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作文日记 > > 作文大全 > 正文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8篇(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

2022-10-13 08:52:00作文大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8篇(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以供参考。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8篇(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

  光有思想方法也不行,审题不到位,写跑题了,也是不到位的。审题当中,今年的安徽卷、福建卷,广东卷,这三个省,向我们提供了比较好的范例,故意设立了门槛高,不太容易做到。

  简单分析一下,看看安徽卷,去年它题成为大家的众矢之的,今天又出现这样的题,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情,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同学们注意观察,所有的审题,要求考生有非常非常多的名词,大家一定要在心中了解这俩字,叫做名词,一个学生好或者不好,写出的文章,有没有深度,写出的文章是不是能够非常符合题目本身,主要就在于他的名词有多少,差的学生没多少名词,兜里就这点名词,克服困难,困难是一个名词,获得成功,这就是一个名词,爱行就业,再就是奉献自我,就这些东西,这样的学生永远写不出好文章,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些,一个好学生,兜里抓了太多的名词,随便用一个名词,就把老师震撼住了,审题就一步到位了。随便说几个名词,比方说现在我们再也不谈困难了,我们谈谈生命好吗?我们不谈成功了,我们谈谈行动好吗?我们不谈爱岗了,我们谈谈失意,我们谈谈大爱,不谈奉献了。你兜里的名词太过平庸,直接导致你的作文水平出现问题的根本,用过去几年陈旧的思维模式去问作文,写今天的作文,已经是非常难以运用上了。

  我们看这篇文章。有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情,追问,同学们,毫无疑问,听过我的任何一个课,这不就是让你写行动二字嘛,简单说,那些看到已经发成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的人,不就是只看到了事情,却一点没有行动嘛,而那些梦想着从未有过的事物,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追问之后必然要有新的行动,这背后,有人看出的是创新,为什么不能这样?我可以改变现实,我可以改变不同的东西,于是,你想到了一个人,叫做乔布斯,我同意,把乔布斯定义为创新,天天同学们都在写,为什么他能创新?因为他有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他有行动地意识,所有有行动意识的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这样?当所有人的手机生产商都把自己的眼光、视觉放在如何整合营销,提高手机内存,如何不断通过营销模式,使手机进行推广,如何控制成本的时候,只有乔布斯一个人关注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用户使用手机时的体验,为什么只有乔布斯一个人反思这样的问题,究竟让使用手机的人获得了什么好处?手机的内存不断扩大,由几个K换成M,多少个G对于手机来说,打电话几个K就够了,要那么多G干什么?硬件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中,没有人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为什么诺基亚的手机,千百年就那么回事,从来不去做改变,只有乔布斯想到,让手机用起来方便的时候,完全打破地这个系统,最开始发明创新电脑的时候,电脑也可以像手机一样,看到什么就点什么,于是有了一个东西叫做视窗系统,以前在电脑上打开一个软件,是需要非常丰富的英语知识,现在点图就行了,这是具有强大的创新力。

[安徽高考作文点评]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2

  安徽高考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安徽师大附中 朱诵玉

  安徽语文高考从自主命题以来,先后用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2次)、材料作文,现在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对此我有另文论述)。既不可能采用话题作文(过时),也不可能采用命题作文(多次使用过),只有材料作文了,而去年也是材料作文。今年既要保持平稳,又要创新,真是太难,所以选择了诗歌材料作文。(注:明年也许看图材料作文,这个我去年就预测了,但是网上有的,当然会被避免。)

  很显然,命题者是带着镣铐而尽量跳舞,并希望跳得好看一点,因而选择了诗歌材料作文。

  这首诗总体上看还是比较简单的,描写江南太湖一带的独特的美丽风光,考生应该不难看出这一点。但题目的要求中有“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并“根据你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文章”,也就是说,命题者已经告诉考生--这首诗含有哲理,要根据诗的`哲理来写文章。但是诗中的哲理大概就不是每个考生都能看到的了。

  那么这首诗哪里含有哲理呢?仔细分析,四句诗都是写景的,前两句看不出有什么哲理,而后两句除了写景外,似乎也含有一定的哲理。深水处种菱,浅水处种稻,不深不浅处就种藕,也许可作这样的比喻--天资聪明的学生就强化训练,让他去参加数理化竞赛,然后保送上名牌大学;天资一般的就让他去考个一般大学;天资中等的就勉励他踏实学习,考个中等的学校。也就是孔子说的,教育要因材施教(或者叫分层教育)。这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也可以写“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但要注意阐述角度和语言表述。

  很遗憾的是,看到有考生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了,没有围绕“哲理”来写,或者说“哲理”体现得很不明显。

  顺便说一句,这首诗是描写吴兴风光的,属于田园诗范畴。命题者要考生从中挖出哲理,虽有一定的创见,但还是有点勉强的。有关本诗的解读,可以参阅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元明清鉴赏辞典》中周啸天先生的文章。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3

  安徽省高考(论坛)作文名师点评

  天利考试信息网特邀:三河二中 崔亚荣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而且所给材料是一首哲理诗,在审题上有一定的难度。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生活,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哲理主要体现在“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上,在不同的地方,适合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推出在做其它事情上也是如此,要因地制宜,要符合实际情况。对于这道很美的作文题目,如果学生能过了审题这一关,应该能写出高质量的美文。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4

  今年安徽省高考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可谓较为新颖。图像以涂鸦形式出现,人物可爱,现如今微信、短信中的这种表情类的人物图像随处可见,有的表达对某些事情的情感、看法、调侃、吐槽等,作文命题形式可谓是顺应潮流,且在紧张的考试中也能给学生以精神上的缓解。

  漫画反应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颖,关于“家庭教育”“分数”:图中是两个孩子,一个“可扬君”,一个“邱百君”,他们代表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类孩子,注意名字的谐音;还有就是运用对比手法,俩人的对比,可以联想到父母的经典的口头禅“别人家的孩子”;自己与自己的对比,以及他们家长反应的对比。

  图中最显眼的是分数,“可扬君”是“好学生”的代表,考上高分时,父母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下功夫了,成绩进步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优秀。于是乎各种奖励接踵而来。更有甚者,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缺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之,若分数下降了,就认为“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老师、家长的一片苦心,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认为孩子分数既然不高,那么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肯定表现不好。因此在批评帮助时容易失去耐心,甚至恶语相讥,拳脚相加,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而另一类就是“差生”代表,平时调皮捣蛋,上课不认真,家长教育不到位,孩子进步一点就欣喜异常,面对这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审题立意应该就家长如何对待“成绩单”、家庭教育方面,分析家长的心态及给出建议。

  也可以从孩子自己的角度立意,如给自己设置合适的标准。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5

  题目: 阅读下列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但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点评:江卷延续去年考材料作文继续考材料作文,紧随了高考作文命题潮流。

  材料中的三句话都是针对青年而谈,都富有哲理。重要的是考生要从三句话的中提取哲理作为作文的主旨。

  这三句话的哲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这句话是指孩子(青少年)由于阅历浅,见识少,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尤其是正面。“不会转弯”实际上是对青少年不成熟的批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学科网特约,这句话也是对青少年思想固化的批评,但较之丰子恺的话有明显的比较意味,即青少年的思想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而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硬化”了,这就提出了促进青少年思想活跃,发展他们的思想的要求。“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学科网特约,这句话的前半是前提,后半是结论,是在谈论青少年成熟的标准,即他们不再沉浸在童话王国的时候他们就成熟了。

  这三句话,一句是说青少年不成熟,一句是说青少年需要成熟,一句是说青少年怎样才成熟。它们之间有比较密切的逻辑关系:学科网特约,三句话分别从现象、要求、标准三个角度谈论青少年。所以可以从现象、要求、标准三个角度构思立意,学科网特约,但最好是把三个角度结合起来,讨论三者的关系,从而提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青少年是不够成熟的,但青少年需要成熟。成熟的标准就是他们不再沉浸在自己的童话王国里。

  浙江卷作文由于引文饱含哲理,且相互间逻辑关系密切,这给考生审题立意造成了一定难度。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6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在命题形式上,延续了福建高考作文近四年的材料作文的传统,保持了材料作文考查临场审题能力、不易被猜题、套题的优势;在题目表述上,则较往年显得更加简洁,表意更清晰,避免了诸多不必要的信息干扰,而又不失内涵的深广,不挤压写作的空间,是一道情理之内又不乏新意的好题。

