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作文日记 > > 作文大全 > 正文

初三作文立意24篇(立意高的初中作文)

2022-10-06 09:02:00作文大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初三作文立意24篇(立意高的初中作文),供大家品鉴。

初三作文立意24篇(立意高的初中作文)

初三作文立意1

  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粗心

  上星期的一天早上,妈妈跟要上班的爸爸说:“你下午回家的时候,别忘了买点菜。”爸爸“是是是”答应着走了。下午5点多了,我和妈妈在家里左等右等也不见爸爸回来。我对妈妈说:“爸爸再不回来,我就到楼下的食品店买面包。要不饿死我了。”我的话刚说完,就听有人敲门。我想一定是爸爸。我跑过去把门打开一看,真是爸爸。爸爸手里拎着一个大兜子,我想准是什么好吃的。我接过兜子打开一看,兜子里全是作业本。我小嘴一撅说:“菜买了没有?”爸爸一拍脑门儿说:“呀,我又忘记了。”我说:“忘了,忘了,作业本怎没忘拿回来呢?”爸爸拍着我的头说:“谁让我是老师?”没办法,我和妈妈只好买面包吃了。

  这都怪我的爸爸粗心。

  爸爸粗心,忘记了买菜,却不忘要批改的作业本。这样对比起来思考,就不难发现,这个材料表现出了爸爸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废寝忘食的品质。

  怎样确立、提炼材料中的中心呢?

(1)要了解“中心”一般所包含的内容。小学阶段,“中心”一般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表现社会(或集体)的某种风尚或道德,如讲奉献、尊老爱幼等。②表明自己受到了什么教育,明白了什么道理。③抒发自己某种感情,如对大自然的赞美,对损公利己行为的痛恨,对一种事物的喜爱等。④表现他人的某种品质,如关心同学、工作负责、生活朴素、刻苦学习、乐于助人等等。

(2)要养成认真推敲材料、探究“根源”的习惯。发现或选取到一个作文材料之后,总要透过材料的表面现象,反反复复地推敲、探究一番——这个材料能够说明、表现什么,多想几个“为什么”。这样,就把“意”从材料中提炼出来了。如:以前自己家里没有电视机,每晚总到别人家去看;好容易买了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后来,家里又买了一台,东、西屋各放一个,大人、孩子互不影响;现在,家里又新购置了一台29英寸平面直角遥控大彩电,放在了客厅,那两台黑白电视机从此被冷落了。这个材料可以说明什么呢?反复推敲、探究后,就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家人的生活要求、标准逐步提高→是因为家庭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是因为国家改革开放、富民政策好。这样,材料的“意”就被提炼出来了。

(3)要掌握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材料的一般的立意思路。①拿到写人的材料,要着力挖掘、探究材料中人物的思想动机——他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寻找出支配人物言行举止的思想根源,进而确定出这个材料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是赞扬他某种好思想、好品质,还是批评他某种错误的思想、行为。②拿到写事的材料,要着力探求事件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进而确定出这个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什么——是能够正面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给人以启迪;还是能够从反面说明吸取了一个什么教训。③遇到写景状物的材料,要发自内心地体验自己对这些景物有怎样的情感,进而确定出描写景物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要培养自己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力,要善于思索,善于发现。周围生活里本来存在着自身的规律和含义,谁也没注意它,看到它,但经过你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比别人更早地认识了它,这就是“发现”了。发现,是提炼中心的一个重要方法。如:

  有个小同学,她家过中秋节时,买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可谁都不爱吃。她妈妈包了香香的饺子,可谁也不多吃。这时,邻居送来几个玉米贴饼子,大家却抢着吃。因为她家近一两年都没吃过玉米饼子了。大家越吃越想吃、爱吃。她想到过去天天吃玉米饼子,一年难得吃上几次饺子。现在天天大米、白面,倒又馋玉米饼子了。从这个变化中,她发现了一个十分深刻的主题:国家的政策好,农民生活富裕了。

  怎样正确把握作文的立意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习作,想想本文的中心是什么,有什么问题:

  记发生在家中的一件事

  我的爸爸、妈妈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吃完饭不爱洗碗。每次吃完饭,爸爸总要躺在床上睡一觉,妈妈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电视,洗碗自然就成了我的差事。这天晚上,刚吃完饭,爸爸又照常准备睡觉,妈妈也照常打开了电视机。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就躲进北屋装出一副写作业的样子。“闺女,洗碗呀!”妈妈喊。“我写作业呢!”“那就让你爸爸去洗。”“爸,洗碗去!”爸爸不耐烦地说:“不管,不管!”见他们俩都不管,我眼珠一转,走到妈妈身边说:“今天我的作业多得很,您就洗了吧!”妈妈看了我一眼,说:“没见我正看得好好的吗?不管!”我把妈妈拉到爸爸身边:“你们俩赛头家,谁末家谁洗碗,行不?”“行!”于是,他们伸出手来,“赛赛赛,赛头家!”结果,妈妈出“布”,爸爸出了“剪子”。我和爸爸哈哈大笑:“请洗碗去吧!”“不算不算,再赛一把!”妈妈急着说。“行!”“赛赛赛,赛头家!”爸爸以“布”包“石头”,又赢了妈妈。“这回该洗碗了吧!”爸爸得意地说。妈妈无可奈何,慢腾腾地洗碗去了,一边洗,还一边说:“真倒霉!”以后,我又设“计”,一、三、五、日由爸爸洗碗,二、四、六由妈妈洗碗。这下,既改掉了爸爸妈妈的缺点,也减去了我的差事,“哈哈!”

  小作者也知道,“吃完饭不洗碗”是爸爸妈妈的缺点。而他自己呢?为逃避洗碗,竟先后几次说谎、设“计”欺骗爸爸妈妈,并且为“计谋”成功实现而欣喜。可见本文的中心是不健康的。尽管习作内容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可它却不是一篇好文章。

  中心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务必要正确地、健康地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学做“真”人是前提。语言是心灵的门户,文如其人,人正文才正。因此,要写出立意正确的文章,就必须要先学做“真”人——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彻底摒弃懒惰、自私、贪小便宜等不良行为。这就为正确立意奠定了思想基础。一个遇事只为自己打算的人,是不会做出(当然也不会发现)有益于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事情,因此也就不会写出中心正确、有教育意义的文章。

(2)对“意”进行反复斟酌、推敲是关键。确立、提炼出材料要表现的中心后,还是不应急于动笔,有必要再次进行斟酌、推敲,用“正确”的标准加以衡量,以便把“问题”解决在动笔之前。

(3)澄清一些模糊认识。立意正确,并不是说作文就只能表现“热爱学习”、“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有意义”的中心当然正确,“有意思”的中心也正确。因此,作文时不但要重视“有意义”的内容,更要重视“有意思”的内容。因为在我们小学生的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是远远多于“有意义”的。

  立意正确,并不是说作文的中心就只能表现什么,赞扬、歌颂什么。正面称赞,中心正确;善意的批评、讽刺,中心也是正确的。因此,作文时既要重视写美的人和事物,也要重视揭示那些不美的人和事,以教育自己,唤醒他人。

初三作文立意2

?

  提供材料进行写作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常见形式,把握好材料的内容和意义,选择恰当的议论角度,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

  确定材料作文的中心,既要抓住材料中隐含的某些关键语句,更要从总体上去把握,揣测作者态度是褒是贬,弄清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从总体上去把握,就要研究材料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揣摩好对象,品玩好词句,把握作者隐含的倾向性。对于那些寓意性的材料,就要找出与材料的类比点,这样才能准确地去立意。《毁树容易种树难》这个材料,以树喻人;《清源与活流》应明确“源”与“流”的关系,然后找类比点:国家的建设、治学、人际关系等,都有源与流的关系。同样,《回声的启示》讲的是自然现象,但暗寓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以善待别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为中心也就准确地把握了材料的寓意了。在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和考试中,我们要善于借助联想,用生活、学习中的现象与材料中的事例加以比较分析,找出可类比的“点”,以此来确定中心。类比的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事及理的过程,这里的推理过程仍然离不开对材料总体的把握和驾驭。

  材料作文,有时是一题多材。材料多,寓意广,提炼中心时必须顾及各则材料中的“共性”,否则便会顾此失彼,不能周全而偏离题旨。“共性”如何找?可先分析各则材料中蕴含的道理,然后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由表及里,深入底蕴,提炼出各则材料共同的中心。如下面三则材料:

  1.夜莺正唱得欢的时候,一只鹫猛扑下来,说道:“鸣叫得这样悦耳动听的鸟儿,吃起来味道一定好极了。”

  2.听说某地有一个大和尚,曾同友人一起登楼观江景。友人问:“江上的船究竟有多少?”和尚闭目答道:“只有两条,一条装着名,一条装着利。”

  3.有些青年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就心灰意冷,消极埋怨;碰上不顺心的事,便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动辄说道:“我算看透了。”

  初看三个材料各自独立,没有什么共同之处,难以用一个中心统摄三个材料;但细细想来,异中也有相同的地方:鹫的猜想凭主观臆断,和尚为名利障目、武断下结论,有些青年更是思想片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三个材料的“共性”是思想方法片面。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往往容易找到“共性”,因为哲学是最概括的。

  有些材料表面上是对立的,但都统一在一个共同的话题之中,找到统一点,也就找到了聚合点,议论的中心就可确立了。如: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材料“1”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材料“2”说明人可以不被环境影响。两则材料虽然对立,但都统一在“人与环境”这个话题之上,“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两则材料的中心。

  对于多则材料,关键是要找出它们的最佳结合点,即“共性”的东西,综合考虑,这样才符合命题者的意图。但最佳结合点未必就是立意,议论的角度可结合论题的现实意义去考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针对性强,有时代气息,也会有一定的深度。

初三作文立意3

  多则材料的材料关系及其审题方法

(一)相同型----同中求同、同中求异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此种审题方法简称求同法。

  例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姚明率领中国男篮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姚明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姚明还表示:除了捐献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

  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拍卖晚会,很是惹眼,但目的只有一个,慈善捐献。成龙表示将带领更多好朋友参与慈善事业。

  3、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苏有朋慈善基金会”,把生日收到的贺金作为第一笔慈善基金会的基金,并表示以后会通过义演等手段增加基金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名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关键词是“慈善”,共同点是“名人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

  据此,可以形成下述若干观点:

①慈善时尚化会是一种进步;

②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相信爱;

③奉献点滴爱,社会更和谐;

④奉献爱心,社会更和谐;

⑤要有感恩和回馈之心;

⑥用慈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

⑦让更多的人拥有对社会的爱和责任;

⑧做个慈善的人,让世界更美好;

