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讲话致辞 > 正文

年终表彰大会村支部书记典型发言3篇 村支部书记年度工作会典型发言

2022-10-05 13:28:22讲话致辞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年终表彰大会村支部书记典型发言3篇 村支部书记年度工作会典型发言,以供借鉴。

年终表彰大会村支部书记典型发言3篇 村支部书记年度工作会典型发言

年终表彰大会村支部书记典型发言1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石家管区于潮村支部书记兼主任于建新。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与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扎实工作,争做一名称职的村干部》。我村现有耕地1246亩,661人的,党员26名。

  下面我把我自04年任支部书记以来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如下简要汇报:

  04年当选书记以来:

  1、带领村两委,通过多方面筹措资金修了村南东西柏油路700米。

  2、4条南北路用砖硬化起来而后又把我村所有围村路修成了砖路。历时三期工程才初步解决了村内道路的问题,使我村东西南北雨后四通八达不踩泥群众出行方便。

  2、整修了浇地码头从坝头向外下管道140米解决了浇地难问题。

  3、原先我村是个以粮棉种植为主的种植模式,收入低,经济发展慢。通过调整土地现在发展韭菜300余亩,人均半亩效益可观。当然,这几项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和我们村两委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成绩。

  再就是我对我任村支部书记、主任的认识讲几点浅薄的看法:

  一、是要政治上坚定,保持与上级组织的一致性。比如:

  税费款征收、合作医疗款的收取、小麦直补的登记、良种、配方化肥等以及其他各种政策都积极地按时完成。上级的各项政策与群众的利益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工作思想上始终与管区保持一致,各项税费任务按时完成从不拖后腿。

  二、是要搞好班子的团结。要做工作、办事情必须要有一

  个坚强团结的队伍。重点在于放下架子,搞好分工,带着感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增强感情。

  三、是要对自己严格自律。对村内的制度要带头遵守,在班子会上的决定要严格执行,只有对自己要求严格了,其他班子成员才会对你信服,你的决定才能被比较好的执行。在家里身体力行要比制度要求管用的多。

  四、是要做群众的热心人。

  五、是要维护稳定的有心人。

  六、是要一名群众放心的当家人。04年任职以来,财务方

  面本着公开透明,“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从而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中,我又一次高票当选。既然群众信任我,我就一定努力工作绝不辜负各级领导信任与群众的重托把我村工作做的更好。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于建新

  2011年6月25日

年终表彰大会村支部书记典型发言2

  顽强拼搏筑天路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来自...村,名叫...。能参加本次会议,我深感荣幸。首先,我代表竹山村的父老乡亲向关心支持竹山村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竹山村地处...西南方,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349户1422人。山大沟深,地势险要,人口居住分散,是全市乃至全省最穷的村。三年前,竹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大部分农户靠点煤油灯照明,有32户人住着茅草房,客来没有板凳坐,全村娶不上媳妇的光棍有38人,年龄最大的有71岁。当时在毛坝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竹山到毛坝。”大红岩、梯子岩、一墩岩象三座高墙将竹山村与外界阻隔。当时从竹山村到毛坝镇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翻山路,陡上陡下,行程6个小时,上街赶集早晚都要摸黑;二是穿山路,尺余宽的路几乎全部从悬崖峭壁上经过,十分危险。由于山高路险,全村几乎所有的农家妇女一辈子没到过紫阳县城。

  竹山村有着丰富的煤碳资源,可是这些资源却开发不出来。一拨拨的客商进来,然后摇头就走。为啥?路太险了。客商说:“走一趟胆都吓破,哪里还敢往里投钱!”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于是,痛下决心,这辈子一定要把竹山村的路修通。我把修路的想法告诉村民们后,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和支持,长期受闭塞、贫穷、落后的困扰,村民们已铁了心,1克难奋进奔小康

