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范文 > 正文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论文8篇 小提琴音乐欣赏论文

2022-10-13 08:19:00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论文8篇 小提琴音乐欣赏论文,供大家赏析。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论文8篇 小提琴音乐欣赏论文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论文1

【论文摘要】本文从分析语言学习策略入手,讨论了如何对不善学语言者进行英语学习策略训练,包括对学习者进行学习策略诊断,并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制订策略训练计划,确定策略训练方案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训练方案。

  一、引言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随后很多国家的语言研究者加入了这支日渐壮大的队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逐渐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比教更加重要,教学的中心应是教会学生如何学而非学什么,只有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主动地接受新知识。因此,外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熟练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外语的策略。外语教师也不仅是外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同时还必须是学习策略的训练者。

  早期的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善学语言者(goodlanguagelearners)身上,8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人员开始用比较的方法考察善学语言者和不善学语言者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例如文秋芳(1995)曾经对比研究过两名学生的策略使用情况,其中一名成绩优秀,另一名成绩不理想。Ellis指出: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策略使用上存在着五大差别:第一,善学者关注语言的形式,多用参考书获得相关的语言知识,对语言的新知识比较敏感,较多监控自己的二语行为,善于从错误中学习;第二,善学者也关注语言的意义,从上下文中猜测意义,并设法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三,善学者通常积极参与一切可能对语言学习有益的活动,甚至自己创造学习语言的机会;第四,善学者通常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较高的意识程度,并能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很好地进行调控;第五,善学者能灵活、恰当地使用策略,并不是同等注意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而是根据需要,有时注意语言的形式,有时注意语言的意义。

  PastyM.Lightbown和NinaSpada()曾经指出成功语言学习者的特点,其中与策略使用有关的是:1.愿意猜测词义或语义并且结果常常是正确的;2.如果某种知识缺乏,也试图通过已有知识把它弄懂;3.不怕犯错误;4.尽可能多练习;5.分析自己和他人的话语;6.不管自己所讲是否合乎标准,仍积极参与;7.喜欢语法练习;8.充满自信。

  二、学习策略诊断

  根据上文所归纳的善学者的策略使用情况,参考程晓堂,郑敏()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可以概括出不善学语言者在策略使用上的缺点和不足:

  1.在认知策略方面

(1)对语言的形式关注不够,不擅长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

(2)在使用英语时不擅长监控自己的语言行为,表现为无法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者即使意识到了但无法纠正;

(3)不擅长利用推理,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

(4)对语言的意义关注不够,不能借助情景或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段落大意。

  2.在元认知策略方面

(1)没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和计划;

(2)没有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的愿望;

(3)不擅长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无法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在情感策略方面

(1)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较强的挫折感;

(2)缺乏信心,通常有较强的焦虑和害羞心理。4.在交际策略方面

(1)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能有效地寻求帮助;

(2)不能主动寻求与他人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3)使用英语交际时更注重形式而不是意义的表达。

  认识到了不善学习语言者在策略使用上的不足是对学习者进行策略训练的前提。但是不善学习者之间还会因为学习者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所以在进行策略训练之前必须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诊断。诊断的形式有教师访谈,小组讨论和学习者自我诊断等,其中学习者自我诊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因而使用较广。最有代表性的策略诊断工具是Oxford(2002)设计的学习策略调查表StrategyInventoryforLanguageLearning(SILL)。这种调查表最基本的做法是根据常用的学习策略设计一系列陈述,比如“使用英语时我能意识大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然后要求被调查的学习者对这些陈述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回答,一般采用5分量表,即1-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通常不符合”,“有时符合”,“通常符合”,“完全符合”等。最后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计算每一种或每一类策略的得分,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者的策略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学习者在策略使用情况上的缺点和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量表。另外为了全面、准确、客观诊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最好结合教师防谈,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

  三、制订训练计划

  完成学习者策略使用情况的诊断之后就要对症下药,对策略训练进行合理规划。因为是针对不善学语言者,因此对他们进行的策略训练应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学习策略训练。笔者认为,应在全面了解受训者实际之后,按照以下原则制订训练计划:

  1.选择简单、直观、容易操作的策略。例如,对于不善学习者来说,由于语言知识的缺乏和语法知识掌握不全面,一般不善于利用上下文进行词义猜测和段落分析,因此可以进行想象和联想的策略训练;

  2.重点训练学习者已经使用但使用不当或使用频率不高的策略。比如,大多数不善学习者在记忆词汇时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善于总结规律和发现词汇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词缀的讲解来引导他们多注意词汇之间的联系;

  3.选择与学习者当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关系密切的学习策略,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策略训练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比如,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阅读策略的训练更为重要,可以多进行科技文章的阅读策略训练;

  4.选择趣味性强的学习策略以激发不善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不善学习者通常对英语学习有排斥心理,而趣味性强的学习策略可以改善他们的焦虑心理,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可以利用图片或录像等比较直观的方法进行词汇的记忆和会话的训练;

  5.选择应用范围广,见效较快的学习策略。不善学习者一般受挫感较强,某些学生甚至已对学习失去信心,如果教师能使他们在短期内掌握一些用途广泛的学习策略,会重新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并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确定训练方案

  制订完策略训练计划之后,还要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根据Cohen()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可供选择的策略训练方式:

  1.不针对任何学科的普遍意义的学习技巧培训课程(general-study-skills-courses);

  2.意识训练(awareness9training)。一般采用讲座或讨论的形式。这种训练一般与语言课堂分开,目的是使学习者熟悉各种学习策略;

  3.策略专题研讨班(strategy-workshops)。把学习策略分成几个部分,如词汇学习策略、阅读学习策略等在分别进行训练;

  4.互助学习(peer-tutoring)。让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互助学习,互为教师和学生。比如让一名意大利学生和一名美国学生互相学习意大利语和英语;

  5.教材渗透式(strategies-ed-into-language-textbooks)。包括两中渗透方式:“隐藏式”渗透和“非隐藏式”渗透;

  6.可视课程(videotaped9mini-courses)。利用视听设备在课堂上播放有关策略训练的内容,让学习者对学习策略有大致的了解;

