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范文 > 正文

课型主题阅读分享课[样例5]3篇(主题阅读七种课型)

2022-10-20 16:06:34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课型主题阅读分享课[样例5]3篇(主题阅读七种课型),供大家品鉴。

课型主题阅读分享课[样例5]3篇(主题阅读七种课型)

课型主题阅读分享课[样例5]1

  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课型的操作方法

  一、新授课

  新授课就是教学新内容、新知识的课,是基本课型之一。在正常的教学进度中,新授课占课时总数的70%以上。学生学习新知识,主要通过新授课。新授课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

(一)认识三个问题

  1、新授课的特点是“新”

  这就要求我们,要研究新方法、讲出新味道、保证新收获。在教学对象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同是语文课,面对议论文、记叙文、古诗文的不同文体,教学方法应该有别;同是数学课,面对概念、公式、例题的不同形态,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味道”指的是知识给人带来的美感。语文课,要讲出它的语言美、音韵美、形象美、情感美、哲理美、生活美等;数学课,要讲出它的简单美、对称美、整齐美、和谐美、奇异美等。新收获就是新进步。学生有无新进步,是可以通过观察、反馈等手段加以验证的。

  2、新授课联着旧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指导学生温习旧知识,消除拦路虎。知识的新旧是相对而言的。在知识的链条中,已学的知识为旧知识,未学的知识为新。在严密的学科体系中,知识的链条是互相扣合衔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不可或断。所以,一切新知都以旧知为基础。在新授课中,第一个环节就是复习旧知,但仅仅靠这个环节还不知以修补断缺的知识链条。要真正消除拦路虎,需要做较多的工作——包括课下辅导、集中补课、同学互助等。

  3、新知识不都是难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切忌照本宣科、主次不分。新授课的内容不都是“全新”的。因为不管哪一学科,学生都不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因为新知识以旧知识为背景,是能够超前学习或通过迅速扫描而粗知一恶二的。所以当讲授新内容时,有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并不“新鲜”了。“新鲜”的地方,一是他们自学时没有弄懂的知识,二是理解错误或不到位的知识。在新授课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这些“新鲜”知识并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认真对待,这样才有可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抓住一个关键

  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关键之处是什么?就是对知识的当堂理解。当堂理解不到位必然导致不能当堂巩固,不能当堂巩固又必然导致不能阶段巩固——由堂堂欠账导致周周欠账、月月欠账和年年欠账。所以当堂理解应该成为新知教学的核心任务。

  1、当堂理解的策略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应针对他们在特定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学习内容理解所应该和可能达到的标准。究竟某一种知识需要强化多少次学生才能到达应有理解水平,需要认真研究,做到心中有数。

  2、当堂理解的标准(1)初步理解

  相当于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识记”。一是“识”:知道客观事物是什么或叫什么,即辨认、识别以确定事物的名称;一是“记”,即巩固在大脑中,能准确地回忆和提取。文字、符合、词语的学习主要是到达这种理解。具体标准如下: ①能背诵、能默写 ②能描述、能说明;

③能确认、能识别、能选择、能提起。(2)深入理解

  相当于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领会”。知道客观事物的为什么,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联系,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思想。概念、原理、法则等的学习必须到达此种理解。具体标准如下:

①能复述、能变换、能分解、能压缩、能扩展; ②能理解、能运演、能比较;

③能举例、能阐发、能分析、能概括; ④能类比、能推论、能引伸;

⑤能联系、能贯通、能探幽、能发微。

  3、理解标准的使用

  以上列举的各项理解指标,同时也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考评标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例如,“能复述”是一个标准。作为教学目标,它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复述某一内容;作为教学方法,是在具体 教学实践中,针对某一内容的教学由学生复述一番;作为考评的标准,是通过口头复述或书面复述的反馈检测来了解学生理解的情况。

  从当堂理解的角度说,作为教学方法,这些理解标准为我们进行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有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学习,达到应有的理解程度,从而使所学知识保持较高水平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选择不同的教法,从多角度、多侧面强化其认识。有了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三)复习课的方法

  1、系统复习法

  系统复习法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复习的方法,它依据教材呈现的知识体系循序进行。