⑨拥有一颗慈善之心,生活将更丰盈;

⑩慈善源于对生命的爱。

  例二:

[示例1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以上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相同的材料,从他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我们从相同的材料中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牛刀小试:

  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3、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以上文字是由三则材料组合而成,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第一则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则是《晏子春秋》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几句话;第三则是成语故事“一傅众咻”。三则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作文时就应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切忌断章取义,如教育要注重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都是偏离材料含义的。

(二)相反型----异中求异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此种审题方法可以简称为求异法。

  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19,大洋洲北面一原始部落民族。一批欧洲传教士见当地人在使用磨制石斧,便大量赠送短柄钢斧,帮助他们提高效益。不料,其结果只增加了当地人的睡眠时间。

  2、日本兵库县有个小山村。一天,村里的长者把村人召集到一起说:“都什么年代了,咱们还过着与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要改变这种状况,办法不是没有。大都市里的人长期过现代生活,肯定会腻味的。咱不妨走回头路,干脆过原始人的生活,利用落后的‘特长’,‘出卖’这落后,定能赚不少钱。”这回天妙计,博得全村人喝彩,大家说干就干,有的在树上筑巢,有的用兽皮缝衣,有的用石器打磨工具……一时间舆论大哗,旅游者、考察者慕名而来,小山村暴富起来。

  第一则材料的原始部落的人观念不更新,安于现状,自甘落后,即使引进先进技术也枉然;

  第二则材料中日本小山村的人有强烈的变革意识,即使没有外界帮助也会由弱变强,由贫困变富裕。

  由此可得出立意:改变观念是关键,解放思想是根本。

  牛刀小试:

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见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 3个和尚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相对型----互补叠加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此种审题方法可以称为互补法。

  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2、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同和异,谈的都是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问题,但看法迥异。

  对马玉祥的话,应抓住关键的一句,“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兵的份量”的具体内涵。

  而对拿破仑的话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但要明确为谁而当,为什么要当元帅这些问题,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审题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特点”这句话,也就是要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还应联系自身的实际来确立人生的目标。

  因而可立意为: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种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平凡做起的精神,因为任何雄心壮志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地苦干。

  牛刀小试: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1)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耕耘,一定有收获;(2) 没有收益、方向错误的苦劳,只是徒劳无功。做事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材料二:(1)懂得愈多,找工作愈容易;(2)好工作有许多人竞相应征,学而专精的人才会得到。

  材料三:(1)美梦不要想,因为不可能成真;(2)美梦要去追寻,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以上三组材料,每一组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在生活中,许多人只会用单一的思考方法,要么热情高涨,轰轰烈烈,大有咄咄逼人的气势,遇事则盲目乐观;要么心灰意冷,消极颓废,悲观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两种极端的思考方法都将给人生带来危害。任何事物我们都要从正反两个方向去思考,全面辩证地去看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比较清醒的认识。

  写作中,可以剖析单一思考方法的危害性;可以体现双向思考方法的优越性;可以观照生活,发表议论;可以记叙见闻、经历;可以讲述故事,畅谈体验、感受等。写成议论文,论述思考方法对生活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思考方法就有什么样的状态。人们常常习惯于惯性思维,其实换个角度思维,世界就变了,生活就不一样了。

(四)递进型----归纳法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构成递进关系。其方法是先确定每则材料的内涵,辨析材料内涵的层级关系,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此种审题方法简称归纳法。

  例: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1、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2、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第一则材料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

  第二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

  最佳立意:

  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初三作文立意4

  立意

立意lì yì[释义]

①(动)打定主意。

②(名)命意。

[构成]??动宾式:立|意[例句]??~明确。(作主语)[同音]??利益、力役、吏议

初三作文立意5

  教学目标

  1、掌握多则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2、通过严谨的步骤,审出精当的立意。

  多则材料文题的写作,一般指含有两个以上材料文题的写作,立意时应先概括每段文字的中心,然后根据段落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确定立意。如果是并列关系,应对各段立意进行合并总结。

  遵循三大原则

  1.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旨。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立意成文。

  2.多向性原则。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

  3.最佳性原则。选准角度,选取最佳角度立意成文。

  选取最佳立意,遵循以下原则

  1.题目要求限定的角度; 2.能触及材料主旨的角度; 3.具有新颖性的角度; 4.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选取恰当的思维切入口:

  从关键词句入手;从分析原因入手;从命题者感情倾向入手;从分析事物间的内在关系入手。

初三作文立意6

  作文立意创新

  成功作文的立意不仅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事物的本质或富有哲理性的东西,常常掩盖在生活的表象下。文章立意要深,必须透过表面的人或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发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鲜明个性。

  层层剥笋法也叫“解剖麻雀”法,它往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登堂入室,一层比一层更接近事理本质。这一层与下层的关系就像逻辑链条一样紧密相连,使说理更加充分。文章的`结构对行文的各层先后顺序有严格要求,鱼贯而行,环环相扣

  如写景,许多同学只是绘形绘色,停留在表象层次上,而这几句话则不然:“这几株长在砖缝里的小草的确不简单。因为这砖缝里没有足够的水份和土壤,也接受不到充足的阳光,可他们居然顽强地生长起来,真了不起!”显然,作者超越了绘形绘色的表层描写,而透过现象,把握了小草的精神气质,写出了其神韵,自然出手不凡。再如父母吵架,本是生活中烦恼的事儿,可有位同学透过现象发现了其中的本质意义:父母都是因为热心于工作,而疏于家务,于是因“柴米油盐”而“吵架”。这“吵架”的表层现象中却蕴含了父母一心为公的敬业精神。据此立意,写出了一篇既富生活气息,又具现实意义的优秀作文。

  在议论文中更是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是常见的递进式思路。《反对d八股》是通过“摆情况”、“论危害”、“提办法”的论证方法,批判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在列举这八大罪状时,便是运用层层剥笋的方法来论证的:前面五条“罪状”是用现象去剖析党八股的危害。从第六条开始作者从理性分析“不负责任,到处害人”,而第七条“流毒全党,妨害革命”,第八条“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就更深入地点出党八股的巨大危害性。这样层层深入地论证,既充分又周密,令人坚信不疑。

初三作文立意7

  新课标作文立意

  作文选取了两个材料,一则是西方报刊关于中国腾飞的报道达3亿次,一则是《中国青年报》对中国走向强大的报道。通关这两则材料,有以下特点:

  1.时政性增强,符合课标提升学生能力的原则要求,这样的作文,对于那种“只读圣贤书”,套做作文的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2.作文承接了“汶川地震”作文的命题思想,着重指导学生语文的学习不能离开现实生活。

  3.符合新课改理念,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训练学生思维,而不是死读书。

  4.作文打击了套作和无病呻吟的文章。

  那么这样的构思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思路入手进行分析。

  1.文中出现了中国腾飞的字眼,所以考生可以写中国腾飞的社会现象;

  2.考生可以问自己,中国为什么能腾飞,走向富强,那么必然得出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熏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中国人民的团结努力等;

  3.西方社会报道达3亿次,是不是真正的希望中国走向强大,从这个角度讲,这则作文具有思辨性的特点,学生可以一分为二的来看问题,一方面西方开始关注中国,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开始强大,同时也说明西方在警惕中国,作为当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居安思危,承担建设祖国的使命,让中国走向强大。所以学生可以从青年人应具备的精神入手来思考问题。

  4.《中国青年报》从民生、经济、社会政治等角度报道了中国,所以学生可以抓住任何一个侧面来写作也是不错的。

  5.另外考生可以写记叙文,书写祖国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在变化中写“腾飞”,写发展。

  总之,我认为今年的作文导向性明确,思路开阔,对于来年的作文备考和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都具有现实意义,指导我们的老师再不能教死书,我们的学生再不能死学习,一定要在学习中关注现实,写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此类作文谨防空喊口号,需从实际着手!

  山东枣庄三中 时均琪

  全国新课标作文题是新材料作文,本材料提倡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引导学生关心国计民生,是一个很好的导向,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趋势。

  不过本次材料作文的审题表面看起来比较宽,但是实际上写作角度不太多,考生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的毛病。第一段材料告诉考生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成了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之首,这是一个事实,表面看起来可以写“中国崛起”,但是这个题目太大了,如果不加限制,考生写出来,往往非常宽泛,空洞无力。

  第二段说明中国崛起值得称道的和值的关注的特点: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这是说明中国怎样崛起的,这才是写作的主要角度。考生可以写其中的一点,也可以写其中的两点,或者三点,甚至三点以上。

  因此,全国新课标作文题角度相对狭窄,容易导致作文空洞,夸夸其谈,大家要注意。

  山西省语文教学名师 徐鸥(成成中学)

  一、原题回放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命题意图

  高考课改区宁夏 吉林 黑龙江 山西 河南 新疆 海南共用一套题。作文在命题形式上与去年相同,都属于新材料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都与都与现实社会关联,对于倡导中学生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等具有导向作用。

  但细细分析还是会发现,今年的作文命题较去年稳中有变:

  一是去年所给材料有一定的隐喻性,如果不认真审题,就难以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今年的比较直接,学生容易把握主题;

  二是社会关注点有很大不同,20新课程标准卷的高考作文是非常值得回味、研究的,因为这个题目不在仅仅是关注个人的成长和成才规律;更是要我们关注世界和国家的命运,关注国家社会发展状况的大事,体现了恢弘大气又能够紧贴近时代脉搏的一种命题风范。

  由此看来,2011年新课程标准卷的高考作文命题可谓高屋建瓴。命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深远的历史意义,让学生在作文的实践中,思考作文要紧跟时代节拍,不能脱离现实,无病呻吟。伟大的时代成就宏伟的事业,宏伟的事业召唤有为的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的莘莘学子将个人的命运同民族、国家、人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做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而不是做在象牙塔中坐井观天的脱离实际的“书虫”

  三、构思方略

  新课程在注重高考作文命题限定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命题要能够给考生提供较为充分的自主性与开放性。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在此一方面,做得十分出色。

  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没有难为考生,立意的角度还是材料限定的范围,根据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我们可以抓关键词和关键句:中国崛起、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是材料的“切入点”。作文只要围绕“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个中心结合“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这六个方面来写作都是符合题意的。

  在立意上可将文章开掘得透辟独到,颖悟深邃,尽情展现自己思维的强度与力度。理性地看待中国崛起,一分为二地分析中国崛起,这是对中学生思维认识的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辩证地看问题,学会理性思考,分析在中国崛起中六个方面内部的问题和外部的问题。

  从文体方面说,写成议论文比较容易上手,围绕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这六个方面选择适合自己分论点来写作。

