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工作范文 > > 读后感 > 正文

阅读《红星照耀的中国》名著小说读后感优选6篇(《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读后感)

2022-11-24 14:21:00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阅读《红星照耀的中国》名著小说读后感优选6篇(《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读后感),供大家品鉴。

阅读《红星照耀的中国》名著小说读后感优选6篇(《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读后感)

阅读《红星照耀的中国》名著小说读后感优选1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血的历史图册,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共及其军队所经受的苦难、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中共党人的每一次浴血奋战,多少人的鲜血铸就了我们的今天,可想而知今天的幸福是用鲜血凝结而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这不得不使笔者想到《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毅然离家出走,投身“地下革命”事业,为革命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为党的革命事业倾尽一生心血,鞠躬尽瘁。在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路程上,面对重重挫折打击,不管是林道静还是保尔,他们都不曾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他们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他们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有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了。这本书可以说是当今最客观,最真实的一本书。作为访华记者,埃德加斯诺即没有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那种憎恶与恶毒,也没有对共产党的盲目崇拜,他写这本书是没有带着任何的个人感情与个人偏见,所以,他的看法可能是最真实的。

  进入根据地后,他才认识到自己简直是大错特错:共产党是一支为百姓服务,为解放奴役中的中国而奋斗的英雄军队。毛泽东是一个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生活充满激情。除此之外,还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百战百胜的林彪,令地主乡绅闻之色变的贺龙。更有一大批为了革命可以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好汉。他们用火一般的热情、钢铁一般的意志,斩去了旧中国的毒瘤,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相反,国民党反而更像是一群土匪,他们对日本侵略者做出不抵抗政策,却对同是中国人的共产党赶尽杀绝,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把中国社会搞得乌烟瘴气,却派人把自己美化成“抗日英雄”,而土匪般的过去,才是他们真正的历史。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把这段真正的历史,把这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呈现在这本书上,让我们认识到这一群有气魄有风度有力量有抱负的领导者,让我们认识到了这真正的历史。

阅读《红星照耀的中国》名著小说读后感优选2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__的语言诙谐幽默,读来生气盎然。 转载请注明

  比如他形容邓发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在刀口上跳舞,稍有差迟,便会遍尝天下所有的__,最后脑袋搬家,葬身荒野。但他居然那样谈笑风声,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他说贺龙是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对周恩来的描写就相对的中规中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黑又长,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些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然而,对于__,__则是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在__的笔下,__被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个性的一个人。当我想象着__把湖南不是说成“Hunan”,而是说成“Funan”时不仅黯然失笑。我们不对不承认,__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其历史地位,尽管其在这过程中犯下过缺点。或许__的一生都跟其性格有着极大的联系。少年的__很有个性,离家出走,甚至__。大约18岁的时候,他退学但是拟定了一个自修计划,并且非常认真严格执行,持之以恒。其实想想,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上课时候都很难坚持去上,经常逃课了,更别说,如果退学后还能坚持按自己的想法持之以恒去学习。青年的__是一个热血的青年。他和他的伙伴们,“热心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

  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喊,说这是叫做‘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种种的描述,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被官方神化了的挂在城楼上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伟大也不乏缺点的人。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有着女人为他生,为他死的男人。我想__在是属于中国的,他的每根毛发和血管都刻着中国印记。他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虽然他也曾希望通过一种来自西方的方式来改变中国,但是他发现,中国不是西方,中国是独特的,无法复制他人的,所以他还是要回归他所激烈批判过的传统,他的一生就是从反抗传统到回归传统,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就是历史的重复。作为半个知识分子,他具有敢于行动和实践的胆量。

  我很欣慰地看到作者没有把这本书的任何人写成具有神性的人,而是写出了许多个终身为了中国革命而兢兢业业,准备奉献自己一身的人。

  我觉得这种本书其实完全可以当成一本游记来看,虽然是60年前写的书,但是美国人的那股满不在乎的洒脱劲变成文字后真的很有魅力。__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__对抗日战争的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__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身临其境般的为之动容。虽然我们很想拿现在的共产党和以前的共产党来比较,但是我个人觉得是没有可比之处的,毕竟很多时空限制太多。但是我仍然觉得那个时代的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他们有些孤独,或者是非常孤独,但却在幽暗的历史隧道中闪光。

阅读《红星照耀的中国》名著小说读后感优选3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世界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作者。斯诺在中国的七年间,对于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有关问题,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所以当1936年6月斯诺得到一个能够亲自进入红区,寻找答案的机会时,他义无反顾地决定前往冒险。

