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作文日记 > > 作文大全 > 正文

优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3篇 优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作文

2022-10-12 11:51:56作文大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优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3篇 优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作文,供大家参阅。

优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3篇 优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作文

优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揭阳市卫生学校杨伟鹏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建设校园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从校园文化建设涉及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等角度谈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

  所谓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物质环境和多形式活动为载体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现象,它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也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反映,“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力、渗透力、约束力和亲和力,它就象物理学上的“场”具有巨大的能量,对置身其中的每位成员都施加着一定的制约力和影响力,规范着每个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这就是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校园文化建设只有遵循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的原则,努力做到以环境文化为载体,以活动文化为形式,以制度文化为保障,采用体系化、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培育校园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就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谈几点浅见。

  一、环境文化,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纯洁师生的心灵,陶冶师生的情操,具有催人向上的教育力量。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净化师生的心灵,改善师生的心志,陶冶师生的情操。环境文化追求的是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让每一棵花草、每一堵墙壁都成为育人的载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传情”,让德育融化在环境中,让环境蕴含着德育,不露教育痕迹,润物于无声之中。

  首先,学校要结合实际,注重突出教育主题,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育人内涵,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既要有整体的统筹安排,又要有局部 1的精雕细刻,要根据实际合理规划好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并根据各功能区的作用和特点设置文化主题。要尽可能地让学校可绿化地得到绿化,使校园一年四季绿树婆娑、花团锦簇,使广大师生参与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

  其次,合理利用公共活动场所,加强内涵建设。如可利用校道两旁,设计成文化长廊,集中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和师生的精神风采,张挂学校全景图,校训、校微、校歌等标志,让师生们在这里接受教育,体验成功,分享快乐,有效地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再次,是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班级文化是班集体积极向上的内在力,有利于营造更加和谐融洽、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要有计划,要以教室环境布置为载体,营造积极向上、高雅优美的班级文化氛围,倡导个性化、特色化的班级文化。如学校可组织开展班级形象设计大赛,并实行量化评比,内容包括教室环境卫生状况,学习栏、宣传栏、黑板报、图书角、文化角、绿化角等的布设,班级制度的建设,班级特色的设计等等,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显示个人的志趣和才能,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我发展。班级文化建设为师生创设了具有精神的、文化的、心理的和谐氛围,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情境,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情感交融。教师的品格、旗帜、文化素养影响着学生,学生的朝气、热情、积极进取也感染着教师,由此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优良的文化环境。

  二、制度文化,习惯如自然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如果把校园文化建设比作一个完整的人,基本建设是躯体,环境建设是外衣,文化建设是眼睛,活动建设是血脉,那么,制度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脑和灵魂,运用得好能极大地调动积极性、促进工作;运用不好则会适得其反,产生消极作用,制约学校的发展。所以,实行制度管理要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不能只是控制人、约束人,而且还要能促进人、激励人,将制度约束与人文关怀和谐结合起来,达到“规矩”与“方圆”地有机统一效果。

  首先要求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带头执行。所谓律人先律己,身正不令而行。领导班子只有本着服务师生的理念身先士卒,才能维护制度的刚性和管理的权威性,师生也才会真正信服。

  其次,在完善制度管理方面一定要发挥师生的主人翁作用,要始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以尊重为前提,多一些理解支持,少一些简单粗暴;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多一些关心帮助,少一些威逼命令。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打造一支乐观向上、同心协力的队伍。只有这样,制度才能跳出纸张,转化为无形的感染力、凝聚力和控制力。也只有这样,制度才能真正内化为师生的自主活动,真正让师生产生自觉认同并形成习惯。

  再次,加强学生管理是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被管理者,同时又是自我管理者。一方面,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受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制度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学生自我管理的执行水平。学校制度应为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一定的空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民主性则给学生的自我管理提供了可能。因此,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的管理制度必须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制度文化,能够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活动文化,校园变乐园

  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血脉,它让校园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而且能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向往的乐园,使每一名学生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欢。