  虽然作文容易入手,但是要写出很好的文章则不是很容易,因为学生对此话题比较熟悉,但要写出新意,寻找恰如其分又新鲜生动的素材却并不容易,当然,这需要学生平时对生活的认识和积累。比如“经济发展”方面可以谈“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发展进步” ;“国际影响”方面可以谈抵制分裂、维护国家尊严的万众一心,姚明,刘翔,李娜等体育健儿的光荣与从容。“民生改善” 方面可以谈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众志成城…“科技水平”方面可以谈鸟巢、水立方,和神舟飞天的尖端科技。

  从语言方面说,考生应该明确语言内里是思维,这是考试成功一条规律,良好的语言素养是我们面对作文题目从容应对的不二法则。良好的语言素养,是让我们写出健朗大气、饱含情感的文字,而要杜绝那种做作忸怩、无病呻吟、故作高深、言之无物的文风。

  宁夏唐徕回中--洪春鸣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点评:今年课标卷宁夏的作文还是新材料作文。关于“中国崛起”作文既暗合中国社会热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又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热点,这是关注社会现实的作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应该说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没有难为考生,立意的角度还是材料限定的范围,第一段陈述事实“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第二段提出问题“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第三段 提出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根据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一般方法,我们可以抓关键词和关键句:中国崛起、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是材料的“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作文只要围绕“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个中心结合“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这六个方面来写作都是符合题意的。

  立意,“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好的立意,是很难取得好的成绩的,所以立意力求创新。理性地看待中国崛起,一分为二地分析中国崛起,这是对中学生思维认识的更高的要

初三作文立意8

  作文审题立意

《高中语文考试说明》中对学生作文等级的评定有两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在发展等级中.有一条“见解新颖”的要求。现在我们要知道的、是如何才能做到“见解新颖”.怎样才能少冒风险。

  我把作文的审题立意看作为“打洞”找基点,“见解新颖”就要求我们找的这个“点”要有新意。我们用揣摩法来审察题目的文字义及感情倾向,用观照法来联系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用追问法来敲定我们的初始立意是否合题意,这一过程,是初学立意者必须掌握的,是作文水平高些的人为下一步打定的基础――这

  是为立意的创新“定点定位”,没有这一步,下一步就容易偏题离题。 通常,立意要创新,就要与众人的思维不一样:或反弹琵琶,或发散思维。

  还以《树叶与树根》为例,我们为这则材料定的点是批评、责备树叶不该“一旦功成名就,就得意忘形”,那么,我们可以“反弹”成“有了成就,得意忘形不好,但兴奋一下,自豪一回还是可以的。”

  在此要强调的是“反弹”的内容要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社会公德和众人共识,如果言过其实,或辞不达意或硬“弹”,那就不如不“弹”。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弹”出新意,不是要“弹”离谱。“兴奋”、“自豪”与“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是有质的区别的,但又能表达一点成功的喜悦,与一般人“越是成功,越要谦虚谨慎”的理念是不同的。

  现在,我们来为寓言故事《枭逢鸠》进行审题立意。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徒,犹恶子之声。”

  显然,这则寓言故事阐述的.道理是“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面对”(初中教材中已有表述)。

  枭怎样做才算是“面对”呢?改变自己的叫声?发挥自己的特长――多抓田鼠,使乡人改变对它的厌恶?改变叫声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能选择第二种办法。

  如果让大家联系现实生活来立意呢?乡人对枭的态度使枭的生活处境很糟糕,这可以象征人们生活中不利的处境。枭要“面对”.人类自然要“面对”。枭是改变不了自己的缺陷的,因为它的这一缺陷是与生俱来的,只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人类多做有益的事,从而改变人类对它的厌恶。人类怎样对待自己不利的处境呢?只有如上所述,或者认识自己的毛病和不足,改掉它;或是想办法让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自己。这是此寓言故事的最佳立意。

  现在,我们来试试立一个与众不同的意。人们在审视这则材料的时候,把注意力都放在“枭”的言行上和“鸠”的点拨上.对“乡人”厌恶枭的叫声这一现象没做分析。乡人为何厌恶枭鸣? 只因叫声不悦耳,就说“枭叫有祸”,完全是迷信,是没有道理的。“枭”对这种无理“厌恶”完全可以不予理睬,只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还可以发挥想像,“枭”的叫声确实不好听.它用吉他等器乐来代替自己的歌声.让人们百听不厌。在这里,我们综合运用了发散思维和反弹琵琶的思维形式,使这则老材料赋有了新的内涵,为我们的作文“见解新颖”奠定了基础。

初三作文立意9

  初三放弃有关立意的作文600字1

  一个成功的人士绝对是一个懂得放弃的人,反之则亦然。曾在报纸中看到这样一则滑稽而又内涵深刻的小故事:一个年青人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我心中的阳光?”大师问:“你的包里裹着什么?”青年说:“是每一次的挣扎,痛苦,烦恼?”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青年惊讶极了!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放下它吧!”于是,青年谢过大师,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不过现在他轻松多了!

  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幕然间,我想起了大师的话。觉得有时,放弃也是一种解脱,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所以,我们不追求完美,放弃生命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包袱,在茂密的森林中,做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海中,做最纯净的一朵浪花;在无垠的蓝天中,做最吉祥的一朵云儿……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放弃,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是搏击风浪的水手,是展翅飞翔的雄鹰,是能撑出遗篇绿荫的树林!

  朋友,记住,学会放弃是生命中的一种解脱!让我们做成功人士,学会放弃吧!

  轻轻松松做完人生的旅途吧!

  初三放弃有关立意的作文600字2

  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

  一如感情,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地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慢慢地认识自己。

  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实在不能割舍。学会放弃,生活会更容易。

  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爱并不一定就刻骨铭心。

  这一程情深缘浅,走到今天,已经不容易,轻轻地抽出手,说声再见,真的很感谢――这一路上有你。

  曾说过爱你的,今天,仍是爱你。只是,爱你,却不能与你在一起。

  一如爱那原野的手特有的风光,爱它,却不能携它归去。

  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迷醉。

  是不能拥有的遗憾让我们更感眷恋;是夜半无眠的思念让我们更觉留恋。

  感情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地追寻并不能让生活更圆满。

  也许一点遗憾,一丝伤感,会让这份答案更隽永,也更久远。

  收拾起心情,续继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他,我才能遇到了你。续继走吧,你终将收获自己的美丽。

  一个永远不想失去你的人,未必是爱你的人,未必对你忠心耿耿。有时只是头脑不清的强烈占有欲者,他们会做出各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还如此理所当然。

  谁说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它。有时候,有些人,为了得到他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以致走向极端。

  其实,许多东西是“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瞧的”,一旦得到了它,它便会失去昔日的光彩。

  所以,在许多时候,我们应该懂得放弃。

  初三放弃有关立意的作文600字3

  孔子有个得意门生,名字很奇怪,叫宓子贱。宓子贱在鲁国的单父这个地方任职前,去拜谒孔子。孔子叮嘱他:“不要因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相反而轻易否决别人,更不要轻率许人,这样容易丧失操守。”

  子贱在位期间,齐国进攻鲁国,单父恰好在齐军的必经之路上。此时正值秋收,田里的麦子成熟在望,但齐军一来,粮食肯定会被敌人抢走。

  单父的百姓急了,纷纷向宓子贱提议说,应该赶在齐军到来之前,发动所有人抢收麦子。因为是非常时刻,也不要管谁种谁收,谁抢到就归谁,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能便宜了齐国人!但宓子贱早已拿定主意,前来请求的人都被他拒之门外。

  齐军很快攻到单父,田里的麦子被他们一抢而光。

  过了几天,鲁国当政的贵族季孙氏听说了这件事,大为震怒:这宓子贱怎么能把粮食拱手相让给外来侵略者呢?他亲自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可宓子贱说:“今年田里没有收成没关系,明年还可以再种再收。但如果我允许大家去抢收麦子,那么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就可以不劳而获,他们会暗暗盼着明年还有这样趁火打劫的机会。这样一来,地方的民风就跟着变坏了。对于鲁国来说,一季麦子是小事,但如果让老百姓产生了靠敌人入侵而发财的念头,他们就不会拼命抵抗敌人的侵略了,这才是鲁国的大害啊!衡量了这个利害关系后,该放弃的还是一定要放弃。”

  听了宓子贱的话,季孙氏惭愧地说:“我真是目光短浅,比不上宓子贱的智慧啊。”

  初三放弃有关立意的作文600字4

  不意味着失去.而拥有也不意味着得到!

  人的一生中.几经徘徊.几经等待.往往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记得有一年.我甚是彷徨.就似断了线的风筝一般。找不到应有的方向?

  在我执着的不肯放下内心的负担时。我毅然选择了放弃。回头想想~放弃是一种洒脱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与世无争!你看。当你与友人争吵时。俩人都不肯让步。你放弃了你的倔强。罢手言和你是否又多了一个知己?你想。当小偷放弃了他那愚蠢的行为`弃恶从善。世界是否又多了一份安然?你猜。当那些贪官污吏都放弃不该有的财产。为民做主。世界是否又多了一些人的不必要牺牲?

  你放弃了贪图享受。把剩余的那一分一厘捐赠给那受灾的孩子。他们是不是会多一些温饱?

  你放弃了自己所谓的“面子”。去看看那些在大街上讨饭的人。他们是不是会多一丝欣慰?

  回望。你曾做过的点点滴滴。是否让你潸然泪下?

  不求象成功人士的风光。也不去奢望威名远扬。求的应是那适当的放弃求的是那正直的脊梁

  此刻我要为那放弃呐喊。为那些不慕名利的人呐喊:

  看。这就是放弃。这就是这种至高无上的境界。你做到了么?你感受到了么?你看到了么?

  放弃的意味深长。如春日流水。细水长留。

  又如夏日煦风。吹之则去。

  放弃时好时坏。看你如何去理解这深含大意的词

  记住:放弃不意味着失去。拥有不意味着得到。

  放开了手。去看和感悟这个世界吧!

