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范文 > 正文

台湾职业教育考察.3.25[]3篇(台湾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2022-10-24 19:16:31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台湾职业教育考察.3.25[]3篇(台湾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供大家赏析。

台湾职业教育考察.3.25[]3篇(台湾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台湾职业教育考察.3.25[]1

  赴台访问考察汇报2013-4-16共4页第 1页

  台湾职业教育的考察报告

  集美轻工业学校庄敏琦

  2004年12月12~22日,应台湾省“民雄文教基金会”的邀请,厦门教育基金会 “两岸高中职教育学术交流”考察团一行12人,由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林华明团长带队,赴台湾省学习考察。

  在台湾短短10天里,我们参访了台湾嘉义大学、中正大学、嘉义高商、莺歌高级工商职业学校、嘉义高中、民雄高農職業學校、私立协志高中(高职)、嘉义国小以及协志高职的建教合作单位(类似大陆的校外实训基地)小林发廊、曼都国际美容等单位,参观了各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并和各个职业教育学校的同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专题研讨和交流。所到之处,主人体贴入微、详尽周到,浓浓的乡音、乡情,真让人有“宾至如归”感觉!

  一:当前台湾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在台湾,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其中,初中毕业后入学三年制学习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被称为“高职”教育,我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接待单位台湾协志高职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高职”教育是台湾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由于台湾的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类型转轨,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这给台湾的高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台湾的中等职业学校处在黄金时间,在校学生数迅速增长,职普学生数比例在1996年达到了最高峰的7:3,目前仍保持在5:5左右。台湾中等职业教育同行坦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实业界、舆论界所公认的,它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现在台湾的高职学生就业和升学渠道都比较通畅,职业教育在台湾仍有市场。尤其是有办学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高职)仍能顺利发展,我们参观的几所高职学校情况都还不错,其中协志高中(高职)在学校的学生数将近5000人。

  二:台湾职业教育特色明显

  台湾的中等职业教育修业方式和教学方式在原来教学模式基础上向着两个平台方向发展:面向进一步升学的“综合高中班”和面向就业的“建教班”共同存在,初步实现“学制弹性化、入学方式多元化、课程多样化,并与终身教育,职业证照制度相互配合”的技术及职业教育体系。

  1.在办学理念上:大力宣传“终身教育”观念,强调以“重学力”取代“重学历”,加强学生 “通识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各学校普遍开办“延教班”----类似大陆的夜校,为在职学员提供学习机会。

  2.在修业方式上:实行学分制管理,有“日间部”、“夜间部”,不同学制及不同学校之间的相互选课已经开展,并将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使技职学校的学生得以采取“随时进出”和“零存整取”的方式完成学业。

  3.在办学方向上:分成“综合高中”和“建教合作班”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综合高中” 是近年台湾技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安排是:一年级开设统一的文化课,二年级开设少量职业试探性课程,三年级分设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称为“高一统整,高二试探,高三分化”。目的之一是延缓课程分化,满足部分职业取向和兴趣发展较为迟缓的学生的需 1

  要;目的之二是强化基本学科知识,加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以迎合高科技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进一步升学做准备。

  尤其值得借鉴的是,台湾的“建教合作”教学模式。所谓的建教合作指的是,建设单位、教学单位共同合作,把学生教育好,建设单位提供给学校比较稳定的实习和勤工俭学场所,学校派员协作管理,学生毕业后优先把毕业生推荐到这些单位就业。学制实行“季度学习法”三个月在学校学习理论,三个月到建设单位实训,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课堂和实训的轮换,学生不放寒署假。

  据介绍,建设单位不但为学校提供了稳定的实训场所,还为一大批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出路,这些学生被称为“建教生”。根据台湾当地的规定,“建教生”每月工作薪资至少为台币(约4000元人民币),每位学生工作半年,学习半年,这样他们可以得到约10万左右的台币,除去学费6万,尚有一些零花钱补贴生活之用。