  7.以策略为基础的外语教学(strategies-based9instruction)。这种策略训练与外语教学融为一体,作者Cohen认为这种方法成效最好,植得推广。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的策略训练方法。在我国,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了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不善学习者的策略训练很有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针对不善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中的.策略训练。时间可以是一个月左右,每周进行两到三次,每次讨论一两个问题,比如如何扩大词汇量,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如何准备口头演讲等。教师还可以邀请学习策略方面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参与,因为对于一位教师而言,要掌握全部的策略训练方法是不可能的。 ? 如果没有采用分层次教学,则可以用上文所说的互助学习法,将善学语言者和不善学语言者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在语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由教师进行辅导,总结出善学者有哪些有效的值得不善学者效仿的学习策略,然后由不善学习者独立完成一些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实际运用所学策略,或者把某种学习策略迁移到其他语言学习活动中。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对不善学习者的策略提高情况进行测评,以检测这种训练方法的效果。

  无论是否进行分层次教学,教师都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策略训练。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隐藏式”的学习策略,比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College,English中就渗透了很多学习策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这些学习策略进行总结,再布置具体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对于不善学习者,教师可以布置更多更有针对性的任务,以巩固所学。

  五、实施策略训练

  对不善学习者进行了学习策略诊断和学习策略选择并制订了学习就计划之后,就应该进行策略训练的实施工作了。由于语言学习环境和语言学习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实施方案。Cohen(2000)概括了三种训练模式,分别是Pearson,和Dole的方法、O’Malley,和Chamot以及Oxford等人的学习策略训练方法。在学习策略训练研究方面最有研究的是Rebecca,Oxford,她在1990年出版的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实际上就是一本学习策略训练手册。Oxford等人提出的学习策略训练方法可以概括如下:

  1.让学习者进行一项语言活动,但不进行策略训练;

  2.让学习者讨论他们是如何完成该语言活动的。如果学习者使用了某些有用的学习策略,教师应予以肯定,并让他们说出这些策略是如何帮助他们完成学习过程的;

  3.教师向学习者演示其他有效的学习策略,并解释为什么这些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还应让学习者意识到他们使用不当的学习策略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4.给学习者充足的时间结合具体学习任务练习新学到的学习策略;

  5.教师向学习者演示如何把新学的学习策略迁移到其他学习活动当中;

  6.布置新的学习任务让学习者练习学到的学习策略,并让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策略;

  7.帮助学习者就学习策略的使用进行自我评价,并引导他们成为能自我监控的学习者。

  Oxford的方法与O’Malley-和Chamot的直接学习策略训练方法相比有很多优点,更适用于不善学习者的策略训练。首先,这种训练方法目标明确,策略训练与语言学习活动密切联系,对于不善学习者来说非常直观,易于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学习者词汇学习方法的不当进行有效的词汇学习训练。其次,这种方法应用范围广,既可以用于讲座,研讨式训练,也可以用于小组学习和课堂训练。再次,这种方法步骤明确,操作简单,对于教师而言容易掌握和运用。

  六、结束语

  对于不善学习语言者而言,学习策略的训练至关重要,但无论多么有效的策略也不能替代学习本身。学习需要策略,更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借鉴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是必要的,但所有的学习策略都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要因人而异。

  对于教师而言,学习策略的训练是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对不善学习者进行策略训练时,应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并采用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贯彻使用学习策略。策略训练的目标不在掌握策略的本身,而在于提高学习者的策略意识,增加他们策略的选择范围,锻炼和培养他们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不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使外语学习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Cohen,AndrewC.StrategiesinLearningandUsingaSecondLanguage[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Ellis,Rod.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9.

[3]Lightbown,PatsyM.Spada,Nina.PHowLanguageareLear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

[4]Oxford,R.L.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M].Beijing: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2.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6]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蒋业梅.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训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1).

[8]王立非,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与研究在中国[J].外语界,2003(6)

[9]武竞.浅谈英语学习策略训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6).

[10]熊建萍.学习不良学生的学习策略训练[J].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2004(5).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论文2

  反应时与音乐听觉训练的相关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音乐听觉训练对音乐专业学生和广大社会音乐学习者(尤其是社会考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而只有把对它的研究上升到科学的层面时,才能得到具有支撑力的方法体系基础。本文认为把“反应时”概念及其测定的一些主要因素结合在音乐听觉训练中会提高学生的听觉反应速度,从而给音乐听觉训练带来指导性的意义。

  关 键 词:反应时 反应时测定 音乐听觉 速度

  反应时(Reaction Time ,RT) 又称反应潜伏期,是指从接受刺激到机体做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①。即刺激作用于人体之后,经过大脑处理,再反映到身体的能动部位并作用于客体所需用的时间。反应时的概念在医学和体育领域中被深入地研究和广泛地运用,其实反应时可以分为很多种,如听觉反应时、视觉反应时、动作反应时等等,本文着重研究听觉反应时在音乐听觉训练活动中的运用。

  视唱练耳(也称音乐素质训练)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音乐基本素质课程。本课程分为视唱(看谱演唱)和练耳(音乐听觉训练)两部分,其中音乐听觉训练在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音乐听觉训练的核心是在准确听辨的基础上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觉反应速度,也就是尽量缩短听觉反应时。基于此,笔者作以下论述。

  一、反映时测定的主要因素

  1.性别与年龄因素。有实验表明,男性重复动作比女性快捷(基于单纯反映时),而应变反应能力男女相同(基于选择反映时)(如表1);而年龄方面呈现年龄越小重复动作越快捷,39岁以前年龄越大则应变反应能力越强的特点(如表2)。另外的研究结果为听觉反应时随年龄的增长而缩短,在7至21岁不同阶段的人差异很显著(p<0.01)②。

  2.刺激强弱因素。刺激较弱时,反应时较长;而当刺激加强时,反应时缩短。实验证实,强度每增加1个对数单位,反应时便有一定的缩短,但绝对缩短值越来越少。在视觉反应时的测试中发现,反应时的动作起始与刺激的亮度对比和颜色对比均有关,但对亮度对比的变化较敏感。而听觉反应也如此,在给学生进行音乐听觉训练时,长时间、大剂量地给出一堆听觉事项会使学生容易产生听觉惰性,反应时变长;而快速地、有变化地呈现音乐事项则会使其反应时缩短。

  3.刺激的多样化。对刺激的开始和终止所做的反应,反应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视觉刺激情况下,对刺激终止比开始的反应时会短些。这种对刺激强度降低比增加有较快的反应时的情况,只在视觉刺激中发现,声音刺激中此差别表现较不突出。对听觉反应时(simple and complicated audio sensor motorreaction) 的测试中发现,当某侧大脑半球直接接受刺激且刺激与反应的处理在同一半球时(单侧性听觉刺激),对信号的加工、传递反应会更快、更准确。当此半球为优势半球时,反应时最短。