  他在西安见到了红军指挥官——周恩来,了解到了周恩来总理走上革命的历程和他的卓越才能。

  接着在前往保安的道路上,了解到了几个年轻的红军战士,他们一致认为没有人会不喜欢红军,因为红军教他们认字,帮助他们,待他们极好,还帮他们平配土地,其中有一个四川的农村少年,就是为了向红军这样,为人民谋利益,因此选择了参军。有的参加红军是为了打日本,有两个是为了要逃脱奴役,三个是从国民党军队中逃出来的,但他们大多数还是因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而来的。

  这些年轻红军们几乎都遭受过人生的悲剧,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相当快活,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一种自信的感觉。看完他们的事,我不禁对他们的团结友爱、乐观积极、严己律己的精神风貌感到钦佩,这在当时消极的中国社会环境下,实属难得。

  这几章带领我们初步了解红军的事迹。每个人都有自己参军的理由,但不变的是,一颗心永远向着中国,向着红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的长征作为他介绍的一个大背景,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长征的艰险,还写了红军到达西北后刘志丹同志的早期经历,从中可以看出刘志丹较为激进的革命路线。接下来他用一支笔描绘出了中国西北老百姓的苦难,这包括缺乏饥荒的有效赈济手段导致大量人民饿死以及人民奋起反抗的反抗经历。随后,他前往了前线,记述了他去甘肃边境和前线的所见所闻。然后,他引用战士们的回答,带领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战士们的热情和激情,更显示出了报道的真实性。

  让我感慨颇深的是那篇大渡河英雄。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很有可能会遭到歼灭。但河流越来越急,渡河的难度也在大幅度增加,前面两天已经渡过了大约有一师人,但到第三天,渡一船人需要四个小时,照这个速度,全部人过去得要好几个星期,还没过河,他们就会被包围。敌军从东南方向急驰而来,还有其他部队从北方赶过来。没办法,渡江是行不通了,于是他们只好改变策略,红军战士们赤脚沿着峡谷间迂回曲折的小道,向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泸定桥。

  部队日夜兼程,休息、吃饭顶多10分钟,这时还得听筋疲力尽的政治工作者向他们讲话。最终,他们安然度过了大渡河。

  红军战士们坚持到底、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歌颂。

  除了战士们,共产党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也被记录下来,反映了中国残酷的阶段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述了共产党团结起来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同一时期,在战争的另一端有一群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红色中国少年。他们代表着中国的希望,也给我了比较深的印象。他们喜欢红军,大概是因为在红军中,他们生平第一次受到人的待遇,是红军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是他们在少年们黑暗无边的生活里照射进了一束光亮。他们学会了体育运动,他们受到初步教育,他们对简单的马克思主义口号有了一种信仰。这些,都来源于可敬的红军战士们。

阅读《红星照耀的中国》名著小说读后感优选4

  红军,崛起于微末之际,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终铸一段传奇佳话。

  ——题记

  有人说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争史,烽火连天,但从中涌现了一群可爱的、令人敬仰的人,他们有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势,开天辟地。如今他们穿过重重岁月展现在我的面前。一本书,名叫《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美国记者斯诺。

  双手怀抱着书,我的脑海中浮现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当时斯诺初到西北,寻访到了当时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主席。那时的西北基础设施条件非常落后,工业尚未兴起还完全是个农业区,而红军就深深地扎根于此。斯诺在那些与毛泽东主席秉烛夜谈的日子里,与那些士兵和共产党员相处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不少他的事迹。他有着中国农民勤劳朴实的性格,生活上与共产党员们平等相处,每天都在超负荷的工作着,常常因此而熬夜。看了苏维埃掌权人物这一章节,我对毛泽东主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他的敬仰之情悄然而生并流淌在了我的心间。

  红军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他向我们向作者展示出他的博大胸怀,体现出的也是红军战士的热情与豪爽。正是他们无私奉献,他们视死如归,他们信仰坚定才有了如今富强民主、繁荣昌盛、和谐稳定的生活,让我们成长在一个无忧无虑,安全而自由的时代。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亲身经历得到的感受永远是最深刻的,有幸本学期学校进行了一次军训,让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军人的苦与累,不只是历史上的红军,我们当今中国的所有现役军人们都有大无畏精神,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训练,所为的无非是维护我们当前和谐稳定的生活。如今,我们体验到了他们艰苦的九牛一毛。我们的训练只是那不到一周的时间,而他们呢?他们是日日夜夜未曾停下,以年为计算单位,又怎能是我们能完全体会到的呢?太阳暴晒,暴雨倾盆他们又何曾怕过一分?我们现在的学习虽然压力大,但是又怎么和军人们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相提并论呢?