  显而易见,这样做,是多赢之举:对学校来说,建教合作这种模式使得校舍、师资等教学资源得到综合利用,每年可以同时招收两个班级,连轴转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有一个学习和工作两不误的路子;对学习困难生(差生)而言,也找到了学分弥补的机会,理论不足的学分,通过实习和考证获得;对用人单位来说,有了一批比较稳定而且素质较好的员工;另外,学生经过三年学习,毕业后他们的学历和高中毕业同级别,但是,由于他们实习的机会多,在通过丙级技士(类似大陆的技能初级证书,台湾高职学生毕业时必备)证照比较容易,就业有明显的优势。

  明显的例子,协志高中(高职)的建教合作伙伴-----小林发廊和曼都国际美容,这两家单位在台湾都是有很大规模的连锁经营集团,在中国大陆也有分店,服务的内容主要是美发,美容,美甲以及肌肤护理、美丽指导等等服务,场所布置高雅,面积达到数百平方米,让人耳目一新。

  4.在教学内容上,十分重视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和技能实训培养:台湾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品行和操守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我们每到一处交流,各个学校校长们谈论最多是教育愿景,他们通常把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放在首位,从所访问的台湾省几所学校看,校内车辆一般都排列整齐,井然有序;校园环境卫生也较为整洁,也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脏物等不文明现象,学生服饰简洁得体,举止高雅,文明礼貌较好,我们参观了学生宿舍,物品摆设、被子叠放,井井有条,说明台湾的校园管理有方,显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的直接成果。

  在嘉义高商,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发扬学校优良传统伦理,建和谐校园,注重学生生活教育,塑造良好校风;在民雄高农,提出培养理想是:培养多元兴趣,注重人生规划、激发潜能;在协志高职,校训是“公、正、勤、朴、真、诚”,教育远景为培养术德兼修,手脑并用的专业技术人才,此外,还专门开设了领袖人才训练营和家庭活动训练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完美的人格,每逢中国传统节日,要求学生回去向父母表示感恩活动;这些做法对学生习懂得待人处事的道理,增强同学的相互信任,认识自我,和谐共处,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在技能实训的重视程度和效果上,我们深有感触。到嘉义大学的花卉培育场,我们看到专业教师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利用兰花的遗传基因进行品种改良,培育出许多珍贵的新花种;在莺歌高职的陶瓷作品上,看到了不少获得国际比赛作品,都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在自己的窑炉上烧制的。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各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协志高职,该校设有电子、资讯、汽车、美容、幼保、资料处理、餐饮管理等7科,该校把职业技术实践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看成是生命线,不但在实训设备的投入上舍得花大本钱,还争取到了台湾职训局审定的技能检定场地(类似大陆的技能鉴定站),内容涵盖了汽车维修、电脑软件应用、电脑程序设计、工业电子等等专业,一套设备两种功用效率高,学校的实验室------按该校创始人何明宗先生的话讲,这是学校最值钱的地方。

  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协志高职,办公室主任用很自豪的口气告诉我:该校汽车专业的专职教师中,有一个拥有台湾为数不多的甲级技师(类似大陆的高级技师)的证照!该专业的实训基地是台湾地区最著名培训场所之一;与此同时,学校非常重视厂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在我们参观当日,恰巧遇到了在大陆开有分店的“葛来美汽车美容连锁店”的一个工程师为协志高职的学生上课。有了一流的设备和师资保证,加上学校的重视,该校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都获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技术技能丙级证书,三分之一的学生获得乙级(相当于大专毕业)证书,就业情况理想。

  此外,各个学校对各种技能竞赛十分重视,通常提前一年就开始做准备。项目组通常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位教师指导。技能竞赛项目都计入学分,在教学计划中列为专题研究(相当于大陆的毕业设计)。由于学校重视,我们看到了各个学校的作品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各校把实训投入作为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来抓,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场所,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台湾职业学校管理方式值得借鉴