  4.刺激的难易程度。可供选择的刺激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难度越大,反应时越长。如对水平方向姓名的单耳听觉定位的成绩及反应时测定表明,对自己姓名的刺激反应时较短,准确率高。对熟悉的音乐语汇反应时较短,因为熟悉的音乐语汇其认知元素在大脑的调用时间很短,表现较为直接。

  5.刺激前时程 (PI)。指从预备信号的发出到刺激呈现这一段时距。正常人有维持准备状态的心理定向能力,但试验发现,如刺激前时程太短,被试没有反应时间;如刺激前时程太长,被试的准备又可能衰退了。一般刺激前时程(PI)为2s是最恰当的。为防止刺激前时程的心理惯性导致的抢时情况,每次测试时, 刺激前时程(PI)应是不均衡的。所以在听觉训练时应该给学生多样化的“刺激前时程(PI)”,让学生从听到音响到正确回应所得到的反应时处于正常状态。

  6.干扰刺激。可延长简单反应时和选择性反应时。当肩胛提肌进行随意等长收缩或斜方肌受到振动刺激干扰的同时测定扫视反应时(saccadic RT ,SRTs) ,反应时会缩短,由此可见,颈部伸肌传入的信息可缩短反应时。在进行节奏训练时让学生尽量动手正确击打节奏,并左右手分工,通过肩、颈部位的被动运动,使节奏感快速得到培养。

  7.重复知盲。重复知盲(repetitionblindness)本来指人对快速出现的视觉表象中的重复刺激有一定程度的回忆水平。其实在听觉训练中也存在 “重复知盲”现象。有实验表明,“重复知盲”现象会在刺激呈现时很短和作业要求较高

  的情况下出现,如果作业要求降低或呈现时间加长,就不会出现重复知盲现象。

  二、 音乐听觉受训者的反应时特征

  1.正常的反映值。“不论男女在单纯反应时中听觉反应时最快,其次是触觉,再次是视觉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④而在国内学者在对某高校学生的听觉反应时进行研究后得出,在同时期的年龄组内,对不同信号的刺激,回答的反应时男比女有稍快的趋势,平均值为220.17ms(+14.96ms或-14.96ms)。反应时的快慢与听觉训练有明显的关系。有研究指出18至21岁大、中学生反应时男性短于女性⑤。音乐专业学生虽然经过专业训练(含音乐听觉训练),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听觉的反应时,但不同的性别和年龄因素仍然使听觉反应时的差别普遍存在。

  2.课堂训练时反应时的变化。在进行视唱练耳课的听觉训练部分时,课前课后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经过一次课堂听觉训练,学生心血管机能及神经活动机能明显提高,合理的听觉教学内容和方法会使学生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产生变化,大量的神经回路加速了其判断力,从而缩短了反应时。如在对学生进行音乐听觉训练的开始阶段,先做无琴找标准音的练习,由于大多数学生对标准音没有固定音高的概念,所以能使其迅速找到兴奋点;在训练中期不定时地做单音、音程或和弦的快速听辨练习。由于速度超过学生的正常思维速度,从而会出现学生经常听错的现象,包括有些平时觉得简单的项目,学生会产生“听不正确不甘心”的心理,从而又一次调动了他们学习情绪,再次达到减短反应时的目的。

  3.自我训练时反应时的变化。在听觉训练课后,一般要求学生进行一段时间(每天一次或两次,每次不超过半小时,连续进行3天以上)的自我训练。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训练呈现两种现象,一类学生普遍表现出烦躁、无目的性的特征,对怎么练习和达到什么程度意识模糊,缺乏积极性,不能使突触前膜产生冲动,训练效果表现差;另一类学生则反复努力重现课堂训练的景象,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延续了课堂训练的状态,故训练效果和质量明显高于前者。从培训方来讲,给出的作业难度和强度也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反应时。如在刚结束音程学习而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各种音程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课后练习两个八度内的音程听记,其结果是抹杀了多数人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听觉惰性。鉴于学生自我训练时状态不稳定,应该适当减小作业的难度和强度,目的是使学生在课后做自我听觉训练时尽量保持课堂训练的状态,以便在下次课堂训练时缩短反应时的时间,达到更好的训练目的。

  4.听觉测试时反应时的变化。在进行听觉测试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会明显变化,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般来说,音乐听觉程度高的学生与程度低的学生相比,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反应时。音乐听觉程度高的学生在整个测试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反应时会呈逐渐缩短的趋势,这也是精力充沛、状态良好的表现。但这种状态也和测试内容的难度和强度有关,当其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时反应时有所延长,也就是说可以用反应时来判断学生精力状况和测试内容的强度。如刚学完音程的学生,由于对协和音程的感性概念比较深刻,如果在音程听辨测试中遇到80%的题目都是不协和音程,结果会很不理想。这是由于平时生活和学习经验中接触不协和音程不多的缘故,所以测试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烦躁和不安的心理,自然会把平时能听对的题目听错;另一种情况就是在精力不支或疲劳的情况下,即使是平时熟知的协和音程,都很有可能听错。

  三、 音乐听觉反应速度训练

  在大学期间,音乐专业学生普遍在17至22岁的年龄段,其神经系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理性感知和感性感知协同发展,上进心较强,容易培养其对学习的主动兴奋过程。应该充分利用其积极的生理、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用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他们音乐音响的兴奋性和高级中枢神经的判断、分析能力,最终达到锻炼学生听觉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的目的。

  在具体进行音乐听觉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受训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培养其在课堂训练和自我训练时精力集中,养成在听觉测试和听觉运用环境中注意力稳定集中不受干扰的能力。

  2.保持训练的持续性。音乐听觉反应速度的训练是一套科学的系统,是训练学生听觉神经系统的过程,这个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使学生保持强度不大、天天训练的状态,反复训练中强化反应能力,使反应时缩短。

  3.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主要针对自我训练时,要适时选择和安排练习时间,在精神状态较好的情况下练习,疲劳时应避免或少安排训练,以确保训练效果。

  4.注意训练方式的多样化。因为人的兴奋状态不持久的特点,训练方式多样化能使学生兴奋点不断转移,从而始终保持训练的最佳状态。与此同时,要注意学生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的特点,在训练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稳步增加难度和强度,防止因训练手段和方式的不当,造成训练过程中的疲劳和缺乏兴趣等负面影响。