  首先学校要创设以“校园情结”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项目,多开展有特色文化的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深厚感情,让学生毕业后对曾经生活过的校园有一份美好的回忆。要本着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原则,开展爱校荣校教育、感恩教育、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和知、情、意、行教育,培养学生的校园情结。如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中,要坚持贴近学生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使学生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刻怀有感恩的心,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我们还可以以黑板报的评比、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为活动载体把“感恩”的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开展“倡导感恩,美化心灵”和“倡导感恩,强化责任”等为主题的德育主题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其次,学校要面向全校每一个学生,搞活校园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我校大部分学生是远离家乡求学的,平时很少回家,业余时间大多在校园内度过,而学校、班级、社团组织的活动有限,且一些活动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少学生业余生活单调,靠上网消磨时间,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沉溺于网络,学生会愈加不愿意也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以致更加远离业余文化活动,而且网上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有相当数量的不健康网页或网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报名参与,扩大求知领域,丰富内心世界,培养兴趣爱好。学生开展社团活动,要做到定计划,并阶段性举行成果展示,给学生搭建表现自我、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充分展现学生个性风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也弘扬校园正气,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有力地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四、精神文化,引领新气象

  校园精神简言之就是一个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宗旨,是一个学校办学的灵魂,没有了它,学校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动力和灵气。校园精神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挂在教学楼顶端的一句标语,它是一所学校长期累积、逐步提炼、不断深化的内在力,能够深深地刻烙在全校师生的心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校园精神,它也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反映。所以,培育校园精神,教师是重要的主力军,教师思想的高度直接决定了校园精神的深度。首先,教师一定是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的,他们的爱体现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体现在教学上,体现在师生的交流中。他们的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给学生带去永留心中的温馨,让学生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其次,教师还一定是博学的,他们的博学,缘于终身学习的理念,缘于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静下

  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培育校园精神,还应当鼓励学生乐观向上、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学会感恩,加强责任感教育。提倡同学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相互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学生如果能够在这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校园里清新向上的优良校风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

  校园精神的培育,其实也就是教风、学风、校风的培育。一所学校,如果能够做到教风好、学风正、校风优良,那么,它的精神文化也就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并能够时时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引领着全校师生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迈进。

优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2

  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迎难而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宣汉县庙安乡中心校

  座落在宣汉县西南边陲的庙安乡中心校,位于海拔800多米的牛背山上,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山区,这里交通不畅,终年不通班车,这里信息闭塞,工作艰苦,生活清苦。但是,就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却活跃着一群热情、纯朴、爱岗敬业的山村教师,他们团结协作,敢打敢拼,敢为人先、乐于奉献,负重发展,凭着山里人特有的质朴和坚韧,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师德情操,实现着人生的最大价值。走进庙安中心校,映入眼帘的是高大气派的校门,宽阔整洁的运运场,精神饱满的教师和学生,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一字排开,拼成一座完美的人文校园,漫步其中,观赏蓝天碧树,感受鸟语花香和人文气息,实在令人爽心悦目。近年来庙安乡中心校先后被评为“校风示范学校”、“常规管理合格学校”、“卫生先进单位”、“最佳文明单位”、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安全工作平安学校、初中教育综合评估“特等奖”。自1998年以来,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连续八年荣获全县同级同类学校第一名,被老百姓誉为“八连冠”。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127人参考,升宣中11人,升普高35人。各科平均分395分、合格率%、优生率%、均及格率%,各率指标均居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小学也齐头并进,小学毕业会考136人参考,平均分分,均及格率51.%,优生率%,合格率%。各率指标居全县同类学校第二名,根据升降级制度升入一类小学。学校现有初中生550人,小学生727人,36个教学班,37名在编在岗教师,4名支教教师,8名代课教师。乡党委政府多次在全乡干部会上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向庙安老师学习,学习庙安教师的创业精神。下面请允许我就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及同仁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斧正。

  一、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一所学校要有生机、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而提高素质的第一要务是提高人的思想素质,那种有才无德,是废才,有德无才,是庸才,唯德才兼备,才是贤才。因此学校领导带领师生首先做好一个人。做领导,先做人,再管 1

  人;做教师,先做人,再教书;做学生,先做人,再读书。上下级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友爱,团结协作,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责任上同担,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任何一个政党,从建立到兴盛,都要靠先进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学校教育也莫不如此。我校用邓小平理论中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委提出的“三实”精神等先进理论武装班子成员和全体师生的头脑,坚持实践标准,坚持“红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观点,一切工作的是非判断,就看它是否有利于质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稳定的维护,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积极性。只要是对事业前进有利的,就坚持到底。坚持在指导思想上求实,在工作作风上务实,在工作效果上讲实的观点,号召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实践“四干要求”:想干事、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不畏首畏尾,不急躁冒进,不半途而废。庙安教师很精神,站得端正,行动飞快,在经费极端紧缺的时刻,依然如故。