  在台湾,教师是大家比较羡慕的一个职业,一般没有下岗失业的危机,教师工资按照从教时间逐步递增,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比较高。根据我们考察情况看,感觉到教师参与管理力度比较大,主人翁意识比较明显(尤其是国立学校)。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规定,重大的决策必须同时通过两个四分之三,才能生效,一个是类似大陆的教工代表大会,还有一个单独的教师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共同负责审议学校的重大决策。笔者参观了國立民雄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校长希望增设综合高中,经教师委员会投票,由于没有通过四分之三,结果作罢。

  1.在学校管理上,注重家长参与

  在台湾,学校普遍设立家长委员会,并参与管理,发挥很大的作用,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比起我们现行的家长通气会议,有更大的拓展。据了解,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有一份指导性的意见,各个学校根据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家长委员会的编制根据每一个学校的规模和家长的意愿而定,一般人数在5~21位之间,由全体学生家长选举产生,由他们代表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一般每学期至少开二次会议,一次面向学校,听取学校的汇报工作,另外一次面向全体家长,平时,这些委员随时可以参加学校的行政办公会议,大到学校的决策如:上新专业、征地、盖房,购买大型设备,小到学生的作业本采购数量,学校校服款式,提出见解,还可以代表学校对外进行协调的工作,和社区有关部门联系,家长委员会介绍学校发展的近况,起到桥梁和沟通的作用。

  能被选为家长委员会的代表,在台湾被认为是一件光荣而又体面的事。家长委员会设立帐户,接受捐款,该捐款列入学校的帐户,但是使用权利归家长委员会,专款专用。家长委员会向会员收取一定的会费,维持正常的开支。

  通过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提高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认同;家长代表深入介入教育管理后,由他们做其他家长的工作,效果非常好;学校的各项措施由于有家长委员会作为咨询中心,促进规划合理,学校也乐于把重大的事件向家长委员会汇报。

  2.在教学管理上,注重因材施教:台湾教育同行认为,在初中阶段,约有15%的学生,其升学欲望不高,就业意向和职业倾向性比较明显,或有轻度智力障碍,或家庭困难等原因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业。为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的潜能,实行因材施教理念。台湾教育当局决定:除了实施“建教合作班”教学方法、将“延教班”纳入正规学制,正名为“实用技能班”之外,还大力开展特殊教育,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例如:民雄高农试办特殊教育实验班——家政班,教会有轻度智力障碍的孩子生活自理的同时,教会他们料理自己家务,让一个孩子会为父母煮饭,会向父母感恩,事实上,当父母在外打拼,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马上能吃上热饭热菜,得到一个真诚的笑脸,就能得到一种教育成功的认同,这几年,他们这种实验班,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赏。

  还有,在嘉义县有一个“再耕园”,寓意为通过大家的帮助扶持,让残疾人生命展翅、希望再次萌芽、生活继续转动起来。“再耕园”里有一个专为残疾人就业开设的餐厅,该餐厅接受有各种身心障碍的学生参加“建教学习”,同时号召大家“爱心浇灌,用心耕耘,让残疾朋友的希望之树,得以盎然”,看着各位身心障碍的学生认真点头,一边说懂了懂了,一边却又把饭菜连连送错地方;一边有点笨手笨脚举动,一边却又是满脸笑容,这场景,很自然让人深深体味“再耕”二字的份量!

