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教学文档 > 正文

计算教学策略 小学计算策略训练专项课

2022-06-07 13:29:21教学文档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计算教学策略 小学计算策略训练专项课,供大家参考。

计算教学策略 小学计算策略训练专项课

  新课程理念下 计算 教学的 策略 天津市南开区风湖里小学 庞娜

  新课程理念下 计 算教学的 策略 小学阶段“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意义和计算法则、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三部分。它贯穿了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始终,是学生应当掌握的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数的运算的教学还承载着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三维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应对计算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下面结合这几年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关于数的运算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算理与算法相结合。

  算理和算法是不能割裂开的,正所谓以理驭算,算理指导着算法,只有充分理解算理才能真正掌握算法。低年级的同学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算理的理解会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

  例如,“9 加几”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凑十”的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9 加 4”,出示共有 10 格的盒子,其中已经装了 9 个皮球,盒子的外面有 4 个皮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摆,知道为了能很快算清楚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只要把盒子外面的 4 个皮球,拿出一个放在盒子的空格里,凑成一整盒 10 个,盒子外面的皮球由于拿走 1 个,还剩下 3 个,即把 4 分为 1 和 3。进而说出 9 个和 1 个凑成 10 个,10 个再加剩下来的 3 个就是 13 个,接着板书:

  9 + 4 = 13 1 3 10 同样,教学“9+7”“9+8”,先出示实物图,让学生画一画,凑成十,再相加。“9+3”“9+5”要求学生动手摆小棒,边操作边说过程边计算。这样使学生在“动一动、画一画、摆一摆”中充分感知“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再相加”的计算过程,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同时也掌握了计算方法。

  二、运算与应用相结合。

  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新课标》取消了单独设置的应用题,把应用题教学和运算意义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学生根据实际情景和运算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和繁琐的运算是《新课标》在“数与代数”领域削弱的主要内容。我个人也认为单纯的计算练习对于孩子来说是枯燥的,

  缺乏吸引力的,如果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完表内乘法口诀后,设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秋天到了你们想欣赏秋天的景色吗?学校决定明天去秋游,秋游时大家都要带点心,这次的秋游的点心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买,下面是一些食品的单价:可口可乐 4 元;饼干 2 元;面包 2 元;汉堡包 8 元;苹果 1 元;炸鸡腿 5 元;果冻 5 角……用 30 元买本组的点心,你计划怎样买,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看哪组的安排最合理。这样的练习设置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的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境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的情况,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训练的同时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好的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并进行再创造学习。

  三、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相结合。

  《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是针对每个学生而言的,只要他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可以,教师也应该尊重每一种解法,适时呈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算法的最优化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这一点在简算教学中尤为突出。比如,在教学“38+29+23”的简算时,有的学生这样做:38+29+23=40+30+20-2-1+3=90;有的学生这样做:38+29+23=(38+2)+(29+1)+20=90;还有学生这样算:38+29+23=(38+2)+(29+21)=90;等等,在教学时教师应给每一位同学机会让他充分发表建议,然后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与家庭作业相结合。

  作业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活动,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一定量的作业,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促进学生思维和身心和谐发展,尤其是计算的学习,她需要一定量的积累以达到质的飞跃。但作业的设计不是越多越好,越难越好。它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 形式灵活,题材多样。避免出现形式单一、机械式的计算练习。

  2. 避免重复,重难点突出,是课堂练习的合理拓展。大量的重复性练习会浪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可谓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练习题目以质替量。另一方面一次作业不可能涵盖全部的知识点,应抓住主要问题逐个击破。

  3. 及时反馈,认真批改。对于每次作业反馈上来的情况教师应进行正确的分析,采取集体讲评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让每次练习落到实处。

  五、常规训练辅助教学。

  最常见的常规训练就是课前的口算练习。从小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上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对于高年级还可加入 1.在自然数中 10~24 每个数的平方结果;2.圆周率近似值 与一位数的积及与 12、15、16、25 几个常见数的积;3.分母是 2、4、5、8、10、16、20、25 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及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的综合训练。

  口算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低年级可采取视算和听算或者“数学接力计算“比赛,分组进行,每组人数相等,各组竞赛题相同,开始各组由第一个计算,接着交给第二、第三……,直到做完为止,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中高年级可采取抢答、笔答、接火车等等,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除了口算中高年级还可以进行每日四题的训练,题目不多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这项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帮助。但应注意:1.题目不宜过难,应是基础训练;2.及时评价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做到的,这需要我们教师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反思,适时调整,将我们的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计算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教学策略与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案例

  教学策略设计(共13篇)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