  初三放弃有关立意的作文600字5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放弃,放弃不是逃避,也不是舍弃,是一种等待,是为了下次更好的进取,古语说的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取得了大败吴国的战绩,放弃看起来是退了一步,其实是以退为进,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学会放弃,能让你静下心来思考,反省;学会放弃,可以解脱内心的矛盾,让自己更清楚的看清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是为下次的目标而做铺垫准备。也只有学会放弃,才更懂得拥有,懂得珍惜。

  有些事该放弃时就要放弃,不放弃就是勉强自己,就是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压力,这样勉强的坚持未必就能成功,到最后也许就是一场空…在你追逐想要得到的东西时,也许会把最美好的东西丢失,你所付出的代价是你所得到的东西所无法弥补的…

  有些人该放弃就必须要放弃。握在手中的不见得就是属于你的,错过花就会收获雨,错过他我才会遇见你…

  但有些东西是不能放弃的,那就是做人的骨气,骨气一旦放弃,那就等于丢失了自己做人的原则…

  万物是息息相关的,有因就有果,有失去就会有得到,放弃是一种智慧,没有放弃就没有得到,当你选择了放弃时,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又得到了…

  许多时候,我们都是在经历以后才会懂得,懂得适时的坚持和放弃,在得到与失去当中,我们慢慢的认识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那些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放弃…

  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放弃该放弃的,把握该把握的,这样我们就会拥有该拥有的。

  学会放弃,懂得放弃,生活就会变的更加容易,学会放弃,懂得放弃,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会放弃,懂得放弃,这样的人生才会多一份轻松,多一份坦然,多一份自信…

  所以,有时候,有些人,该放弃就放弃,只因为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初三放弃有关立意的作文600字

初三作文立意10

  现在,我们来为寓言故事《枭逢鸠》进行审题立意。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徒,犹恶子之声。”

  显然,这则寓言故事阐述的道理是“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面对”(初中教材中已有表述)。

  枭怎样做才算是“面对”呢?改变自己的叫声?发挥自己的特长——多抓田鼠,使乡人改变对它的厌恶?改变叫声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能选择第二种办法。

  如果让大家联系现实生活来立意呢?乡人对枭的态度使枭的生活处境很糟糕,这可以象征人们生活中不利的处境。枭要“面对”.人类自然要“面对”。枭是改变不了自己的缺陷的,因为它的这一缺陷是与生俱来的,只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人类多做有益的事,从而改变人类对它的厌恶。人类怎样对待自己不利的处境呢?只有如上所述,或者认识自己的毛病和不足,改掉它;或是想办法让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自己。这是此寓言故事的最佳立意。

  现在,我们来试试立一个与众不同的意。人们在审视这则材料的时候,把注意力都放在“枭”的言行上和“鸠”的点拨上.对“乡人”厌恶枭的叫声这一现象没做分析。乡人为何厌恶枭鸣? 只因叫声不悦耳,就说“枭叫有祸”,完全是迷信,是没有道理的。“枭”对这种无理“厌恶”完全可以不予理睬,只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还可以发挥想像,“枭”的叫声确实不好听.它用吉他等器乐来代替自己的歌声.让人们百听不厌。在这里,我们综合运用了发散思维和反弹琵琶的思维形式,使这则老材料赋有了新的内涵,为我们的作文“见解新颖”奠定了基础。

初三作文立意11

  一、 说教材

  新材料作文时20xx年高考出现的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学生虽接触了很多,但是理解掌握得并不好,还需要系统的进行讲解强化其认识,促使其掌握方法。

  二、 说学生

  学生对这样的作文训练已经不陌生,但是在审题立意时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或者跑题的现象,以致于在写作时总是不能很好得拿到作文分数。

  三、 说教学目标:学生了解新材料作文的要求;

  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三步法”的基本步骤。

  学生学会运用“三步法”分析新材料作文。

  四、 说教学重点

  作文材料立意角度的寻找。

  五、 说教学难点:立意的创新。

  六、 说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启发教学 讨论法

  七、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害怕写作文吗?害怕的同学究竟是怕什么呢?

  如同学所说,确实有很多的因素,造成我们在写作时文思枯竭、言语乏味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至关重要的一个——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二) 指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1、 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2、 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的发放和步骤。

(三) 检查导学案的预习情况。

  1、 何谓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征,使得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2、 新材料作文审题的主要方法?

  理清对象;分清主次;辨清关系;析清含义。

(四)通过导学案给出的作文材料及设置的相关问题来共同学习、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20xx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这则材料,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4)透过乌鸦被抓这个现象,我们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6)你怎样看待乌鸦的行为?你认为乌鸦的模仿是对还是错?请具体说明理由。

(7)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可以提出怎样的观点?(讨论,自由发言)

  1、知人难,知己更难。

  2、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3、摆正自己的位置。

  4、要有自知之明。

  5、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

  6、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

(五)、归纳小结

  回头看看,我们刚才是通过哪些步骤,运用那些方法来确定这些立意的:

(六)、小结归纳:

  简而言之,面对新材料作文,我们不要笼统的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可以做如下梳理: 第一步: 整体概括

  1、何人——

  2、何事——

  3、何果——

  第二步:追问原因

  1、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第三步:确定立意

  1、 立意——

  2、 立意——

(七)做相应练习以熟悉方法:

  材料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猪八戒站在镜子前,镜子里映出猪八戒丑陋的模样。八戒生气了,举起钉耙把镜子打得粉碎。他放下钉耙低头一瞧,无数个碎镜片里又映出无数个自己丑陋的模样。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整体概括:

  1、何人——猪八戒

  2、何事——打碎了镜子

  3、何果——镜片又映出无数自己丑陋的模样。

  追问原因:

  1、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因为看到了自己丑陋的模样。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面对不足采取的方法不对。

  确定立意:

  1、赞美这种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渴望改正的精神。

  2、正视不足,采取好的方法努力改正。

  师小结:材料1只是涉及到一个对象的,比较简单,下面看材料2,当中涉及到几个对象,相对复杂一些。

  材料2:

  阅读“滥竽充数”的故事,根据要求作文。

《韩非子内储说上》里说,齐宣王喜欢听吹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齐吹奏。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里面凑数,照样得到很多赏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缗王继承王位,却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就逃跑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整体概括:

  1、何人——齐宣王; 何事——听三百人一齐吹竽; 何果—— 南郭滥竽充数

  2、何人——齐缗王; 何事——听每个人单独吹竽; 何果—— 南郭逃跑了

  3、何人——南郭; 何事——根本不会吹竽,滥竽充数; 何果——最后逃跑了

  4、何人——南郭的同事们; 何事——南郭不会吹竽,而不举报; 何果——南郭滥竽充数

  追问原因:

  1、宣王当政,南郭为什么能够滥竽充数? 宣王为南郭滥竽充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为什么齐缗王当政会致使南郭逃跑呢? 缗王改革,南郭无处藏身。

  3、南郭自己为什么要逃跑? 认识到自己没有真才实学。

  4、为什么同事都知道南郭不会吹竽却不说出来?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确定立意:

  1、“大锅饭”要不得 2、领导要有改革精神

  3、①要有真才实学②人贵有自知之明

  4、敢于抨击不正之风,好好先生要不得

(八)、巩固练习:

  20xx年全国高考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附:参考立意

  一. 从乌龟的角度

  何人----第一只小乌龟;

  何事----出来侦察,被游客护送,安全游进大海。

  何果----其他乌龟将被老鹰捉走

  立意:

  做好本职工作,尤其领导,不能带好“头”,将祸患无穷。

  何人----后边的乌龟

  何事----错误的信息使他们以为外边是安全的,鱼贯而出。

  何果----将被老鹰蚕食

  立意:

  1. 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

  2. 不能盲从

  3. 做事应谨慎小心

  4. 应加强把关。层层把关,保证万无一失。

  二. 从游客的角度

  何人----游客;

  何事----赶走老鹰,护送一只小海龟安全到海

  何果----信息错误,将有更多海龟被老鹰蚕食

  立意:1. 爱有时也是伤害——可以谈家庭教育。2. 人类的无知——谈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

  3. 大自然的神奇——谈人类的肤浅

  4. 竞争——谈自然的优胜劣汰。

  5. 尊重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人类总是以自己的喜好保护什么,或者残害什么。

  6. 事与愿违——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三. 从老鹰的角度

  何人----老鹰;

  何事----被游客赶走,但是等待时机,带更多的老鹰来。

  何果----可以饱餐一顿。

  立意:

  1. 不要被一时的困境所吓倒,坚持就是胜利。

  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凭借经验,将有大鱼上钩。

  3. 等待时机,把握机遇。

(九).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238页第三题。

  八、 说板书:

  板书设计是把审题立意步骤在黑板上呈现给学生,方便学生审题是对照,有直观性。

  九、 说反思

  因为有领导及教师听课,所以学生表现不似平常活跃,但同学们能够投入其中,积极地思考、回答,从他们的表现中,我感觉他们对作文材料的审题有了一定的把握,这是一个号的开始,但也有部分同学理解不佳,希望在接下来的训练巩固中他们能有更好的表现。

初三作文立意12

  高考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腾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第一步逐一分析:

  材料一是道尔顿把樱桃红色的袜子当做棕灰色袜子送给了妈妈,经过仔细研究,他发现了色盲症,填补了医学上的一个空白;

  材料二安藤百福看到人们排队购买拉面,于是购买了油和面,经过一年的艰苦研究,发明了方便面,创造了一个新产业;

  材料三乔利把灯油弄到了客人的衣服上,后来他发现沾灯油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清除了污渍,由此,他经过艰苦的研究,发明了干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洗衣方法。

  第二步综合归纳:在把握各则材料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可以提炼出三个材料的共同点:

  道尔顿、安腾百福和乔利最后都获得了成功,而且这种成功是源于一种创造、创新。

  他们的成功是有相同之处的,那就是不仅从困难、危机、细节中发现问题,而且善于思考探究并着手解决。由此看来,“遇到困难,限于困境——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敢于创造,勇于创新”即为三则材料的中心题意。

  关键词: “创新”“留心生活”“勤于思考”等。

  全国二卷高考作文的要求是“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这与以往“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的写作要求是有明显区别的。而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了“写作要符合中心题意和重要题意”这一要求,这反映了命题者的意图:审题必须从材料出发,作文立意不能漫无边际,要求紧扣三则材料,立意角度要符合三则材料关联的内容。

  第三步抽象概括,展开思路,根据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立意。

  参考立意:

  1.思考和坚持是成功的基础;

  2.创新需要付出长久的努力;

  3.困境中要思变;

  4.偶然中蕴含着机遇;

  5.科学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

初三作文立意13

  只要心中有阳光,即使外界是黑暗的,我们的心中也是光明的,我们的日子也是闪亮的。

  那是一个漫长的黑夜,世界末日的谣言骗人很多的人:“世界上将永远被黑暗笼罩,太阳将会失去它的光辉,海啸将会在不久之后来临,大水将会把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毁灭、覆盖……”这些谣言在手机上、互联网上、传的沸沸扬扬。很多人们都面临着恐惧,人们看着漆黑的天空,期待着太阳的升起。

  我打开手机,看到人们的祈祷,也不禁感到了恐惧,永远的黑暗,没有阳光……心中顿时一片冰凉。看着表上秒针的转动,期待着第二天阳光的到来。我坐在床上,看着天上的月亮一点一点的失去光亮,一点一点的在我眼前消失,心一下子冻住了。真的没有阳光了吗?拿着手机看着QQ上的聊天记录,那么多的信息:“你还好吗?不要担心,即使末日来临我也将永远陪着你。”“即使大海会将我们冲毁,但永远不会抹灭我们之间美好的记忆,我们心连着心一起度过这最后的时光……”看着这些祝福语和真诚的留言,心中仿佛升起了一个太阳,不是炙热的,而是温暖的,明亮的。温暖了我的心头,融化了第二天一缕阳光爬进来窗户射在我的脸上看到阳光我的整颗心沸腾了互相发着祝福的留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心头的一块块坚冰。

  第二天,一缕阳光爬进来窗户,射在我的脸上。看到阳光,我的整颗心沸腾了!互相发着祝福的留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这件事过后,我们相信即使外界是黑暗的,只要我们的心中有阳光那日子是闪亮的,不放弃希望就像李白一样,即使自己仕途多么黑暗,但他还存在一丝光明,一直坚持着,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绝唱;像毛泽东一样,不管解放路途中多么艰难,不畏艰苦留下振人心弦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心中有阳光,我们的生活就将是闪烁的。相信希望,永不放弃!