  3.在学生管理上,注重以人为本:在学生管理上,我们特别注意到,各校普遍成立辅导处,它和学务处、教务处、总务处一起,被称为主干处室,负责对学生的生涯规划的设计和辅导,内容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际和谐相处的技巧等等。对学生的辅导方法多样,设有学生导师(类似班主任)、个人咨询办公室、辅导中心,经常开设辅导讲座。在协志高职,我们看到了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必须“整肃仪容仪表、先喊报告,经批准始得进入”的告示牌;在嘉义高商,我们看到了劝导学生不要抽烟的标语“校园无烟,青春增艳、活力无限”,显得很有人情味;在嘉义国中、国小,墙壁上画满了交通标志,把提醒注意交通安全和交通常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班级门口悬挂“卫生竞赛冠军”等等标志,寓教育管理于日常生活中。各校还设立“生涯规划”课程,设立军事教官制度,负责学生的军训和日常生活管理,平时进行严格的纪律督察,评比校园秩序冠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美化校园,在协志高中,所有的校园卫生包含厕所都是老师和学生自己动手清洁的,校长很自豪地说:我们学校开办30年来,从没有请过清理卫生的校工。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除前面提到的“建教合作”帮助学生勤工俭学之外,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关怀,例如设立奖学金、减免学费等等,鼓励学生克服暂时困难,搞好学业。与此同时,本次接待我们考察团的“民雄文教基金会”名誉董事长何明宗先生还特别强调,要注意培养和维护受助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当他了解到集美轻工业学校教职工踊跃捐款设立“爱心基金”帮助贫困学生时,深为赞赏,表示要再次捐十万元给“何明宗—林淑惠奖教奖学基金”专门用于帮助贫困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我们的职业教育遇到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如何借鉴台湾同行的先进经验,吸取精华,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改革过程中,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文章的配图共10张,请按需选用,谢谢。

台湾职业教育考察.3.25[]2

  台湾职业教育观感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开放,我们更注重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欧美澳洲的职业教育都给了我们大量有益的启示,对我们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珍贵的借鉴。台湾地区与大陆虽有几十年的隔阂,但是两岸同文同种,许多发展成果的相互共享也已经逐渐达成共识。上世纪台湾以亚洲四小龙之一的身份,经济发展跻身世界前列,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地区经济腾飞的助推器,而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反哺也已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支柱之一,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东西很多,在此只提一点管窥之见。

  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伴随台湾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提升而不断成长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社会进入经济转型期,职业学校也不断追求晋级,升格为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或本科学校。目前,台湾拥有高等院校163所,本科院校中普通大学71所,技职类大学92所。随着一些专科学校升格为学院或大学,台湾专科生数量减少非常多,而职业教育的博士生人数却增加了4 倍多,硕士生人数增加了7 倍多,大学生人数也增加了近4 倍,说明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学历高移倾向明显。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以建立学生升学基础和培养核心职业能力为重点。台湾职业教育强调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将技术和基本态度作为核心职业能力的关键。强调高级职业学校“一广二专三精”的职业教育过程,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专业技术都要学习,实现“全人”教育。十几年以前,学生每周两天都是企业实习课(类似于我们开展的职场体验-1-

  课程),学生供不应求。近几年,产业技术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高,企业员工数量需求减少,很多行业萎缩,就业难度逐渐加大。学校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鼓励学生继续升学深造,以延缓就业压力。以台北淡水工商高级职业学校电机科为例,每年毕业生100人左右,去年只有1个人就业,近几年从来没有超过10人。另外,台湾和大陆的文化一样,每个做家长的都望子成龙,追求更高的学历成为学生和家长的内在需求,很多技术层次要升级换代,发展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以建教合作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取得成功。台湾的“建教合作”教学模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所谓建教合作,是指企业与教育机构合作进行职业与技术训练工作,2004 年台湾出台《高级职业学校建教合作实施办法》,全面推进建教合作。建教合作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在学校接受必需的学科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训练岗位接受就业所需的技能训练。在学制上实行“三三制学习法”,即三个月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三个月到企业实训,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课堂和实训的轮换,在校生和实训生轮流安排,保证在校生和企业实习生的相对均衡。台湾重视建教合作的管理和考核,依据建教合作实施办法规定,建教合作课程依据现行课程标准实施,学生在建教合作机构实习经学校考察合格,获得实习科目及校订专业科目学分。该办法同时规定,主管教育行政机关视业务需要,对学校办理建教合作予以访视考核,考核结果绩优者给予奖励,办理不善者限期改善,必要时责令其停办或不予受理下次申请案。建教合作企业不但为学校提供了稳定的实训场所,还为一大批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出路,这些学生被称为“建教生”。根据台湾当地的规定,“建教生”每月工作薪资至少为台币(约4000元人民币),每位学生工