“空谷”,指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

  与“空谷”相关的词语有“空谷足音”,指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空谷幽兰”指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面对空旷幽深的山谷,考生可以有几方面的联想,一面是从消极角度,由“空旷”“幽深”想到孤独、压抑、寂寞等感受,(本材料归结为“悬崖”),写身处“空谷”的困难、艰难、痛苦和寻求突破的愿望;另一面是从积极角度,从“空旷”“幽深”想到贤者隐居、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人品高雅等,写身处“空谷”的独到妙处;再一面则默认“空谷”的消极特性,但重点不放在对“空谷”的评价上,而是放在对“空谷”现状的改变方法、策略、手段上 ,即寻找“栈道桥梁”,通过“栈道”或“桥梁”找到爬出“空谷”的途径,实现人生的飞跃和困境的突破。

  总之,在审题时,要紧紧抓住“空谷”“悬崖”“栈道”“桥梁”几个词,进行寓意化理解,联系自身或现实,适当延伸、挖掘,既准确扣题,又写出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

  当然,从对“空谷”困境的不同态度谈起,谈“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等,也是可以的,但还要注意论证分析的针对性问题——即针对“空谷”而谈,而非对其它“问题”而谈;谈“从不同角度看空谷”,才不致于空泛。

  点评1:导向很明确,但缺乏思辨性

  题目不难,导向很明确,但缺乏思辨性。写好作文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空谷”、“悬崖”、“桥梁”等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

  每个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都会有艰难困苦,是勇往直前还是退缩不前?如何面对困境,这里就涉及人生的态度问题。面对困境时,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情怀、思想高度和格局,就决定了他具有什么样的作为。

  如果有一点思辨性,也可以写面对悬崖,我们让自己的梦想变得高尚、变得美丽、变得博大、变得激情高昂,也因面对悬崖,而让我们的梦想勇气倍增。

  应该说,作文可引用的素材很多,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历史伟人、科学家等等都可以入文。但广征博引,空洞说理,仅仅只是做别人的陪衬,还是得不了高分。考生最好要结合自己的感情经历、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写出层次,写出文采和感情,发出自己的声音是第一位。

  点评2:全社会都应面对的一道考题

  命题总体不错,既具体又抽象、既浅显又深刻,很有利于检验考生的思维能力、思想认识、人生信念等方面的'素养。因为,命题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使我们想到“人生态度千万种,惟有信念万事成”。

  说其具体浅显,是说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等均是学生见过的自然、人文景观。但是,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因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已赋予不同内涵。“空谷”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天堑,悬崖峭壁象征面对“天堑”手足无措、顿觉无路可走的无奈与绝望;栈道桥梁则象征架起飞跃“天堑”的坦途。这就引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话题:面对多元社会的无数“空谷”,应以何种智慧、何种姿态去跨越。这就是命题抽象深刻之处。

  这样的命题,既有利于考生联系时代、现实和生活实际,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品位和价值取向,又有利于写出具有时代气息、鲜明个性、思想洞见的作文。因为,面对空山绝谷,不泯希望,不坠壮志,将其视为栈道桥梁,满怀信心,踏勘前行,人生便会柳暗花明,有所作为。

  可见,今年的福建省作文命题,不仅是一道高考题,还是全社会每个人都应面对的考题。

  点评3:有利于独立思考但也易套作

  这道题属于观点类话题作文。和年福建省作文材料提供的冯骥才的“人生的赛跑”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今年有所进步,材料本身提供的两句话是一组对立的观点,且命题者没有明确价值偏向,没有立意先行,而是由考生自己选择。

  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对于空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联想。“空谷”,字面义是寂静的、空旷的,隐含人迹罕至难以征服的意思。面对空谷,有人想到悬崖峭壁生敬畏之心或畏葸不前的心结,有人产生征服的勇气。两类想法联想都有现实的依据,不一定谁对谁错,各有理由。考生可以联系当下,打破一元论的枷锁,甚至走出二元对立的局限,基于不同的立场得出不同的认知。

  材料立意有点晦涩。表面上看充满人文色彩,实际上给考生设置了不小的心理障碍:“空谷”该作何解释?“悬崖峭壁”是比喻什么生活现象?“栈道桥梁”有何文化内涵?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想法?

  要弄清这些问题,就需要考生不断地去揣摩出题者的意向。从题目中很难揣摩出命题者的价值取向,是一种进步,有利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但材料的内容太诗性,“学院味”较浓。预计考生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的现象会比较严重。

  点评4:写明乐观和悲观的区别

“空谷”这个概念类似一个潜在的机遇,相当于分水岭,强弱在此可以直观显现。看着感觉有点深,我会从类似“困境”这样的角度写开。强者于空谷前,能克服恐惧,给自己搭建到达彼端的桥梁。也就是说,于强者,空谷是一个机会,能厚积薄发,获得成功;而弱者视其为悬崖,给了自己放弃的借口……

  或者可以从视角来写,写明乐观和悲观的区别。可以阐述观点是给自己的内心搭建桥梁,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当临空谷而无惧,从而到达理想圣地。而不应该视空谷于悬崖,抱着悲观消极态度,怯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甘于平庸停滞。

  点评5:平凡却好写

  题目没有多少创新性可言,出题老师也没有给学生理解材料设置多少障碍,并且写作主旨也流于一般化,实属平常教学中“老生常谈”的内容,所以就此次的出题来讲,福建的高考作文题出得可谓平凡得很。

  另外,说它好写,是因为这个材料内涵十分简单:空谷,既是大自然中的实物,也是人生中的困难、窘境或挫折等等;悬崖和栈道桥梁,也有深浅两个含义,首先都是自然界的东西,延伸出去则是分别指“危险”、“阻碍”、“绝境”和“安全”、“沟通”、“通往成功的道路”之类的意思。当然,作文的立意还可以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寻找克服、解决困境的方法”等等。以上写作意旨无不涵盖在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中,学生们不但不陌生,甚至还“很有话可说”。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比喻性的材料作文,要从“实”写到“虚”,也就是说写作时不可纯粹写自然界中的“空谷”、“悬崖”或者“栈道桥梁”,而应该引申到深层含义上去,写它们的比喻意义,这样才能获得高分。

  因此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笔者觉得20福建高考作文既普通又无新意,不过它却给人一种“欣喜”:更为符合中学作文教学和学生成长的实际,既给学生们一种思辨,又给他们一种启发,使他们更好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之路;而最重要的是,这种不出怪题、偏题以显示“高深”的做法,能有效地减少学生和家长对考试作文的神秘感,在回归学生实情的基础上,让我们看到了出题老师的“质朴”和“实在”,因而富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简而言之,高考作文只有将题目出得实在、朴实,才能真正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才能考查出他们的实际水平。高考不是要发现“作家”,而是要检测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深度,只有有话可说而且好说,才能让他们“正常发挥”。

  人们常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同样,亲情、友情或者谈人生、启道路等话题,从古至今也没有断层过,只要翻阅报纸杂志,随时都读得到表现这一类主题的文章。因此,高考作文绝不要“故作高深”,贴近学生的思想阅历和学识水平,多接地气,诱导他们认识成长、感恩,正确面对顺境与逆境,才是我们鼓与呼的追求目标。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7

  全国高考作文新鲜出炉,20篇作文题目立刻成为大众舆论关注的焦点。看了这20篇外延恣肆和内涵丰富的文章题目,第一感觉是羡慕。相较于去年全国高考的17道高考作文题目,今年的高考作文可谓“花团锦簇不一般,远近高低皆不同。”

  全国卷(1)作文题目:图题“摔了一跤”

  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

【点评】

  首先时对漫画本身的观察和理解。画面中的社会 家庭 学校对小孩跌倒这一小事所表现出的夸张行为和语言,反映的是什么。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是学校 家庭 社会 三方共同承担的责任。维护过了就成为了溺爱。当今的少年儿童在面临压力和挫折的时候表现的逃避和脆弱的心理特征反映了这一问题的突出性。考生在可以结合时事与现实生活来这个题目。比如父母平时过分宠爱的各种行为。甚至可以直接拿高考时,父母接送,专车开道,来阐述这一观点,陈述利弊。同时还可以适当衍生,对社会上的各种新闻报道加以涉及,发表评论,例如行走学校殴打学员等新闻。在选取正反面实例的时候要注意实例表达的确切意义,防止偏离题意。

  全国卷(2)《人生,诗意还是失意》

【点评】

  作文题目我看都颇有诗意,从体裁分析,文章以叙述、议论为主,可以写成人生感悟的诗篇,但从作文要求看,大都“除了诗歌,体裁不限”,使诗无法“言志”。从内容来看,考察考生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彰显考生个性的题目增多。“诗意”和“失意”的联系,将考生置于现实主义的社会语境之下。显见这是出题者考察考生对社会关切程度和对自身命运理解多少的良苦用心。

