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教学文档 > 正文

色彩教案3篇(有关色彩的教案)

2022-11-04 07:49:26教学文档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色彩教案3篇(有关色彩的教案),以供借鉴。

色彩教案3篇(有关色彩的教案)

色彩教案1

  第一章

  色彩概论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的一些基本知识,懂得色彩学的意义和作用,并能熟练运用到写生中去。

  2、使学生明白色彩绘画材料工具与技法。二.重点与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色彩三要素

  2、学习难点:色彩纯度的理解,印象派在油画发展史上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授、板书)、图片展示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1、导入阶段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色彩三要素

  色相:即色彩的相貌和特征。自然界中色彩的种类很多,色相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等颜色的种类变化就叫色相。

  明度: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颜色有深浅、明暗的变化。比如,深黄、中黄、淡黄、柠檬黄等黄颜色在明度上就不一样,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桔红等红颜色在亮度上也不尽相同。这些颜色在明暗、深浅上的不同变化,也就是色彩的又一重要特征一一明度变化。

  色彩的明度变化有许多种情况,一是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如:白比黄亮、黄比橙亮、橙比红亮、红比紫亮、紫比黑亮;二是在某种颜色中加白色,亮度就会逐渐提高,加黑色亮度就会变暗,但同时它们的纯度(颜色的饱和度)就会降低,三是相同的颜色,因光线照射的强弱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饱和度。原色是纯度最高的色彩。颜色混合的次数越多,纯度越低,反之,纯度则高。原色中混入补色,纯度会立即降低、变灰。物体本身的色彩,也有纯度高低之分,西红柿与苹果相比,西红柿的纯度高些,苹果的纯度低些。

  第二节

  色彩的调和、色彩的情感、色彩的均衡

  色彩的调和是指几种色彩相互之间构成的较为和谐的关系,也就是指画面中色彩的秩序关系和量比关系应该在视觉上符合审美的心理要求。在色彩画的写生中,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是构成画面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对比,包含了色彩表现中统一与变化的法则,能使在特定的环境中,色彩与色彩之间相互作用更为明显,变单调为丰富,使色彩美的张力更充分地呈现出来。

  色彩调和作为色彩对比的补充手段,则主要在画面的色彩布局中,作为缓和色彩矛盾,谐调色彩关系的方法来使用。也就是说在写生画面中出现色彩生硬、火气、色调过头、个别颜色过于突出的情况下,用调和的手法使画面色彩关系谐调起来。常用的手法有这样几种:

(1)用中性色来缓解色彩的对比程度。这是指用黑白灰来调和画面的色彩,在两个邻色之间契入“黑白灰”这些无彩的中性色,既使画面色彩对比和谐,又能使相邻的色彩各自得到加强。如画绿衬布上的一盘西红柿,这是典型的补色对比,如果在画面中将背景加深,盘于用中性白颜色来画,就会使红、绿各自的色彩张力得到加强。在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特别是在那些宫殿亭阁的雕梁画栋中,往往在大红大绿的对比中间以黑白灰或金银等中性色来调和,使之既强烈,又和谐。

(2)增加相近色使画面多种颜色调和。有时写生时为寻求画面色彩丰富多彩,将各类复色找的变化较多,暗部反光及条件色也过于张扬,使得总体色彩较花,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光源色,适当增加各景物的共同色素,使之形成统一色调。如画落日黄昏时的河边树林,就要在对比色的布局中,将树木受光部分、河水倒影天际间的云霞适度地笼罩上一层暖橙色,使万物洒满夕照的金色光,充满暖意,这是增加共同色素的影响和作用

(3)再一种调和的方法是控制面积,拉开距离,消弱色彩矛盾。不要在画面中让两个相邻的面积相等,可以根据一个颜色的面积挪移另一个颜色的部分面积,这是从色彩的量比关系上去调和。当两块颜色在并置对比中越比越显得活,可以从明度和纯度上加以变化来削弱色彩矛盾,改变其中一种颜色的明度,使两色深浅不一以缓冲色彩的刺激,使画面和谐生动。

  色彩的情感:不同的色彩和色彩组合可以表达丰富的内涵,通过色彩的印象。象征和联觉,传达情感,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反映,给人的情绪的精神发生巨大的变化。色彩情感的表示主要有下列这些:

  黄色:最辉煌的颜色,轻快柔和,金色:不透明的黄色具有特殊的金属感,高贵、华丽、气派。红色:热情活泼。蓝色:给人寒冷,流动深远以及内向,收缩,消极的感觉,淡淡的忧伤。

  绿色:意味生长,充实,平静,希望。

  橙色:是黄与红的混合色,最温暖的颜色,给人一种年轻活泼的感觉一旦降低彩度很快失去魅力。

  紫色:是明度最低的颜色,知觉度较低,鲜明的紫色高雅,庄重,给人妩媚,神秘。

  白色:白色是全色,象征纯洁,诚实,神圣。

  黑色:是色系中最暗的颜色,易使人联想到黑暗、理智、悲哀、寂寞。灰色:是无彩色系除黑白的多级色,视觉给人平静、朴素、淡薄的感觉,灰色无条件的与任何色和谐相处,强调的和改变眼睛的颜色,成熟大方。

  色彩的均衡是写生和创作中色彩布局的一种方法。均衡不是等量对称,画面中形状不同、大小、明暗等色块在各种对比、变化的情况下所呈现的稳定感,称为色彩的均衡。就写生而言,整个画面中的色彩布局是冷暖、强弱、大小、明暗等因素反复交错、相辅相成的。具体到一组静物来说,画面中必然有物象形体的高低、质感、固有色等差别。从表现的角度来衡量色块的差异,色彩的布局不能偏于一方,应以画面的均衡中心为依据,既作强弱、冷暖的比较,又有顾及平衡的色块配置。这样的色彩均衡是从整体的全面的关系加以比较,从色量、色阶、纯度的对比中获得。因为生活给予我们思想上潜意识的影响,视觉形象的重量感也是不同的。建筑物、山石是感觉重的,而轻云薄雾、水中倒影感觉是轻的,在色彩布局中要有所侧重,如果近景是画几条渔船,那么远景或中景就要点缀码头或船帆的倒影,使之在形状上与色相上产生对比,而在色调上有一种呼应、均衡,在构图上形成层次和节奏,避免孤立的缺乏联系的色彩关系。色彩的均衡是一种视觉上的均衡。在色彩的写生中大多使用非对称式的均衡,就是依靠画面色彩在整体布局中通过对比、削弱、交织、渗化而产生的均衡。