  作半年,学习半年,这样他们可以得到约10万左右的台币,除去学费6万,尚有一些零花钱补贴生活之用。

  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台湾的职技学院和科技大学非常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必须与产业界进行交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鼓励具有相当实践操作能力的产业界人士到职业校院兼课或演讲,政府奖励产学合作成绩优良的学校及企业。将教师到产业界的服务成果与教学一起作为升职称评等级之标准,以使职业校院教师能够不断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出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学生。近几年,台湾拟逐步对高职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的上岗教师实行教学评鉴制度。采用档案评鉴、观察教学行为、访谈征询教师同事及家长意见等多方面结果综合考虑。评鉴结果未达到一定标准者再改进;若改进无效,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成评鉴小组进行复评及辅导。评鉴结果作为聘任学校人事聘任、学生选课的依据之一,充分调动教师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教师最大的潜能。为适应业界技术的不断变化,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教育部”鼓励职业院校采取“双讲师”制度。理论知识先由本校老师来组织教学,到了实务部分请企业教师来教,实际操作内容由企业教师来做,本校教师也跟着一起做。“双讲师”一般根据需要课程需要,长短不一,一般2-6周的时间,有时单独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式教学。例如,昆山科技大学信息技术系本学期有6门课,占全部课程的五分之一。该办法实行四年的时间,效果很好。经费一般由政府提供。

  当然,台湾职业教育发展也同样面临很多的问题,首先是生源问题突出。近几十年来,地区人口出生略不断下降,据统计,90年代初台湾人口出生大约维持在每年30万人,到2001年下降到24万,到2010年的低谷下降到万人。台湾学校生源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低谷。其次,近年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出台措施,扩充本科院校的招生规模,普通中学毕业生的升学机会率高达123%,使学生选择普通学校就读的意愿弹性更大,造成各类职业院校生源不足、学生素质低下,甚至中途退学等现象发生。现在台湾“教育部”逐渐松绑,规定职业院校招生计划可以有少量(不到10%)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是职业院校是考不上普通大学退而求其次才来的,也没很大吸引力,对改善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没有根本作用。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出现脱节。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促进了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大批传统产业逐渐被新的科技产业所取代,由此要求职业及人才结构能做出相应的变化。但实际上,台湾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主要根据各校办学成绩、师资、设备及意愿等申请设科增班,而不是根据社会需要来统筹规划。公立职校扩充规模以争取员额预算,私立职校增科、设班则以增加学生人数、谋求收入为目的。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近年来已经造成各职校毕业生供需产生结构性失调,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职业教育结构与经济及产业结构不匹配,直接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产业界却求才若渴。

  中高职的衔接出现断层,台湾的高级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针对将来升入本科来教学,但是台湾社会面临的转变是社会更崇尚吃喝玩乐的风气,学生越来越不接受机械、电子、信息、化工等工业化教育基础,高职学校为了保证生源,满足学生学习意愿,开设餐饮休闲娱乐类的专业越来越多。造成高等院校生源越来越少,不得不屈从于高职生源的专业方向。为弥补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专业衔接出现的断层,实现教育衔接,台湾于2009年颁布实施“技职教育再造方案”,政府对实务课程的传授进行补助,对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你要开设汽车维修,政府给你50万元的开办经费,自己设计,把可能断层的技术人才培养衔接起来。政府作为机制体制的制度是完善的,高职与高等教育衔接是个问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是个问题,而不是用谁带动谁的问题。

  师资队伍有缺陷,仍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职业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高校,所以实操的教学也存在很大问题,甚至一些硕士、博士毕业的教师,并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不能将自己实际工作的技能拿到课程里面去。管理体制也不同,公立大学体制僵化,工作压力小,教师一般很少因为工作不适应而辞退,比如台湾大学,要做一个工作,老师经常会不配合,学校派人到每一个系去做工作,反复做都行不通。而私立大学则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实行末位淘汰,教师要拼命工作,不能懈怠,私立大学的老师都很辛苦,但是做事情很有效率。所以公立学校很多工作就很难推动,教师惰性很大,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很难。这一点与大陆的体制大体是一样的。