  上海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点评】

  今年上海依然是命题作文。和去年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相比,体现了“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高中毕业生在他们不长的人生经历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对“人生坎坷”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因此,这道作文题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可抒发,可以写得生动感人,富有情味。

  但真要写好这篇看似人人能写的文章,选择什么样的“坎”至关重要,这是区别于文章境界和立意的关键。而“跨过这道坎”为什么“必须”,虽与个人的处境和经历有关,又应同社会的需要有关。从这一点来看,是否注意文章的选材和写出文章的深度,应是跨过这道作文题的一个“坎”。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冲破个人的“坎”,从关心社会发展、时代风云的角度去写种种必须跨过的“坎”,就得有高度了。记叙、议论、夹叙夹议均可,《必须跨过这道坎》可以写成人生感悟的诗篇。

  除了诗歌之外,文体没有明显的限制,作文题给考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提供了条件。

  北京

  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为题材,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点评】

  这道作文题,在高考中,可以说是一个创新,它要求写评论文章。

  首先你要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比较熟悉,还有,你必须知道学术界对这句诗的不同评说。

  这对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学术。

  另外,评论可以从内容方面写,也可以从形式及艺术方面写。内容方面,到底为什么这么兴奋,艺术方面,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能把握住这两点,文章也就自然形成了。

  如果写成记叙文的话,考生可能要把握的东西就比较多了,这个题目还是有点陷阱的意味。历届高考作文题往往有些陷阱放在里边,这对考生的引导性不是很好,考生容易在审题上出错,导致整个作文的跑题。

  对春夜细雨的不同评论更像是小学生日常的习作,表现考生习作能力的空间狭小。较之去年《北京的符号》的意境深远,差了许多.

  天津

  题目: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800字以内,体裁不限。

【点评】

  题目好像很通俗很粗浅。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常挂在嘴边?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因而,可以从本人的接触来写,如妈妈或老师期望和激励自己的话,又如某一句格言或座右铭之类,都很有意义。当然也可以升华到写自己印象中的某个成功人士,反映出其精神面貌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可以批评一些不良的口头语,对社会风气提点建议,文章记叙、议论,甚至小小说,都无不可。

  重庆

  话题:酸甜苦辣说高考

  话题作文,800字

【点评】

  这肯定是个人人都有话说的题目。高考之重,在于不仅因为它将长远地影响考生的人生之路,而且高考也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在高考过程中,考生体验到的是成功的喜悦,是挫折的沮丧,是奋斗的艰辛,是责任的沉重。在稚嫩的肩膀上,不仅肩负个人的命运,还承担着家庭的期望和社会的托付。考生要善于在平凡而琐碎的备考生活中发现意义,并赋予它们以色彩与诗意。

  写酸甜苦辣的高考,可以在叙述与情感抒发上做文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叙述它可与他人分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抒发它可以与人沟通。当然,精当的议论也可使这看起来很平凡的作文具有某些理性色彩。

  广东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800字,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这是一个体裁不限、话题很广的作文。

  传递什么,如何传递,决不是那种表面的传递物品,一手来一手去那么简单,而是于传递中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总跟某个方面重要的事件、阶段、人物有关。

  学生都有过这种观察和体会,从传递火炬、旗帜和接力棒的具体情景生发开去,写奥运会,写长征镜头,写中国的球员,都无不可。也可以从身边联想开去,师长的教育、家风、校风、班风,甚至某项民间技艺的重视和传承,都是很好的题材。

  至于大到新一代肩负的责任,面对世界风云、祖国发展和民族振兴,都在精神的和物质的各个方面传递,这样写就很大气也可以很出彩了。因此,这个话题不难,叙论均可,但出彩不易。

  首先要明确一点,这是话题作文。其次,传递的东西既可以是实际物体,也可以是思想、情感、爱、智慧、记忆、友谊、知识等等抽象的东西。同时,在行文的过程当中带出故事,比如传递的是实际物体,谁传递给谁?传递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为何要传递?传递能够不断延续下去?但无论是实际物体还是抽象的东西,都必须有故事,有情节,有内容,只有这样,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有依托物。

  江苏

  题目:怀想天空

【点评】

  一九九二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遥望星空”,不过后面有一个限制:宇宙是无穷的,人生是有限的。对此,你将引发怎样的思考。那一年出现了不少优秀作文。有一位同学说,当我阅读屈原诗歌时,屈原的血液在我的血管里沸腾,当我学习牛顿定律时,牛顿的智慧在我脑海中复活。

《怀想天空》在写作上也容易激发考生思绪,皆是比较容易把握的题目。

  个体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延续,同样是无限的。江苏的这道题目与“遥望星空”很相似,但没有了限制,那么写起来更可以海阔天空。

  康德说,有两件事情深深打动我,一件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件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头上的星空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法则代表了人与人的关系。于是你可谈的东西便更多了。在你读过的书中,从你十八年人生的经历中,你有怎样的思考?写出来,都能成为好文章,《怀想天空》可以写成哲理诗 .

  表面上看,这题目涵盖的范围很广,可以写的内容很多,但也正因为它的空泛,让人容易落笔之后,无话可说。最后往往是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一如题目的特点,立意高而实具少,天高而空,远离实地。总之,江苏今年的作文题,最容易让学生坠入空洞的陷阱,写好不易。

  山东

  请以“记忆永远不会风化”为题写800字文章。

【点评】

  该命题要理解两个关键词:记忆,风化。

“记忆”可以是生命个体的记忆,也可以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甚至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逝者如斯,“时间”如流水,在时间的长河里,人们大都习惯于遗忘并且安于遗忘,甚至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在遗忘中“瞒与骗”。

  所谓“风化,其实就是对过往的遗忘,对历史的无视,对经验的麻木。概括地说,就是“时间使记忆风化”。这恰恰是本作文立意的反面。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什么样的记忆才不会被时间风化?肯定是那些在人生路上烙下深刻印记的经历,或者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刻骨铭心的事件。它们影响人生的走向,影响历史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昨天在今天延续,历史活在今天,这样的记忆当然不会风化。

  从具体写作看,本作文写作角度可大可小。小者写一己之情感,发一时之感慨,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大者可写一个民族甚至人类的经历,思考那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可写人生的光荣,可写历史的耻辱,总之,强调的是记忆的重要性,是尊重历史的重要性。

  辽宁

“人生如登山,往上即使迈一小步,也是一个新的高度——我能。”

  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800字。

【点评】

“我能......”或许会惊爆考生和公众眼球,须知,“我能”可是某移动运营商的广告词。这是巧合还是...?无限联想肯定会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如果是无意巧合,只能说出题者和移动广告策划的者“英雄所见略同”。毕竟,“出题”和“广告策划”都是靠灵感情智创造出来的,智慧的耦合也无可厚非。况且,广而告之的“我能”在一般人看来是喋喋不休的审美疲劳,并不会引发考生特殊关注,因而并不会对高考作文产生实际影响。但是,作为出题者还是要尽量避免此类争议和干扰。

  作为话题作文,“我能”的角度极其宽泛,考生应从自身出发,选择“能”的内容,而将“我”摆进去,写出文章的力度十分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脱离自身的生活体验去写“能”的话题,因为题中的“我”是对话题的“限制”。

“我能......”这个题目确实凡中带奇,不仅能启迪考生发散思维,诱发奇思妙想,也容易让考生写出真情实感。“省略号”的蓄势暗示,更能使考生笔下文思流淌,不至思维阻滞,搜肠刮肚。

  宁夏

  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点评】

  这是一个励志性的题目, 意思大体是可以从两个观念上面来说的吧:有人认为金诚所致金石为开所以就一直一直在努力,有人认为也没有机遇你一辈子也出不了头,好比姜太公钓鱼,讨论是机遇造就了成功还是努力造就了成功涩```` ,也可以把两个进行比较写。

  江西

  题目:心中的一泓秋水、要说爱你不容易两题任选。

【点评】

  两选一的作文题,首先要在两番审题之后确定写的题目,而两个题目没有相通的地方,就很耗费考生的时间。

“要说爱你不容易”不是一个好写的题目,爱,但是很难得到,是“不容易”;爱,但是爱不起来,也是“不容易”,考生想到的也许只能是哪门功课很想学好却学不好之类,就很难写好了。如果从人的角度,从爱好的角度,甚至从对手的角度去思索,有现实与历史的纵深感就视野开阔有分量了。

“心中的一泓秋水”比较好写。学生面对浮躁繁华的社会,来自方方面面的学习压力和光怪陆离的诱惑,都可以从切身的体会中,寻求到内心一块纯洁、平静的地方。于是,凡是接触到有关按教育规律不恰当的东西,都可以抵制和感悟成文。

  福建

  题目:季节

【点评】

“季节”这个题目既实又虚。大自然有季节、人生也有季节。中学生处在生命的春天,是木欣欣以向荣的。

  在这个季节是会发生很多很多事,你的观察力如何?你的理解力如何?你作了怎样的思考?