  第三节

  色彩学习材料与工具

  一般来说,色彩绘画有水粉、水彩和油画三种。

  水粉:水粉画的起源很早,这可以从使用水溶性质颜料作画的中外古代壁画中得到见证。如我国北魏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元朝的永乐宫壁画,传统的工笔重彩画,以及古代院体画与民间绘画等都是用水粉色,古罗马地下墓室中壁画也大都使用胶或蛋清与颜料粉调和制成的胶粉画,实际上都是早期的具有水粉艺术特点的绘画,后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们留下的壁画原作,有的也是使用水粉色绘制的,由此可见中外水粉画颜料的产生与使用历史悠久。水粉画是一种将水溶性颜料用水调和作为作画手段的画种。由于在颜料中搀入了一定比例的瓷土,因此具有一定的覆盖力,便于画面上反复修改和塑造。在表现技法上有着相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它既可以借鉴油画的造型手段,可以画得很厚,笔触也比较外露,画面效果与油画很相似,与此同时水粉画又可以依据水彩画的表现技术,又分较大,颜色较薄,画面效果是清新润泽的,效果与水彩画很接近。另外还可以将两种方法兼容并用,这就形成了水粉画在色彩上所独有的优势。水粉画是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它的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

  水彩:水彩画产生于15世纪末的欧洲,18世纪后在欧洲成为独立画种。水彩颜料一般都透明,用胶水调制而成,有干块状和锡管装两种。水彩画纸一般要求质地结实、吸水性适中。画笔用羊毫或狼毫作成,有扁、圆两种类型,型号有大小之别。水彩画的其他辅助工具还有调色盒(碟)、画板(夹)、笔洗、铅笔等。水彩画技法有干画法、湿画法、浸接法、点彩法、渲染法和洗涤法等。水彩画借助水来表现色调浓淡和透明度,利用白纸和颜料的掩映渗融作用,体现明丽、透明、滋润、淋漓等特有艺术效果。

  油画:600年前起源于欧洲,大约15世纪时由荷兰人发明的,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时代的艺术思想支配和技 法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油画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颜料、画笔、画刀、画布、上光油、外框等。油画的发展在19世纪有了新的趋向,主要是油画色彩的变革。英国画家j.康斯特布尔最早直接用油画在室外写生,获得丰富的色彩感受,他在局部用细小笔触并置颜色,使之混合成较鲜明的色块,画面较古典的褐色调子明亮得多。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在色彩运用方面作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贡献。他们吸收了光学和染色化学的成果,以色光混合原理解决油画的色彩问题。c.莫奈、a.西斯莱等画家捕捉外光景物表面光线变化给人的色彩瞬间印象。印象主义淡化了景物的体积感,强化了色彩因素,不再依靠明暗和线条形成空间距离感,而依据色光反射原理,用色彩的冷暖形成空间。印象主义的作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鲜明与生动,也表明色彩既有综合的、也有纯粹的表现力。六.作业要求

  同学们可谈谈自己对色彩的认识,并于课后到图书馆借关于色彩方面的书籍,将色彩练习工具准备好。七.教学小结

  本章主要是对关于色彩的相关做简要而全面的介绍,旨在让学生对色彩的属性、色彩的绘画种类、工具以及不同色彩绘画技法的异同作大致了解。

  第二章

  常规写实性色彩训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水粉画的基础知识,技能;能深入描绘静物色彩,基本的色彩造型技巧得以巩固和发展。二.重点与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色彩造型技巧

  2、学习难点:色彩造型技巧以及如何配色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学生练习,老师辅导)四.课时安排:20课时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1、导入阶段

  前面,我们对关于色彩的相关知识作了个大致了解。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要进入我们的实践阶段,也就是我们开始要进入色彩(主要是水粉)临摹和写生阶段。首先,我们要开始临摹,从一些经典范本里学习色彩。

  2、主要内容

(1)色彩的技法: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结合画法(2)写生步骤(分五步)

  第一步:这种平摆浮搁的构图给人的感觉很自然,也是一种构图形式。单色起底。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确。第二步:这是一幅暖色调的画面。第一遍的颜色要争取画准确,使下一步能有一个好的基础。橙与蓝绿色是对比色,通过白瓷盘的白色;把两种对比较强的颜色连接起来,把橙色衬布上的梨和面包的暗部色楞得偏暖、形成对比,很有颜色感、陶罐的反射能力不强,注意他的质感。在背光的暖颜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体颜色外在变化统一的色彩气氛中,很响亮鲜明。

  第三步:用干画法表现塑造梨子的质感。用小笔调一下的黄绿色,画出梨子的微妙变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橙色衬布上的黄梨颜色要调得很饱和,水分适当。如浅黄加白至中黄过渡到桔加绿,在颜色湿的时候进行衔接,笔触含蓄,表现出梨的光泽质感和韵味。陶罐受光部分的花纹可画虚些,偏蓝绿紫味,而转折部画的实些,背光带红绿味。这一步要注意画面的虚实、强弱、冷暖变化。

  第四步: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体观察。影响整体关系的地方要毫不犹豫改掉,如陶罐背光的调整,调普蓝加熟褐画出背光里的花纹变化,边缘处调点紫色,明度与后边的衬布接近,使之边缘线含到背光里面,空间感比原来要好多了。梨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过实,缝隙过重可带点暖色减弱些。白瓷盘面包的边缘也带了几笔环境色。前后形成色彩的透视变化和画面的整体协调感。使画面更完整。

  第五步:调整画面,细部的地方,大体的画面要处理好,杂乱的东西要去掉和修改。

(3)水粉静物写生容易出现的毛病

  水粉静物写生容易出现的毛病有“火”、“灰”、“脏”、“花”。

“火”,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用色纯度过高,几乎用管装或瓶装的颜料原色未加调和即直接作画,给人以火、生、楞的感觉。此外,用色太厚,特别是用非常厚的颜色在画面上“干拖”、“干拉”都会造成画面的焦枯、火气。这些都说明初学者缺乏水粉画的调色和用笔经验。