  注释:

①《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叶广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25―628页

②⑤《沈阳市1156名学生听觉反应时测定分析》陈容、赵忠诚等 中国学校卫生第5期

③《反应时测定及其正常值》宋新光、张树梅、姚勇、申爱莲、 李六一、申凤琴《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④《对人体“反应时”的探讨》 秦素荣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第12卷第2期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论文3

  钢琴艺术审美中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

  钢琴艺术审美是表现人类情感的'听觉艺术的审美活动.钢琴艺术审美的音乐听觉元素是作曲家创作的基础,对钢琴演奏和音乐审美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网络财富?英文刊名:INTEMET FORTUNE?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钢琴艺术 ??审美 ??听觉元素 ?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论文4

  音乐听觉在钢琴学习中的作用论文

  音乐艺术创作的目的是要获得它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这种目的的获得是以人类听觉为基础的。钢琴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听觉艺术。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运用广博的文艺修养,深入研究并理解作品,使用科学合理的练琴方法,弹奏出美妙音色、感人的旋律,使欣赏者和演奏者本身从中感受到愉悦,并引发有关生活经验产生音乐想象,从而感悟到作曲家在音乐中蕴含的世界观和人生哲理,达到净化心灵、陶:台情操、启迪智慧的目的。

  音乐的创作实践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即:一度创作,作曲家把对现实生活的情感转化为内心歌唱的旋律并通过音符形式记录下来;二度创作,演奏家通过倾听谱面把音符变为个人的内心听觉,然后又把个人内心听觉转化为实际音响;三度创作,欣赏者对演奏家演奏的实际音响的体验感受。在这些过程中,都依赖于人的听觉和声音。因此笔者认为,人类听觉既是作曲家创作的基础,又是钢琴演奏的基础,更是音乐审美的基础。

  一、听觉的概念与钢琴发音的原理、特性

  所谓听觉是声波物理特征的反映。发音体的振动产生声波称为声音。发音体振动发出的能量通过物质媒介的逐层传递以纵波的形式传到人耳而产生听觉。声波的物理特性有频率、振幅、波形和持续时间。这种特性与人类听觉感受声音的特性音高、音强、音色和时值相对应。

  钢琴的发音体是琴弦,它是利用键盘的杠杆,作用于击弦机通过毛毡裹制的小槌敲击琴弦,使之振动而发音的。弦的振动通过音板的谐振产生共鸣来扩大音量。钢琴琴弦振动的频率决定音的高低,由弦的长度、直径、张力三方面决定,弦的长度和直径与振动频率、音的高低成反比,即弦越长,直径越大,振动频率越小,音越低。钢琴是乐器之王,是音域最宽的乐器。它的音域从大至二组A到小至五组C,共88个音。钢琴的音量取决于琴弦的质量、击弦力的大小和音板的质量与性能。在钢琴上音乐要求音量可以从最弱PPP或PPPP到最强FFF或FFFF。钢琴的音色取决于击弦的方式和击弦点的选择。钢琴发音的持续性取决于弦的质量、弦的张力、音板的共振的好坏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钢琴的音量音色是可以由钢琴演奏者的指触来发生变化的。

  二、音乐听觉概念

  音高、音强、音色和时值,在音乐作品中表现为横向的旋律、节奏,纵向的和声、织体,音强和音色是增强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在钢琴作品中,音色的丰富多彩如德彪西《月光》中“朦胧如纱”,中国曲目《百鸟朝凤》中用钢琴模仿“光棍好苦”、鸡叫、八哥、布谷鸟、群乌争斗等音色,丰富了钢琴表现力,再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可谓是天籁之音。

  所谓音乐外部听觉,外部是指音响对人耳的听觉器官的刺激。这种外界的音响刺激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经人脑信息加工而产生对音乐作品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音乐感觉。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初次倾听某乐曲,对其音乐节奏缓急、音乐旋律线曲折、音色明暗等产生感动、伤心、高兴、抑郁等生理上的反映,这种感觉就是音乐感觉。就像玛克恩?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一书第三章“审美经验”中曾恰当地把这种生理感受称之为“审美反射”,他说:“当倾听某种歌声时,我们还没有听清其歌词与旋律,便觉得已深受感动了。有些音色会使人立即兴奋或松弛,有时会使人狂怒,有时会像微风一样轻拂我们,它们作为通向生动性情感的美感的激发,只在几秒钟对我们起作用。”①音乐外部听觉是产生音乐感觉的基础。音乐外部听觉灵敏、持久,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是一种基本的能力。

  所谓音乐知觉是在音乐感觉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音乐知觉是更为积极的音乐审美心理活动。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在音乐审美活动中二者共同发挥作用。例如,听肖邦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2,肖邦采用如歌的曲调并加以装饰的手法,单一的伴奏织体贯穿全曲,和声色彩丰富,曲速较慢,让人感受到肖邦凝神的沉思和略带悲歌色彩,好象是明朗、幽静的田园风;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作品25之15,全曲运用均匀的八分音符,始终重复着降A(在中间部分以等音形式转为升G),让人感到就像阴沉天空中,从房檐下滴答滴答落下的雨点声,这首曲子因此被称为有节奏的雨滴声的.描绘练习;再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野蜂飞舞》,运用十六分音符半音阶快速上行、下行、重复,使人感到好似野蜂飞舞时扇动翅膀发出的嗡嗡声响,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

  音乐内心听觉是指在内心听到音乐节奏、力度、旋律,联想到音乐形象,并通过认真研究作品的背景材料,体会到音乐的主题思想,也就是在无声的状态下,人的内心对音乐作品的感知、想象、理解和形成音乐思维,并以此为目的来指导演奏。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钢琴学习的过程是音乐外部听觉与内心听觉同时作用的过程。音乐外部听觉是视奏研究谱面,并将谱面熟练的过程,利用音乐外部听觉来判定演奏者弹奏的音符是否正确,曲调是否流畅,速度是否合理,表现手法是否得当,它是钢琴演奏和音乐感知的基础。音乐内心听觉是对钢琴作品的理解、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内化。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对作品深入分析,走进和感受作曲家的生活,用心与作曲家的作品交流,理解感悟作品的意义,然后用心来演奏作品的过程。