  二、无限的凝聚产生前进的动力

  凝聚产生动力,团结诞生兴旺。形式上的凝聚非但不产生动力,反而让人恶心,这是班子成员必须清醒的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领导班子人人深入教学一线,承包一个年级,蹲点一个班,上好一门主课,与教师一同考核,公平竞争,风险共担,公开奖惩。学校正校风,正教风,正学风,首先拿班子人员开刀。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班子成员首先登台表演,是非得失由师生评估,一句话,领导的优劣由老师学生说了算。每学期开学,响亮提出老师有困难,找领导,学生有困难,找老师。外来支教的教师说:“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学校坚持一种信念:解决疾苦要热心,批评错误要诚心,做思想工作要知心,以此来换取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一片忠心。大敌当前,困难时刻,领导处变不惊,冲锋陷阵,教师紧紧跟上,结果化险为夷;利益面前,共同分享,其乐融融,领导也乐在其中。教师家里有红白喜事,领导亲自过问,有的甚至亲自操办,教师真有一种学校就是“家”的温馨感觉,群众对学校也是羡慕不已,刮目相看。连续两年中考成绩揭晓,周边群众自发买来鞭炮祝贺,时长3个小时,学校毫不吝惜在大街上办了八桌,宴请那些尊师重教的街坊邻舍好邻居。学

  生有困难、有困惑,教师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学生有成功,教师自己掏钱为学生买奖品。家长远道而来,教师留家长在自己家里吃饭,如同对待亲人一样。有次月考总结表彰优秀学生,冷不防一位退休教师突然登上主席台,出其不意奖励每个优秀学生10元钱,1000余名师生的掌声一浪盖过一浪。学生晚上睡觉,总有领导和教师在旁边嘘寒问暧,学生起床晨练,老师跑在队列的前后左右,到处都是老师穿梭的身影……

  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无限的凝聚,内化为无限的动力,感召着教师和学生,克服着无穷无尽的困难。学校紧缺教师,现有教师任务重,小学1个教师包一个班,初中2个教师包一个班,课程特别重,教师特别累,但老师谅解学校的无奈,无怨无悔;学校四面是山,不通班车,天晴天雨上学放学走山路,困难重重,但是学生不嫌弃,偏要来庙安读书;学校普九负债大,虽然执行了一费制,学生家长仍然凭着普九借支单据前来报名读书,让学校紧张的经费雪上添霜,但领导班子稳如泰山,迎难而上,化解矛盾,从不抱怨。学校没有饮用水,多年来饮用水靠天下雨,饮水用水很困难。春节前学校请来钻井队,打深井装水泵,架管道,修蓄水池,为了降低成本,学校领导及骨干老师亲自动手,直到腊月28才全面完工,一股清泉水从山下流进了山上的校园。县城办学难,坝区办学难,大山深处办学更难,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学校领导不等待不观望,紧紧依靠教师,解决矛盾合理退让,不能拒理不让,很多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狠抓落实是成功的秘诀

  学校通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具有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的领导群体,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学校的各种制度充分依靠他们来拟定、执行和监督。每种制度总是先从群众中来,然后整理成文交教代会讨论,讨论通过后,再召开全学区教师大会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制度的第一目的是规范教师的言行,完成各样目标任务,最后一个目的才是惩戒人。学校依法治校中的“法”除了法律法规外,就是具体的校纪校规,而校纪校规充分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所以制度一出台,就一石击起千层浪,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约束力。学校成立了调研组,由在野人员作组长和成员,用“三个代表”思想衡量并监督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期末总结,每个中层以上领导述职述廉,调研组长对每位领导的工作提出评价和建议。两年来,调研组既为学校化解了很多矛盾,又为老师和学生带去了很多福音,实现了学

  校最想达到的目的。学校成立经审小组,开支每一分钱都交经审小组审核,这样为创建节约型学校,把钱用在刀刃上作了体制保障。学校工作重点在落实,难点也在落实,正是由于我们有这些特殊的氛围,落实工作得心应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还将在落实上下真功夫,细功夫,深功夫,实功夫,振奋精神抓落实,细化目标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创新思维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抓好教改教研是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校高度重视教研室主持的教研活动,有一次派到县上听课的教师达15人之多,摩托车费超过2000多元。教务处十分注重教研信息,从教育网上随时捕捉新信息指导教学工作。并与成都实验学校的文莉老师联系,大胆探索愉快教学,创新教学之路,张扬个性,收效明显。校本教研活动每周开展一次,雷打不动。公开课领导带头上,过程管理与秋后算帐结合进行。“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严肃组织考试,每次考试像毕业会考一样考前要求学生磊落应试,考后注重总结,召开总结表彰会,学法交流会。把优秀学生和学困生分给教师承包,大力开发人的潜能。设立校长信箱和心理信箱,让学生把一些想不通,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写下来,投进去,校行政和德育领导小组及时解答疑惑,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健康向上成长。追求教学成果的最大值,“教学成果=学生基础×学生态度×教师能力×教师态度×学校管理”决定教学成果的几个因素是相乘而不是简单的相加。每个因素都追求最大值,即结果才会是最大值。这种“乘积效应”理念一推出,很快赢得师生的认可,许多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涌现出来了。