“灰”,是指在整幅画面中缺乏物体的暗部与亮部的色彩对比,这其中包括明度对比和色彩的冷暖对比。此外,静物中有些鲜艳、明亮的色彩因纯度不够从而产生灰的感觉。另外一个比较普遍的原因是用色彩表现某一物体时,调配色彩的种类过多,复色间相调必然产生灰、闷的感觉。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水粉写生用过量的水分调少量的色彩,画出的作品也会产生灰、脏的感觉。这是由于水粉颜料的特性造成的,因为水粉颜料主要由填充剂和着色剂混和而成,加水稀释后,饱和度就会降低,色彩会变得灰暗。它与水彩颜料的性能不同,稀薄的水彩会产生透明、柔和的微妙效果,而水粉颜色调了过多的水分就会变得苍白无光。所以调色时一定要控制用水量,以保证颜色的鲜明度。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粉的优势。

“脏”,造成画面脏色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在表现某种色彩时,调配的色彩种类过多,最后导致色彩倾向不明确而成为脏色。另外一个很典型的原因是,很多初学水粉画或经验不足的考生,在水粉静物写生中经常会用水或很稀薄的色彩在较厚的底色上刷抹、揉擦并加以修改,以求协调柔和的过渡面色彩。这样画出的物体色彩,干燥生就会产生脏、灰暗的感觉。协调邻近色、过渡色,必须调出明确的倾向色彩,摆上或趁湿画上去,这样的色彩衔接才是真实而漂亮的。

“花”,产生的原因是对整组静物大的色彩关系、大的明度关系缺乏把握的能力。有这方面问题的考生往往素描基础也比较薄弱,作画时容易一头钻进细节关系,一味去抠细小的色彩变化,从而丧失了物体大的色彩冷暖关系及色调倾向,特别是大的明暗层次关系。要克服这个毛病,需要在观察和着色时从大处着眼。建议考生用宽大的扁笔进行开始阶段的铺色,注重大的暗面、中间面及亮面的色彩变化,暂时忽略细微的起伏及微妙的色彩变化,抓住并控制了大的体面色彩关系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表现,相对较容易克服琐碎的毛病。但从根本上说,整体观察与整体表现才是克服琐碎毛病的有效方法。六.作业要求

  临摹作品2张,写生作品2张。七.教学小结

  本章主要是进行常规水粉静物写生训练,锻炼学生对写实色彩的能力,让学生分析环境色、光源色和固有色,分析“三面五调子”。

  第三章

  设计色彩训练

  一.教学目的

  改变学生旧有的观察方式,逐渐地调动自身的个性,让学生面对课题有一种新鲜感和兴奋感,激发他们的表现和创作欲望,从而和人学前的训练 拉开距离,使之产生表现手段上的陌生感,发现新的视觉符号,编排新的视觉程序;从而产生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使学生掌握色彩形成及色彩表现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以理论为指导,对色彩的形成进行分析,从对自然色彩认识上升到艺术色彩的表现。重点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观察、分析色彩,对自然色彩中的光与进行表现。并为以后学习其它有关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色彩基础。二.重点与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运用归纳概括性的色彩语言进行写生。

  2、学习难点:如何理解色彩与静物的关系,客观与主观地表现作品。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学生练习,老师辅导)四.课时安排:36课时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1、导入阶段

  前面,我们主要进行了常规写实性色彩训练,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进行设计色彩的训练。设计色彩主要包括归纳概括性色彩训练、平面性色彩训练和解构性色彩训练,锻炼大家描绘对象的概括、提炼、整合以及画面构成和表现能力。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归纳概括性色彩训练

  教学目的:训练学生具有对纷繁复杂的物象进行秩序化、条理化的处理能力;对物体立体感和画面空间感的塑造能力;对物象丰富微妙的色彩层次关系进行归纳和限定的能力。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难点:如何训练学生进行简化而又具有秩序感的色彩写生。教学主要内容:

  概括性色彩训练必须对物象进行提炼、概括,通过简化,集中本质,充分表现形象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利用“分阶法”和“限色法”对物象的色彩层次关系进行归纳或限定,使形象主体更突出集中。

  作画步骤如下:

  1、铅笔稿(定明暗区域,简化明暗关系)

  2、铺背景色块(分出前、中、后)

  3、画主体色块(添色法)

  4、整理关系(条理化、秩序感)本节作业:临摹作品1张,写生作品1张。

  本节教学总结:本节主要训练学生做色彩的“减法”,即面对纷繁复杂的对象,要运用“限色”的方法来刻画对象。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临摹阶段比写生阶段的效果要好,进行写生时往往不能运用合适的表现语言来进行创作。

  第二节平面性色彩训练

  教学目的:训练学生能弱化透视空间并能自如地运用平面化的手段,掌握变形的手法并能建立自由的位置经营关系。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难点:关于画面构图;关于物形处理;关于色彩结构;关于物象的平面化。教学主要内容:

  平面性色彩主要是运用削弱光影、强调固有色、强调点缀色等手法,对物象进行客观平面归纳写生。

  进行平面性色彩写生首先要注意画面构图,要使画面构图的聚散、收放、疏密、动静要服务于均衡的需要,使之 成为一个结构严谨、形式完整、手法统一的有机整体。在运用色彩时,除了依照固有色外,还要进行主观变色,强化主观变色,但是要考虑色彩的和谐和平衡。本节作业:临摹作品1张,写生作品1张。

  本节教学总结:在进行平面性色彩训练阶段,学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变形和夸张的手法。但是学生往往掌握不好“变形”和“夸张”的度,在运用增减、取舍、夸张、变形的手法,使得笔下的画面逐渐成为装饰形象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训练。

  第三节

  解构性色彩训练

  教学目的:通过分解、重构的训练,让学生进入到抽象的造型领域,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转变,从而建立创新、求异的思维方式。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难点:造型研究的重点在由具象向抽象形态变异和抽象形式的构成方面。教学主要内容:

  解构色彩主题性的色彩构成教学中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探索创作性地运用色彩的有效途径,是通往色彩设计创作的一座桥梁。把解构观念引入主题色彩构成教学中,能使学生在整合色彩的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剖色彩的能力,加深对色彩审美意识的培养。解构性色彩训练让学生不受客观物象的制约,要将原形打散、肢解,从中分解出形态元素,重新构成与自然形态完全不同的视觉形式。被分解出的形态元素应具备有意味的、美的形式,要为画面重新构成提供条件。要突出画面的主观设色,或限色或强化色调或采用点缀色等,遵循形式美法则,赋予画面以新的秩序。

  在进行重构时,可以运用原形分解、骨骼分解、关系分解、切出与嫁接等手法,同时运用减、增、改、变等设色方式,进行色彩的变形处理。本节作业:临摹作品1张,写生作品1张。

  本节教学总结:解构色彩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色彩的解构,另一个是色彩的重新构建。第一个阶段是一个采集、过滤和选择的过程,后续阶段的重构则是将原来物象中的色彩元素注入到新的组织结构中,重组产生新的色彩形象。学生在第一阶段的训练比较顺利,但是在第二个阶段的训练过程,则往往不能重新构建和谐平衡的画面。

  第四章

  图片欣赏与作业讲评

  一.教学目的

  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并讲解其中的色彩运用方法的方式,让学生对大师(如印象派画家作品)有直观而深刻的印象。通过对全部同学的作业讲评,让所有同学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和值得肯定的地方,方便于以后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展示(老师自带电脑展示图片,学生观赏,老师讲解)、板书

  三.课时安排:4课时 四.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1、导入阶段

  前面,我们进行了常规写实性色彩训练和设计色彩的写生训练,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欣赏一些印象派大师的油画作品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色彩作品,大家可以对经典的色彩作品有一个直观印象。看完图片后,再将每个同学的作业进行讲评,同学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老师提出的问题。

  2、主要内容

  依次播放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吴冠中的作品,当代著名油画家的作品以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作品,并讲述其中色彩的运用。然后,对本课程进行一个总结,边板书边讲述,将本课程做一个全面而概括的梳理。最后,对每个同学的作品进行讲评,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和值得肯定的地方。五.教学总结

《色彩基础》这门课程结束,学生们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学习关于色彩的理论、常规性写实色彩的训练和设计色彩的训练。通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来看,他们在常规性写实色彩训练的效果要好于色彩理论学习和设计色彩阶段学习。从写实色彩到设计色彩(概括归纳性色彩、平面性色彩和解构性色彩)的思维转换跨度比较大,学生往往还摆脱不了以前的常规性写实色彩的思维模式,因此不敢大胆进行夸张和变形的色彩处理。因此,设计色彩阶段的训练和学习还应加大强度。

色彩教案2

《色彩》教案

  授课名称 授课教师:授课内容:授课单位:授课对象:授课时间:

  色彩

  李要全

  专业基础课

  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 08级装潢班

  第一课时--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习水粉画写生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掌握色彩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造型的能力和技巧;

(2)培养学生对色彩敏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

(3)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表现和创造生活美、艺术美,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光对色彩的作用,及感受色彩的和谐统一美;

(4)认识色彩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和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的理论知识和色彩变化的规律。从而能较好的掌握水粉工具与颜料的性能,并掌握水粉画的方法与步骤;

  二、教学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表现方法,了解色彩形成的基本规律,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深入光对色彩的作用的讲解,使学生形成一种条状的思维。

  三、教学重点

  色彩基本知识讲解,观察方法讲解;掌握正确的的观察方法和写生的基本规律

  通过学习与掌握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怎样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中光对色彩的影响及通过本堂课学生可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固有色的明晰和学生把握光对物体的固有色及环境色的影响 教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画面当中。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五、教学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课堂写生为主,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六、教学安排 第一章 书籍的概述

  第一节 书籍装帧的起源与发展

  一、装帧的起源

  二、书籍装帧的发展

  三、近现代书籍装帧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书籍装帧的基础知识

  一、书籍的结构

  二、平装书与精装书

  三、书籍装帧设计的设计范围

?

  书籍设计概述

  书籍设计是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书籍艺术作为人类文化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人类精神产品的一部分,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

  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整体设计和综合设计两个方面。

  1: 整体设计包括开本、封面、插图、护封、扉页、书脊、内文、版式、环衬、插页、封底、版权页、书函在内的开本、封面、版式设计及装订形式、使用材料等内容。

  2: 综合设计包括书籍类别、读者对象、承印工厂的机器性能、各种纸张的性能、诸材料的特性、员工技术水平、印刷工艺、成本的核算、价格的确定等因素。

  七、教学手段

  以讲授为主用,共50分钟。多媒体资料图文并排、另有实物展示。

  1:在讲授书籍的起源发展时,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图片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2:在讲授书籍结构时,以实物精装书籍、简装书籍、简精装书籍局部展示。这样更加直观的让学生理解书籍的每个部分。

  3:讲授平装书、精装书籍的划分时,在实物的基础上加以相应设计图片予以具体讲解。

  4:(重点)对于书籍装帧设计的设计范围这个知识重点,则让学生通过前面所讲的专业知识自己总结,分组讨论,最后再由教师汇总明确。分组讨论的的方式使原本以被动吸收为主的思想变的积极主动起来,也使学生加深了对当堂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利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明确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性和艺术性。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使学生在以后的实践课上知道如何着手。

  二、教学意义

  对上堂课的认识进行了一个理论的加强,对于学生以后的实践课有了一个明确的理论体系的指导。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重点

  从理论学习中强调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性

  四、教学难点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六、教学安排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一、书籍装帧的功能性

  二、书籍装帧的艺术性

  三、书籍装帧设计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第二节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二、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三、局部与整体的协调

  四、主次分明 ? 功能性体现在:

  1、载入书稿、文字和图片的功能

  2、便于人们阅读的功能

  3、阅读的诱导功能

  4、对书籍的识别功能

  5、促销的功能

  6、保护书籍的功能

? 书籍装帧的艺术性体现在:

  1、书籍的形态美上;