  三、音乐听觉与钢琴学习

  钢琴较之其他乐器特点,它有88个键,因此有88个固定音高。在弹奏的过程中,手指落下就能有固定的音高发音。它不像小提琴必须靠演奏者手的把位、内心敏锐的听觉来奏出准确音高。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有些钢琴学习者虽然很用功,很刻苦,但是他们不善于主动用听觉分辨自己弹出的音色、乐句,导致音色、力度没有对比,音乐层次性差,乐句不清晰,踏板不干净,使音乐失去了音乐情趣,削减了应有的表现力,影响表现效果。如果连续练琴数小时,而不集中注意力去聆听和思考,这无异于浪费时间!只有经过训练的耳朵才能察觉到细微的不准确性,以及不纯净的音色。要避免这些问题只有真正地提高演奏技巧,同样,只有通过自我检验(聆听),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听觉能力。通过听觉琢磨优美的音色以及细微的声音层次。”②

  在钢琴练习以及演出的过程中,音乐外部听觉相当于观测器,不时地把练习或演奏输出的音乐反馈给大脑并和音乐内心听觉进行比较,并以指令的形式指挥大脑调整演奏。当音乐内心听觉指令正确无误时,练习将会提高效率,对于演出,一定会成功。所以在练琴一开始,要用心去倾听,一方面可以提高练琴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听觉的能力。

  四、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

(1)由基本练习入手提高练习者的音乐外部听觉的敏锐性。基本练习是钢琴学习者每日必备的功课。有些钢琴学习者,没有任何自我要求、约束,认为只要顺着下来弹两遍就行。这样的练习,无目的、无方法,只是为了练琴而练琴,日积月累,就会使钢琴基本练习成为枯燥的技术练习,让练习者生厌。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明确基本练习的目的,例如变换音色、力度和层次,来练习触键、触键方式和下键速度等;还可根据练习者的手指能力情况,通过变换节奏、速度,提高其弱指的弹奏能力等。例如,练习降E大调音阶。目的:练习手指力度由P至F的表现能力。基本原理:手指下键速度决定着弹出的音力度。手指下键速度快,触键面积小,音自然就强;反之,手指下键速度慢,触键面积大,音就弱。练习遍数:共五遍。速度:由慢逐渐快。具体方法:在第一遍时,让练琴者用P力度,慢速弹两个八度,在弹的过程中,注意细心倾听每个音的音量是否统一在一条线上,并及时调整手指的指触。在第二遍时,让练琴者用比前一遍稍强的力度MP,慢速弹三个八度,要求同上。依次在第四遍时,用F力度,较快速度,要在变换速度时,锻炼手指下键的感觉,以及耳朵听辨的能力,每个音要像大小一样的珍珠依次洒落在玉盘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当学生掌握了四个层次(P MP MFF)的力度,第五遍,上行由P-F,下行由F-P,快速,四个八度。当然,进度可根据学生能力来适度调整。内心有了对基本练习的要求,利用音乐外部听觉监督,获取好的声音。这样练习,使钢琴演奏者练习有了兴趣,既提高了音乐表现的技巧,又锻炼了音乐的外部听觉,更进一步培养了良好的音乐内心听觉的习惯。

(2)认真研读谱面,通过分析作品创作手法并利用唱旋律、听和声和打节奏等方法熟悉乐谱,加强对音乐作品的感知,来破译作曲家内心的音乐密码,提高练习者的音乐表现技能,提高音乐外部听觉判断性,逐渐养成音乐内心听觉习惯。谱面是作曲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以音符的形式记录他的思想。弹奏者在摸谱之前,应先读谱,不放过作曲家标示在谱面的任何记号,并掌握清晰乐曲的曲式结构、旋律和声、调式调性、速度力度、句法奏法等。在练习的过程中,可用唱旋律方法体会旋律线条的曲折,感知旋律的变化。要注意倾听旋律线条的起落,旋律与伴奏之间的声部是否平衡,和声色彩明暗紧张度,节奏表现的是否准确到位等等。在熟练时,也要读谱,更要注重音乐的感知,抓住音乐的基本情绪。例如,练习中国曲目《绣金匾》,王建中老师在改编此曲时,保持了原民歌朴素而优美的旋律,加以钢琴的织体,并运用古筝拨奏手法,使音色明亮,流畅,轻快。全曲共分三部分,其为再现的两段体,A+B+A、。第一部分,是亲切、流畅的奏出旋律。第二部分,旋律移高五度,并且情绪欢快,跳跃。第三部分,是前一段的变化再现。全曲旋律运用加花的创作手法,在弹奏时,要抓住旋律的主要音,要有层次变化,手指要控制,耳朵要辨别。在速度方面,A段亲切的歌唱,不易太快,中段是热情的、跳跃的,速度有所变化,A’段是颂扬的段落,可拉宽。只有通过具体的分析,内心明确曲目要表达的意境,有目的去练琴,这样才能收到既锻炼音乐外部听觉的判断能力,又提高了钢琴演奏的表现能力。

(3)通过对作曲家音乐背景材料的分析,使演奏者心态接近作曲家的心态,领悟到音乐作品的真谛,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其音乐思想,丰富音乐内心听觉,增强演奏者表现作品的欲望。钢琴教育家赵晓生在《钢琴演奏之道》一书中,强调:“演奏者必须研究作曲家与社会的联系;作曲家的总的音乐风格及风格演变――作品在音乐史、钢琴史、作曲家本人作品、同类作品中的地位”,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才能深刻体会音乐蕴含的内容。从这些文史资料中汲取表现音乐的能力,使演奏者更具感染力、震撼力。在了解作曲家的同时,增强了科学、历史、文学等知识,使钢琴学习变为一种文化的学习。

(4)运用灵活多变的练琴方法,如有琴出声、看谱想声和无琴无声,充分利用音乐记忆想象能力,提高音乐内心听觉,使音乐融入演奏者的潜意识中,形成音乐思维和音乐语言,并运用这些语言打动人心。所谓有琴出声练习是指在钢琴上视奏、背奏的练习。这种练习在大脑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下,会偏重手指肌肉的动作记忆。当练习者遇到紧张、心情不佳时,只凭手指动作记忆,会使演奏者记忆中断,大脑一片空白。钢琴大师阿牢曾说:“有分析的记忆才是最可贵的”。所谓看谱想声与无琴无声,是在没有任何音响刺激的状态下,利用音乐内心听觉锻炼大脑对手指的控制支配能力,对音乐作品的记忆想象能力,增强谱面理解与识记。特别是无琴无声练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在睡觉前,闭上双眼,眼前回忆谱面,想象左右手每个音在琴键上的位置,明确左右手的指法和指触,想象左右手弹奏的节奏、速度和表情,想象音乐内容和音乐形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乐曲将融入到练习者的潜意识中,形成音乐思维。当练习者再次坐到钢琴前演奏此曲时,弹奏就像说话一样流畅自如,富有表情与感染力。运用多种练习方法结合,把乐谱上死板的音符通过音乐内心听觉内化为自身的音乐思维,使具有个性化的音乐语言在钢琴上表现出来。