  当然你也可写别人的季节,写两个不同的季节的碰撞。

  这篇文章以夹叙夹议的写法为上。

  湖北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人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

  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写篇作文。

【点评】

“母语”是个很感性的词语,将母语作为谈论的对象,不仅给写作提供了一个开阔的思想表达空间,也营造了一个情感抒发的空间。材料对母语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涉及母语的内涵与性质、价值与意义,材料最后的几个词“感受”“学习”“运用”则概括了母语与我们的密切关系。只要认真揣摩材料,不难在其中发现很多写作的角度与线索。

  在这个意义上,本文的写作并不难。但是,今天我们谈论母语,毕竟有一个当下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问题,即“多元文化竞争和交汇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母语的现状如何,人们对母语的态度怎样,就格外具有思考和阐发的必要。

  以咱们的汉语为例,如何看待汉语受到的来自强势外语的冲击,如何看待网络文化对纯正母语的入侵,如何看待母语教育中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等等,都是有强烈时代色彩和丰厚内涵的命题。如能敏锐地洞察到材料的现实指向,在行文中表达对汉语以及民族的情感,对汉语处境的忧思或乐观,一定能具有更强的思想与情感冲击力。

  中学生多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对法兰西语言的情感一定还记忆犹新。写作中不妨回味一下。

  陕西

  看图作文。

  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

【点评】

  画面不难理解,难点在“出事”的含意上。选择“出”了什么“事”,作为写作的角度,是构思时必须考虑的。然后对“出事”应承担的责任须加以议论,并注意突出重点,而写出承担责任的目的,则能给“三个大人”以启示。

  湖南

  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诗意的生活”为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点评】

  帕斯卡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活在这片土地上。这是人类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这道题目,正是要考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诗意生活”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理想。由于现实生活有着诸多的烦恼,有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比如同学之间的矛盾,与父母的代沟,为了升学不得已去做很多重点的看似无意义的乏味的题目。那么,你是如何在这烦恼中提升自我,超越烦恼,在精神上,获得充分的自由?你这样做过没有,如果没有,那么,你觉得现在应该怎么做,将来应该怎样做。

  这道题目有两个限制,一、必须写自己的经历。二、必须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如果写记叙文,写自己当然没有问题,如果写议论文,自然只能夹叙夹议了。否则,会违反第一个限制。

  凡是思想境界比较高的同学,凡是对人生有过深刻思考的同学,写起这道题目,应该是得心应手的。

  浙江

  题目:行走在消逝中

  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提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有所感,有所发,比如:过去的生活、童年的经历、读书的日子所发生过的事,写心得体会。

【点评】

《行走在消逝中》不大容易把握之外,不大容易理解。不像去年福建的《戈多来了》,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颠覆《等待戈多》的原意。考生如果没有一点文学常识和后现代主义的情绪是写不好这篇作文的。

  安徽

  题目:提篮春光看妈妈

【点评】

《提着篮子看妈妈》题目一点悬念都没有,或叙或议或夹叙夹议,尽在字面。 最为平庸,都什么年代了,提着篮子看妈妈的有几个?虚假题目必然导致考生胡诌八扯。

  四川

  题目:从一步到一生

【点评】

  作文采用标题形式,意在引导全面训练。今年的作文,题目简炼,富有哲理,不容易产生立意、构思、情景、行文色彩之类的定向诱导,考生可由题目起飞,进入广阔的联想空间,正反面均可主意。在长期只考材料作文,尤其是话题作文,不利于提高学生全面写作水平的背景下,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好办法。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8

  全国高考作文题点评

  上海:《他们》。

  灰常点评:上海出题的老师绝了,用心良苦,对于90后的孩子来说,要他们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社会。然后去定义自己的自由和个性。

  四川:《坚强》

  灰常点评:最好猜的试题,最难写的作文(估计老师都要哭着)

  安徽:《带着感动出发》

  灰常点评:其实不带感动,我照样出发。譬如:陈光标先生。

  广东:《不轻易说不》

  灰常点评:不抛弃不放弃。三多嘛:)

  天津:《人之常情》

  灰常点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理解?范跑跑又或是谭千秋?(老师的差距咋就这么大?)

  宁夏、海南

  小 兰和妈妈都喜欢看小鸟飞翔,听小鸟唱歌,他们第一次养鸟,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俩要好好的养小鸟,养了一个月小鸟长的很 好,可朋友说你们残忍的剥夺了小鸟的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力,母女很不舍得将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 放生活动既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活动的有好几百人,一鸣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 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到花鸟市场老板兴奋的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小鸟的需求量大增,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捉小鸟。

  灰常点评:遇到烂题了。

  浙江:《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

  灰常点评:比较直击中国社会的城乡两元结构,很难写。

  重庆:《在自然中生活》

  灰常点评:报告zf!别墅买不起。

  山东:《春来草自青》

  灰常点评:好吧,我承认:船到桥头自然直,有路必有XX车。

  广西:《生命》

  灰常点评:同四川考题

  湖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灰常点评:幻觉。比浙江的还难写。白鹿门生,书院典范。相比还有可解之道。

  福建:

  三个人进商店,分别买饮料,一个买甜的,一个买苦中带甜的,一个买淡的。根据此情景写一篇作作文,题目自拟。

  灰常点评:标榜自由个性?还是赞美我们物质的极大丰富?

  辽宁:交通灯

  灰常点评:安全过马路?

  江西:

  零七洞庭湖鼠灾背景.要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

  灰常点评:纯属YY,当高三都是少年儿童啊。

  湖北:《举手投足之间》

  灰常点评:一本管理书叫《细节决定成败》,MBA的来写蛮好。

  江苏:《好奇心》

  灰常点评:好奇容易死的很惨,我们总是关注成功的案例,虽然少之又少。

  全国一:《地震相关话题》

  灰常点评:360全景展示。

  全国二:《海龟和老鹰》

  灰常点评:看什么看,还打酱油!写童话,讲故事了。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9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试题评析】

  一、关于立意

  这是则材料作文题,就其命题的原则来说,这安徽高考作文命题原则一脉相承,即既扣热点,但又不拘泥于热点。换言之,这道作文试题,毫无疑问,紧扣了“中国梦”这一时代热点,但却绝没有局限于这一热点,亦如5.12大地震后的安徽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一样,紧扣热点,但又不拘泥于热点。

  换言之,此则材料作文如果仅仅从“中国梦”的角度出发,很难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唯有抓住原材料,更要抓住材料中后一句“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ˋ为什么不能这样?ˊ”才是立意之根本。即:我们不但对现实的世界要具备探索精神,更应该有梦想和希望,并为之而奋斗。在当下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年轻人比较容易迷茫和困惑,这个作文题目“鼓励年轻人要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奋斗”,毫无疑问,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句话:这则材料作文,应该围绕“为什么要有梦想”来立意最好。当然,如果兼而顾之,即“既要反思现实,又要树立理想”也不是不可以。

  值得注意的是,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现实有关“中国梦”的热点,但大可不必大谈特谈“中国梦”。当然,安徽省高考作文,与安徽省高考作文《梯子不用请横放》相比,立意范围明显收窄;与以清代阮元的《吴兴杂诗》为材料的作文相比,审题难度明显减小;与《弯道超越》和《时光在流逝》相比,思辨性和哲理意味都明显减弱。

  由此可见,今年的安徽高考作文,除非你只写“中国梦造成偏题,否则让你跑题都难。

  二、关于体裁

  作为材料作文,一般来说,既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但最好还是写议论文。但近年来安徽省高考作文,大多更适合些议论文,20的以《梯子不用请横放》为材料的作文,20《时光在流逝》,20的以《吴兴杂诗》为材料的作文,20的“弯道超越”话题作文,几乎无一例外的是最好写成议论文,当然年的“弯道超越”这个话题,写记叙文也未尝不可,但写议论文仍然更富有思辨性。

  今年安徽作文题,很难写好记叙文,确立议论性文体应该是最佳选择。因为,无论是你谈理想、说梦想,还是你围绕“为什么要有梦想”来发表见解观点,理应写成议论文。

  当然不是说绝对不可以些记叙文。

  三、关于拟题

  俗话说:题好半篇文。作为很难跑题的一道材料作文,能够拟好个作文题,非常关键。

  个人以为,考生可以借助流沙河《理想》一诗中某些诗句来拟题,也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格来拟题。

  以下几个题目仅供参考:

  1) 梦想,推动人类进步的阶梯

  2) 有梦,真好

  3)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之路

  4) 怎一个“梦”字了得

  5) 在梦想的田野上

  6) 梦的那一边

  7) 腹有梦想气自华

  8) 梦想,催人奋进

  9) 我心永恒

  10) 我梦故我在

  11) 远方

  12) 梦想的力量

  13) 扬起理想的风帆

  14) 生命不止 梦想不灭

  15) 追梦

  16) 梦在心中 路在脚下

  四、关于结构

  写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是“引”、“析”、“议”、“联”和“结”。对于这则材料作文,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最为结构方式。

  但笔者以为,作为高考作文,如期用以上传统结构,还不如运用议论性散文分论点的形式来些这篇材料作文。即先用一段优美的语言引出一个中心论点,接着,再用一段意味隽永的语言讲道理,之后再用三个分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第六段联系实际——“中国梦”做点简要的分析,最后再用一段话或总结全文、或引人深思、或发出号召。

  例如:我们可以以《有梦,真好》作为本次高考作文文题,而且改作文题就是改篇作文中心论点,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这样三个分论点:其一,有梦,就有了追求,其二,有梦,就有了动力,其三,有梦,就有境界。

  以上十六个作文题,大多可以分解成三个分论点来进行写作。

【写作素材】

(一)名人名言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2、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培根

  3、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4、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

  5、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 ——莫扎特

  6、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 ——谢觉哉

  7、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8、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车尔尼雪夫斯基

  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10、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11、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1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

(二)妙语素材

  1、追逐风,追逐太阳,在人生的大道上,追逐我的理想。我的方向,就在前方,载着一颗年轻的心,夜幕装满了理想。我的心不断的飞翔,路不断地向前伸展,我的方向,就在前方,追逐我的理想,心的方向。

——《心的方向》歌词

  2、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地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 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蜗牛》歌词

  3、“其实我是一个有ambition的人,我认为这个英文单词不能直译为‘野心’,应该理解为‘抱负’、‘雄心万丈’吧。举个简单的例子,夜晚,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看到一幢位于灯火阑珊处的大楼,也许通常会希望其中一间房子是属于自己的',但我想要的不仅仅是一间,而是整幢楼!”

——澳大利亚工商管理博士生张镜一

  4、 中国要追赶发达国家的航空技术就必须要时刻怀有“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人生理想,早日让中国航空装上“中国心”,为中国第三代、第四代雄鹰,为中国民用航空能够制造出大型飞机。

——航空动力专家江和甫

(三)事例素材:

  略

(四)语段素材

①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从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仁人志士都有着崇高的理想。理想是我们奋斗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理想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②在内心埋下一粒理想种子,精心照顾,我们向目标努力奋进,不怕风雨的吹打,雷电的袭击,是因为心中有理想,我们是勇者。耐心栽培,不管是什么外界条件,都不能动摇我们的理想,因为我们要做成功者。小小的理想种子,会开花,会结果,到收获的那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胜利了,回头望望曾经经过的那条路,虽然崎岖不平,但眼前的灿烂美景是无法比拟的,此时你会明白,为理想努力,为理想付出,是件快乐的事情!

③拿破伦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确,有理想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有可能迈向成功。理想,就像漆黑中的一盏明灯,即使昏黄,却能赶走无边的黑暗,照亮前方的路;理想,是一条漫漫长路,即使荆棘满途,却能一直延伸,直达成功的彼岸!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0

  安徽高考作文题

  题目是:“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诗歌体除外。

“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是清朝诗人阮元写的《吴兴杂诗》。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整个城池被河流交汇环抱,城外众多的支流小溪,流遍了千家万户。你可以想象在当时来说,交通是何等的`繁忙。城里城外车船来往穿梭,到处是浓盛的树木,小桥到处都是,整个城市是何等的繁荣与昌盛。

  但是,更值得玩味的是诗的后两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充分体现了庄稼人的聪明智慧。他们在深水里种菱,在浅水里种稻谷,在不深不浅之处种上荷藕,这样的种植理念和做法怎能不粮满仓财满袋呢。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1

  个题目是:“它”往上飞,旁边一个声音问它: “累不累?”说理,有人愿意飞翔,他的飞翔就是他的快乐,给思辨能力强、逻辑能力强的考生能发挥优势。另一个题目是,父亲在剪报纸,孩子抱着父亲说,我愿意这样陪着你,感觉很幸福,这个题目让我想到了德国著名漫画《父与子》。

  这个命题对善于说情、善于感情表达的考生能发挥优势,让各有所长的考生展示自己最好的一方面,非常人性化。因为如果是单一选择,如说理,有的考生善于说情,散文很好,但让他说理不行。相反,有的考生文字表达能力不怎么样,但读过一些书,或者恰巧度过类似的文章,就能把一些大道理阐释清楚,这样他的分数反而能超出平时作文好的同学,这种的题目反而是不公平的。

  我认为,湖南省的这种命题方式应大大的推广,即一个命题注重说理,一个命题注重说情。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2

  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20高考安徽卷作文点评及写作思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名师点评 张飞】

  今年的命题继承了去年材料作文的命题风格,强调作文的思辨性,突出对考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材料的情境性也能很好地对接考生的认知,并不存在理解上的隔阂。窃以为,这基本代表了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是一个上等的好题。

  好的命题是提供写作的起点,而并不规定终点以及到达终点。考生只要能从起点出发,遵守交通规则,就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方向,能演绎出自己的精彩,就算是写好了作文。材料围绕剧本,提供了两则意思相反的论述:改与不改。材料形式上是单则材料,由于提供了两种需要作出判断的选项,具备了多则材料的特质。可以借鉴多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来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

  从审题立意的角度来讲,可以进行如下的操作:

  第一步——压缩语段:表演艺术家认为,演员可以改剧本;剧作家认为不可随意改动剧本。

  第二步——弄清关系:形式上截然相反,但每则材料内在的因果关系清晰。

  不同点——第一则:因为表演的需要,可以改动台词。

  第二则:因为要尊重遵创作者的艺术追求,不可随意改动台词。

  相同点——演员和编剧的观点都是为了艺术追求(艺术创作的需要)

——改与不改的标准取决于是否更好地提升艺术作品(剧本和表演)的艺术品质。

  第三步:虚实转化,提取关键词

  创新 规矩 根本 追求品质

  第四步:依据个人的学识和积累,可以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方面自主确定立意。

  立意示例:

  人与自然:要尊重自然,肆意违背规律会遭受自然的惩罚;在遵循自然规律这个根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我:人生如戏,生活是剧本,我们是演员。我们应当遵循内心的选择,不断突破剧本的限制,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人与社会:剧本犹如社会规则,每个人(演员)只有遵循规则,才能达成社会的和谐;规则也是人制定,只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不断突破规则,大胆创新;个人的梦想和社会的梦想只要在根本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此外,可以从材料触及的表演艺术家、剧作家以及两者辩证统一角度的共三个角度确定立意。如以文化话题,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表演艺术家的角度——“六经注我”,方能实现文化创新

  剧作家的角度——“我注六经”,尊重传统文化

  辩证统一的角度——在“我注六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处理好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满分作文】

  时间在流逝

  春来秋去又一年,燕回仍未把巢嫌。

  无奈吾心已尘覆,随那流水入西天。

——题记

  不记何时拂过你的笑脸,在那春暖花开的'季节。你说要离我而去,因为这不是属于你的春天。说后转身踱去,瞬间化成云烟,只留我在那蝶扰虫鸣的地点,流泪问你:时间,何时再能见面?

  罢,也许挽不住他的手腕,但回忆却如小河,悠悠淌的闲,记住你的笑脸,犹似春日阳光。不忘曾经戏耍在那柳暗花明,不忘与你共同垂钓在那碧溪。时间,你我生死相随,待到山花又烂漫,吾将携你手,拾级登高楼,一碟菜肴两盏酒,诉你心中快乐,倾你心中烦忧。可是,你慢慢老去,不能与我同舟。

  时间在流逝。春,匆匆路过,未带一袖清风,未留一抹云烟。像童时河边玩耍,踩在沙滩的脚丫转身被河水重新填埋;像幼年随地撒尿,印在地板上的水迹回眸间便被蒸成水汽;像少年湖边嬉戏,留在水面的涟漪被湖水吞噬抹去;像如今的昨天,剩下的回忆一夜变成空白,一丝不留的随时光消失在深黑的夜晚,抓不住,唤不回。

  曾彻夜哭诉被时间抛弃的委屈,却只有大雁的哀号传回;曾整日怒吼被时间丢下的不满,却只有知了的尖叫响应。可能只能一人独自承受这失去的痛苦,抑或只有自己承担不得不抛弃的无奈。然而,坎太深,缝又太宽,这一残酷的现实唯一带来的就是对白驹过隙的深刻体会和对寸寸光阴的感受。当释怀,当放开,或许一切仍在。

  春天,希望仍在,虽然岁暮阴阳催短景;夏天,激情仍在,虽然门前流水尚能西;秋天,果实仍在,虽然一蓑烟雨任平生;冬天,憧憬仍在,虽然天涯霜雪霁寒宵。没有什么离开,虽然时光很快;没有什么不在,虽然流水逝去很快。该做的不是闲梳妆,独倚窗,徒增愁容,徒添哀伤,而应趁艳阳,霸占山头,开怀畅饮,放声歌唱!

