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工作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心得3篇(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心得)

2022-11-25 13:38:00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心得3篇(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心得),以供借鉴。

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心得3篇(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心得)

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心得1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成长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更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1942年10月7日,陈云在延安军事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共产党是做事业的党,共产党员是做事业的人,做事就不可能没有错误。无论何人,哪怕他再高明,哪怕他很有本领,但还是有犯错误的可能。”开展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可以使党员干部认清自身的不足、改正自身错误,也能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协调和理顺工作关系,促进党风建设。

  自我批评要真实,在批评中自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党员干部要在自省中成长。个别党员在作自我批评时流于形式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不敢直面自身问题,怕出丑、怕担错、怕批评,只是点出个别无关痛痒的问题,没有将自我批评点到痛处、做到实处。要使自我批评取得成效,党员干部就要敢于出丑,勇于将自身错误露于人前,这样才能挖到问题根源,在不断自我反省后,认识不足,改正不足,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批评他人要求实,在批评中进步。“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批评他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坚持“团结——批评——团结”,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严肃认真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不能把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党员干部要认真听取对自己提出的各种批评以及实事求是地批评他人,在批评他人和接受他人批评中进步,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中去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放下往日私情,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去批评,切勿从个人恩怨、利益得失中出发;另一方面,批评他人问题时要直切要害,摈弃“好人主义”,切勿因怕伤和气、怕被“穿小鞋”而“隔靴搔痒”。

  接收批评要虚心,在批评中成长。个别党员干部好面子、听不得人批评,认为对自己的批评都是他人的恶意攻击,不能直面自身的问题所在。党员干部在接受批评时要拿出自己的胸怀和气量来接受他人批评,把对自己的批评照单全收。要善于从他人批评中找出自身问题所在,进而改之,做到在接受批评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在批评中成长。

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心得2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通知》,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检视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锐利武器,保证高质量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必备环节,专题组织生活会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质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有交流交锋。当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过程中,有一种不太好的现象就是没有交流交锋。在这种现象中,往往是一个人自我批评完了之后,其他人对其进行批评,也许有辣味,言辞比较激烈,也许温吞水,用词委婉含蓄,也许指出了症结,说到了痛处,也许浮光掠影,泛泛而论,但是无一例外,以被批评人“我全部接受,积极改正”为结尾。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是辣味吗?似乎不全是,毕竟有的人批评起来挺火辣的,被批评的人立即就冒了汗。

  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批评和自我批评环节也是如此。没有争辩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不完整的,甚至有表演的嫌疑。争辩得越激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成色越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辣味不仅仅体现在言辞激烈、切中肯綮上,也体现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交锋中。如何对、如何错、为何犯错、如何改错、我是怎么想的,都要放到桌面上讲清楚讲明白。轻易认错不等于坚决改错,轻易认错更像是违心认错,结果必然是绝不改正。没有交流交锋、触动灵魂的“全部接受,积极改正”很像是“套话”,是敷衍。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犬牙交错”。不能“当面锣”响了,“对面鼓”还没有响。真正的共产党人都是心胸开阔、光明磊落的人,并不会因为多争辩了几句,就破坏了同志感情和组织生活和谐度。

  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是“话剧”,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批评有辣味,更要带来行动的汗水味。如何接受、如何改正、如何见效才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所在。交流交锋的过程,也正是不断剖析思想、表明决心、提出举措的过程,是不断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的过程。把话说透了,理辩清了,思想就通了,行动就有力了。

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心得3

  面对批评 你选择谁?

  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听好的。若听到反对意见,或者被人当面批评,心里恐怕都是不舒服的,甚至恼怒。

  比如因“贞观之治”而被称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遭到魏征当面批评后,怒气冲冲回到后宫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又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主政江西时,不顾实情,大搞“一大四小”造林运动。当某市一位主要领导在会议上公开反对“一大四小”时,苏荣大为光火,下令让有关部门调查此人。结果查了很久,没查出什么问题。

  唐太宗听到批评后,忿然作色,但听了长孙皇后的劝说,更加信任魏征,依然从谏如流。苏荣听到反对意见,也是怒气冲天,但他不思悔改,反而打击报复提意见者。

  面对批评,一样恼火,结果迥异,你选择谁?

  中共中央纪委机关、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开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提出:自我批评要勇于解剖自己、揭短亮丑,见人见事见思想。相互批评要真点问题、点真问题,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面对批评,甚至是比较刺耳的批评,被批评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批评的话,向来是不好听的,带刺的,即使用很温和的语言提出,也是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的。然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的背后,蕴含的是领导,是同志们,对你浓厚的关心和爱意。他们期望你反思不足,改正错误,避免进一步滑向深渊。邓小平同志说: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志。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认识到了这一点,即便当面恼火,也会欣然接受,并感激、感恩批评者。倘若听不进反对意见,把他人善意的、好心的提醒和批评当做耳旁风,甚至心生怨恨,必然像苏荣一样,走向自我毁灭。

  朱熹的叔父朱牟在《曲洧旧闻》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仁宗经不起张贵妃多次闹腾,下旨让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任宣徽使。对此,包拯慷慨陈词,极力反对,吐沫星子都喷到皇帝脸上了,仁宗只好收回旨意。回宫后他边用袖子擦脸,边对张贵妃说:这个老包拯,说话这么大声,唾沫喷了我一脸。你只知道要宣徽使,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中丞吗?不仅如此,包拯去世后,仁宗还亲自到家中吊唁,并派人将包拯灵柩护送到合肥。一个几千年前唯我独尊的皇帝,对言辞激烈的批评,尚能从善如流,倍加爱护,难道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还不能从中借鉴思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