体性;第二,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求同存异。多民族文学教育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首先,从前者来说,多民族文学认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一起构成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因此,民族文学自然需要和汉语文学获得同等地位,能够平等对话,而不是处于中国文学史的边缘地带。多民族文学把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相提并论,强调其主体性,意味着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是平等但又有差异的两种文学形态,两者具有异质性,并不能完全糅合在一起,共同作为中国文学的内驱要素,两者需要融合创新才能形成凝聚力,共同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1]由此可见,在多民族文学教育中对民族文学的主体性明确,在中国文学体系内,其必然需要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其次,从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求同存异来说,在教育实践中,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同成为中国文学教育的内容,但是两者又存在着差异,要使两者有机结合,成为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需要对两者寻求共性,求同存异,如汉语文学拥有发达的书面文学传统,而藏族、蒙古族则有口头文学传统,也有部分民族口头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存,这些文学形态都是中国文学形态的一部分,只是文学载体不同,认知和明确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的差异,并从中寻找共性,使其共生共存,在这个明确特殊性并保持一致的实践中,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相结合发展的过程,自然也是两者融合发展的过程。

  二、多民族文学教育肯定了文学的历史交融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现实情境相一致,知识界开始颠覆单一国家或民族主流民族历史叙事的潮流或模式,开始提倡性别或族群话语,以族群嬗变和互动视角来讲述文学现象称为世界文学研究的跨国转向,族群文学成为超越国别文学叙述的支撑点,多民族文学教育由此而起。族群文学的研究自然需要从族群文学的历史源流来把握,因此,沿循历史脉络解读多民族文学便成为多民族文学教育的必然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发展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生共创的发展状态,中国文学的发展一直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互动互融的过程。[2]历史已成过去,但是历史并未完全抹平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交融发展的历史,以南北朝的诗歌为例,虽然当时的《乐府诗集》中很多民族诗歌的内容已经遗失,但是胡琴、琵琶、羌笛等民族特色乐器却在遗存诗歌中多有出现,以此便可以想象当时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荣共生的和谐情境。每个民族的文化或文学都不是单一发展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学发展都相互影响,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由于战争或政治因素造成了多次民族迁徙,每一次民族迁徙都意味着迁徙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而民族融合环境下,表现在文学上便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如辽金时期,汉语诗词中包含了民族文化的成分,特别是汉语戏曲等民间文学的民族成分更加明显。中国历史中的多民族融合使得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也相互交融,中国文学史中包含了大量少数民族的文学成分。[3]虽然历史发展中民族文学一直和汉语文学共生互融,共同构建了中国文学的框架体系,但是由于汉族人口数量的绝对优势和汉语语言的官方通用下,当下教育体制对于中国文学的表述理所当然地指向了汉语文学,无论是中国文学史的编写,还是教育体制中的文学教育,以及大众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概念,都从事实上佐证了这一点。在汉语文学被作为中国文学的全部或主导时,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汉语文学和民族文学的共生互融的事实被遗忘或忽略。而这种情况在大众的视野由汉语文学转向多民族文学时,民族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嬗变成为关注的焦点,多民族文学共存共荣的历史融合自然而然便会重新提起或发掘,在多民族文学教育展开时,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发展的`历史真实面目最终会突破教育体制、意识观念和语言等因素的阻隔重新回归到民众视野中,而这种回归也将成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开端。