(1)导学式

  教师先提出要求,然后师生共同回顾,接着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研讨。这种复习方法适合于对难度较小或大家比较熟悉的知识的复习。因为,“师生共同回顾”实际上就是引导和启发学生群答,而群答就可能滥竽充数者,所以一定要是连薄弱学生都能明确理解和会员的知识才宜使用此法。

(2)自主式

  教师先提出要求,然后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最后测试、反馈、点拨。这种方法适合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的复习,但必须指导、组织和管理到位,不得放任自流。独立学习到什么程度才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到什么程度才进行反馈,都要认真对待。同时还要注意:

  测试要定时定量,反馈要全面准确,点拨要精要得体。(3)纲要式

  指导学生把知识概括成纲要、表格、图示、口诀等,以加强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适合系统归纳、总结式复习和对重点知识的强化复习。具体的编写绘制工作,可在统一指导下由全体学生集体操作,也可以独立或分组进行。集体操作的方式,有利于集中智慧,加深印象,但不利于人人参与;独立于分组的方式,有利于人人参与,但还需及时全面反馈了解,并加以认定。

(4)竞赛式

  学生竞选章节主持人,然后组织全班同学竞猜、竞答、争论、研讨等。这种方法比较有趣味,易于调动学生热情,可以一用。但要注意:第一,要有具体的操作规则和激励措施;第二,对学生主持人设计的试题,要进行适当的审查;第三,要合理调控,准确评价,及时点拨。

(5)训练式

  按课本结构,设计系列试题,以做题的方式进行复习强化。这种复习方法,以训练带动复习,适合于在系统复习之后进行。

(6)自测式

  引导和启发学生出题互测。可有几种变式:一人出题全班作答,或几人出题全班作答,或我出你答或我们出你们答等。

(7)资料式

  针对重点内容,指导学生编写复习资料,并进行验收、评比。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学生。编写的过程也是研究攻关的过程。编写时要立足教材,博取多家,认真比较,择其精华。

【二】复习课基本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抓好“复习课”教法的探索。为此,通过认真分析总结,我们认为以下的“六步”基本模式比较符合复习课的基本结构。

  1、出示复习目标。教师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目标要简洁,可检测,切忌空泛。

  2、回顾梳理知识。可以通过问、说、练等多种形式来回顾梳理、归纳整合知识点,给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要点体系。此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回顾梳理、归纳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切忌教师一讲到底,上成新授课。

  3、明确考点考试。简洁明了地告诉学生考试的核心知识点以及命题的角度和方式,特别要做好“一题多变”的工作。

  4、经典试题示例。通过经典的试题教给学生答题的思路、角度和规范。

  5、当堂巩固训练。针对目标和考点,采取多种命题样式当堂训练,并当堂反馈。此环节至少安排20分钟,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完成情况,将巡视中发现的典型的问题及时评讲到位,做到堂堂清。

  6、及时拾遗补缺。针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辅导、补缺,特别是要注重个别辅导(此环节可以延伸到课外)。同时通过作业进行强化巩固,作业的设计既重点突出本节课的要求,又兼顾整个考试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做到反复滚动训练。

(二)讲评课的基本要求

  1、基本情况介绍

  介绍与本次考试有关的情况,让学生对次考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是讲评课不可或缺的内容。介绍情况就是概略地评,应在对试题正式讲评之前集中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试题情况介绍

  包括试题数量、内容范围、试题难度等。对于试题难度,除了说明预设的难度以外,更重要的是统计出每道题的错误率,作为具体讲评的起点。

(2)考试结果概述

  包括年级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班级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

(3)存在问题说明

  主要指出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答题规范与技巧、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一般性问题,扼要说明即可,对于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展开剖析,重锤敲打。

(4)“亮点学生”名单

  包括:总分班级前几名,单项班级前几名;总分进步较大者,单项进步较大者。获取这些信息,需要做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备课时将学生的姓名写在教案上,上课时给予赞许或表扬。

  2、信息采集方法(1)全面统计法

  可借助电脑进行操作。其优点是:范围广、数据准、效率高;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了解不具体。

(2)抽样调查法

  在自己执教的班级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试卷,进行逐项调查分析,并做好记录。其优点是:了解一手材料,有助于评讲时有的放矢;不足之处是,不够精确,劳神费时。