  2、设计家将情感融入书籍的各个部分,给人以美的享受

  3、书籍形式美感所表达出的设计者的理解与读者心灵的碰撞;

  4、设计家通过渗透在书籍中无所不在的美,为读者烘托出一个

  温馨的阅读氛围,使读者的阅读过程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书籍设计的基本原则

  1、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书籍装帧中,书籍的内容决定其装帧形式和表现手段,装帧设计必须反映和揭示该书的内容或属性。如果书籍的封面设计与内容不相关,或者其表现形式与书籍内容不符的话,就会给读者造成误解或产生歧义,书籍的内容就无法正确传达。

  2、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书籍装帧与其他艺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设计艺术与生产工艺及材料是分不开的,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书籍的装帧设计最终要通过生产来完成,因此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必须考虑生产工艺的可行性。

  3、局部与整体的协调

  装帧应根据书籍内容来总体构思和设计,每个局部都要服从整体,而且各个局部之间在整体的限制下要相互协调,如图形和图案与文字设计的协调、色彩与造型的协调、表现形式与使用材料的协调,等等。

  4、主次分明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通常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之分,在设计时一定要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不能喧宾夺主。如封面与封底,封面是主,是展示给读者的门面,是书籍的广告,因此其图形和文字应该比封底完整、具体,当然,它们的主次是一个辩证关系,是相对而言的。

  七、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展示为主,共50分钟。所授理论知识均有图片辅助说明。图文结合更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理论内涵。以使得理论能够和实际物体得到一个很好的联系,同时也能降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和学而不致用的弊端。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书籍装帧外部设计对书籍的重要性,和外部设计包括的内容。通过优秀作品的展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懂得感受设计理念的灵魂。

  二、教学意义

  将书籍装帧的外部设计作为基础来抓,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进一步让学生在设计理念上有所升华。

  三、教学重点

  封面设计的特殊性,以及蕴含之美的表达

  四、教学难点

  封面设计牵扯到的知识面很广且要求做到相当的整体统一,它不仅是一本书的脸面,更是一本书的灵魂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六、教学安排

  第三章 书籍封面、护封的视觉传达设计

  第一节 书籍封面、护封的创意构思

  一、书籍封面、护封的作用

  二、封面和护封的形式、内容及意蕴美

  三、在整体设计中构想封面

  四、封面的构思创意

  五、想象力的启示

  六、追求创新的方法

  第二节 书籍封面的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

  一、书籍封面设计的表现形式

  二、书籍封面设计的文字表现

  三、书籍封面设计的色彩表现

  四、书籍封面设计的图形表现

  第四章 书籍封底、书脊、勒口的视觉传达设计

  第一节 书籍封底的设计

  一、书籍封底的作用

  二、书籍封底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书籍书脊的设计

  一、书脊的作用

  二、书脊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书籍勒口的设计

  一、书籍勒口的作用

  二、书籍勒口的设计内容

  1、封面设计

“封面”是书籍的外包装部分。它和辅文(除正文和封面以外的部分叫辅文)、正文共同构建了书籍的框架。它的作用是保护书籍和宣传书籍。

“封面”在精装书籍中是函套、护封、内封、衬页的合称,在平装书籍中指前封面、后封面(封底)、书脊或勒口部分(1)封面设计的特性和任务

  封面的功能首先要对书芯起到有效的保护保护作用,必须是实用的,封面的材质也要根据书籍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2)封面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

  封面的字体、图形、材质、色彩(3)封面设计的色彩

  色彩是封面艺术表现的重要语言,色彩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最大,恰当的表现和处理,能够有效的渲染气氛让书籍封面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封面设计的广告作用

  书籍作为一种商品也存在商业竞争,需要通过促销手段来增加销量,而封面承担着相当重要的广告宣传作用。(5)封面设计的材料选择

  封面料被许多设计师认作是整体体现书籍格调的重要细节。常用的内封面料有:全织物内封、半织物内封、纸质内封、全皮质内封、半皮质内封等。半织物内封的两个作用:首先,节约成本。其次,两种材质的同时使用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起装饰书籍作用。

  纸质内封作用:价格低廉

  2、护封的五个面

  护封不仅用来保护封面,更多的是宣传作用。护封的五个面是前封、书脊、后封、前勒口、后勒口。所以在设计时,要对这五个面进行整体设计。这五个面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其中前封是五个面的主角。我们可以把护封看成一张“四折五面”的长方形折页。从形态的角度说,平装书籍中的前封、书脊、后封和前后勒口的设计同护封的设计方法是基本一致的。

(1)前封是护封中重要的部分,是书籍的第一张脸。其中包括文字和图形。文字内容有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广告语等。许多图形在表达、立意等方面都与招贴的图形设计方式类别。

(2)书脊是书籍的“第二张脸”。大多数书脊的面积小,形状狭长。在这一狭长的矩形中,需要摆放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等多项内容。因此,这些字段的安排是设计师苦心经营的忠告方面。事实上,书脊不仅是封面与封底之间的独立体,也是封面向封底的过度部分。因此,许多形状、色彩的处理便体现于此。(3)后封在书籍上起辅助作用,衬托前封,呼应前封。因此在设计中,设计师常采用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作为前封的延伸,即与封面相一致的方式;另一种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其目的是反衬前封。这种对比手法有图形大小的对比、图片数量的对比色彩纯度的对比、构图疏密的对比等。

(4)前勒口、后勒口是封面向书心的过渡,是封面的设计风格向书心的延伸。勒口的宽度可根据设计的需要作不同的变化。有时超宽的勒口可以显现书籍的气派。勒口的设计一直都是含蓄的。

  七、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展示为主,共50分钟。所有知识点均有图片、案例讲解。图文结合的方式使枯燥的课堂生动起来,也使学生更真切、更生动、更深刻、更深入浅出的理解了各个点的内涵,看到了概念在实际中的运用。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书籍装帧内部设计所占的比重,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得出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原则。

  二、教学意义

  让学生学会统筹规划,具体对待设计中最重要的主次问题

  三、教学重点

  对比产生美,简约而不简单

  四、教学难点

  简洁与简约交织。简洁是信息的提纯,是建立在新颖独特基础上的;而简约是视觉信息浓缩到极致,用最简练的符号元素来表现。但务必同一在整体的范围之内。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六、教学安排