  三、多元文学评价体系需要整合民族文学评价资源

  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生存发展环境中自我保护、自我表达的机制,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是所有文化表达的都是共同的人性。文学是文化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表达各有特点,对不同文学表述差异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扩展人类对人性认知的宽度,同时也能让人类在多种文学表述中探寻人类共性的边界,因此,对于各种文学形态都需要端正认识。不同文学作品由不同文学创作者创作,由于创作者本身的文字水平和思想认知的限制,文学作品有高低之分。同时,由于表达需要,文学作品有多种体裁,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使文学作品得到合理评价。特别是在文学教育中,更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文学评价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判断。文学评价体系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思想性、作品形态、作品表达、语言文字、文学价值等都是文学评价的标准,越全面的文学评价体系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多民族文学理念下,汉语文学和民族文学共同作为民族文学的构成部分,更需要多元文学评价体系才能使评价结果接近客观事实,而多民族文学教育也需要通过这个评价体系来对学生进行引导。由于社会环境及文化发展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学形成了各种神话、史诗、歌谣等文学作品,同时由于文字及书写习惯所限,部分民族文学并未成为书面文学,而只是用口头方式传承下来,成为口头文学,这些形式各异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文学价值,如少数民族歌谣是民族民众人际交往、调适身心、沟通神灵的媒介,而民族史诗则传达了民族特定的宇宙观,对民族历史进行了记忆。和书面文学一致,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文学都是人类用身体、仪式进行的文化展演,在人类影响上和书面文学有同样的价值。但是在当前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书面文学是文学的唯一形态,汉语语言是主要评价语言,这样的文学评价体系自然把民族语言创作的民族文学和口头民族文学排除在外。在多民族文学教育中,随着民族文学的主体性加强,以及主体地位的回归,必然要形成新的文学评价体系,扩大文学层面,调整评判标准。新的文学评价体系对民族文学形态特征的兼顾,以及对民族文学评价资源的整合,也是变相的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的融合发展。

  四、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以汉语语言为主导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中蕴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对某种语言的文学使用,自然会使作品具有以上语言所对应的文化意味,而这种由于不同语言使用而进行的文学创作也是文化之间的交融。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因此,在文化教育中,用什么语言来书写往往就成为文学研究的重点问题。由于汉语的官方使用和大范围内应用,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主要分为本民族语言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和用汉语创作的民族文学作品,以本民族语言创作的民族文学作品自然不存在语言文化的差异问题,但是对于以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目前还有不同的认知。有人认为汉语和特定民族文化不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无论是汉语的文化表达,还是汉语对民族韵味的反映,都存在欠缺,因此,对于汉语创作民族文学作品还存在一些争议。另外,也有观点认为,民族文学的特质在于民族思想文化,关键是文学中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使用汉语创作对于民族文学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大,而且汉语创作还有利于汉语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民族文学作品的影响扩大。[4]争议归争议,事实上,由于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相当一部分的民族学生并未掌握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而在现实教育中,高等院校的文学教育也往往是以汉语来教学,20个拥有一级语言学科学位授予权的“985”院校几乎都有汉语言文学,但是仅有中央民族大学等四所大学设置了民族语言学科。现实的客观情况决定了即便是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并列于院校的课程内容中,但是由于民族语言普及限制,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仍然主要是以汉语为主导,民族语言的离席意味着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只能以汉语为主,在民族学生对汉语的输入学习中,以及汉字的输出创作中,汉语的文化意义已经和民族学生原有的母语文化进行了对接或融合。

  五、多民族文学以多元一体文学共同体为目标

  费孝通先生曾经对多民族共存状态及趋势提出了美美与共的总结和构想,这个观点是在多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差异基础上为各民族寻求和谐发展的模式,对多民族文学同样有借鉴意义。形成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每个民族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民族文学的差异和分歧,在文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文学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中国文学的发展创造中,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学体系内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学生态。多民族文学的提出虽然强调了民族文学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对民族文学的主体性提出了要求,但是最终的目的是强调民族文学的价值意义,并对其在文学史中进行明确地位,意图通过民族文学地位的合理确定和文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中国文学发展,而并非对民族文学厚此薄彼。无论是汉语文学还是民族文学都要置于中国文学的语境下,多元文化政治共同体决定了多民族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形成多元一体文学共同体。[5]在这个构想下,各民族文学都共同参与到中国文学历史的发展中,共同创造中国文学史,而这种参与并非是无序杂拌,而是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相互融合创新来实现。多民族文学教育对以上构想的实践,首先,便是树立多民族文学史观;其次,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多民族文学史观自然会对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关系给予肯定,在此文学观引导下,多民族文学教育要明确各民族文学的差异和特征,使各种文学都能从其他文学中寻求到可以融合的要素或方式,并以各种方式来促进其融合交流,而中国文学统一体开放和包容的组织结构也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

  结语

  虽然长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在历史发展中互融共生,共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但是由于族群力量、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文学在历史中的影响和作用并未在中国文学史中真实呈现,中国文学体系形成了汉语文学一支独大的格局,这种格局不仅使少数民族文学既有的贡献和价值难以得到正确评估,同时也局限了中国文学的多样化发展。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学的价值发掘,多民族文学必将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多民族文学理念是中国文学内部的反思和重构,其对中国文学概念扩容和新文学格局的重建,都意味着多民族文学教育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对多民族文学教育的系统梳理和认知,将有助于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更好地融合发展,民族文学和和汉语文学的同创共生也将最终促进中国文学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李宏岩.英美文学参照下民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差异[J].贵州民族研究,,(11).