  近几年来,我们的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全靠各级党政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全靠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全靠教职员工的无私奉献。但我们也清醒看到,学校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离上级要求相差甚远,与兄弟学校相比距离不短,学校仍然十分脆弱。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发愤图强,克服困难,在人文关怀和人文管理上下大决心,以人为本,狠抓质量,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我们新学年的奋斗目标是:万众一心打造平安校,全力以赴争创九连冠。我们只有努力工作,在新学年取得新的成绩,来回报关心支持我校的各位领导和与会的同仁们!谢谢大家!

  2009年2月6日

优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3

  优化学校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学校管理,旨在建立一个稳定、有序、规范的教学环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合格人才。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建立一个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育人氛围,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在加强学校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方能更好地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科学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学校管理是前提,构建和谐校园是目标。和谐校园是学校管理成功的体现,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就是加强学校管理。但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矛盾,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努力实践,运用科学的方法,高效的管理,处理协调化解矛盾,使矛盾各方能够互相促进、和谐共存,管理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使之发挥作用,促使良性运行,共同发展,实现学校的安定有序,提高办学效益。不良的管理是一种低效无序的状态,造成学校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环境恶劣,甚至会产生恶性循环。因此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强化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激励机制,实行优教优酬,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文明校园”,形成办学特色,真正建成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管理基本可划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为“以人为本”,一种为“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柔性管理为主要特征,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借助非强制性方式和非权利性影响力,靠群体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进行的一种管理。在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住“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更多地关注被管理者(学生、教职工)的独立性、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存在与价值、人的情感与沟通,实现教育最基本、最高的价值追求。一块生日蛋糕、一条问候短信、一张节日贺卡,似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教师的心田,也收获着温馨与和谐。

  依法治校是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学校由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的必由之路。依法治校是学校根据法律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人在学校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言论和行为,是一种“刚”性管理。建立学校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提供坚实的保障。

  但依法治校在重视用规章制度管人的同时,容易忽视管理中的人的因素。常常是学校的平稳运行有了保障,但人的积极性没得到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没有充分地调动,直接阻碍了办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校管理这个主体来说,以人为本和依法治校的落脚点都在学校和师生的发展上,它们的目的和服务对象是一致的。只有将两种管理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渗透,做到有机结合,刚柔相济,相得益彰,才能使得学校的管理更趋于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我们要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管理和依法治校的管理的概念内涵,以及它们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灵活处理二者的关系,促进它们有机结合,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为学校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三、合理教育惩戒,构建和谐校园

  现今,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赏识教育得到大力推行。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教师对学生过分尊重、过分宽容,导致学生骄傲自满、唯我独尊,不负责任、自私自利,只能听表扬、赞赏的话,批评教育的意见听不得,此举与构建和谐校园极不协调。因此,在推行赏识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同时,也有必要实行适当的教育惩戒。教育惩戒是“教育法”赋予教师与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和常规教育手段,是在学生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措施,对学生具有教育警示作用,使其回归守纪、文明、规范行列,成长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一员。

  诚然,教育是一种爱,教师要用无私的爱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可是,对犯错误的学生适当地“罚”,实施教育惩戒,并不与之矛盾,其实质是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目的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勤奋学习,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当学生受到外界的严重干扰,其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偏离正轨,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当说教不能解决问题时,有必要辅之以一定的教育惩戒。使用教育惩戒,可以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事实上就是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如果只把构建和谐校园挂在口头上,行动上却疏于管理,对思想、行为不端的学生采取放纵的态度,学校是绝对“和谐”不起来的。合理的教育惩戒能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而不至于在赞美声中丧失自我。但在实施惩戒教育时必须要做到保护学生的自尊,要抓住教育惩戒的时机,充分分析学生犯错误的深层原因,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因人而异,讲究策略,要顾及学生的承受能力,把握好惩戒的度,让惩戒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

  加强学校管理,构建和谐校园是我们校长的责任,也是我们校长神圣的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加强学校管理,营造一种和谐竞争、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环境,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实现学校现代管理永恒的追求。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诗山中心小学)

?编辑 鲁翠红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