  第五章 书籍装帧中其他环节 的设计

  第一节 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一、书籍环衬页的设计

  二、书籍扉页的设计

  三、书籍目录的设计

  四、书籍序言的设计

  五、书籍篇章页、页眉、页码、切口的设计

  1、环衬设计

  环衬是翻开书的第一个开页,一般不出现明确的信息,其作用是封面向书心的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体来说,环衬的风格趋势有两种:一种是内敛的、含蓄的;一种是张扬的,明快的。前者常用于表现传统题材的高档书籍,后者用于表现现代题材的时尚书籍。

——传统题材书籍的环衬设计,多采用装饰纹样、传统绘画等,色彩也以淡雅为主,多为单色或直接使用有色纸、底纹纸。

——现代题材书籍环衬的色彩在单一色调的基础上强调鲜艳夸张,如大红、金黄等。即使这类书籍使用中性颜色,也会在明度上加强对比,如纯白、纯黑、金色、银色。此外还常常使用摄影作品和文字元素做环衬。有些特装书还常行使用复杂而丰富的环衬,有些环衬是空白页或有色页,并无任何文字。

  2、扉页的设计

  扉页是辅文的核心部分之一,有内封之称。

  扉页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呼应封面;二是向正文过渡。因此,扉页的设计也呈现两种面貌:一是在封面基础上作改良性设计;二是有别于封面,实现正文内容的重新设计。

——扉页的改良设计

  这一设计在版式、字体、字号等方面与封面具有相似性,但常作简化处理,尤其是烫金、模切以及复杂色彩关系等因素常被去除。

——扉页的重新设计

  这一设计常常因正文的内容而增加图形元素。有时,还将扉页与左环衬的环衬相联系,形成所谓的“双扉页”。3、6、目录页的编排

  从图文组合角度说,目录的编排形式是书籍中较为特殊的部分。它既不同于正文的版设,也不同于封面的形式。

  目录页的编排强调章节条目的有序性和格式化。字块的大小、形状以及色彩是设计师精心考虑的问题。如数字(页码)的表达以及它与标题的联系等。一些书籍的目录还添加了色块、线条、图形、图片等元素,以进一步丰富目录页的样式。

  七、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展示为主,共50分钟。所有概念均有图片、案例讲解。图文结合的方式使原本枯燥的感念生动化,也使学生更真切、更生动、更深刻、更深入浅出的理解了概念的内涵,看到了概念在实际中的运用。概念的讲授更容易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更高。

  八、练习作业

  1)精装书(设计类图书)开本没有限制,要求有函套 护封(前封 书脊 后封 前后勒口 立体效果图

  2)软面精装(儿童类或者中国元素类)开本无限制,要求有 护封(前封 书脊 后封 前后勒口 立体效果图

  3)根据自己爱好,类别自选,精装。

  要求用photoshop制作,存成jpeg格式

  第五---十四课时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于书籍装帧设计有一个正确的开始

  二、教学意义

  书籍装帧设计要以学生的实践为主要目的,所以从课题的选择到开本的确定再到最后的制作,必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意识到,书籍装帧设计各个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难点

  书籍内容和书籍装帧形式的协调,包括颜色版式等各因素!

  五、教学方法

  手把手当堂指导,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逐个分析解决

  六、教学安排

  固定时间内让每个学生把所选课题,书籍内容和书籍名称以及开本大小报到教师,根据个人情况给与建议。

  七、教学手段 针对每个学生选择的课题,单独进行了解,发现问题随时指出来,教师随时检查,学生随时问。把课堂变成对话的形式,反复讨论,最终每个学生正确确定课题名称、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

  第十五--十八课时

  一、教学目的

  集中解决以上课时学生问的最多的问题

  二、教学意义

  分析总结一周以来的问题,这其中包含了学生以感性判断为主的设计方法和以理性分析为主的设计方法。也培养学生理性的运用理论知识走好实践的第一步。

  三、教学重点

  如何纠正学生第一步的错误之处,指引其像正确的设计方向。

  四、教学难点

  二十三个学生就有二十三个问题,如何把问题归类,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并改成自己的不足。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师生对话讨论

  六、教学安排

  综合每个学生所报课题类目归类讲解不足之处,有问题当堂问。实例子操作。

  1、打开Photoshop CS软件,执行菜单:“文件”/“新建”(快捷键Ctrl+N),弹出的新建对话框,名称:书籍封面设计,宽度:204毫米,高度:140毫米,分辨率: 300像素/英寸,颜色模式:RGB颜色、8位,背景内容:白色,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

  2、按组合键Ctrl+R显示出标尺,选择工具箱的移动工具,在标尺边缘拖出辅助线。

  3、把前景色设置为黄色(#e5d7bc),按组合键Alt+Delere,填充颜色

  4、执行菜单:“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弹出“添色杂色”对话框,设置数量为10%,分布:平均分布,单色。

  5、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图层1”,如图5所示;选择工具箱矩形选框工具,在页面右部画出矩形,前景色设置为:#d2c7b2,按组合键Alt+Delete,填充颜色,再按Ctrl+D键,取消选区。

  6、执行菜单:“文件”/“置入”,弹出置入话框,置入:“封面设计素材”,调好位置,按Enter键,再执行菜单:“图层”/“栅格化”/“图层”。

  7、在图层面板上把“书籍封面设计素材01”的图层的不透明度设置为:50%。

  8、选择“书籍封面设计素材01”的图层,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蒙板按钮,添加图层蒙板,再选择工具箱的渐变工具,在工具选项栏上选择选择“黑,白渐变”样式和线性渐变,然后在页面拖曳渐变,如图9所示;得到效果如图10所示

  9、执行菜单:“文件”/“置入”,弹出置入话框,置入:“封面设计素材”,调好位置,按Enter键,再执行菜单:“图层”/“栅格化”/“图层”。

  10、在图层面板上把“封面设计素材”的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强光”。

  11、执行菜单:“文件”/“置入”,弹出置入话框,置入:“封面设计素材”,调好位置,按Enter键,再执行菜单:“图层”/“栅格化”/“图层”。

  12、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在页面的“封面设计素材03”图层画出同一样大小矩形,执行菜单:“文件”/“编辑”/“描边”,弹出“描边”的对话框,设置宽度为:20px,颜色设置为:#8a7f6d,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