  音乐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学习钢琴是接受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钢琴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地重复提高的过程,只有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才能培养、保持其学习钢琴的兴趣与热情,并增强其在学习钢琴中不断克服种种困难的毅力,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使钢琴学习的过程成为追求美的过程,使钢琴弹奏者成为音乐美的创造者。

  注释:

①《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曹理,何工著,上海音乐出版社,第47页

②《现代钢琴演奏技巧》卡尔?莱默尔、瓦尔特?吉泽全著,姜丹译,上海音乐出版社,第3页

  参考书目:

[1]《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曹理、何工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

[2]《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赵宋光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3]《心理学》王淑兰、欧阳仑主编,西安出版社,1994年

[4]《音乐表演笑学,杨易禾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5]《笑学简论》韩玉珠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6]《钢琴学习指南》魏廷格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

[7]《钢琴演奏之道》赵晓生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年7月5次印刷

[8]钢琴的调律与维修入张昆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

[9]《现代钢琴演奏技巧》卡尔?莱默尔、瓦尔特?吉泽金著,姜丹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论文5

  浅谈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培养与训练论文

  摘要:“内心听觉”在整个钢琴演奏和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钢琴演奏不能光重视训练手指的技术能力,而忽视了内心听觉能力的训练,本文以内心听觉的培养在钢琴演奏中的训练为出发点,结合本人多年来钢琴学习的心得,把内心听觉的培养贯穿整个钢琴学习过程,让更多的钢琴学习者能够注重内心听觉能力在钢琴学习中的发展和培养。

  关键词:内心听觉;重要性;培养;训练

  近年来,“内心听觉”这个词在音乐界备受关注,内心听觉是一种音乐能力,它在音乐演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习音乐,尤其是学习钢琴演奏,拥有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音乐要靠听觉来欣赏,音乐技艺的程度水平也要靠听觉来辨别。李斯特曾经说过“用心灵创造技术”,就是指演奏家的技术是植根于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把一首作品演奏成功,并不是只解决了技术问题就可以了,高质量的音色及对作品的表现和理解都是同时必须要做好的,根据研究认为,通常人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内心听觉能力,这种能力经过专门的训练可以逐步提高,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内心听觉能力作为钢琴演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内心听觉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内心听觉的含义

  内心听觉能力是一种音乐能力,是一种构成内心音乐形象的能力,它不受外界声音的影响,以音乐感知为基础,以完善音乐意象为目的,不依赖于乐器和人声想象出来的音响,它具有先导与创造能力。内心听觉是音乐家最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之一,内心听觉的发达程度决定着音乐家内在的音乐想象力反映真实的.音乐现象的能力。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心理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听觉意象的形成和听觉意象指导演奏,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随着听觉意象的不断完善形成内心听觉;二是让内心听觉发挥作用即通过形成的听觉意象指导并调整实际演奏效果。

(二)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钢琴练习过程中,内心听觉起着主导作用,练习时如果没有内心听觉的支持,弹出的音乐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缺乏艺术感染力,所以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必须要在内心形成自己想要的音色、速度及力度等,并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身体及手指触键角度的调整来达到自己所满意的音响效果。

  二、内心听觉的培养及训练

  内心听觉的心理过程主要通过听觉意象来体现,因而训练听觉意象能力的提高对内心听觉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比较有效的提高内心听觉的水平,这里介绍几种专门的训练方法:

(一)“歌唱”训练

  著名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在弹奏钢琴的过程中,不仅会专注的演奏,口中还跟随着旋律哼唱,忘我的投入到演奏中,这种哼唱弹奏的方式是一种学习和理解音乐的比较有效的方法。钢琴是富有歌唱性的乐器,演奏者的内心歌唱能力的水平决定演奏出音乐的优美程度,只有通过歌唱旋律等方式来培养和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内心听觉能力,从而感悟音乐的歌唱旋律性,把作品弹的“有血有肉”。

(二)“想象”训练

  音乐想象是以音乐意象为基础的,内心听觉的形成也要靠音乐想象来形成,音乐想象能力的提高是发展内心听觉的关键。钢琴演奏是把人类生活中的实物,如高山、河流等和人类情感中喜悦、悲愤等化作声音来表达出来,人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大都与声音有着紧密的联系,使演奏者对对所接触的事物进行想象,通过想象与音乐音响融合,从而产生音乐听觉形象,这种音乐听觉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音乐听觉经验。

(三)“冥听”训练

  冥听是指演奏者在演奏前事先听到自己内心第一流的整个演奏效果的能力,这需要演奏者具有一定的音乐积累和音乐感觉,冥听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演奏水平的高低,冥听一般经过“树立声音标准”、“模仿杰出声音”、“创造新的声音”这三个过程,在脑中积累了丰富的音响材料之后,要努力在内心形成自己所要的音响效果,演奏者应将自己的演奏效果和内心听觉听到的效果进行对比,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这对于演奏者的演奏质量有着显着的作用。

  总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内心听觉又是音乐听觉的核心。通过听觉想象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内心音乐听觉能力,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者的内心听觉能力就是让演奏者有较高质量的听觉感知能力,精确的把握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和理解,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对音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应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必须强化训练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文出版社,.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论文6

  钢琴教学听觉训练策略分析论文

  1引言

  钢琴是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复杂的活动,在视觉的感知下,将音乐进入大脑,通过双手和脚的协调,形成一种特殊的声音。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一气呵成地完成这些动作组合是非常艰巨的挑战,所以这也是许多钢琴练习者的最终目标。但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他们忽略了,那就是对于内心听觉的加强训练。所以,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调整内心听觉,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演奏效果。