初三作文立意14

  关键性语句是指所给材料的中心句和关键句。在区分这些关键性语句时,要注意联合复句、偏正复句或联合句群、偏正句群的辨识。

  例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①在美国阿拉斯加一个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②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③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④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⑤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⑥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这是个叙述性材料。纵观全段文字,⑤⑥两句是关键性语句,句⑤从反面说明错误做法导致的不良结果,句⑥用转折复句从正面指出恢复生态平衡所收到的良好效果,由此不难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例2【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二、舍次求主法

  一个材料,其叙述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常常具有多个叙述对象。因此在阅读材料时,我们一定要分清哪个叙述对象体现了整个材料的主要倾向,哪个叙述对象没有体现主要倾向。体现主要倾向的就是叙述的主要对象,反之,就是次要对象。把握了这个倾向,材料的立意也就不难搞清楚了。

  例3:就下面短文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能够联系实际的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①山坡上有一棵巨树的残干。②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xx年了。③当初它只是一棵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④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止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⑤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此材料叙述的对象有两个:大树和甲虫。依据句③中”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和句⑤两个关键性语句,可推断出材料叙述的主要对象是大树。历经4xx年,遭受14次闪电、无数次山崩和风雨摧残却顽强成长为大树的”它“,竟然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死的甲虫面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微小的错误,要防微杜渐。这就是材料的主要倾向和立意。首先要把这则寓言的信息进行整合。巨树不惧雷电,却毁于小虫,可见微小而不停止的功击力量惊人,因为”小“,人们通常重视程度不够,而一旦意识到问题出现,回天业已无力。社会和人生中,不是有许多这样的道理吗?如此,核心观点也就提炼出来了。

  三、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例4【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例: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毋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写了三个人物,先要弄清他们的关系,安泰和盖姬是母子关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敌人,一向无敌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离开了力量之源—大地母亲。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

  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

  四、由果寻因法

  任何一个材料都要交代事情的结果,如果我们抓住这个结果,并由果寻因,常常会分析出材料的主旨,从而确立正确的立意。同样,有些材料是具有对照性的,如果我们在由果寻因的基础上,又根据材料的对比性特征,全面分析材料,就会对材料作出更加全面正确的分析,也就避免了片面性。

  例5: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实验“。实验人员先把一个油锅加热,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油锅。在这生死存亡关头,这只青蛙反应相当敏捷,它双腿一蹬,一跃而起,竟跳出油锅,安然逃生。

  隔了半小时,实验人员又架起一只锅,注入满满的清水,然后把那只青蛙扔进锅里。这一回,那只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实验人员则悄悄在锅下面加热。青蛙并不在意,仍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等到水不断升温,青蛙终于感到难以忍受,但它却再也没有那一跃而起的力量,只得葬身锅底。

  青蛙为何能”安然逃生“?正是因为它有一种忧患意识,在生死存亡关头,能一跃而跳出油锅。同样也还是这只青蛙,却又为何”葬身锅底“?这是因为它满足”逍遥自在,恬然自得“的环境,以致当危险悄悄袭来时,它”并不在意,仍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同样是这只青蛙,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材料本身具有明显的对照特点。我们在由果寻因法的基础上,再运用对比法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得出这样三条结论:一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是处逆境要勇于拼搏,居顺境应头脑清醒,wholesale boss handbag,自强不息;三是及时自拔,犹未为晚,不以为然,则必将滑向灾难的深渊。

  例6【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初三作文立意15

  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写作指导:表层含义: “向上看”即仰视或抬头,“向下看”即俯视或低头;“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

  深层含义:“向上看”可以理解为“目标远大”“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下面”可以理解为“看到不足和差距”,从而有一种向上的动力。“向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下面”可以理解为“很渺小”,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层含义:“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关注那些生活艰难却不失信心和勇气的人们”,“在上面”可以理解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也可以理解为“自负、高高在上”,从而止步不前。

  其次选择角度,鲜明立意。

  可以选择第一句立意,可以选择第二句立意,也可以二者兼之立意,最后,要注意文题有写议论文的明确要求。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扬长避短”有三层解释:第一层解释,发挥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第二层解释,宣扬别人的长处,回避别人的短处;第三层解释,善于学习使自己擅长的技能更长,避开自己的短处。这三层解释包含了应用、交流和学习等方面的道理。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其中一层解释,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立意分析】

  抓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点,从信息点中找到立意点,明确文体。第一步,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中心内容;第二,关注材料中人物的关键词,明确立意的范围;第三,选择文体,拟写作文。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立意分析】

  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材料】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星巴克的老板舒尔茨有次去英国出差,在伦敦最繁华金贵的地方,看见在很多名牌店的中间夹着一个非常小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他很好奇的走了进去,见一胡子拉碴的老人在整理奶酪,他问:“老先生,这里是寸金之地,您卖奶酪的钱够付房租吗?”

  老人看着他说:“先买十英镑的奶酪,我再回答你。”舒尔茨于是买了十几英镑的奶酪。

“年轻人,你走出我店门向外看看,”老头说,“这街上所有你看见的豪华店铺基本上都是我们家的地产。我们家很多代人都卖奶酪,赚了钱就买些店铺。我和我儿子现在还是卖奶酪,因为我们喜欢卖奶酪。”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这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伦敦土豪卖奶酪,凭借这简单的工作赢得了亿万家产。从“我们喜欢卖奶酪”工作来看,人生可以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来立意;从我们家很多代人都卖奶酪来看,人生要学会坚持。

【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立意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时,此题可实写,也可虚写,因为“缝隙”不单可以实指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还可比喻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现象)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应“留一道缝隙”。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意义)以此可以留足空间,避免出现问题。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方法)如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包容。“留下一道缝隙”应该注意什么?(告诫)该疏则疏,恰到好处。如此一问,思路定然豁然开朗。材料中要求“丰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做人和处事,如果时时处处追求“丰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可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1.艺术创作上追求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欧·亨利式的结尾”“冰山原则”“留白”等;

  2.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为自己留后路;

  3.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

  4.给持不同见解者留缝隙,可形成思想的兼容;

  5.保护环境: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空间);

【材料】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己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粗給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关爱与责任:游客打算租房,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老人的提议展示了为他人考虑的一种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一种关爱从点滴开始的素养,更蕴含了消费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

  善良与宽容:当游客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老人,他打碎了一个精美的玻璃杯时,老人则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老人宽慰的话语不仅抚慰了游客的心,也揭示了他的善良。这个世界上善良的情怀会让人永远记住。

  尽职与原则:老人进屋后,首先询问游客:“玻璃杯碎片呢?”当得知游客已把碎片和别的垃圾一起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拒绝把房屋租给游客。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这个细节、这个举动,不仅将老人的尽职行为、原则风范、敬业做派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蕴涵了一种生态环保的担荷意识。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分析】

  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行为影响了位置: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他的位置、成就、社会评价等等。

  2.位置影响了行为:意思是当一个人身处其位、身处其境时,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及行为,正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从辩证的角度考虑,位置与行为具有相互影响。

  立意属于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都是切合题意的较佳立意;如果所写内容只涉及“行为”或“位置” 的一个方面,却没有涉及“行为”“位置”的关系的,属于基本合题;如果所写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另起炉灶的,则属于跑题。

【材料】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材料分别为英国文艺评论家、散文作家海斯利特和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格言,两句话都是紧扣“忙”与“闲”两个要素,阐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按百度百科中的解释:“忙”最重要的义项是事情多,没空闲;“闲” 最重要的义项是无事,与“忙”相对。这样看来“忙”和“闲”是两种对立的状态,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这两种状态往往纠缠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忙里”不是可以“偷闲”吗?实际上海斯利特和西塞罗的话都表达了这种对立中的统一。

  第一句“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只有充分有序的忙碌后,才会有闲暇;第二层意思是在忙碌自己喜欢的事时,即便忙碌也让人有轻松畅快的闲暇之感。

  第二句“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心,即第一句的第二层意思,全神贯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最好的放松;第二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思,在忙碌中放逐了思想;第三个角度,忙于思而闲于身,思想不停地运转而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考生写作时,既可以围绕一句话来立意,也可以从两句话的同异性入手,但应该扣住“忙”与“闲”的关系行文。如果文中既有“忙”也有“闲”,但缺少“忙”与“闲”合理的关系思考,在三类、四类中打分。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顶多3元。”“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值多少钱?”“正好10元呀。”“只有10元吗?”“7加3不是等于10吗?”“但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可以做成芝麻糖,这样,芝麻糖就可以卖到20元了。”商人告诉儿子,生活给你一斤芝麻,不只是一斤芝麻,生活给你一斤黄糖,也不只是一斤黄糖,它们的延伸值,就全靠你的智慧去创造了。用好人生的加法,对于人生的成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请以“用好人生的加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分析】

  这则材料意在告诫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条件,用心用智慧去经营、创新,挖掘潜在的价值。一言以蔽之,用有限的条件创造无尽的价值。只要紧扣“人生的加法”,来阐发议论,分析说理即可。

初三作文立意16

  中考话题作文提倡的“三自”原则,即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主,鼓励同学们解放思想,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写出极具个性化的作文来。从中考作文来看,同学们的立意还是令人担忧,即使是优秀作文,立意的空间太小,视野还不够开阔,甚至出现了雷同的立意。事实上,中考作文要想得满分,立意不创新是根本不可能的。