  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一致,因此研究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学习和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深化我们的职业教育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台湾职业教育考察.3.25[]3

  赴台旅游

  第一次通过旅游接触台湾,有所感触、启发和收获。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面,呈纺锤形,四周环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南靠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接,北濒东海。全岛总面积为.76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其中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火烧岛和其他附属岛屿共88个,为我国的多岛之省。台湾境内山川秀丽,到处是绿色的森林和田野,日照充足,四季如春,自古就有“宝岛”的美誉。作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台湾风光以“山高、林密、瀑多、岸奇”而著称,浓厚的民俗风情更为台湾增添了独特的人文风景。

  我们此次赴台湾考察,从台北-台中-台南环岛行程共1800多公里,参观了中山博物院、野柳风景区(海洋地质公园)、日月潭风景区、中台禅寺、阿里山风景区、垦丁公园、“知本温泉”、太鲁阁风景区(峡谷)。总的印象是:台湾旅游景区以海洋为背景、以山地为载体、以文化为特色,交通、服务设施比较完善,旅行社和饭店的服务质量高,旅游要素比较齐全。其中有几处使我感触较深。

  闻名遐迩的中台禅寺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属于佛教禅宗道场,开山祖惟觉禅师率弟子筹资48亿台币(折合人民币

  12亿元),历时3年规划、7年建设,于2001年9月1日落成,可同时容纳2000名僧尼和1000名居士在此居住修行。

  中台禅寺气势磅礴,它改变了传统寺庙平面布局的院落式建筑格局,由一幢主体大厦和若干裙楼组成,主要佛事功能区都集中在主体大厦里:第一层是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第五层有大庄严殿,第九层为大光明殿,第十六层是万佛殿,再往上是藏经阁和“金顶”。禅寺内采用了中央空调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包括消防设施等),为僧侣和信徒们创造了舒适、幽静的环境。为了避免香火对空气污染和对建筑造成损坏,中台禅寺不许上香,其卫生状况可用“一尘不染”来形容。信徒们把鲜花盛在小瓷碟里用来供佛,显得清雅别致。

  该寺的法源属临济宗(祖庭在我市宜丰的黄檗寺),其创办长老惟觉禅师系四川人。他到台湾从住茅屋起步,提出了“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的教义,中台禅寺规模、档次堪称当代禅宗之首,特别是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给人以震撼与启迪,让我们看到了禅宗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与前景。将佛教与生活、科技、教育、艺术完美结合,成为禅宗现代化、科技化、艺术化、生活化的典范。

  台湾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以自然旅游资源最为突出,复杂奇特的地貌景观、变化多端的气候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使得台湾像一座海上大公园,从清代开始便有 “八景十二胜”之

  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自然风景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许多主题公园或乐园如剑湖山、九族文化村等相继被开发出来。台湾还日渐重视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土、特色美食等的开发,使其与自然景观融合一起,充分体现历史价值和人文特色。

  台湾的垃圾分类,经验在于:“教育先行、严管重罚”。台湾的垃圾分类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决非一日之功。得益于决策早,行动快,更得益于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大众教育。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跟大陆现在一样,饱受垃圾围城之痛,未经分类的垃圾也是一埋了之。环保部门被迫花巨资在大城市周边的乡下购买填埋场,掩埋垃圾,由此而引发的粉尘、废气以及废水渗漏导致的污染事件屡有发生,与村民间的矛盾冲突不断。而与大陆不可比拟的是,弹丸之地、寸土寸金的宝岛台湾已无法开辟那么多填埋场了!据介绍,当时,仅一个台北市每天须填埋的垃圾就接近3000吨。