  2内心听觉的主要内涵

  内心听觉是和外部听觉有着很大差异的具备独特特征的一种音乐形式,主要是通过长期的音乐训练所得到的一种具有较高鉴赏力的音乐素养。外耳或正常的外部听觉系统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知和记忆的所有物理噪声信号,内耳听觉是建立在内部或外部的听觉系统的基础上,对意识活动感知的心理技能。内耳听觉不是一种存在于表面,而是不依附于其他形式而独立存在的一种独特的音乐鉴别能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音乐训练或者音乐活动,比如说唱歌,在练习场上,对于音色、速度、力度进行感知,在演奏者的听觉经验逐步积累的基础上,对沉默的想象、音乐特征形式的直觉,然后用音乐思维、音乐创作与表演表现出来。

  3钢琴教学与内心听觉的联系

  3.1内心听觉可以提高钢琴教学效果。钢琴音乐对于人们来说是一场气势恢弘的听觉盛宴,这就需要人们具有充分的听觉能力来鉴赏。客观听觉在主观心理感受过程中有着客观的评价。接受外界的声音不仅仅是通过听觉能力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对于音乐的审美感知等过程来实现的。内心听觉是一种非常细腻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人们欣赏音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源泉。3.2钢琴教学可以促进内心听觉。阅读音乐是钢琴教学中进行的一项基本的技能训练,通过这项训练可以训练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提高内心听觉的能力。通过对内心听觉的培养,引导学生阅读音乐。阅读音乐常常因为很无聊,使得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太认真,或者是过于注重对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对于歌曲本身的研究。使得很多学生在弹钢琴前,不懂音乐在创作时要表达的情感,在自己的主观体验的基础上发挥,以背道而驰的感知来表达作品的情感。所以,音乐不单单是一个个具体而简单的作品,它更是作者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这就要求每一位钢琴演奏者在演奏钢琴曲目时一定要仔细品味音乐的声音,真正做到把握音乐内在的情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内心听觉鉴赏能力。从研究结果来看,钢琴演奏者通过不断地录音练习的方式,可以解决演奏过程中节奏不稳定的问题。同时演奏者普遍感觉,在自己的演奏录音中可以听到节奏是否是稳定的,运用这种方式练习音乐演奏不仅提高了音乐节奏的稳定性,也提高了演奏的整体的逻辑结构。这种锻炼方法可以帮助演奏者的关注更有焦点,有更清晰的感觉和持续的节奏控制能力,尽可能减少因为情绪太高的原因而对音乐本身失去有效的把握,使得在演奏中对于整体演奏的处理不合乎应有的逻辑的要求。黑暗练习可以挡住视觉对于音乐演奏的干扰,使演奏者对声音和触觉的感知更加的具体有效,更容易使得演奏者快速深入地进入音乐场景,感受音乐内在的无穷的魅力,帮助开发音乐情感和控制音乐的能力。

  4培养内心听觉的方法

  4.1加强学生的`倾听练习。倾听是加强内心听觉训练的最为重要的前提以及基础,这里所说的倾听并不是仅仅单纯的听取外部的声音,而是从一个有着内在意识和审美感受的音乐评价。养成听的习惯,对于提高钢琴的音准是非常重要的。钢琴音乐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旋律变化也通常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的,只有在认真的内心倾听的过程中,才能够做到准确把握音乐所带的情感并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可以了解到作者在音乐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时代的特征。音乐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如大型演唱会和音乐剧,使得学生享受激情的钢琴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和国家的钢琴大师的高超演奏技巧。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使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可以充分感受到音乐的情感,为以后可以做到独立演奏各种钢琴曲目奠定坚实的基础。4.2提高学生的专业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于钢琴教学中的听觉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要加强演奏者的内心听觉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音乐素养是牢固的根基。所以,音乐教师在钢琴教学中的加强内心听觉的基础上一定要使得演奏者首先具备一定的专业音乐素养,这样才会使得钢琴教学训练的效果更加的突出,更加的切实有效。4.3教师加强钢琴视谱演奏指导。正确有效的视觉视谱用来帮助在钢琴学习中快速入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依靠视谱想象有助于提升学生内在的听力水平。在面对声音的情况下,学生在获得音乐后,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音乐和旋律的视觉观察结构认知与训练,用低沉的声音唱,让学生可以全面地分析和理解自己所演奏的音乐,然后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地引导学生在音乐记忆的基础之上在脑中产生声与情的新思维,强化学生对演奏乐曲的理解,同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内心听觉。通过这样独特训练的方式使得学生的音乐阅读能力以及音乐演奏的内心听觉能力在逐渐的渗透作用中得到了提高。

  5结语

  本文主要是基于演奏者的自我反思,依据听觉训练方法强化自我监督,训练学生的心理能力,激发内心听觉的能力,使得表演者的情绪与作品之间的情绪,保持在适当的距离,真正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媛媛.论内心听觉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D].天津音乐学院,.

[2]牛春雨.试论钢琴教学中“内心听觉”的培养[J].艺术教育,,(8).

[3]盛跃明.浅论钢琴教学中的内心听觉的训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4).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论文7

[内容摘要] 笔者在深入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特别是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的基础上,拟将 现代化的心理训练手段引入英语学习活动,并制定《初中英语学习心理训练方案》,使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正 确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满足英语学习的要求,从而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 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本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学习态度亦有了 较大的转变。同时,实验班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小提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论文8

  关于钢琴学习过程中听觉的重要性分析的论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享受。因此,许多人开始进行钢琴的学习。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又被称作为听觉艺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听觉来实现艺术享受。尤其是在钢琴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自己弹奏还是别人演奏,都需要通过认真的聆听来感受。因此,可以说一个人音乐学习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与他的音乐听觉。在钢琴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听觉才能保证钢琴学习的效果。

  一、钢琴学习过程中听觉的验证

  在钢琴弹奏中,对于一首曲子的描述不仅仅是通过乐谱简单的展现,还要通过聆听者的听觉进行验证。通常来说,我们听到的钢琴音响都属于外部听觉。

  在所谓的外部听觉中,主要是通过耳朵来进行分辨所听到的音响和曲谱是否吻合;另外,通过听觉,还可以对钢琴的弹奏进行调整。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听觉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1. 钢琴弹奏的音准、音高。

  2. 钢琴弹奏中节奏的准确以及音值。

  3. 钢琴弹奏的音响大小。

  以上三个方面时钢琴弹奏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4. 调式调性。

  在钢琴弹奏时,弹奏者首先应该对所要弹奏的作品的调式调性进行判断,然而主调音乐是一首作品的灵魂所在。在作品中,其他部分都是一些和声以及和弦对作品进行铺垫,在旋律走向方面,都是围绕主调音乐进行。在和声方面一般分为纵向和声和横向旋律,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