  话题作文的立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放开视野,寻求广度。

  也就是说,我们围绕所给的话题,把选材和立意的视野放开,不只是局限于话题本身。如20xx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目以“桥”为话题,我们在立意时就不能只想到生活中有形的普通的“桥”,更应该想到文学作品中的“桥”,以及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等等。有了广阔的视野,然后选择自己最能写好的角度立意。

  二是有的放矢,把握精度。

  同学们写文章立意要做到有很强的针对性,紧跟社会和时代的步伐,或倡导健康向上的精神,或针砭时弊,发人深省,或提炼哲理,令人警醒。如20xx年湖南益阳市以“书”为话题的中考满分作文《西游后传》,通过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的打算,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讽刺当今社会上贪求功名利禄的风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是纵横拓展,追求深度。

  即在立意时,要放开思想,多往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挖掘出深刻的内涵来。如20xx年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责任》,记叙了婆媳之间矛盾的产生到最后解决的过程,得出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的道理,使文章的立意有了深度,给人启迪。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话题作文立意自主的广阔空间,大胆创新,实现“短笛有腔信口吹”的立意境界呢?在这里给同学们讲解中考话题作文获取满分的四个绝招。

初三作文立意17

【说明】本文系本人于20xx年3月11日晚在“生成语文研究中心专题讲座”上的讲座稿之浓缩版。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 “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面对这些时事类材料作文,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呢以下我将结合自己在日常作文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姑且大言不惭地说成是“现身说法”吧——以20xx年以来受《文道》杂志(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广东《少男少女》杂志社编辑出版)“时新素材·热点追踪”栏目和《作文合唱团·鲜素材》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直播新素材·时事聚焦”栏目之约所写的时事评论类文章(截取片段),略谈拙见。

  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值得褒扬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或者同一件事情,既有值得褒扬之处,又有应当贬抑之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要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当然,在考场上为了提高作文分数,应尽量选取最佳的角度来立意;应避免模棱两可的“擦边球”式立意。或者,也可以从二至三个方面来立意,但是一定要注意行文时呈现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不可前后自相矛盾。

  其实,时评类文章的审题立意和观点陈述最能体现高考考纲在写作 “发展等级”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的能力要求。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以下从四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原因。也就是说,面对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

  例如,面对以“量多体大人海”为特点的“中国式吉尼斯”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 “活动走样的根源”这个角度进行思考:

  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中国式吉尼斯”的大量产生?为什么某些项目非得与吉尼斯“攀亲”?难道没有“破纪录”就不足以彰显其品味?究其原因,是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使然。

  据此,可以从“拒绝浮躁心态”“回归事物本真”的角度来确定论点。

  再如,面对中国“土豪现象”,我们也应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思考土豪们“大把花钱为哪般”: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中国“土豪现象”也不例外,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就其本质来讲,这是物质主义或金钱至上的一种表现,其心理根源主要是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希望以金钱和财富来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以求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和追捧。还有一些人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想改善生活,于是乎也大把地花钱。

  如此思考论述,就使得文章立意深刻,不致人云亦云而肤浅地一味批驳“土豪现象”,将土豪“一棍子打死”。

  二、辩证角度析问题

  时事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平常我们在QQ群里或微信群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在讲道理、作分析时,观点过于偏激,总会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过分的强调,把话说得太肯定,太绝对——对某件事情要么大吹特吹,

  要么全盘否定——这样就成了站不住脚的“过头话”。 对于利弊互见的时事,我们必须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辩证的角度来审题立意,来分析问题,才能使文章的观点更加客观真实,也更具说服力。例如,针对“近年来各地惊爆小学生梦想长大后当吃货、当土豪、当高官等实惠理想”这一时事材料,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审题立意。首先,从正面立意:应当理性地看待此种现象——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惊叹与担忧。这是“童言无忌”的最好诠释,是“言为心声”的最好见证。孩子们只是说出了他们的真实而淳朴的想法而已,值得我们用心呵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指责那些想成为“吃货”“土豪”“高官”的孩子。我们必须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小学生的“实惠”理想,在肯定他们这些理想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道德观,教育他们如何通过正当途径成为“富豪”“高官”然后,从反面立意:从此类事件中引发对“励志”教育的反思

——虽然我们不必因小学生的理想过于“实惠”而惊叹与担忧,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此种现象为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励志”教育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深思。学生的理想不再“高大上”,折射出的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励志”教育的物质化、功利化和庸俗化。

  又如,针对“春节抢红包热潮”这一时事材料,我们同样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构思行文。

  从正面角度立意,针对许多人对抢红包的贬抑观点,提出此事值得点赞之处——科技创新传统,值得点赞:

  存在即合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抢红包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网上发放红包是现代企业运用先进科技和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的商业形态和营销模式进行的改变、促进与创新。我们平常都强调社会要创新,都说要有互联网思维,今年(20xx年)的红包大战,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种创新,是对传统节日进行互联网式的改造。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参与红包大战,否则就落伍了。

  从反面角度立意,针对很多人由于沉溺于抢红包而淡漠了亲情与友情的现实,提出“感情胜过红包,防止走偏”的观点:

  春节抢红包,全民狂欢,乐此不疲。然而,在享受抢红包的惬意与激情、快乐与温馨的同时,务必理性对待红包文化,防止走偏。互联网红包固然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然而无论如何也无法代替传统的春节红包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与满满的祝愿。抢红包作为过年方式的创新,与其它新民俗一样,如果不能稳固亲情和友情,只能是昙花一现,最终还是会被抛弃。

  三、明确主体作分析

  众所周知,一件事情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对于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组织成文时,可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其它角度为次;也可几个角度的议论内容平分笔力。

  例如,针对“高考作文原型遭人肉”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教育反思的角度来立意: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高中生的品格教育做得怎样?当下的高中教育究竟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据此提炼出以下观点:品格比分数更重要;人格的缺陷比知识的缺陷更可怕;别在人生的考试中不及格。

  从维护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立意:我们需要规范“人肉”搜索:什么部门、什么人可以进行“人肉”搜索?“人肉”搜索之后又该如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据此提炼出以下观点:“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暴力;规范“人肉”搜索;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从事件的起因的角度来立意:为什么这道作文题会引发考生的极大不满和愤怒?高考作文题命制如何体现“教育公平”?

  据此提炼出以下话题:作文的目的;作文如何接地气;作文与语文教育。

  又如,针对“青岛天价大虾”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商家的利益来看:商家唯利是图,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采取欺诈手段实施宰客行为。这样的短视之举,不仅损害了自身的诚信,也扰乱了市

  场秩序,破坏了城市形象。

  据此提炼出以下话题:短视行为与长远目标;诚信与利益。

  从消费者的态度来看: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是该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还是应该勇敢站出来、与商家“较真”,结果完全不同。

  据此提炼出以下话题:沉默与较真;忍让与斗争;侵权与维权。

  从相关部门的反应来看:当消费者正当权益受到侵犯而寻求有关部门帮助时,有关部门要么反应迟缓,要么互相推诿。正是因为监管缺位或不力,才使得诸多不良事件屡禁不止。

  据此提炼出以下话题:突击式“严打”;呼唤有效监管;根治宰客现象。

  从事发地的角度来看:“天价大虾”事件曝光后,又爆出“天价蟹”事件,一时间青岛各种负面新闻云集,城市形象遭受“重创”,“好客山东”亦受连累。

  据此提炼出以下话题:城市形象广告;细节胜于口号;恶事传千里。

  四、联系现实求拓展

  为了增强作文的思想深刻性,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这也应当是时事类作文的考查目标之一),时事类作文还须在就事论事之外,联系现实作拓展议论。

  例如:针对英国“中式教育”实验这一事件,我们可以联系现实,做出如下论述:

  无论是一个政府,还是一个部门、一个组织,抑或个人,当我们发现自身发展存在问题时,首先应当敢于正视和剖析问题,探究问题的症结所在和解决办法;其次,应当大胆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勇于实验——即使“拿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优劣共存;最后是通过实验,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借鉴和参考。

  还可再作进一步的拓展议论:

  推而广之,对于任何事物,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它的优劣,切勿片面地做出评价,更不可盲目跟风。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个体,一项事业,能够持续稳健发展,离不开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道路、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方法。否则,就会走弯路,甚至走错路,直至走上不归路。

  又如,针对地铁“凤爪女”“瓜子男”事件,我们除了从事件发生的根源提炼出“文明常识”“文明习惯”等话题之外,还应当进一步拓展,提炼出“道德自觉”“违规成本”“法律成本”等话题。据此,可做如下论述:

  纵观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不文明现象,我们发现,如果只停留在道德说教或谴责上,而没有相应的违规处罚措施,是很难见效的。如今,社会上不乏形形色色的各种“公约”和“守则”,可大多没有规定若违反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会由什么部门去执行处罚。当然,绝大多数人还是能自觉遵守公约和守则的。可是,因为违规成本过低,不少人依旧我行我素,置公约和守则于不顾,屡屡挑战道德文明。须知,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道德自觉和法律处罚的共同维护。

  总结一下我的不成熟的观点——对于时事类材料作文,可以从四个方面审题立意: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辩证角度析问题,

  三、明确主体作分析。

  四、联系现实求拓展。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近年来所写的几篇时评类教辅文章,提出的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大师批评指正!

  最后,衷心感谢生成课堂研究中心、江苏人民出版社《鲜素材》编辑中心和江苏创一文化为我提供此次与大家交流、学习的平台!

  感谢后台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同时也感谢广东省《文道》杂志社和江苏省《鲜素材》杂志社平日为我提供发表作品的平台以及对我的悉心指导!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不吝赐教与真诚指导!