  垃圾必须减量,减量必须分类,而分类行动必须得到居民支持。因此,在居民中开展宣传教育成为重中之重。早在1991年,台北市就开始在小学推行垃圾分类教育,“小手牵大手”,通过小孩子影响大人,影响家庭,让垃圾分类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最终形成为生活习惯。民间社团也为垃圾分类鼓与呼。用废纸、破布、废塑料、废易拉罐等废弃物制作的工艺品,有穿婚

  纱的新娘,有插满玫瑰花的花篮,全都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旨在向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普及环保知识,用“DIY”形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将垃圾转变为能给生活增添色彩及创意的作品。以一种艺术的方式,灌输一种意识——“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强化大家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免费入

  住绿能树屋,体验感受垃圾分类处理及环保低碳带来的好处。推行一种新政,入耳,入脑,还要入心,必须辅之以强有力的经济手段。严管重罚则是另一种教育——“惩戒性”教育。据介绍,台北市1985年才开始征收垃圾费,随水费征收,这种“垃圾倒多倒少一个样”的定额式收费,根本起不到促进垃圾减量的作用。2000年7月1日,为配合“垃圾不落地,垃圾零掩埋”行动,台北市出台新规:垃圾费随袋征收。规定,居民倒垃圾前必须按一般垃圾、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3大类粗分,清洁队和居民约定垃圾收运时间,大约是每天傍晚5点一刻到7点之间,如果居民赶不上这个时间点,则必须在第二天上午6点到9点之间,由居民自己把垃圾送到指定的垃圾投放点,投入垃圾清运车里。随意丢弃垃圾将受重罚。

  投放垃圾必须用环保部门指定的专用垃圾袋进行袋装,这种垃圾袋贴有自己的标章和防伪标志,有从1公升到120公升容积大小不等的8种规格。1公升装分类袋售价元新台币,按包卖,每包10只,超市有售。从实际使用情况看,3公升装

  分类袋一般居民家庭可用两天,14公升的可用一周。环保部门对居民投放的垃圾要进行抽查,不分类的垃圾一律拒收,还要处以1200元到6000元新台币的罚款;使用非专用袋装垃圾,一次处罚3000元新台币;而伪造专用垃圾袋者将被处2至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万元新台币。对违规者,欢迎居民举报,一旦查实,举报者可获两成罚款的奖金。

  垃圾费随袋征收,谁倒垃圾谁付费,多倒垃圾多掏钱,这从制度层面教育鼓励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快速减量,由此产生的正面效果令人吃惊。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新政实施后,台北居民每人每日的垃圾量由10年前的公斤减为目前的公斤,减少65%,人均垃圾费支出也由过去的138元新台币降为现在的36元新台币。整个台北市的日产垃圾量由当年的近3000吨降为眼下的不足1000吨,资源回收率从%提升到45%。据报载,台北市山猪窟垃圾掩埋场,过去每天要填埋垃圾2501吨,到去年每天仅有59吨,减量达%,接近“垃圾零掩埋”的目标,台北市规划中的第3座垃圾填埋场也已无需兴建了。

  中国大陆的社区建设起步比香港与台湾晚,目前尚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更是需要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只有不断借鉴别的地区的社区发展并进行本土化才能真正建设和谐社区。

  我们参观的民主社区的义工向我们介绍,要营造一个“优质小区”并不是以金钱来衡量,如果没有民众参与,小区就会黯然失色。因此,民主社区的营造和环境改造,一向都是以“自助而后人助”的精神来推动,主动针对小区的各项软、硬件建设,以居民学习计划、户长会议、公听会、说明会的方式,逐一引导居民逐渐参与小区的各项公共事务,以致每项建设均综合居民的意见做规划,使小区居民认同小区的建设成果,更加珍惜维护社区环境。

  听后深有感触:社区管理做好了,社会就会稳定,市民的幸福感也会得到提升。从民主社区的情况看,社区自己在管理自己,自治的特点很突出。社区通过发动和组织居民从营造小区环境入手,从而凝聚人心、整合社区资源,形成合力,达到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目的,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借鉴。

  通过旅游看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有效地途径。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社区的建设更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借鉴港台或者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更好的发展我们自己。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