  无论如何,时光总在流淌,像一捧清泉,随指缝就落下留恋与哀伤。即便如此,也仍冷冷逝去,没留下半点施舍。何不学着太阳,让自己辉煌,等到那天,和时光比一比,看谁更亮!

  是的,既然冷眉转身对,不如吾笑转身回,就算难舍时光恋,总得竭力一生追!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3

  我省今年的中考作文题为半命题作文:请以“你是我最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贴心”“牵挂”“感激”“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 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 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这道作文题真是让老师和家长们都放心了。大家都还记得,我省的中考作文题是半命题作文:那 段____的日子,要求从以下四个词中选一个 填入空白处写作:温暖、孤独、自由、烦心;而,作文则是以“难忘那____的眼神”为题,同样“四选一”,要求从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把题目补 充完整。“可以说,这种半命题的作文形式,考生们非常熟悉,平日里已经经过了大量的模拟训练,完全不会有审读障碍,也易于把握写作内容,不会跑题,不会 ‘无话可说’。”老师们分析说。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4

  作文材料:

  根据顾城的《忧天》: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文体不限(不含诗歌),不少于800字。[

  点评:

  福建卷的“忧天”在题中给出了顾城的诗《忧天》,但题目要求却禁止写诗歌体,这一点比较令人遗憾。除此之外,考生如果找不到良好的切入点,这种看似发散的题目实则有较大的写作难度。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5

  安徽中考作文题目点评

【作文题目】

  语文科目关注度较高的是作文题,今年的.作文题目是“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请考生从“贴心”“感激”“牵挂” “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这个命题作文对很多学生来说得心应手,有话可说。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学生,大多数人选择了最感激的人,如 父母、老师等等。西苑中学的刘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写的是“你是我最感激的人”,写的是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初中三年没有听话,想谢谢他。”当天下午,家长 们在交流时也普遍称,孩子反馈语文较为容易,“有一题阅读之前说是做过的,只是题目改了一点。”

【点评】

  我省今年的中考作文题为半命题作文:请以“你是我最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贴心”“牵挂”“感激”“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 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 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夏野虹点评】:

  今年的题有难度,要求的很具体。这次是对高考作文的回归,有一定的深度。

  这次的.作文题目把教育部的三个要求,引导教学、服务选拔人才、立德树人这三方面都涵盖到了。

  这次作文主要有两点

  1:追求理想

  2:青年的自身发展

  在这两个维度之间展开,写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每个人的自身发展都不一样,在这两者里想找一些链接是有难度的。

  在写作上,如果以轻松一点的方式来写,要立足自身发展,要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如果从追求理想的角度来写,这样子角度会比较宽泛不好下笔,如果角度落到自身发展上,可能会把文章的整体调子降下去,从自身发展到追求理想上去写,这样文章整体的调子是昂扬的,也很好落笔。

【夏野虹简介】: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副总编辑、作文与考试主编。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7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张鸣:四川那个还有点意思,因为它是让人振奋,让人站起来,人自立才能够救人,才有一种也以以政治化为一点,人获得基本的权利以后才能站起来,要去争取,都比较向上,可以从励志的角度来写,励志就是自己自立、奋起,不能拼爹,拼爹就不是自己站起来,还可以从政治角度来讲,权力靠自己争取。

  但是北京这个的确是很文化,很有余秋雨的味道,但是比较陈腐。北京老规矩是什么老规矩呀?指过去的老规矩?还是指裹小脚的老规矩呢?老规矩现在讲也行,但是让学生来谈老规矩这个事有点扯。北京这个题什么都可以写,怎么写都是老调子,都是比较陈腐的调子,我觉得可能出题的是想把它引到家教上。

  如果我是高考作文命题人,我可能从文字技巧上去训练更好一点,比如说我可能会出一篇韵文,押韵,像诗一样的。

安徽高考作文题及点评18

  各地高考作文题及点评

  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及点评

  新课标卷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经验与勇气》这则关于钻石切割的材料,属于典型的材料作文,富于时代气息,社会意义丰富,思想倾向鲜明,难易程度适中,学生有话可说,是一则可圈可点的好作文题。

  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的话。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也最容易写作。

  写作素材相当丰富,俯拾皆是。不必说我们改革开放的魄力,当前反腐倡廉的胆气;不必说我们捍卫主权、保卫领土的决心,毅然决然向H7N9决战的豪气,单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积极进取、大胆做事的勇气就足以令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写作时要想出类拔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住“勇气”这一关键词,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材料意识、话题意识、主题意识;2、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例如议论文;3、打造文章亮点,例如画龙点睛,闪亮开头,结构井然,前后呼应,卷面美观等。

  参考题目:《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狭路相逢勇者胜》、《成功源自勇气》、《一“勇”天下无难事》、《成功的秘诀》。

  新课标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名师点评:

  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很明显,这道作文题切合了室友投毒事件,引导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在导向上,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所以,在开始以优美抒情的文字抒写同学关系,“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

  从调查数据起引,强调了求真求实的严谨作风,让同学关系话题显得有话可写。

  材料给了多方面可以确定的立意:1、同床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等同学关系往事给留下难忘的记忆,可以写成记叙文,重在描写,妙在倒序,可以创新书信等体裁。2、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供了自我意识、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多点综合,更可以另抒新见,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借助故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3、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式,写法同第二点。

  从总体上说,本文写记叙文较有话可说,但要注意不要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要从小处着眼,讲究波澜与语言。写议论文,要注意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不要通篇以周边同学论证,因而缺乏说服性。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不禁诗歌。

  注意立意要积极健康,肯定和谐的同学关系的正面作用,可以将国家之间的竞争上升为同学关系论述。书信体、诊断书、类似蒋干中计、孙膑膑脚的故事新编都是较好的立意。

  大纲卷

  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了该手机,但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元“买”回手机。一个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个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一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点评

  从命题提供的材料内容来看,材料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现实。捡到手机的人本来要见利忘义,却因别人的爱心举动所感染,主动放弃索要2000元酬金,对此,考生可围绕义与利、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关系,真诚和善良的积极意义等角度立意即为扣题。

  文章体裁可选用议论文、记叙文、小品、书信等各种样式。材料内涵紧扣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社会正能量的热门话题,延续了近年来“关注生活,感悟人生”的主题,体现了古人一贯提倡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行文准则。

  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60分)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

  此题围绕对手机的讨论展开,这是北京卷一直以来的特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说,但能够写好绝对需要你有相当的功力。这种功力不仅体现在文学的积累上,更体现在思考力、分析力和对现实的关注。“手机”和“隐形的翅膀”,“星空与实地”一样,都是有象征内涵的词汇,考生可首先解析“手机”在信息时代代表的是新媒体、新科技,或者代表着新时代、新的沟通方式、思考方式。

  但请各位注意,材料中是两个极有身份特点的人物在发表议论,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科学家。科技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巧妙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举例分析。杨老师在课上讲过经典例证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手机所代表的科技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也必然会对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民主运动和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潮,对西方文学有着强大的推动力,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在我写这篇文章时不停有学生打电话、发微博给我,表示写了文学与科技的关系,运用了我讲“创新与个性”这个命题时的诸多材料,这都是极好的选择。

  当然,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表现着对于时代的再现。发微博、写校内看似是个人行为,但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就像白居易随手而作的诗让我们看到了中唐的风貌,鲁迅的书信集让我们读到了民国文人的风骨,今天我们在手机上所写给一切都是时代的写照。所以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能够有时代的责任感,文以载道,用文字表现真实的情感和响应时代的号召。

  关于结合社会现实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利用好手中的科技,把它和求学结合起来;

(2)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要勇于承担责任,再现时代的精神;

(3)手机所带来的科技革新是时代的进步、创新的精神,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4)手机所带来交往方式的革新加强/淡化了人与人的交流和感情;

(5)手机所带来观念意识的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

  特别是手机带来的创造力、创新力,是结合时政极好的角度。我们曾经在满清王朝的末期吃足闭关自锁、盲目自大的苦头,今天我们手机这样的媒体让我们有机会放眼世界,接触到更新的知识和思想。这个角度和2013东城二模题目有异曲同工这妙,请看这是我在考前为学生们所写的东城二模例文中关于民族国家、反思自己的例段:

  其实中华民族并不缺少创造力,无数优美的诗词已经向我展示了古典审美的妙境。杰出的文人只有春花秋月、夏雨冬霜就可以创造出意蕴深远的诗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传有千古佳句,不是几个单调意象的无序拼凑,而是巧妙运用远近与动静的结合、听觉与视觉的互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画面,使异乡游子读之有感。(四大名著的例子)作为拥有“四大发明”的古国,今天的我们却在山寨手机上不断地拼凑西方的技术与硬件,在电视节目上不断抄袭模拟国外的创意,甚至很多大学生的学术论文来自于对期刊库中既有学术成果的拼凑或抄袭。所以十八大提出在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在文化上复兴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的文化复兴。只能拼凑他人意识的个人与国家都很可能平庸,只有继承“龙”图腾创造性的精神,才能让我们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传承龙的精神,不甘于拼凑的平庸,而要创造性的精神面对未来的学业与人生成为杰出的人才。当我们即将离开更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高中,步入更高的学府。我们应充分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正陈寅恪先生所讲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着力于做一个有创造力、想象力的研究者,在我所热爱的学术专业内珍惜韶华、努力投入,多做独立性的思考和踏实的研究。我相信自己可以将个人微薄的智慧,奉献给正走在文化复兴道路上的祖国。

  今年的关于“手机”讨论的题目可以说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但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在文章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进行分析。手机给学生们带来的是什么,是更加自由的交流平台,更是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很多学生用手机除了打无聊的电话、发短信聊天,就是上课听歌、玩游戏,而有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这样的'媒介随时学习英语、从网上下载国外的教学课程。这都体现着科技发展中不同的观念意识所带来的不同变化。学生们如果可以结合手机给自己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活中利用好手机,一定会以细致的思考和真挚的感触给阅卷者“一条清澈小溪”的美好感觉。

  2013北京卷关于手机的作文题目,需要学生们更加关注现实、放眼世界,这也是备考时仍然需要关注的问题,杨老师会在今年的教学中围绕时政命题带领学生们真正以深刻的立意和流畅的逻辑来写出深刻、优美的文章。

  天津卷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 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点评

  今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上承经典、下接地气、角度多元、形式新颖,是传统与现代、限定与开放的巧妙结合,是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积极探索。

“学而知之”见于《中庸》,导语引用了韩愈《师说》。该题化自经典而立足当下,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该题典雅厚重,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考生谈对多元化求知途径的感受,他们可以联系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切入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体验,题目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作文点评: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

  该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上有创新,既保留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是一道颇具亮点的高考作文题。

  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点评

  要理解材料1的旨意,就要把握“它” “天边的彩云” “飞” “累不累?”等关键词语的含义。“它”是一奋斗者的形象,“天边的彩云”则是理想的化身,“飞”可以理解为“劳动”,“累”可以理解为“辛苦”,“我愿意”则是追求中“苦中有乐”,那么,本则材料的旨意:则是为了理想而劳动最美丽。

  要理解材料2的旨意,关键是要整体把握材料内涵:“父亲在剪报纸”即“父亲在劳动”,“孩子抱着父亲说:我愿意这样陪着你,感觉很幸福”即“欣赏剪报纸劳动感觉很幸福”, 但“剪报纸乃简单劳动”,孩子干嘛只说不做?这则材料反映当今家庭教育中轻视孩子劳动的旨意。如果说陪伴父亲老动是福,那么帮父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会更幸福吗?显然,两则材料共同立意:劳动创造美丽!

  推而广之,可以写幸福的三要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等等。如果单一写我们应该多陪陪父母,那么没有顾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不怎么切题!

  辽宁卷

  20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题:

  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点评

  通读材料后,要看到“沙子”和“珍珠”的比喻意义,看出这两个事物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这篇作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写,一个人选择做“珍珠”还是做“沙子”。做“沙子”是想要趋于平凡,做“珍珠”是想努力成为最优秀、顶尖的人才。

  如果选择写做“珍珠”,考生要写决心成为对国家有用处的、优秀的人才,重点在于必须要分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应该写出做“珍珠”会比作“沙子”取得更高的成就,写出自己有好胜心,永远争先,在素质上、能力上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决心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

  选择做“沙子”,表示甘于平凡,别人选择做珍珠固然可贵,但是做沙子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任何高楼大厦,是由千千万万个“沙子”构成的,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默默无闻地工作,而社会正是由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构成的。每个人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做称职的、对社会有贡献的“沙子”,也是值得自豪的,我们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也不要否定自己,应该不急不躁,应该“淡定”,慢慢积累。

  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点评

  这首诗出自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如果把诗歌题目也给同学,个别同学可能免不了会因为题目而偏离诗歌的主旨,写成了“杞人忧天”。而学生最后在立意的确立上又万万不能受20北京卷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干扰。所以如果从流星无依无附,四处飘行的特点和树根扎根地层的特点对比,并分析原因——大地母亲的引力,或是拒绝自由,我想,确立出正确的立意并不是件难事。但如果抛开诗文,去檃栝以往的范文,或是断章取义,那就谬以千里了。这个题目似乎也有一定的时代性,已有不少学子留学海外,他们最终是成为那看似美妙的自由流星,抑或是回到祖国,扎根大地,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人生一种艰难的抉择。

  浙江卷

  要求考生围绕材料作文,材料内容如下: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根据材料作文。

  点评

  浙江卷延续去年考材料作文继续考材料作文,紧随了高考作文命题潮流。

  材料中的三句话都是针对青年而谈,都富有哲理。重要的是考生要从三句话的中提取哲理作为作文的主旨。

  这三句话的哲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这句话是指孩子(青少年)由于阅历浅,见识少,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尤其是正面。“不会转弯”实际上是对青少年不成熟的批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这句话也是对青少年思想固化的批评,但较之丰子恺的话有明显的比较意味,即青少年的思想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而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硬化”了,这就提出了促进青少年思想活跃,发展他们的思想的要求。“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这句话的前半是前提,后半是结论,是在谈论青少年成熟的标准,即他们不再沉浸在童话王国的时候他们就成熟了。

  这三句话,一句是说青少年不成熟,一句是说青少年需要成熟,一句是说青少年怎样才成熟。它们之间有比较密切的逻辑关系:三句话分别从现象、要求、标准三个角度谈论青少年。所以可以从现象、要求、标准三个角度构思立意,但最好是把三个角度结合起来,讨论三者的关系,从而提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青少年是不够成熟的,但青少年需要成熟。成熟的标准就是他们不再沉浸在自己的童话王国里。

  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评

  此类题目是近些年来高考作文改革和探索的一个结果。一直以来,泛化的作文题都因为没有区分度而饱受诟病,那种作文题85%以上的学生都可以拿到二类文,而像今年这种题目就有较好的区分度,可以拉开考生间作文得分的差距。上海卷,江西卷和福建卷都曾出现类似的题目,考生也不会感到陌生,难度也并不十分大。

“这个作文题关键在于选好角度。”这段材料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现实的世界存在探索精神,但年轻人更应该要有梦想和希望,生活的意义实际在于为目标而奋斗、为梦想全力以赴的过程。“在当下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年轻人比较容易迷茫和困惑,这个作文题的现实意义非常好。

  这种思辨性作文题会引导学生认识到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思想性,而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和“文艺腔”就可以成就一篇好文章的。

  江苏卷

  材料作文: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小小蜡烛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定主题。

  点评

  考生一看到题目,很可能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仔细读两遍,便不难发现这则材料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命题者提示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定主题”。 “一点点细微的变化”,指的是什么?这就要仔细思考了。探险队员的“变化”是“退出去了”,蝴蝶的“变化”是“飞到山洞深处了”。探险队员“退出去了”是出于对蝴蝶的爱护。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探险队员一定会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并采取措施保护他们。虽然材料没有提及,但这是必然结果。经过这样的分析,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和体会确定作文的主题。无论是倡导爱护小生灵,保护生态资源破坏生态平衡,还是抨击野蛮发展,甚或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等等,都可有感而发,或叙事,或议论,或夹叙夹议。

  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名师点评:

  贴近生活实际,关注求学品格

  山东卷的这个题目从《咬文嚼字》给著名作家挑错谈起,“挑错”这一行为,是求真务实之态,面对“挑错”的态度,展现的是一个人的治学风格。材料自然没有回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同今上年孙中山名言一样,可以说紧贴时代,彰显文化,培养品格,又避免了“中国梦”等热门押题。