初三作文立意18

  思想1: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者是一种辩证关系。

  阐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就好像鸟的一双翅膀,折损一翼,鸟不得飞。一个国家,物质财富的充实,固然好,但如果国民的素质、信仰、思想、道德等精神文明的因素不够充实,那么,这个国家的国民不过是一群生活在沙雕宫殿里的虫子,随时可以被消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文明的建设往往更重要。救治灵魂比救治肉体更有价值。

  思想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地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进步。

  阐释:物质丰裕,民风淳厚,这便是理想的社会,自古及今,人们都在憧憬。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桃花源,《镜花缘》中描绘了一个君子国。在这些虚构的社会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和谐地发展着,因此,我们读来甚为美好。人行世间,有三个层面,一是俗务,人际应酬之类即是;二是事业,人总得干事,干事当然要求干成事;三是审美。审美极为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人生还需琴棋书画诗酒花。哲学家阿诺德说过:“诗歌拯救世界。”许多人仅仅停留在第一层面,或第二层面,而没有审美没有精神的审美愉悦,心便难以充实和净化。许多人感叹人生苦短,其实,苦是因为人生不是审美人生,短是因为灵魂没有精神家园。

初三作文立意19

  教学目标:

  1、了解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的特点,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2、要求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3、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4、掌握单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有新意)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所以,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也需要做到准、深、新。

  二、材料作文的概念界定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三、材料作文的特点

  近年来,材料作文命题采用新的设计思路,被称为新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得套作或抄袭。撤销话题、强化材料,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1、典型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知。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材料的大概内容是鲸为了追捕沙丁鱼陷入海滩,而沙丁鱼却逃生了。我们首先看巨大的鲸是怎样陷入沙滩的,因为它只看到沙丁鱼,没有看到险境沙滩,才会落得沙丁鱼没吃到,反而陷在沙中动弹不得的结局。其次,在巨大的鲸眼中,沙丁鱼太渺小了,不足畏惧,只要逮住它,就是一顿美餐,哪里想到小小的沙丁鱼会引它入险境。再来看沙丁鱼,它与强大的鲸相比微小而处于劣势,但它能利用身体小、灵活、需水少的优势向浅水奔逃,得以逃生。所以这则材料的主旨是:人应该怎样对待诱惑和弱小者,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身处险境怎样才能战胜强敌的问题。

”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意味着可以选取主旨的一个方面立意,于是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立意:每个人都会遭遇诱惑,把目光放远,才能避免跌进陷阱;藐视弱小,等于自掘坟墓;身处险境,冷静思考,利用自身优势,战胜强敌。

  小结:这种新的作文样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2、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或故事;

  引用一段或几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写好新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一)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

  1、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教案《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教学设计》。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解析】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2、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解析】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显偏离题意。

  3、从辨明关系入手。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如: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解析】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关系,不要在”花销紧“要节约方面大做文章。

【强化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保罗迪克的祖父留给他一座美丽的森林庄园,不幸的是一场山火烧毁了他的森林。一天,十分伤心的保罗走到一条街上,看见一家店铺门口在排队购买用于烤肉和取暖的木炭。他眼睛一亮。回去后,他雇了几个炭工,把庄园烧焦的树木加工成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销店。他用卖木炭得来的一笔不小的钱在第二年春天购买了一大批树苗,终于让自己庄园又新绿滚滚。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很多时候,埋没或毁坏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很多时候,埋没或毁坏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进行立意:

  战胜困难,不断超越自己

  自己挽救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2、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材料中轿夫的事是王廷相用来告诫新御史们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就被赋予了新意,我们就得把握其新意。这就是审题的关键。王廷相作为都察院长,对新御史们讲轿夫的事,不是随便讲讲逸闻趣事,而是有其用意的;新御史也心领神会,所以说出”终身不敢忘“的话。那么,王廷相的用意何在?御史”终身不敢忘“的是什么?在这个语境之中,再去琢磨轿夫的事,就利于准确把握了。

  轿夫穿的是新鞋,开始没有受污染,因此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新鞋受到污染,便不再顾及新鞋了。这”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就是造成轿夫前后变化的关键。王廷相用轿夫的事,告诫新御史们,新任要职,要走好每一步,以防一不小心踩进污泥浊水,受到污染,由此可以立意:”要防微杜渐“,”谨防走错第一步“,”谨防失足泥水中“,”要善始善终“,”始终洁身自好难能可贵“,”一步不慎影响终身“,”一失足成千古恨“,”提高警惕常备不懈“。

初三作文立意20

  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曾加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材料作文题成为了已成为高考的新宠儿,20xx年的17份高考题中,有十五份都是话题作文,由此可见,准确把握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对今后的高考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笔者就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谈谈审题立意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 .抓关键句法

  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例1: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

“爱坐前排” “成功”

(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

  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 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

②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

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例2:在瑞士,婴儿降生,医院就会在户籍卡中输入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家庭住址。由于婴儿和大人用统一规格的户籍卡,因此每一个婴儿都有“财产状况”这一栏。瑞士人在为自己的孩子填写拥有的财产时,写的都是时间。他们认为,对一个人,尤其是对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来讲,他们所拥有的财富,除时间外,不会有其他东西。

  一个人出生后,到底拥有些什么?说到底,无非是几十年的时间。所谓生命,也就是一个逐渐支出时间的过程。有些人需要地位、财富,就用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权力、金钱;有些人需要闲适,于是就在宁静和安谧中从容的度过自己的时日。

  瑞士人对财富的理解,对我们或许有所启迪。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本材料的主旨是:

  瑞士人认为财富就是时间。

  关键词是:

“财富”

“时间”

  抓住这两个词语组织语言,就可以形成下述若干观点:

①时间就是财富,要珍惜时间。

②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财富。

③抓住时间,努力拼搏,创造更多的财富。

  例3(一)据报道,有人不惜花费近十倍于乘公交车的钱坐出租车去与“拒载”自己的公交车司机“理论”,追问“拒载”缘由。这样做,时间、精力与金钱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并不成正比,可当事人却认为值得!

(二) 这种“较真”行动也引起许多市民的共鸣。他们认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个字。做人就要这样,该认真的就绝不儿戏,也不容许被别人儿戏!

(三)但也有市民表示,有更多的精力,干嘛不去做更有意义的事?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侵犯,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再说,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化、人性化与宽容度并重的社会,宽容,才谈得上最真切最纯净的人道,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际融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材料起提示作用的关键句子

  第(二)段的

“做人就要这样,该认真的就绝不儿戏,也不容许被别人儿戏!”

  第(三)段的

“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侵犯,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

  关键词是:

“较真”与“宽容”

  但不能选其一来立意,一定要结合二者才是切合题意。所以适合构思成文的立意有:

①有条件的认真或该认真时才认真(暗扣“宽容”)

②有原则的宽容或不能凡事都宽容(暗扣“较真”)

③既要认真,又要宽容

④分情况去“较真”(“较真”须看场合)

⑤如何正确对待“较真”(“宽容”)

⑥追求“较真”也须宽容之心

⑦有限的宽容,及时的认真

⑧宽容与纵容 等

  立意时应包含全部关键词或体现关键句的意思,这样才准确,稳妥。

  例4(07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是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抓住关键语句分析:

  1. “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不知感恩、冷漠无情是丧失道义、价值观扭曲的表现(《学会感恩》《做有健康人格的人》等)

  2. “不要责怪他们”——伟大的爱心并不企求回报,博大的胸襟源于助人的无私(《永远是爱的阳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等)

  3. “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如《传递爱心,温暖人生》《“人”,需要互相支撑》等

  二、以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例1: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

  原因: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井里捞

  结果:两条大鲤鱼 三条鲫鱼 几只米虾 空白

  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学生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例2某省一扶贫工作团,做了件扶贫实事,向某个贫困山区赠送了一批优良种羊。几个月后去了解情况,村民们说,羊肉的味道很好,请再送些来。

  结果 : 扶贫送了优良种羊 村民说羊肉好吃再送些来

  原因 :村民观念落后,素质不高,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

  启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例3、“啃老族”指这样一些人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这样的一群人叫“啃

  老族”,也叫“傍老族”。他们的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据调查,这一现象在中国已相当普遍。

  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探原因,推结果,求对策

  主观原因:由于惰性和依赖性,缺乏竞争意识;心理却还没有经受过社会的磨砺,不能独当一面

  客观原因:家庭的抚养方式和应试教育存在误区; 就业压力催生“啃老”现象

(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使文章走向深刻)

  3、辨证关系法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1(07全国Ⅰ)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联想:在孩子摔跤之前,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什么态度呢?

  漫画旨意: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积极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让他们大胆地迎接人生风雨的考验。

  1、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角度看: 家庭的溺爱、学校的封闭式教育、社会的过度呵护,剥夺了孩子经受锻炼的机会。人生

“摔了一跤”是难免的事,应鼓励孩子坚强地站起来。

  2、从孩子的角度看:(1)在成长过程中“摔跤”是很正常的,不必苦苦等待谁来搀扶,不能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而应主动地站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锻炼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2)“摔跤”后不能怨天怨地,责怪“西瓜皮”害人或“道路”不平,而应多找自身原因,从“摔跤”中汲取教训,才能在人生之路上一路走好。

  3、从双方的角度看:综合分析。

  例2、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从蜗牛角度: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越是看似不堪一击的对手,越是不可掉以轻心。从萤火虫角度:某些短处,有时恰是成功的利器。

  例3、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1)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耕耘,一定有收获;(2)没有收益、方向错误的苦劳,只是徒劳无功。做事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材料二:(1)懂得愈多,找工作愈容易;(2)好工作有许多人竞相应征,学而专精的人才会得到。

  材料三:(1)美梦不要想,因为不可能成真;(2)美梦要去追寻,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在生活中,许多人只会用单一的思考方法,要么热情高涨,轰轰烈烈,大有咄咄逼人的气势,遇事则盲目乐观;要么心灰意冷,消极颓废,悲观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两种极端的思考方法都将给人生带来危害。任何事物我们都要从正反两个方向去思考,全面辩证地去看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比较清醒的认识。写作中,可以剖析单一思考方法的危害性,可以体现双向思考方法的优越性。写成议论文,论述思考方法对生活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思考方法就有什么样的状态。

初三作文立意21

  作文如何立意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 “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立意呢?

  1、正确,有针对性

  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否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话题或材料作文的立意一定要合乎题目要求,切题才算真正的正确。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此外,还要有针对性。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感情的作为主题,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

  2、思想要深刻

  意不仅新,还要力求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初中学生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就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

  3、立意要新颖

  如果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大家都雷同,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立意要新颖。好文章的立意应该是“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这就是独创。

  立意的独创性并非凭空而来,也不可随意杜撰,它是从生活中来的。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写文章就能出新意。不能看到生活一点现象就拿起来涂涂抹抹,而是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而立意做到新颖巧妙,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吸取新思想,获得新感受。

  4、简明集中

  就立意而言,简明、集中是对主题的要求。相反,主题分散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是立意之大忌。要做到“简明”,就需要高度的概括力。思维不进行概括,表象就无法升华为本质,认识就无法实现理性的飞跃,思想就不可能达到简明、集中了。

“简明”要求思想内容上单一集中。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写得深刻,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

初三作文立意22

-12-19 浅谈作文的立意

  穆大欣 余焕雷

“意”是文章的“主心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心思想好比是统帅,材料、词句好比是士兵,没有统帅的士兵是乌合之众,是打不了胜仗的。”王夫之的话说明: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明确的中心,无论材料多么充足,遣词造句多么讲究,都算不上好文章。

  那么,同学们在立意时应注意什么呢?