  《红星照耀中国》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红色的世界,在其中经历一段段红军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红色革命。反省自身,我们应当弥足珍惜如今的生活,奋勇学习,守护红军战士用血与泪铸就的美好时代,去开创,去追逐,去放飞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新时代的梦想。

阅读《红星照耀的中国》名著小说读后感优选5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证明了一个记者的正直和职业道德,__客观详实的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纲领,让全世界知道,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真正的未来在哪里。

  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是研究党的历史、了解领袖们的资料,作为在当时写成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不仅详细介绍了红军的征战史,并且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报道和解释,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第一部把新的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书,也是中国人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回顾党和军队的途径。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而当权者的屠刀则指向人民,整个中国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迫切的需要有人站出来挽救危局,这个人无疑就是__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初期,由于共产国际的干预和一些不安定因素,曾受到过很大的损失,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然而领袖们的睿智使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确立坚定不移的纲领,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中国,为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

  只有人民拥护和支持的政府,才能让国家看到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没有被侵略者的__击退,没有被当权者的________吓倒,在无数人的__牺牲之后,更多的人勇敢地站出来,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崇高的事业。

  在多方打击和封锁的情况下,共产党和所领导的队伍却在逐渐壮大,在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没有人能再轻视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一切关于“无知土匪”的谣言不攻自破,这是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党,这是一个有着执着信仰、严格纪律的政党。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经受过的苦难、牺牲,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的奋斗,多少人的__才造就我们今天的辉煌。

  历史是沉痛的,幸而这种情况不会再次发生,党领导下的中国日益强大,但是,昨天的硝烟虽已散去,鲜血虽已干涸,这段历史却该永远保存在后代子孙的记忆。

  了解过去,才能更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种伟大,将会给中国带来新的辉煌!

阅读《红星照耀的中国》名著小说读后感优选6

  “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看到这句话,我不禁“噗”的一声笑出来,一面为这位美国作者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新奇而笑,一面又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神”而大为震动。迫不及待地向后翻去。

  埃德加·斯 诺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通过他的描述,我看到了一个此前虽有所了解却并不熟知的延安根据地。当面对误解和扭曲,红色中国的领导人敞开胸襟,热烈的欢迎这个远方而来的不速之客。无拘无束的告诉他他们所知道的一切。然后信任地通过这个青年,告诉全世界,在世界东方的战场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生的故事

  在这里,西北的漫天黄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民主之风;滚滚的硝烟暂时退却,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军民一心的生活景象。他们坚定、执着、深邃而不乏快乐和幽默,他们是为了幸福而战的勇士,他们更是活生生的、与普通人无异的市民。

  不同于其他书籍上描写的民生凋敝,也不同于历讴歌的艰苦卓绝的抗争,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敢爱敢恨,真心的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它深切让我认识到了共产党与人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感情源自于对祖国的热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并坚持这条路走下去。或许这就是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在历史的洪流中日益富强,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根本原因。,整个中国都为之沉默了。在这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昨天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夏天的勃勃生机刚刚弥漫开来,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数万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一命呜呼!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在地震爆发后的当天,年过六旬的温总理,在第一时间内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孩子们挺住,我是温爷爷。”面对随时可能发生五六级余震,每一次震动都有可能导致一些断残的墙体进一步坍塌滑落。尽管如此,温总理仍然执意要爬上废墟堆,亲自拿着喇叭凑近缝隙向埋在里面的孩子们喊话。这一刻,我被深深的感动了。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蕴含着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关怀,倾注更多的是鼓励孩子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让他们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是一个爷爷对孙子的疼爱和怜悯,表现出更多的是用温情去抚慰孩子们受伤的心灵,让他们重拾亲人的温暖。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展现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至爱之情,而蕴藏更多的是,当看到人民遭受苦难时的一种“爱之切”和“痛之切”,想要大声告诉灾区人民一声,你们不是在孤军作战,还有温总理和全国人民,只要坚持住,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中国式平民总理,这个头衔不仅代表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更表现了在党的阳光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没有贵贱、为人舍己、和谐平等的社会。这不正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吗?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过去留给我们的是深切的追念,但未来只留给我们一个模糊的背影。

  未来并非循规蹈矩,而是要我们在党的阳光下,发扬与民同乐、以群众为重的优良传统,用手中的画笔为和谐、繁荣的社会增光添彩,为大同的理想而执着追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