(3)两者结合法

  兼用全面统计法和抽样调查法。对于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如年级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班级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等,可以借助电脑做精细调查;对于试题难度既可以借助电脑精确分析,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前者用于了解整体情况,后者用于设计班级讲评教案;“亮点学生名单”必须用定量的方法对学生答卷进行全面了解;对于“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答题规范与技巧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宜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加以解决。

(三)讲评课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要在统计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讲评,根据试题的错误率分为不讲、略讲、详讲的等不同类型,以区别对待;不能不分主次地从头讲到尾。

  2、主体性原则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认真发表、大胆质疑、细心运作等;不能不组织、不发动、不指导、不管理、不反馈,老师一讲到底。

  3、理据性原则

  要结合教材信息、题干信息、材料信息等提取知识、剖析试题、组织答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教材、理解教材,有效地识别信息、提取信息、迁移知识;不能离开教材考纲和题干材料等泛泛而谈。(理据性原则也叫“充足理由”原则)

  4、类化性原则

  要重点讲思路、讲意图、讲方法、讲规律、讲技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设计,善于读文读图读表,善于组文绘图制表,让学生感到真切、印象深刻、心领神会、触类旁通。

  5、强化性原则

  要进行有效的横向比较、纵向贯通、深层挖掘、精细剖析或变式训练,以拓宽视野、深化理解、促其顿悟、固其技能;不能搞简单重复。

  6、巩固性原则

  要重视和加强课堂小结的设计、组织和指导,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纠错反思、总结经验、交流感受,确保人人有收获、个个能提高;不能讲完就结束。

  7、灵活性原则

  讲评试题是讲评课的主要任务。但要做到一题一法,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法;不能用一种方法讲到底。

(四)讲评课的基本方法

  1、简单点评法 简要陈述试题的考点、思路或答案等,目的主要在于确认其正确性。对于一些难度不大、学生出错较少的试题可用此法。

  2、变换思考法

  对某些难度不大的试题,在进行讲评后再进行临时变换,指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探究,以检查其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3、重做反思法

  对某些试题在讲评之前,老师先做一些铺垫性指导、启发工作,让学生重做一遍,然后再行反馈和总结。

  4、局部探究法

  对于一些有特殊步骤或难点、疑点的试题,老师可先撇开部分步骤,做局部讲解或提示,然后让学生重新思考或运作。

  5、分步探究法

  对于某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试题,从审题到做题将其分解为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一个个地解决。

  6、循环讲解法

  对于某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试题或步骤,实行老师、学生轮流讲解的方法:老师详讲——同桌对讲——全班选讲。

  7、群体诊断法

  老师说明学生常犯的错误,或学生自己说明错处,全班学生为其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办法。

  8、发散反思法

  一题多想——想运用的知识、变换的方式或新的设计角度等;一题多解——寻求多种解法,鉴别最佳解法;归类思考——为试题所用的知识归类,为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类等。

  9、畅谈交流法

  指导学生谈体会、谈经验、谈教训等,进行深度总结,将讲评的成果化为学生的内在收获,使学生人人有提高,个个得进步。

【三】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

  试卷讲评教学是综合因素互动的特殊教学现象,涉及师生、生生之间的综合互动。只要有教学就必然会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会有反思———试卷讲评。可见,试卷讲评是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做好测试后讲评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通过讲评要使学生能够做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弥补缺陷,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试卷讲评的原则: 1.时效性:

  考后及时总结、反思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

  学生完成一份语文试卷经历了从识记理解到鉴赏评价表达的复杂的思维过程,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效如何是非常关注的,但是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自己的学生只重分数不重反思太过功利,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试卷讲评和结果反馈的相对滞后。有的老师由于改卷的难度大或者备课任务繁重而把试卷发放和讲评安排在考试过后一个星期甚至更后,而此时学生解题时产生的思维火花早已消失尽,能够刺激学生的也就只剩下分数了。因此,应及时将考试的结果和答案反馈给学生。

  2.实效性:

  做好每次考试的分数统计工作,是上好讲评课的前提条件。

  为了追踪,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的进展情况,作一份详细的得分统计表是有必要的。统计表可按照试卷结构来进行设计,如语文;A卷:语音、字形、句子衔接、成语运用、节奏划分、课内文言文、默写、议论文阅读、作文。B卷:诗歌鉴赏、课外文言文、名著阅读、散文阅读、语言运用等各项。每次考试过后由学生自己将得分情况分项填好,教师再加以整理统计出各项的平均分及得分率,并掌握最高分、最低分以及进步情况。这样做如果形成了习惯的话工作量并不会很大,却对于讲评课确定难点重点以及学生了解自己知识点掌握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有很重要的作用。

  3.突出重难点,讲评课不能面面俱到:

(1)知道学生在公布答案之前做好试卷分析,答错的题目进行更正,答对的题目也应理清解题的思路。一般来说,语音、字形、默写等识记类的题目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比老师在课堂花几分钟匆匆带过的效果好的多。每次讲评安排几道题目由学生来介绍解题思路,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讲评更贴近学生的心理。

(2)每次试卷讲评都应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两个重点采用专题式的奖品模式,宜精讲不宜多讲

  4.举一反三,总结规律:

  就考试来说,考查点是相对稳定,但命题人却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在设计题目的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让应试者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因为变换情景,学生很可能会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失分,因此善于分析和应变最为关键。所以每道题按原题讲完后,教师要把原题进行变化,同学生一起进行解题小结和反思,即对某个知识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延伸,引发设题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师还要善于将试卷分类,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并教会学生进行比较性小结归纳。

  5.突出学生主体,重在点拨

  赞可夫曾说:“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地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所以试卷讲评课同样要体现“教师是引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不能上成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要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情绪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步骤(课前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考卷情况,认真填写得分统计表。

  2、教师统计分析答题情况。

  3、老师研读试卷,吃透试题内容,把握命题的立意,感受整个试题的难度。

  4、确定讲评的目标和重点。一堂课突出解决两三个问题,重点讲解那些技巧性强、典型性强的试题。如果平时讲课中有漏掉的知识点,这时是最好的补漏机会。

(课堂讲授)

  1、介绍题型和出题特点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从命题意图、试卷特点(题型、难度、知识点、能力点)学生得失分情况等角度作简要评价,以求“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2、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确定矫正内容。①

  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及相对应的知识点。②

  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③

  在以往教学中已多次接触,多次矫正,但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④

  关系到后继学习的重点知识,重点技能。⑤

  平时教学中疏忽的“教学盲区”。

  3、分析、讲解(1)讲错例。

  教师要引导出错的学生说出出现错误时的心理,以暴露隐藏在学生思维深处的错因,进行答卷失误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2)讲思路

  讲试题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的思路。要引导学生思考试题在考查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解题突破口在哪?用什么方法解题最好。

(3)讲方法

  抓住典型题目,讲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突破已有思维定势,敏锐抓住试题本质,排除干扰,速解、巧解,得出结论,解题要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

(4)规律

  即归类讲解,对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总结出相对固定的解题规律,规范解题格式,真正使学生分析一道题,明白一个道理;纠正一道错题,会解一类题。

(5)讲变化

  讲评中不能就题论题,要借题发挥,善于将原题进行变形,对某知识点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和不同的起点进行提问。如可以对习题的提问方式和题型进行改变(改一改);对习题所含的知识内容扩大使用范围(扩一扩);从某一原题衍生出许多新题目(变一变).4、课堂小结

  总之,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要能在抓住典型、择其要点、精讲精析的同时,延伸发散,创新思维,归结技巧,才能达到真正提高试卷讲评课效率的目的。

课型主题阅读分享课[样例5]2

  主题阅读的课型 ——科右前旗归流河小学 刘立军

  我先讲第一个问题,主题阅读的“一主两翼”。它解决了多读书,读好书的问题。什么叫“一主两翼”一主就是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为主,“两翼”就是《主题读写》和《经典诵读》。大家知道:一主教材中一个单元是四篇文章,而两翼教材中《主题读写》一个单元有八篇散文,《经典诵读》一个单元有十首诗,加起来22篇文章组成了一个主题大单元。我们一个单元要教22篇文章。怎么教?过去,一个单元,用14课时,教4篇左右课文;现在,一个大单元,同样用14课时,却要教22篇课文,于是就产生了这就是大单元教学法。一个大单元14节课的7种课型的整体安排。七种课型的位置顺序如何安排?它们的内容是什么?它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特色在哪里?我用一张表格将它囊括:

(“单元导读”课:“大单元教学法”的第1个课时。《单元导读》+“以文带文课型”=单元导读课型。教学目的:

  1、以编辑思路为依据,总揽全局,明确单元主题;明确学习重点,明确主要的学习方法。

  2、精读一篇文章,略读1-2篇文章。课堂结构:

  1、读《单元导读》。领会编者的编辑思路。从第一段提炼出单元主题,背诵其中的要点;从第二段找出学习的重点和学习方法。这两个要点要贯穿在整个单元教学的全过程。

  2、精读一篇。领会单元主题,尝试使用本单元的学习方法。

  3、略读1篇文章。)

(整体识字课:先读书,后识字,读中识字,整体识字,使识字不脱离特定的语言环境。“一主”教材中的生字——集中识字;“两翼”教材中的生字——随文识字。读书模块:15分钟左右。说话模块:10分钟左右。写字模块:15分钟左右。)

(“基础训练”课:目标任务: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查。落实“主体”教材中必须掌握的字词句及要求默写的内容,要少而精。

  1、内容前置:教学本单元前发给学生,任务驱动,先学后考。

  2、目标激励:利用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自定得分目标。

  3、检测验收:在过程跟踪的基础上,限时独立完成。

  4、查漏补缺:更正错误,个别辅导,再次补测,力求过关。

  5、定期复习:试卷归档,其中期末再次复习。)

(“展示分享”课:所处位置:大单元教学的最后1个课时。教学目的:总结本单元教学内容,深化单元主题。展示学生在本单元积累的诗词、经典片段,为学生提供展示积累的平台。教学原则:贯彻“不求知识同一,鼓励自主创新”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我的课堂我做主。” 同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教学流程:课堂结构为三个模块:

  1、整体诵读模块:全班齐诵积累的诗词,巩固记忆(凤头。5分钟左右)

  2、阅读分享模块: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展示个性化的积累,和独特的感受。(猪肚。30分钟左右)

  3、表情诵读模块:(豹尾。5分钟左右)可以是配乐朗诵,学生可以在课前自己排练。这种课型是学生积淀的出口,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念。)

  第二个问题“以文带文”课型,在传统教学中是从未出现过的,课型特点:“大单元教学法”的核心课型。一篇精读文带一篇或多篇略读文,阅读量大,效率高。

  1、精读文与略读文的关系: 1)得法于精读,用法于略读;

  2)将精读文和略读文进行比较学习(对比、类比)

  2、精读文与略读文时间比:一般为3:1。

  3、策略:突出重点,优化整合,取舍得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以文带文”课型的课堂结构,一般为三个基本模块: ——读的模块(15分钟左右)读中认字;读中释词;读中品句;读中析篇;读中悟理。基本上不提问。

——说的模块(10分钟左右)说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说心得体会;说学习方法。围绕一个问题展开。

——背诵模块(5分钟左右)一学期完成课内30个片段背诵。

“读—说—背”都是学生的活动,从吸收到倾吐,从理解到表达,从感知到内化,将消极的语言转化为积极的语言,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

  第三个问题以文带文+写片断=“读写联动”课型

  课时安排: 3—4个课时,高段比中低段多一些。每课时读一篇文章,写一个片段;或者2节课读2篇文章,写一篇文章。

  课型特点:

  读为基础,写为延伸,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课堂结构分三个基本模块:

  1、读一读(同“以文带文”课型)

  2、说一说(同“以文带文”课型)

  3、写一写:找准读写结合点(把“背一背”改为“写一写”)1)从读联想写作内容——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2)从读学习写作方法——解决言之有法的问题。

  内容的联想选材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我们读的是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公鸡。那让我们产生了联想,就可能写“小猫”、“小狗”??其它动物;从读学习写作方法,解决言之有法的问题,写“公鸡”先从头写到脚,那么我们写“猴子”也可以从头写到脚。写“公鸡”先写它的外形再写它的生活习性,换而言之写其它动物也可用此方法。

  其实还有第三个要点——语言的吸收和表达。

  修改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官方的纲领性文件中,这种提法还是第一次。

“读写联动课型”是“主题阅读”的主要课型之一,建构“读写并重”的语文课堂,运用“读写联动”的教学方法,是“主题阅读”的特色与优势,是落实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保证。我着重从“读写联动”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