  哪怕磨掉几身皮也要把路修通。2006年11月22日,竹山公路正式动工,我带着全村村民,扛着铁锤和钢钎,吃在山上,歇在崖边,每天打着火把和手电上工,晚上摸黑回到工棚,这样的日子,我们整整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竹山村公路是紫阳县工程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差的一条路,整个线路几乎全部从千仞绝壁上经过,机械根本没有用武之地,绵延20多公里的建设战线上,只有5台空压机,一辆架子车,其余的只有靠铁锤砸、钢钎撬、杠子抬、锄头挖,精壮的年轻汉子承担着打眼放炮的重活,从山顶上垂下一根根绳索,拴在他们腰上,悬在峭壁上打炮眼。会手艺的就负责砌外挡,10万多方大大小小的石头,全是村民们用手搬、用肩扛,一块一块砌起来的。公路打通后,我们立即做好路基,铺筑了水泥路面,目前,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

“要生存,先把泪擦干;通公路,抬头见睛天!”这是村民修路时改编的歌子。天道酬勤,公路通后,竹山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短一年时间,就有3户人家购买了农用车,2户人购买了面包车跑货运和客运。架设高压电7杆公里,低压电35杆公里,煤油灯换成了亮堂堂的电灯。安装了移动信号发射塔,实现移动信号全覆盖。修建沼气池210口,架设水管13公里,移民搬迁68户,新建板石特色民居68户。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新建丰产密植茶园500亩,发展魔芋1000亩,兴办养猪厂2家,建酿酒作坊1个,茶叶初制厂2个,精制加工厂1个。全村人均纯收入从三年前的800元提升到现在的1560元。

  竹山村的公路建设,竹山村现在的变化,让我深深感受到:

  一是人民群众是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为了修路,村民不仅要出力,还要出钱。一年多的公路建设,村民相继共投入劳力多个,开挖土石方36万立方。为了筹集公路建设资金,村里有的老人把棺材卖了,有的把过年猪卖了,千方百计筹资投入公路建设,全村349户人除举家外迁户、特困五保户外,共筹集资金35万多元。公路建设中,对村民的地需要占的就占,林木需要毁的就砍,从没有一个人讲价钱,索赔偿。村民个个都在相互监督着质量,拿着六米长的竹杆一寸寸硬量,每一个人都算着帐节省投入,宁可多掘一尺,也不少挖一锄,能用人工撬的,绝不放炮。由于村民的全力支持,积极参与,公路建设从开工到竣工,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没有一寸不合格工程,没有一起上访事件。

  二是省市县的支持是我们的坚强后盾。竹山村的公路建设,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领导多次到村指导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也得到了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共为我们解决爆破器材90余吨,资金700多万元,为我们公路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没有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竹山村不会这么快通上水泥路,也不会有今天的变化。

  三是干工作、做事情必须有一种勇气和决心。让竹山村通公路,当初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更别说通上水泥路,是贫穷落后、一次一次心酸的经历,让我们痛下决心。为了把路修通,一年多时间我把精力全部放在路上,我用完了5箱手电池,跑烂了16双解放鞋,减去了11斤体重。同时我也挣下了三个混名:一是“婆娘嘴”,爱吵爱说;二是“吝啬鬼”,舍不得多花一分钱;

  三是“飞毛腿”,每天要在施工路段跑几个来回。当时支撑我只有一点:那就是一定要打通这条路,改善竹山村的贫穷落后面貌,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一点小小的成绩,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我也先后被评为“感动陕西”的竹山村的新愚公、“感动交通”的村道建设“铁人”、“郭孝义式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陕西十大杰出青年”。一次次荣誉,使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更是对竹山村人民的褒奖,其实,这些成绩都是各级政府关心支持、全村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回顾过去,我们虽然干出了一些成绩,但村上的发展还任重道远。我和竹山村的乡亲们将不懈努力,奋斗不止!我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心里常燃希望的火把,好日子就在明天。

  谢谢大家!