  13、选择工具箱中的直排文字工具,输入:紅樓夢,设置字体为:隶书,大小为:48点,颜色为:白色。

  14、右键点击文字图层,选择右键菜单中的“混合选项”,弹出“图层样式”的对话框,勾选投影选项,设置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阴影的颜色设置为红色,不透明度为:100 %,角度为:120度,勾选全局光,距离为:8像素,扩展为:0%,大小为:18像素。

  15、选择工具箱中的直排文字工具,输入:又名石头记,设置字体为:隶书,大小为:14点,颜色为:兰色。

  16、选择直排文字工具,输入:作者曹雪芹高鹗,设置字体为:隶书,大小为:9点,颜色这:黑色。

  17、选择横排文字工具,输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设置字体为:宋书,大小为:9点,颜色为:黑色。

  18、在书面上复制出书名和素材边框,移动在书脊上,执行菜单:“编辑”/“自由变换”(快捷键Ctrl+T),调整大小。

  19、执行菜单:“文件”/“置入”,弹出“置入”话框,置入:“封面设计素材”,调好位置,按Enter键,再执行菜单:“图层”/“栅格化”/“图层”,20、在图层面板上把“书籍封面设计素材04”的图层的不透明度设置为:50%。

  21、选中“书籍封面设计素材01”的图层,单击在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蒙板按钮,添加图层蒙板,再选择工具箱的渐变工具,在工具选项栏上选择选择“黑,白渐变”样式和线性渐变,然后在页面拖曳渐变。

  22、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图层2”。

  23、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在页面底部画出矩形,前景色设置为白色,按组合键Alt+Delete填充白色,再按Ctrl+D键,取消选区。

  24、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图层3”。

  25、选择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结合左右中括号键设置不同笔尖大小,按Shift键画出垂直线

  26、把“图层3”拖到创建新图层按钮处,复制出“图层2副本”,调整位置,再选择工具箱矩形选框工具,选出上下边再按Delete键删除,再按Ctrl+D键,取消选区

  27、选择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输入书号,设置字体为:宋书,大小为:6点,颜色为:黑色。

  28、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图层4”。

  29、选择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设置3px笔尖大小,按Shift键画出横直线。30、选择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输入书号和定价,设置字体为宋书,大小为6点,颜色为黑色

  31、选择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输入责任编辑和封面设计的文字和书的内容简介,完成最后的制作。

  七、教学手段

  实例展示,面对面对话,分组讨论 八:作业要求

  每个同学针对自己的课题 拿出相应的小稿

  第十九---二十八课时

  一、教学目的

  如何教导学生把手绘稿转化成电子稿,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软件技法。

  二、教学意义

  首次接触书籍装帧的电脑制作,迈出了实践的第一步。

  三、教学重点

  均为重点。

  四、教学难点

  软件用法多种多样,如何做到简洁统一

  五、教学方法

  教师现场电脑示范

  六、教学安排

  Photoshop书籍设计 现场操作

  这个例子主要有 使用标尺零点的技巧计算护封各个部分的宽度,使用图层蒙版、“动感模糊”滤镜、“径向模糊”滤镜、图层样式、混 合模式和不透明度来完成 1:.按Ctrl+N键新建一个文件,设置对应于小稿的对话框。按Ctrl+R键显示标尺,按照零点可以拖动的技巧在画布中添加参考线以划分封面中的各个区域

  2:打开“素材1”,使用移动工具将其移至当前文件中,放置在画布的右侧,得到“图层1”。复制“图层1”得到“图层1副本”,按Ctrl+T键调出自由变换控制框,以放大图像,移动图像至左侧位置,以覆盖封底和书脊

  3:选择“图层1副本”,然后选择“滤镜” “模糊” “动感模糊”,并设置其距离像素为200,角度为0,得到效果。复制“图层1副本”得到“图层1副本2”,放置在“图层1”的下方,使用移动工具将其移到图像的中间位置。

  4:选择“图层1副本”,打开“素材2”,使用移动工具将其移至当前画布中,放置画布的右侧上方位置,得到所要效果,得到“图层2”。

  5:添加图层蒙版为“图层2”,在工具箱中选择渐变工具,使用线性简便工具并设置渐变类型为从黑色到白色,在蒙版中从下至上绘制一条渐变线,6:打开“素材3”,使用移动工具将其移至当前画布中,放置画布的右侧下方位置,得到“图层3”。

  7:给“图层3”添加图层蒙版,设置前景色为黑色,选择画笔工具并设置适当的画笔大小及不透明度,在图层蒙版上进行涂抹。

  8:.新建“图层4”,选择画笔工具,设置前景色为#fdd367,设置适合的画笔,在素材3图像上进行涂抹。拖动“图层4”到“图层3”下方。

  9:选择“图层3”,选择横排文字工具,设置前景色分别为#9d5814、#a4a39f和黑色,并在其工具选项条上设置字体和字号,分别在图像的中间和底部输入文字。

  10:.选择矩形工具,在工具条上选择形状图层,结合添加到形状区域命令按钮,并设置前景色的颜色值为#a4a39f,在图像的中间位置文字的两侧绘制得到“形状1”。

  11:.选择直排文字工具,如图17所示输入文字,选择刚输入的文字层,单击添加图层样式,在菜单中选择“外发光”命令,并设置其对话框参数 12:打开“素材4”和“素材5”,使用移动工具将其移动到当前画布中,放置到中间位置和底部位置,得到“图层5”和“图层6”,给“图层5”使用动感模糊,距离像素为200,并设置混合模式为“明度”,不透明度为50% 13:13.选择直排文字工具和横排文字工具,设置前景色为黑色,设置适当的字体和字号,在图像上分别输入所需内容

  14:.单击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亮度/对比度”命令,并设置对话框参数,确定后得到最终效果。