[2]陈跃红,付海鸿.多民族文学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跃红教授访谈[J].百色学院学报,,(2).

[3]肖昕茹.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1).

[4]张利玲.汉语言文学对湘西民族文学的渗透和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2).

[5]徐新建.回顾与前瞻:2015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评述[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6).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9

  结合汉语言文学的综合特点看,其中更是对人文理念和思维意识的集中展示,特别是在汉语言文学体系中,有着丰富多样化的文化内容,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的文化表述和精神表达过程中,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素材,则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在整个汉语言文学发展进程中,其作为一种文化素养上的合理教育和精神理念上的集中引导,因此,汉语言文学的实践性、应用性相对较差,所以需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文化素材融入其中,从而真正提升其认知度和大众影响。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汉语言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之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特别是茶文化体系对汉语言文学体系中的文献著作、文学创作、汉语语言词汇等诸多内容有着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茶文化作为一种植根于大众情感和生活的文化机制,因此,传统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是深厚的,无论是具体、直接的文学素材创作,还是具体的创作理念和人文思维,都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对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进行整体性分析,我们认为茶文化具体指的是在具体的茶叶产品种植过程中,所包含的茶叶采摘、加工制作、品读等等内容,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元素极为多样,比如茶道艺术、茶文化精神等等,茶文化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对我国各项文化元素都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以汉语言文学为例,其作为一种语言传播形式和文化理念的表现形式,我国浓厚的茶文化机制成为整个语言体系传播的重要素材,更是大众交流的'重要元素。茶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的主流元素,随着整个茶文化体系不断发展和演变,其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直接而深厚的影响。无论是汉语词汇内容,还是词汇的具体含义,都有着茶文化影响的“身影”。当然,随着茶文化体系发展不断成熟,其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影响也日益深厚,所以不妨说两者呈现出“正相关”的关联性。例如,在茶文化发展最为成熟的唐宋时期,描述茶和茶文化的汉语言文学作品也更为丰富、多样。

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论文10

  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要所在,通过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系统化的文化机制,同时也表达了浓厚而系统化的文学元素。结合传统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实质关联性看,其中有着深厚的融合内涵,特别是有着诸多与茶、茶文化的文学作品。因此,当前我们在理解和认知整个汉语言文学的具体状况时,不仅能够从该文学体系中品读到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语言性表述和应用,同时也能够结合茶文学作品来体会具体的精神思维。结合传统茶文化的实质表现看,整个茶文化体系是由文人所具体创造和传播所形成的,因此,整个茶文化体系对汉语言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之间,有着实质性影响。在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其本身就是借助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结果,无论是语言词汇的影响,还是相关文学著作的价值传递,都是在大众具体应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智慧认知,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生动描述。当然,结合新媒体技术成熟发展的今天,可以使用这一新的语言传播途径来为其传播选择合适的视角。传统茶文化体系是一种内在性文化基因,其中所表述的文化内涵都在大众传播与认知过程中,成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要内涵。当然,汉语言文学也成为大众感知传统茶文化素材和理念的重要素材。因此,在今天推进两者融合时,要注重立足大众的语言习惯,丰富展现形式,特别是通过时代化改造和系统化创新,从而实现其互动、共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与传统茶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两者具备诸多关联性,这是两者融合创新的基础,同时更是适应当前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茶文化中所包含的素材内容极为多样,除了物质元素外,其中所包含的精神理念,都成为汉语言文学创作与表述的基础素材和文化理念。5结语汉语言文学是复杂、系统化的文学体系,传统茶文化体系更是成为汉语言文学生动展现的重要素材。实际上,两者的关联性是互动性,所以汉语言文学是传播茶文化的重要素材,同时也是对茶文化理念的生动展现。对于传统茶文化来说,其在当前文化传承与创新进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汉语言文学素材作为传承素材和载体,探究两种文化的融合机制,从而赋予其时代价值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自国;万伟成;莫运平.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基于浙江万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社会适应性调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143-145.

[2]张亚婷;陈静;李蕾.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分型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5)123-125.

[3]徐文蕾;李若羽;王东.西部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研究———以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为分析个案[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