  读与写,是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能力,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读是理解,写是表达;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是源,写是流;读是通过视觉接触他人的文字信息,通过大脑加工感受其意的过程。写是将自己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的思想感情,外化为相应的文字符号的过程。读与写的心理过程是相反相成的。读写联动,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读写同步,相得益彰。

“读写联动”分为两类:一是,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完成之后的整篇习作,即阅读和作文的联系;二是阅读课中的小练笔。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写”的训练植根于阅读的土壤里,既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习作的预热与铺垫,是阅读与习作中间的桥梁。主要形式是写句子,写句群,写片断。

  一、整个单元的阅读与习作,在四个领域发生联系:

  1、从读什么联想到写什么,读写内容的联想选材,使之“言之有物”。如:四上,第三单元《插上童话的翅膀》,学生读了数十篇童话,从读写内容上联想到写什么,从写作方法上学习怎么写。

(1)自述式童话,用拟人的手法。(2)翻新式童话,逆向思维出新意。(3)历险式童话,虚构故事情节。(4)书信式童话,角色转换。

  2、从读学习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使之“言之有法”。如,四年级,学了《生命生命》一文后,学习“事例+感悟(事例+议论或抒情)”的结构形式,写片断。

  3、从阅读移情到写作,心动而词发,使之“言之有情”。如:五年级第六单元,主题为“天下第一情”,在两个星期里,学生阅读了数十篇表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的文章,受到激励与感染,写下了富有独特感染力的文章。一篇是母亲“真发火,假打人,火里有颗慈母心”;一篇是母亲“真发火,真打人,火里饱含慈母情”。取材独特,构思巧妙,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4、从阅读积累到习作运用,使之“言之有话”。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阅读课中的“读写联动”小练笔。“读写联动”课要突破的首要问题是从教材中找到读写的“连接点和结合处”,找到“写”的起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在《用“说”架读与写的桥梁》的主题报告提到的那些说的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用笔写下来都是读写联动的好形式。如:

  抓住续写的“延伸点”——内容延伸下去接着写。发现扩写的“拓展点”——扩展开来发散写。寻求仿写的“结合点”——写法迁移运用写。巧设改写的“发散点”——想象发散出去写。触动读后的“心动点”——有感而发一吐为快。下面着重谈谈仿写新形式的8个例子。

  1、仿写“四素句”起步训练。

“四素句”是一个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句子。

  2、仿写“六个行为句”写话训练。

  小学生作文从写“人做事”起步是比较容易的,人做事行为句就是六个基本句式,即: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了什么?感到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3、仿写文章开头的专项训练。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教材涉及的开头约九类。点题式 交代式 描写式 设问式 引用式 抒情式 总起式 倒叙式 联想式

  4、仿写文章结尾的专项训练。

  小学教材结尾的5个类型:自然式 照应式 引申式 抒情式 评价式。

  5、仿写场面描写专项训练。

“场面描写”是写事件、写活动的重要写作方法。《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鸟的天堂》等文章,有不少精彩的场面描写。归纳出场面描写的规律:

  场面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活动(面:群体描写+点:个体描写)

  6、仿写书面语言对话格式专项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和学生的习作里,经常会遇到、用到人物对话。书面语言对话的基本格式有:

“人+话”说字的后面用冒号。“话+人”说字的后面用句号。“话+人+话”说字的后面用逗号。

  变式:“人+神态+动作+语气+话”——语言前面加上提示语,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语速、动作、音量、表情等等。

  7、人物动作仿写的专题训练。

  把一个复杂的行动分解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再分解为几个动作,写起来就容易了。如四年级上册21课《撘石》全文按照:说撘石,摆撘石,走撘石,让撘石,赞撘石的思路写的。“摆撘石”这个部分按照:“放下——找来——搭上——踏上——离去”有5个动作.。

  8、人物外貌仿写专项训练。

  人物外貌包括人物的性别、年龄、体形、相貌、衣着、职业和个性特点。

  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

课型主题阅读分享课[样例5]3

  什么是展示分享课型

  湖村中心学校 陈显平

  展示分享课,就是复习巩固课,在于巩固学习成果,达到有主题的、系统的、相对集中的复习一个单元中“一主两翼”的读背内容。也是整个单元教学的总结,与“单元导读”课首尾照应。