(1)纵向的和声。

  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必须认真聆听和声的进行以及和声的色彩从而选择合适的和声,能够有效增强作品的演奏效果。

(2)横向的旋律。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首先明确作品旋律的走向才能更好地进行钢琴演奏。[1]

  在实际的钢琴演练习过程中,首先,演奏者应该积极的感受作品旋律的趋势,即:旋律有主调通过转调以后及进上行然后反向跳进等所形成波浪形、拱桥形等。其次,演奏者还应该对作品进行划分,只有合理的乐句划分,才能保证演奏的流畅性,同时,也有助于聆听者充分了解作品的内容。最后,弹奏者在钢琴练习中,应该根据和声的色彩进行作品意境的刻画,并且还要尝试采用多种手法进行弹奏诠释。

  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风格也不同,对于和声的运用也具有明显的差异。通常来说,能够分为来两种情况:第一种:一些作曲家将旋律看作是和声的陪衬对待,和弦的高音部分就是旋律。对于这种情况,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要通过聆听来把握旋律走向,不能依靠和声的对位进行演奏。第二种:就是所谓的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有德彪西等,这一时期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主要是通过将独特的和声融合到作品,开创了独特的印象派风格,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听觉感受。5. 复调音乐。

  所谓的复调音乐指的是在作品中至少有两条旋律线,同时进行,即由不同的织体组成的纵向旋律线条。

  在复调音乐中,通常都会出现两个以上的线条,它们主要通过和声对位的方式形成多声部,并其各个声部之间都是独立进行的,旋律不交叉、节奏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通常要双手进行交叉演奏或者单手演奏两个声部。因此,在此类作品演奏的时候,良好的听觉具有重要意义,听觉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1)在弹奏过程中,演奏者要进行多个声部的弹奏,这时就需要通过听觉进行辨别,这样能够清楚的分辨各个声部,从而能够进行力度的调整,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

(2)在此种作品演奏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对一些声部进行强调,突出主题,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听觉进行判断、调整保证整首作品的完整性以及协调性。

(3)另外,在演奏过程中,一些作品需要对各个声部进行强调,这样很容易造成混乱,不能准确的突出主题。因此,演奏者需要通过听觉进行分辨,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主次之分,使作品层次清晰。

  二、通过内心听觉诠释作品

  音乐是音乐的载体,声音是音乐表现,如果我们看到曲谱,使用乐器,不进行哼唱,在寂静的环境中,我们能够在内心中想象出旋律线条、音高等这就是所谓的内心听觉,它主要是人们内心对于音乐的表现,例如:著名钢琴作曲家贝多芬,在耳聋以后积极进行创作,并且这些作品都广为流传,例如:《命运交响曲》等。他之所以能够进行创作主要是由于内心听觉的作用。[2]

  在钢琴学习过中,内心听觉主要是对音质的辨别,通常来说主要能够分为以下三部分:

  1. 声音的流畅性。

  在演奏过程中,要保证声音的流畅性,所谓的流畅主要指的是在演奏时,要保证钢琴声音的干净,不能具有杂音,同时还要保证钢琴振动效果的良好,主要表现在不无论声音的强弱都能产生良好的共鸣效果,并其能够传递很远。如果在演奏过程中,钢琴的声音听起来僵硬没有活力,主要由于手腕僵硬用力过多所造成的.。[3]

  另外,在演奏过程中,还能出现声音弱、不厚重,这就需要在演奏过程中集中听觉,仔细的聆听,并且还要积极地进行改正,才能弹奏出美好的声音。

  2. 和弦以及双音的弹奏。

  双音指的是在弹奏过程中,任何两个音能够进行弹奏,和弦指的是三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重叠。这种方式具有一根相同点就是在演奏过程中同时发音。在实际的演奏中,演奏者可以通过内心聆听体会一下两个键各或者多个琴键一起按下的感觉以及效果,然后在仔细聆听实际的演奏想过,将其进行比较,并且不断的进行改正,直到满意为止。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会出现双音与和弦连奏的局面,这时几个手指同时起落发出的声音也要进行检查,保证其准确性,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由于每个演奏的手各不相同,就很容易出现音色、触键、力度等不同的差异,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听,只有依靠听觉进行不断的改正,才能保证乐曲的完整。

  3. 钢琴踏板的使用。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踏板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得音乐充满活力赋予了音乐灵魂与生命。[4]

  但是,在演奏过程中如果使用的不够恰当就会造成旋律模糊、乐句不够明确、节奏混乱等。在踏板练习过程中,耳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钢琴的踏板需要以哪种速度踩下或者上升、踏板需要踩多深等都需要通过耳朵进行聆听进行调整。如果踏板踩踏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首作品的演奏效果。因此,要想完整地表达整首作品的效果,就要灵活地运用踏板,才能准确地达到演奏者预期的效果。

  在实际的钢琴演奏过程中,听觉对于踏板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1. 具有丰富的音响储存量。

  钢琴演奏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聆听音乐会、CD 等,明确一些著名的钢琴家对于同一首作品的处理方式,同时,还要在心中树立一个目标,才能更好地运用踏板。

  2. 聆听研究好的声音。

  钢琴演奏者都会储存一些美好的声音,并其还要对这些声音进行研究,并其还要在演奏过程中对于自己弹奏的声音进行想象,用心去聆听,积极地进行改正和处理,只有这样不断的聆听对比,才能不断地提高钢琴演奏的水平。

  3. 发挥自己的想象。

  钢琴演奏要进行大胆的想象,不仅要充分表现作品的内涵还要演绎出自己的风格。因此,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和实际的音响效果进行融合,才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响效果。另外,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创造出新的音色,这些都会基于内心聆听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内心聆听对于钢琴演奏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要具有好声音的标准,然后不断地进行尝试,进行创造,才能有效的提高演奏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听觉在钢琴中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通过外部听觉和内部听觉进行分析,只有不断的进行聆听才能更好地进行钢琴学习。在实际的联系过程,弹奏者要根据实际进行弹奏,在保证乐曲主调正确,并且还要保证音高的准确以及踏板的使用,才能更好将钢琴的魅力发挥极致。

  参考文献

[1]许尧。听觉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9):68-69.

[2]章雅轩。记忆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性及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9):133-134.

[3]王旭妍。浅谈钢琴学习过程中听觉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Z1):1171.

[4]苏莎。浅析钢琴教学中听觉训练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4(1):71.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