年终表彰大会村支部书记典型发言3

**村支部书记典型材料

  我们村有2100口人,4300亩地,89名党员。近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团结进取,积极带领群众调整农业结构,走出了一条靠大棚西瓜种植富民强村的经济发展路子。目前,全村西瓜大棚发展到140多个,户均增收1000多元。2004年西瓜销售总量达170万斤,成为全市最大的西瓜生产专业村。村党支部多次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谋 富 路

  我们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人们辛辛苦苦干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怎样改变这种状况,让群众尽快富起来,始终是党支部一班人苦苦思索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2000年,我们看到一些先进村搞大棚西瓜种植,效益比种粮食高,能发家致富。支部一班人研究,我们村也具有发展大棚的优势:人多劳力足,地多土质好,气候适谊。于是,决定从种大棚西瓜入手,调整产业结构,带领群众致富。我们的想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到我们村做报告,动员群众;镇党委积极给我们解决资金难题,这样,在多方的支持帮助下,村民士气高涨,当年就建起了100多个高标准大棚。

  然而,致富的道路并不平坦。当年大棚西瓜产量低、品质差,几分钱一斤,还卖不出去,乡亲们受了累,赔了钱,士气一落千丈,纷纷要推倒大棚,改种大田作物,眼看着一场心血就要付之东流。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党支部一班人心情沉重。发展大棚到底有没有前途?为什么别人能赚钱,我们不行?带着这些问题,支部一班人分头行动,跑山东、保定请专家、问教授,一连半个多月。回来后,村支书李保成组织村干部连续三天召开碰头会,反复总结经验教训。最后大家认为,发展大棚西瓜的路子没有错,失败的原因在于选种的品种不对路,种植技术跟不上。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不愁没钱赚。支部统一了思想,决定继续带领人们种西瓜。

  为做通群众的工作,支部一班人连续20多天走家串户,跟大家总结经验,分析原因,鼓励群众继续种下去。先后3次组织群众代表300多人到山东青州参观,以那里靠大棚西瓜发家致富的事实,增强群众的信心。即使这样,仍有不少群众持怀疑观望态度。对此,支部不是简单强迫,而是采取干部带头的方法,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在全体干部党员大会上,支部书记李保成说:“致富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认准的事就要干到底。不敢面对挫折,不带头坚持种棚,干部不是称职的干部,党员不是合格的党员。”当天8名干部和5名党员报名继续种,第二天,又有16名党员报名。这样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大家重新鼓起了士气,大棚保住了。

  解 难 题

  大棚没被推倒,只是个开端,只有让群众获得了效益,才是成功。我们支部一班人都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为此,对大棚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为把好品种关,在选定种植品种上,支部总结以前失败的教训,不盲目引进,多次到省农科院咨询,山东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了市场上正在热销,具有广泛前景的“京新系列”。

  为把好技术关,支部一方面请人教,出资从山东青州聘请技术员,长年住村指导,手把手的传授技术。另一方面带头学,以支部成员为核心,组织村干部和头脑灵、肯钻研的村民成立了西瓜协会,在技术上先学一步。为尽早掌握管理技术,支部一班人自觉行动,有空就捧起书本,不懂的问题就多方请教,使自己先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再把技术传授给村民。就这样专家教、支部帮、群众钻,使种棚户家家有了“明白人”,大棚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幅提高。群众说:要想进步快,还靠支部带。

  为把好育苗关,支部成员每人包2个育苗棚,一天到晚蹲在棚里,帮着大家察看秧苗长势、大棚温度,定时汇报情况,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最后,没有一户大棚出问题。

  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支部积极解决种棚户的实际困难。谁家技术懂的少,谁家的大棚出了问题,支部一班人就主动去察看帮助。有一天夜里,风雨交加,大风把村民刘宝印家的大棚刮到了,如不及时防护,秧苗就会被低温冻死。当时李保成正发高烧,在家输液,知道情况后,他拔下针头,就跑到了地里组织人们重新搭棚,风雨中,大家干了2个多小时,棚搭好了,秧苗保住了,李保成的病更重了,当场晕倒在地里。