  展示分享课的教学目的:总结本单元教学内容,深化单元主题。展示学生在本单元积累的诗词、经典片段,为学生提供展示积累的平台。

  展示分享课的教学原则:贯彻“不求知识同一,鼓励自主创新”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我的课堂我做主”。同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展示分享课型的教学内容:展示分享课是大单元14课时教学的最后一个课时。作为复习课,其展示分享课有其独特性:第一,这个复习可以“一主两翼”的内容(或其他课外阅读内容)为基础;第二,这个复习课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主,学生要有备而来;第三,这个复习课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训练课,是一大单元主题的分享,是有主题的复习与展示(所以又称主题诗会)。

  展示分享课型的课堂结构:展示分享课型的课堂结构,有时类似于班会课,有时类似于基础训练课,有时又类似于一节考试课??也就是说,展示分享课型课堂结构也因课堂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常用的几种方式有:

  单元导读背诵环节+名言分享环节——讲故事环节+情感诵读环节。整体诵读环节+主题分享环节+情感诵读环节。

  名言分享环节+名言对应文章阅读环节+自写小诗展示环节。词语归类环节+连词说话环节+课本剧表演环节。??

“展示分享”课的教学流程,一般分为三个模块:

  1、整体背诵(5分钟左右)。全班齐育本单元要求背诵积累的诗词文段和以前积累的诗词歌赋。一方面是检查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再次复现,与遗忘作斗争,加强记忆,巩固与知。书声琅琅营造课堂气氛。

  2、展示分享(30分钟以上)。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全体学生展示个性化的积累和独特的感受。这个环节是重头戏。要放手给学生自主展示,发言面要广,教师适当点评。

  3、深化诵读:(5分钟左右)可以全班学生参与,也可以小组表演。可以配乐朗诵,将课堂推向高潮。也可以另外学习新的内容,拓展新的领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九州神韵》展示分享课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第六单元的学习结束了,这节课就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展示分享课,首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我们来感受祖国秀美的山川:(教师根据图片讲解)

  群山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仿若人间仙境;湛蓝的天空下层林尽染的秋山,这是只属于秋的绚烂;山绕着水,水绕着山,山和水相依相伴,多么缠绵的画卷;奇峰林立,怪石俊秀;海天相接处,一轮红日跃出海面,霎时间大地阳光灿烂,多么壮观。

  师:孩子们,第六单元从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中为我们展示了九州神韵,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文中,去感受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二、展示分享:

  师:我们依然从单元导读开始,我们来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单元导读)师:好,孩子们,下面我们首先到诗词中去品味蕴藏在其中的九州神韵。我们先来背诵语文书上的两首诗。

(课件:第一章:课内诗词篇)生:集体背诵两首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太有韵味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分享你最喜欢的诗词,并且说明你为什么最喜欢它。

  生:我最喜欢的诗歌是《敕乐歌》中的一句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我仿佛看见了草原上的风像梳子一样掠过,草原上的草一起向风的方向倒伏下去。

  师:多么辽阔的大草原!

  生:我喜欢《西湖留别》中的一句话: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从这句话中我感觉到了作者对西湖的恋恋不舍之情。

  师:西湖景色,人间天堂!

  生:我最喜欢《游山西村》的一句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你以为前面没有路了,但是前面还是有路的,不要绝望。

  师:是啊,这首诗不但告诉了我们这个漂亮的小山村山环水绕,而且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记住(师生和读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不但蕴藏着美景还蕴藏着人生哲理。

  生:我最喜欢《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从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积雪融化的情景。

  师:积雪融化,流水潺潺,如诉如歌。

  生:我喜欢《山居秋暝》中的一句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因为我似乎看到明亮的月光穿过树梢照射在清澈的泉水上。

  师:月光笼罩下朦胧的美。

  师:还有的同学想说,时间的关系我们分享到这。有的同学和我说他不只在诗词中品味到了九州神韵,在经典和新语文的其他文章中也找到了祖国的美景,现在我们也来分享。

(第二章 课内散文篇)

  生:我喜欢《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自然段(朗读)。这段话为我们描写了美丽的珊瑚,可爱的海参,龙虾,这里的物产丰富,我多想去看看啊!