  一、意在笔先

  意在笔先就是作文时,先要确定好中心思想再动笔,不要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写了一部轰动世界的书,书名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以她的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美国南方奴隶制的黑暗和反动。这部书的中心思想,斯陀夫人在动笔之前就确定了。她曾对亲戚说:“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要让全国的人都知道奴隶制度的野蛮与残忍。”于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诞生了。因为它立意深刻,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世界,出版后的几天内就卖了一万多册。由于这本书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斯陀夫人受到美国总统林肯的接见。这件事也证明了立意关系到一部作品的成败,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

  二、意多乱文

  从前有一位画家,爱画山水画。朋友请他画一幅青松图,他画了一棵挺拔的青松,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后来他想:松树和柏树是同科植物,如果画上柏树就更好了。于是又画上柏树。又一想:再画上竹和梅,不就成了“岁寒三友”吗?于是又挥笔画上了竹和梅!画着画着,他又想:有松需有山,有山必有石……

  当他把这幅画送给朋友时,朋友怎么也看不出这幅画要表现什么。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作品只能有一个中心,如果这也想表现,那也想表现,结果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

  同学们在确定了中心后,写作时所有的事件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例如要写“一位善于启发学生的老师”,就应选择这位老师如何启发学生的典型事例去写,而不要既写这位老师热爱学生又写这位老师的幽默风趣,还写这位老师的敬业精神,等等 。结果,文章不伦不类,没有了中心。俗话说,“船老大多了要翻船”,写文章也是这样。一篇文章只能立一个“意”,表现一个中心,否则,意多势必乱文。

  三、意需深掘

  材料好比是大地,中心思想是埋藏在地下的金矿和石油,只有向下挖掘,才能找到金矿,打出石油。材料开掘得越深,中心就越明确,文章也就越有意义。所谓“意需深掘”就是要深入开掘材料的思想含义,也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思想。

  宋代有一个李秀才,他的女儿能读会写,远近闻名。一次,有人在路上拾到一枚破铜钱,铜钱上依稀刻着“开元”二字。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这枚铜钱当然就是唐代的了。恰巧这时,李秀才的女儿经过这里,拾钱人对她说:“请用破钱为题作一首诗吧。”女孩儿接过铜钱,沉思了一会儿,吟诵道: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

  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围观的人先是一愣,随即齐声喝彩,连连夸赞小女孩儿才思敏捷,诗歌意义深远。

  一枚破铜钱,在别人看来,不管怎样观察,也不容易写出好诗来,这个女孩儿却运用联想,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中心。诗的头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作者通过描述一个破铜钱,揭露了不合理社会的金钱万能的本质。

  同学们在开掘主题时,要在一个材料面前,多问几个为什么,反复分析研究,并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深掘它的涵义,然后用最有力、最简洁的方法表现出来。

  四、意贵创新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曾有一句诗:“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是文章应像二月的春花一样,标新立异。英国文学家王尔德也曾说过:“第一个把女子比做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那简直是蠢才了。”由此可见,文贵新,立意更应该有所创新,不能老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

  立意怎样才算有独创性?好文章的立意应该是“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这就是独创。

  立意的独创性并非凭空而来,也不可随意杜撰,它是从生活中来的。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写文章就能出新意。

  五、意尽则止

  唐朝诗人祖咏在参加科举考试中作了一首《终南望余雪》的诗,诗是这样写的: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首诗是从“望”的角度来安排结构的。诗人从长安向终南山望去,看见终南山的一些景色。通过景物描写,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处在饥寒交迫中的老百姓的同情和关切。这就是这首诗的“意”。

  唐朝录用人才,选拔官员,所进行的考试科目只有一个,就是作诗,并且在诗的结构上有严格的规定,即五言律诗。要求考生作诗必须写八句,每句五个字,如果不按规定写,就不录取。而祖咏在审清题目,确定立意后,就挥笔写了以上四句诗。此诗因不符合规定而落选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多写几句呢?”他干脆利落地回答:“意尽!”这就是说,根据中心的需要,四句诗就表达得很充分了,如果多写就是画蛇添足。只要意尽,何必再硬凑下去呢?虽然祖咏因考试不合规定而落选,影响了他的前程,但这首诗却成为唐诗中的佳作,一直流传至今。

  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文章的结构是根据“意”(即中心思想)来安排的,只要“意”充分表达出来了,文章就应该马上结束。一句也不 唆,否则,反而会影响原来的中心。

初三作文立意23

  关于作文立意技巧

  所谓“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立意也叫中心思想,或称主旨、主题,它是统帅文章的“纲”。立意就是要为诗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诗文成败的关键。在历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各省的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一篇文章,不管你的语言多么优美,只要你的立意偏离了要求就只能得到一个最低分。可见,在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立意切不可等闲视之。那么临考写作,在立意的确定上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抓住“正确”不放松

  文章立意首先要考虑“正确”。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等。所以,在考场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客观公正的分析事物,反映事物。决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从考场实际情况看,完全不正确的立意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立意不正确都是体现在“片面、偏激、消极”等方面。

  二、纵向开掘求“深刻”

  深刻是对文章“立意”的又一重要要求。一篇文章光是做到立意正确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得分的高低与立意的高低是紧密相连的。就考场作文而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到立意正确,但是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达到深刻这一目标的就很少了。所以要想获取高分,就必须在立意的深刻性上下功夫。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避免第一构思。为什么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由单向到多向。所以,面对考题,你的第一意识往往是浅层的`感性认识,只是对文题的简单认识,而非对事物的内涵产生的理性认识。这种浅层的认识无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所以,面对考题,你必须从第一构思入手,纵深思考,深入挖掘,多问几个“为什么”。下面我们围绕一个考题,具体谈一谈怎样让立意深刻。河南省中考作文是以“友善”为话题。围绕友善写作,有许多同学仅仅停留在了友善的表面,写友善的作用,写友善的好处,这些都是浅层的思路,缺乏深刻性。在歌颂友善的同时我们不妨想一想:友善无处不在吗?世界真的就是一个只有友善的世界吗?有没有令人深思的反倒?这样多问几个问题,你的思路不会豁然开朗。一位考生一篇满分作文《美丽的世界》,文章没有一味地赞美友善,而是从一些社会现象出发引导人们去反思没有友善的社会是多么令人寒心。启示录深思,韵味十足,非常深刻。

  三、人无我有求“新颖”

  在每年的中考中,总有为数不少的考生步别人的后尘,嚼别人的剩馍,立意虽然正确,可是一写就是陈词滥调,结果篇篇文章面目相似,好似一个馍子制造出来的。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还有许多考生的思考方式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只会单向思维,不会多向思维,只知正向思维,不会多向思维,只知眼前“山穷水尽疑无路”,却不知走过去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作文怎能获得高分?殊不知,大千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正是因为有了“不同”,这个世界才显得多姿多彩。所以,当你面对文题的时候,你要问一问自己,我立意独特吗?我的立意别人有吗?我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再想一想呢?其实,有的时候问题就这么简单,只是这么一想,一反思,你就可能从平庸走向新颖。20广东省作文以《__的我》为题目,一篇满分作文命名为《克隆的我》,文章围绕“克隆”这一新鲜话题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篇文章完全打破了常规的思路,走出了自己的新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另一篇满分作文则命名为《虚伪的我》,将笔触指向自己的缺点,大胆披露自己的“阴暗面”,视觉独特之极,很有新意。

  四、学习几种立意的小技巧

  1. 多维立意

  所谓多维立意是指审视思维客体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的思考,从而决定自己文章的主旨。万事万物,由于观察者所站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不应单一的、片面地看问题,要视野开阔,能从多角度立论。同一事物,同一材料,不同的角度所作出的判断、所得出的主题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判断归结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一。

  2. 融旨于景

  这是一种散文写作的立意方法。是指作者把表现的主旨融合在所写的景物中,借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致。如年宜昌满分作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采用的就是融旨于景的方法。文章通过描写高山上的雪松、沙漠里的白杨与环境拼搏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笑对失败、笑迎人生挑战的积极生活态度。

  3. 融旨于物

  融旨于物的立意方法适用于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这种立意方法常常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深远的寓意。借某事物寄情托志是“融旨于物”的主要特征。如2003年云南省中考作文题之一是要求以“__真好”为题写作。一个考生命名为《做一片云真好》,文章融旨于物,借“一片云”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情感。文中“一片云”的特性就是作者性情的体现。这种写法摆脱了常规写法的单调乏味,精巧而自然。又如2003年南通中考满分文《兴趣》借花抒情,文章围绕“桂花”这一物展开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4. 反用其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问题。是指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使读者耳目一新,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如2003年荆州市题要求以“给__的一封信”为题写作。一考生命名为《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文章“旧瓶装新酒”,围绕“失街亭”这一事件,巧妙联系当今世上官僚主义严重、弄虚作假盛行等不良之风,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个性十分突出。

  5. 一字立骨

  这种方法是指以一个和主题密切相关、成为勾连全文线索的关键字为立意之本,经纬全篇。使之成为文章的“眼目”。这种写法可使文章线索分明,主题集中。如2003年浙江省满分文《曲径通“乐”处》,通篇围绕一“乐”字做文章,论述了人生之路,一定要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遇到挫折、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奋勇直前,在拼搏中获得快乐。

初三作文立意24

  一则材料作文的立意

  19世纪中叶的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联邦政府总统林肯成为战争时期北方的领导者,以林肯为首的北方军与南方军展开了一场十分残酷的争斗。

  一天,刚结束了一场战斗,林克遇见了一位狂热的北方军支持者,“这场战役中,他们死了2700人,而我们只牺牲了800人,这对我们来说是大获全胜的一战啊!太棒了!”该女士激动的欢呼道。

  林肯对她的`评论很是震惊,严肃的说,“3500个同胞手足为此丧生,这样的战斗能称为大获全胜么?”

“哦,总统先生,您可别这么说。”女士辩解,“事实上,我方只损失了800人,不是吗?”林肯低下了头,泪水涌出来他的眼眶。他用简短而又有力的声音回答道:“女士,看来我只能说,这个世界远远大于你的心灵世界。”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但是如果人有了偏见,心灵就会狭隘很多;如果一个人是个人中心主义者,别人很容易成为他的敌人;如果一个人是民族主义者,其他民族很容易成为他批判的对象;如果一个人是人类中心主义者,他就会有一种君临天下的傲慢心态,其他的物种就会遭殃。我们需要的是一颗爱心,一颗博爱之心:爱自己,爱他人;爱人类,爱大自然。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能融化一切,也能糅合一切。

  从林肯的角度正面立意,或从女士的角度反面立意,都可以。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