  为了确保销路,从种棚开始支部就着手跑市场、抓订单。支部成员组成销售小组,西去石家庄、太原,北上保定和北京。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知道,回来后,支部书记连续几天高烧不退,村主任也犯了关节炎,腿疼得走不了路。就着样,我们拿回了一张又一张供瓜合同。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大棚西瓜终于获得了丰收。大棚多的能收入9000元,少的也挣了4000多元。这条路子走对了!群众看到大棚赚了钱,没种过的也跟着种了起来,全村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规模扩大了,难题也多了。出现了以次充好、竞相压价、强买强卖的不良现象,影响了全村的信誉,损害了大部分种植户的利益。为此,支部加强了西瓜协会的管理,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靠协会规范市场运作。支部帮助协会制定了《公约》,明确规定:村民卖瓜,先过协会关,瓜不熟、个头不够、分量不足的坚决退回;对客户抬瓜、装车、摽车一条龙服务;专人维持交易秩序。协会把所有种植户组织到一起,大家撰成一个拳头,对内规范管理,对外统一价格,集体销售。由于交易公平、质好量足,我们北榆林村的瓜闯出了名声,每到一地都比别处的价格高一两毛钱,而且销售的特别快,许多客户都愿和我们做生意。通过支部指导、协会运作、规范市场,杜绝了欺诈客户、竞相压价的现象,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提高了全村的信誉。有一次,天津的一个客户拉了5吨的一车西瓜,付清款,没有走多远,车带放了炮,支部副书记韩刚船见状,急忙召集村民,一面回村拿工具,一面组织人卸车,车带补好了,又把5吨西瓜重新装上。客户很感动:这在别处,我就做了大蹩子,北榆林的瓜好,人更好。回去后,我介绍我的朋友跟你们做生意。很多远道的客户慕名而来,我们村的西瓜销售,由原来的走出去,变为引进来,人不出村,就销售一空。

  几年来,村党支部强有力的组织引导和全方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全村西瓜大棚连年递增,到2005年,大棚已经发展到140多个。而且品种也由原来的西瓜增加到茄子、黄瓜、西红柿等十几个。大棚里摘了西瓜种蔬菜,周年不闲,效益也翻了翻。大棚瓜菜成了我们村的支柱产业。仅此一项村民户均增收1000多元。

  求 发 展

  大棚给我们带来了富余,也带来了烦恼。建棚所用的塑料薄膜每年都要换新的,全村100多个大棚,废旧塑料累积如山,既占地又污染环境。

  2003年,支部书记李保成在山东买大棚薄膜时,发现当地很多个体户回收废旧塑料,再把它加工成薄膜的原材料。他就考虑:这是个好项目,把废旧塑料加工,生产成薄膜原材料,既能解决污染问题,又能增加收入,一举两得。想到这里他顾不上回家,叫别人送回大棚薄膜,自己留在青州,学管理、学技术、问销路,一待就是半个月。从青州回来后,他和几个支部成员凑了7万多元,购进了一套生产设备,盖起了厂房。工厂开工后,年销售收入达到了60多万元。由摆弄土坷垃到玩机器,在榆林村这是第一次,很多人的积极被调动起来,纷纷要求支部帮助办厂,在支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有3家厂子建成投产,不仅自己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而且还能吸纳200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仅此一项,每年村民工资收入就达到40多万元。现在,我们村的废旧塑料不仅不够用,而且还要从外地收购。通过废旧塑料加工,变费为宝,我们延长了大棚产业的链条,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我们村一步步走上了富余的道路,人们的钱袋子鼓了,支部积极带领人们改善生活条件。投资30多万元打井配电,安装自来水,投资60多万元硬化街道,安装路灯。在抓精神文明建设上,开展了“讲信誉大棚户”、“文明村民”评选活动。制定了《村民日常行为规范》。反复教育村民:瓜要树名牌,人要树高德,做生意重信誉,对客户讲礼貌。

  走进北榆林村,绿树成荫,房舍整齐,街道硬化干净,村民精神饱满,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正在凸现。

  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北榆林的今天。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有党的领导,有全村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北榆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