  师: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镶嵌在祖国南海的一颗明珠。生:我喜欢《香港,璀璨的明珠》第三自然段(朗读)。香港的美食真多,真好吃。

  师:你想吃吗?

  生:我喜欢《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朗读),这段话告诉我们西沙群岛的鱼很多。

  师:是的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师:两个字送给西沙群岛什么? 生齐:富饶。

  生:我喜欢《美丽的小兴安岭》第四自然段(朗读),我感受到了,那里不但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师:我们家乡群山环绕,每到秋天物产丰富。生:我喜欢《长街灯语》第一自然段(朗读),为我们描绘了北京夜晚灯火灿烂的画面。

  师:我发现我们班同学在下面悄悄的看自己的准备的作品,想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祖国美景,现在是你们的舞台。

(第三章 课外积累和自创篇)

  生:我积累的一段话和同学们分享: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泛青,菜花金黄。我感受到春天无处不在,都很美丽。

  师:春无处不在,现在是冬天,春天不会远了。

  生:我用诗歌的形式体现家乡的美(生朗读自己写的诗歌)。师:家乡四季风景如画。

  生:我也用诗歌体现家乡美(朗诵诗歌)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你对家乡深深的爱。哦,把你举过头顶的画给大家看看,你能说说你画了什么吗?

  师:你拿到的是照片,请你来介绍吧。生:我的照片是大海,看着大海我的心胸变得很开阔,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站在海边向远方望去,只见白茫茫一片,大海和天空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大海哪是天空。

  师:辽阔的大海让人的心胸很开阔。你也画了幅画,举起来,介绍一下。生:我来唱歌《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师生一同拍手。掌声热烈。)师:真动听。

  师:有的同学没有来得及展示,把我们准备的资料举过头顶,环视一下。我们的祖国秀美可爱,让我们用一首诗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我爱你中国》(集体朗诵)。请同学们接着说,用一句话把你的爱表达出来。

  生:我爱你西沙群岛富饶的物产。生:我爱你香港五颜六色的烟火。生:我爱你黄山上奇形怪状的奇石。生:我爱你那犹如巨龙的长城。

  生:我爱你小兴安岭又肥又胖的黑熊。(师生都笑了)师:黑熊冬天饿了就会舔自己的熊掌,很可爱。生:爱你海滩上美丽的浪花。生:爱你美丽而富饶的南海。生:爱你那古老的故宫。生:爱你泰山的雄伟。

  生:爱你那美丽的三潭映月。

  师:是啊,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一簇簇的美景令我们目不暇接,我们把对祖国的爱汇成深切的呼唤:

  生接: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师:让我们把对祖国饱满的爱汇成优美的文字整理到花间集上。这节课的分享在同学们出色的表现中获得了成功,把掌声送给你自己。

  下课!

  点评:

  一、能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该课的最大特点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

  学生自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学生在本单元的积累创造一个出口,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和分享他人的学习体会和积累所得。教师起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课前准备充分,课堂展示精彩。展示分享课要特别注意的是课前学生各自做准备,不要全班进行排练。课堂不要将学生展示的先后顺序程式化。否则,就会上成表演课,有“假课”之嫌。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足够的教学机智,顺学而教,以学定教,据学评教,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三、处理好“藤”和“瓜”的关系。就内容来说,展示分享课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的是学生展示背诵的诗文,朗诵的片断,介绍的个人所得,表面上彼此没有什么联系,各自相对独立。但是“形散而神不散”,所有的内容围绕单元主题“九州神韵”展开的,由爱某处景物,到爱家乡,爱祖国,由点到面,充分体现“以藤串瓜”的教学特色。

  四、处理好“展示”和“分享”的关系。展示分享课,展示是基础,分享是关键。学生先展示课内积累,再展示课外所得,温故知新,触类旁通,引领学生从文本走向文化。

  五、处理好学生展示和教师点评的关系。展示分享课的难点是教师的点评。教师的点评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展示内容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表现的欣赏。教师的点评言简意赅,恰到好处,起到推波助浪,点石成金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励,师生间产生教学共振,课堂充满诗意,充满激情。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