  七、教学手段

  制作演示,所有问题当堂示范解决、案例讲解。电脑演示的方法更加直观,所有问题均可重复操作演示

  八、练习作业

  将选定的一部书作出电子版本,要求保留源文件。

  第二十九——三十六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集中讲解全部学生的已成作品,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二、教学意义

  为下个阶段的设计作品打基础

  三、教学重点

  均为重点

  四、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对下一轮设计的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

  六、教学安排

  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逐个分析其优点缺点,树立典型表扬,提倡团队合作

  现阶段精品作业展示

  七、教学手段

  对于某个学生的作品不够优秀的从其他学生作品中找到有点补充讲解,优势互补增加团队意识,加大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十七——五十六课时

  一、教学目的

  加强理论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二、教学意义

  课题设计,运用电脑进行实际创作,训练学生可以自我担任并完成此类设计任务。使他们对于书籍装帧设计更加深入领会

  三、教学重点

  均为重点。

  四、教学难点

  装帧的整体性。有些学生设计书籍时,开本大小、颜色选择、版式排列,不能达到一个完整的统一。针对这一点做具体指导,选择大师作品讲解分析。

  五、教学方法

  电脑制作,手把手当堂指导。

  六、教学安排

  在作业中任选一组根据以上知识精心制作一套精装: 七:教学手段

  制作视频教程发给每一个学生,可反复播放作为参考。将重要知识点制作记事本格式发给学生作为参考。现场示范。

色彩教案3

  一、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色彩分类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色彩构图能力

  情感目标:讲解范画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1、导入课题:介绍水粉画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回忆三原色及其颜色本身的性质。展示幻灯片(原色、间色、复色)

  2、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展示三原色幻灯片)

  固有色——是指一个物体在通常情况下给人留下印象的色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体本身的颜色。如红色的旗帜,绿色的草地,黄色的桌子等。但是物体本身的颜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不同环境不同光照不能同颜色的对比中都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因此,在色彩绘画中,我们不能机械的看待物体固有的颜色,而要注意它在不同光照环境中的色彩变化。

  莫奈《草垛》早晨时画的

  莫奈《草垛》早晨时画的莫奈《草垛》中午时画的

  莫莫奈《草垛》傍晚时画的

  光源色——是物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光源色的影响。对于光照的颜色,我们叫光源色。例如阳光、火光和各种灯光都可以使被照物体发生色彩变化。比如同样的景物在早晨、中午、傍晚的不同光照下其色彩会明显不同。

  条件色——又称环境色,它是一个物体被附近的物体所反射的光色所照射,就形成了该物体的环境色。(展示幻灯片石膏像)

  3、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相是指一个颜色的相貌,是这个颜色区别于其他颜色的基本特征。有些颜色的相貌特征很明显,比如红、黄、蓝、绿等,其色相的名称也很明确;而有许多颜色的特征不明显,只能区别其色感倾向,如黄绿、蓝绿、紫灰等等。但无论什么颜色,他们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颜色的相貌特征。

  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

  明度:明度是指一个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色彩的明度有两种类别,一是各个不同颜色之间存在的明暗强度不同,例如黄色比红色亮,红色比紫色亮等等。二是同类色系中的明暗深浅程度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个颜色中含白色或黑色的分量不同而形成的。纯度:纯度是指颜色的纯净度。一个颜色中所含其他色素的成分越少,其纯度就越高。以三原色是纯度最高的颜色,间色次之,复色更次之。色彩的冷暖关系

  色彩的冷暖感受并不是色彩本身具备的特征,而是经过人的长期实践对色彩做出的总结,从而赋予了色彩的不同文化特征.在色彩写生过程中,有效的掌握色彩冷暖知识,准确的表达画面的内容,是决定一副绘画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色彩的冷暖关系的把握使画家在表达自己情感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感受暖色。出示暖色色块,看到这些颜色你会联想什么东西?可以就其中一块颜色说,也可以就整体感觉说。(太阳、火等)给你什么感觉?(温暖)

  总结:这些让人感觉温暖的颜色叫暖色。

  2、感受冷色。出示冷色色块,让生联想具体物品,(冰雪等)让生谈谈感受。(寒冷)

  色彩冷暖的相对性。

  A、出示绿色和橙黄色,比较一下这两个颜色的冷暖:让生比较感受绿色的冷暖。

  B、再出示蓝色和绿色对比,绿色和它比较呢?让生比较感受绿色的冷暖。相对于黄色,绿色偏冷,相对于蓝色,绿色偏暖。

  C、如果只从同类色比较色彩,有没有冷暖差别呢

  大红色---朱红色 大红----玫瑰红 柠檬黄---土黄 橄榄绿----翠绿 钴蓝----群青

  5水粉画的着色方法

  要根据作画者自己的经验、习惯灵活地运用。一般讲是先深后淡,先大后小,先艳后灰。也就是说,可以先从暗部深色部分画起,从大块面、大色调画起,从最鲜艳的地方画起,这样有利于抓住整体,防止色彩琐碎、灰、粉、闷、脏等毛病,使画面保持整洁和明快。

....在着色方法上,还应注意先湿后干和先薄后厚。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上色还不足以表现物体的对象,没有达到所要求达到的颜色时,可以先画得湿一些,薄一些,这样有利于层层加厚,否则先用干、厚的颜料涂上去就比较难使其减薄、达到透明的效果了。

....在着色时,作画者应充满激情,大胆用笔。在画大块面色调的基础上,再顾及小块面和细部的刻画。

....水粉静物写生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4、静物的布置与构图

  1、色彩写生的静物布置,除了对色彩方面的要求以外,其他如题材内容的选择,物品的主次关系,大小疏密的安排等方面,与素描静物的布置要求都是一致的。

  2、构图是表现绘画美感的重要因素。构图的基本原则是均衡、多样统一。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构图要求整体感,画面布置上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第二:构图要有主题意识,只要是指注意主题物大小要适当,位置越适当 第三:构图要有均衡观念,注意聚散的处理

  四、课堂总结

  完整是构图的终结,完美是一幅画的最高标准。一幅静物画中各个物体位置安排合适,大小黑白适当,形象塑造整体,创作意图得到明确体现,这样的一幅构图才称的上是完整的。完整与和谐是构图的灵魂。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