  题目要求“选准立意”,自然莫言的话“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是一定不会偏离题意。

  除了这一立意,还可以从以一下角度考虑:

  1、“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可以有勇于挑错的立意。

  2、“作家表示理解,积极回应”可以谈面对别人指出的错误,应当有什么样的态度。

  3、铁凝、莫言的行为可以引出立意“感谢挑错”。

  4、整个材料意在倡导勇于挑错、勇于改错的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

  本题对于求学的学生来说,较切合生活实际,较适合写议论文,但是也可以写自己及身边挑错的故事、对“一字师”“推敲”等进行改编。也可以思维扩张开去,悲叹面对挑错固执己见的人,上升到国家层面如何面对挑错。

  本题强调“选准角度”,在紧张的考场上,可能让学生因求稳而选择“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这一立意,导致立意同质化、狭窄化。

  范文

  接受改变不负青云之志

  也许莫言、铁凝们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们承担错误、接受改变的特质为他们的成功提供了强大地保障。“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在他的人生旅途之中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茨威格这样定义人生,在生活中,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的人选择了固执己见,而有的人却选择了接受改变,战胜困难与荆棘,探索生活的真正使命。承担错误彰显大师风范,人们理应接受改变实现精彩自我。

  面对征程中的困境,人们总是接受改变,赢得人生。“仁”“礼”是你毕生的追求。乱世群雄容不下你的“为政以德”“礼乐治国”,政治理想终生未遂,但这并不影响因为接纳错误,改变生命的轨迹而成为后世的模范。从政治到教育,风尘仆仆的奔波,言传身教的讲授,九尺七寸的身形渐渐佝偻,美髯青丝也挂上了霜雪;迂回漫长的逐梦路上五经、《论语》、七十二贤都是是你一路走来的见证者!孔子虽生不逢时,政治理想终生未遂,但他诚恳接受改变,实现人生抱负。纵使心中有对事业的理想坚定,若无接受改变的能力,一切终为幻影。话语擎不起理想,豪情撑不住壮志,理想的玉宇需扫除人生路上的种种错误来建造。

  当人们在矛盾中迎难而上继续前行的时候,殊不知,承担错误、接受改变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大师境界。你爱山林,那里有山下兰芽,短浸明溪;那里有松间沙路,净无尘泥。那里有时时可见的翻空白鸟……可是投身官场,屡遭贬谪让你伤痕累累。面对人生的起伏,你勇敢的承受着人生的变化。接受改变,远离仕途的你依旧潇洒人生。独登山顶,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惬意。独涉山间,你有着“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意。苏轼,一个于孤独中笑傲人生的勇者,纵使蛹蚕中只有黑暗相伴,但坚强的蝴蝶总能接受变化守住美丽,而后刺破阴霾,实现人生价值,绽放魅力。

  因为承担错误接受改变,孔子走向了人生新的高度;而因为将接受改变早已变为生活的境界,苏轼也向历史诠释了人生的真正意义。而面对事业中的艰难险阻,晚年的爱迪生却拒绝接受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固执己见,最终电气公司走向破产,而给后人留下了无限唏嘘。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源泉在不息地涌动。”厄尔曼这样定义青春。身处于青春的我们不乏理想与信念,但面对人生的困境,唯有扫除人生的种种障碍,接受并勇于改变,才能真正走向成功的境界,实现自己的精彩人生,将自我融入“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这首诗出自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如果把诗歌题目也给同学,个别同学可能免不了会因为题目而偏离诗歌的主旨,写成了“杞人忧天”。而学生最后在立意的确立上又万万不能受年北京卷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干扰。所以如果从流星无依无附,四处飘行的特点和树根扎根地层的特点对比,并分析原因——大地母亲的引力,或是拒绝自由,我想,确立出正确的立意并不是件难事。但如果抛开诗文,去檃栝以往的范文,或是断章取义,那就谬以千里了。这个题目似乎也有一定的时代性,已有不少学子留学海外,他们最终是成为那看似美妙的自由流星,抑或是回到祖国,扎根大地,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人生一种艰难的抉择。

  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

  这是典型的材料作文命题。但就材料的内容看,学生既熟悉,又会不好下手。这个题目命得很好。一是材料所涉及的话题—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是学生熟悉的。平衡和不平衡是相对的,学生身边就有许多不平衡的现象。二是材料本身“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与“打打球”是一种内在的平衡关系,“打打球”看似一种活动,实际是前边“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等活动的放松,是一种平衡。三是该题目暗扣了社会热点——社会经济发展后,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中的不平等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仇富仇官等不平衡心理普遍存在。

  那么这个作文怎样立意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正面立意。即直接以“过一种平衡生活”为论题,阐述为什么要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和怎样过一种平衡生活;二是对比立意。即人们总是生活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平衡与不平衡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无处不在,我们要在不平衡中保持平衡的心态,寻求相对的再平衡。三是反面立意,即从不平衡的现象及危害,怎样解决不平衡的现象,从不平衡中寻求平衡,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入手展开论述。三种立意,前两种好写些,对比立意容易出彩,而第三种反面立意难度大,写得不好容易只揭露社会阴暗面,愤世嫉俗,发牢骚,导致立意不高,甚至立意。

  高考考生大多是成年学生,他们处在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处在从学校的象牙塔走向广阔社会过度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性中美好的方面,关注人生价值,对社会现象有所思辨分析,正是命题人的立意所在。让考生有话可说而又不易出彩,是作文命题的最高境界。可以说,今年四川高考的作文命题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点评

  江西今年高考的大作文可谓“出乎意料之外,恰在情理之中”。之所以说它“出乎意料”,是因为江西命题一直追求“逃逸”原则,不让人猜到,不赶时髦,我们准备的作文话题 “中国梦”“美丽中国”“和谐社会”“正能量”以及作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及颁奖词等基本派不上用场,考生无法宿构和套作。即便曾经接触到类似话题“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说明文,三怕周树人”,也不可照抄照搬,毕竟本次高考作文题目有改造,其涵盖面更广,信息量更大,切入点更多,因而更能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之所以说它“恰在情理之中”,是因为江西高考命题人近年来特别强调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20的作文题已经发出这个明显的信号。今年高考作文题,无论考生写怕(一怕、二怕或三怕)还是写不怕(喜欢),都切合中学生实际,只要能辩证分析问题即可。这是江西高考一以贯之的命题思想,值得我们广大师生三思。

  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方圆之用,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今年湖北卷是非常非常少的出现了一道应该说是话题作文,话题是“上善若水任方圆”,在下面有一小段文字,说的是用先牛奶的盒子和装矿泉水的瓶子、装酒的瓶子做比较,方圆之间,各得奇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这个是不是按照命题人的思想方式我们来作文呢?

  首先前面给的材料是一种提示,而不是一种限制,所以我们看到给的材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看到题目中的启发,有哪些地方你是没有想到他帮助你去把它完成你的联想 和想象的。但是这个题目是很明确的,就是一反顾眼为话题,如果对方圆不太懂,签名加上一种解释,各种器皿有方的、有圆的,最后他说的不止器物这样,人生也 是这样。所以后边上善若水任方圆,就是顺应客观规律吧,该方的地方方、该圆的地方圆。实际就是生活中的两种态度,应该怎么来对待生活、对待人生,这个题就 是在谈人生、谈社会。但是你必须是以方圆为话题,你是在方圆这个题目中去演绎表达你对生活、人生的认识。

  我觉得这是今年非常好的一个题目, 好就好在他给同学的思维的原点和踏板,或者说明的窗口是清晰的,必须透过方圆这个窗口来看生活和人生,而不是模糊的。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前面的解释,有点 解释不是特别的贴切,例如你装什么是方的、装什么是圆的,我觉得只要不是因为装什么东西,而因为这个盒子往往是纸做的,瓶子往往是玻璃或者塑料的,就是往 往是它的材质决定它是方和圆,所以这个解释装什么有点勉强吧,但是这并不影响写这个作文。

  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该作文材料蕴含的内涵非常丰富,考生要善于挖掘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创造、革新、变通,才能提炼出有新意、个性、创造性的观点。

  考生可立足于大豆的升华,谈如何提升自我;也可聚焦于豆腐的“柔软变通之美”,谈包容和变通;还可着眼于创新,思考企业如何实现突破……总之,考生需要从材料出发,运用正反思维、生发联想,从“小豆腐”中提炼出“大智慧”、“新思维”。

  上海卷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点评

  考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全面诠释自己的观点。因为这道题目中存在转折关系,考生可以选择着重写转折部分。比如,自己埋头干活没错,但不时也要抬头看天,仰望星空,拓宽视野;人该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该思考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每个人除了要灌满自己这条小河,也该思考如何汇入社会这条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