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工作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初中音乐教师心得体会6篇(音乐教师心得体会和感悟)

2022-11-26 13:30:00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初中音乐教师心得体会6篇(音乐教师心得体会和感悟),供大家赏析。

初中音乐教师心得体会6篇(音乐教师心得体会和感悟)

初中音乐教师心得体会1

  对教学实践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

  小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文性2、审美性3、实践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分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

  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它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显然,这种注重“知识”忽视“艺术”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审美”。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长此以往,学生们必然会在“审美”的艺术教学中受到熏陶,从而用他们的“爱”去感染身边的人,最终使这个社会是一个充满美的社会。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多营造一些发现美、传播美的良好氛围。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再努力、再学习,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音乐教师心得体会2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该的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自己教育教学方法有了重新的认识。

  我要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让学生从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而这种美的享受来自于宽松音乐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随时随刻都感受到“我能行!”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可以从中获得收益,并付诸于一些实际行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及联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对作品形成一种全身心的审美体验。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的意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海洋里。

  例如:欣赏《瑶族舞曲》,我分段的给学生播放乐曲,让学生体验音乐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首先在简短的引子后,进入了第一主题,情绪优美抒情,描绘了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态,第二主题是由第一主题派生出来的,速度加快,节奏便秘,音乐情绪起了变化,更加热烈欢快,甚至有些粗犷,表现了小伙子们奔放的舞姿。中部出现了三拍子的优美旋律,表现了青年们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第三部分再现第一、二主题,人们又纷纷加入群舞的行列,欢跳、旋转、歌唱,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中推向高潮。通过这首乐曲的欣赏,使同学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少数民族的音乐了。

  2.引导学生自编动作

  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主要是以“动”为主。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且情绪极不稳定,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运用体态律动,让学生自己编动作、自己跳,达到自学、自乐的目的。

  3.启发学生编歌词

  新歌的`歌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是以教师的“教读”为主,但有些歌曲,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编歌词。例如:在教五年级歌曲,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改编歌词,很多学生把他们喜欢的人或事都填在歌词中。并且唱的朗朗上口,活学活用。

  例如,在合唱歌曲教学中,我打破以往教师给学生分声部的习惯,而是让学生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告诉他们“你喜欢哪个声部就唱哪个声部”,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接着老师再次鼓励学生:“你能不能试着把较难的声部也唱会?看谁两个声部都会唱?”这样激励的话语、大大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向自己挑战的信心,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

  在这个教学过程当中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积累,同时学生们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地努力,我的音乐课堂,一定能充满跳动的音符。

初中音乐教师心得体会3

  3月11日上午,严老师把全县初中音乐教师召集在一起,给我们上了一堂有效益的音乐误区课。会议内容分为四大块:首先是对xxxx学年第一学期音乐抽测情况的分析与反馈。严老师把xxxx学年与xxxx学年音乐抽测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与改善,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其次是20xx学年第二学期音乐教研计划。每次活动的安排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机会,也给我们新教师提供了成长平台,如3月24在我校开展“有效歌唱”研讨会,对于新教师来说是学习的好机会,再如5月份的教坛新秀活动考试,我认为做一名老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水平、理论知识的积累也非常重要。

  再次是xxxx桐庐县中小学优质课、艺术节获奖情况。在艺术节之前我和叶老师非常重视的在排练着节目,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对两个节目抱很大希望,在比赛那天学生们发挥的不是很理想,只有一个节目获得三等奖。比赛结束后坐在回学校的车上有几位学生哭了,从中我体会到了学生对获奖的欲望及重视程度之高。接着,叶老师一边在讲解今天比赛失误的情况,一边在鼓励着大家,当时我的感触很深,连串18个节目让我看到了其他学校老师的实力,更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特别在舞蹈方面应该多请教其他教师,通过此次比赛我更应该注重平时积累,多欣赏的作品。

  最后是严老师给我们教师的几点建议,觉得非常实用,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怎么让学生有趣学习视唱。

  针对我们农村的学生来说,对于音乐中的识谱可以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很多学生会唱歌曲,但却不会唱这首歌曲的乐谱,更谈不上这首歌曲中的一些常见的节奏了。

  目前,全国音乐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今的音乐课已不是以前单调的唱歌课。它重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体验,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重视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它在各种音乐课型中都充分体现出来。但识谱教学往往被教师一带而过。很多教师认为识谱教学很难创新,因此,总是用机械、枯燥练习进行识谱教学,而恰恰忽视歌曲艺术性的挖掘,使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厌倦心理。

  活动上,严老师让我们在游戏中轻松体会识谱,老师们共同去感受了其中的乐趣。让几种方法合理利用到教学当中去,让学生对识谱感兴趣。大家尝试后,效果非常好。严老师对每个问题讲解的很仔细,让我真正认识到教师应努力挖掘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审美因素,把视唱训练作为一个音乐审美感知和审美探索的过程,并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法,降低识谱难度,使学生把识谱能力的提高视为自觉的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非常感谢严老师今天的指导,在今后教学上我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在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音乐教师心得体会4

  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习既紧张又惊喜。通过观看视频专家精彩、详细的讲课,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不仅使我个人思想觉悟提高了,知识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的目的更明确了,工作的信心更充足了。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领悟到教师责任重大。孩子是国家之栋梁,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喜欢与否,与老师的思想引导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品德和修养的提高,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这次新课标学习,注重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这点我觉得非常好。很多学员大方的把自己的优秀的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工作总结、论文等学科资源上传上来供大家共享。大胆、积极的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还介绍了很多课件资料网给大家。这充分达到了相互学习,不吝指教,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对于今后的音乐教育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百利而无一害。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确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始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音乐兴趣的培养、改正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积极倡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独立创造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让我更加确定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通过观察、倾听、交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灵活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表现,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此外,在教学进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习让我清楚知道: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在教育领域中大胆的实践和创新,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要尽可能的进行学科的整合教学,使学生得到一个完整的教育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推动之下,“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远离偏、繁、难、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总之,这次学习,受益良多!

初中音乐教师心得体会5

  在这几次学习新课标活动中,我再次研读了新课标,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课标,我还自学了《新课程表准解读》,使我对音乐课的性质与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清楚的知道了: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音乐课还应体现创造性价值、社交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下面就从如下几方面谈一谈我对新课标的几点认识:

  一、突出“审美”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首先它是一种“美”,也正因为有了“美”才有了它本身无限的生命力,因而音乐教育首先要发挥其自身的功能——传递美。其实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教学大纲就已经提出了,音乐要具有审美的功能,不过当时还仅仅是一种意识和提法,并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在1992年的颁布的教学大纲更多倾向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审美更加淡化,于是学生喜欢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失败的。1999年6月,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提出,素质教育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的每一个领域无不流淌着新鲜的血液。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把“审美”置于核心地位,并在学段目标和内容标准中有着具体的要求,例如:“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的变化”等等,字字句句几乎无不渗透着审美。所谓核心,即重中之重。可见,“审美”的重要,是音乐本身的特旨决定的,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决定的,是人的发展决定的。

  如何突出审美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

  (一)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快感的,其中包含了生理快感的成分。音乐不仅对人类,对动物也是这样(国外有给奶牛听音乐以提高牛奶产量便是一例)。但这毕竟不是音乐审美的本质表现。我们有的教师看到女孩喜欢跳舞,男孩子喜欢打击乐,在还没有听完全曲,学会新歌,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表现的情绪时便让学生盲目地跳起来,敲起来。还有教师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以为这就是音乐审美教育。通过学习才知道,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不是生理满足的工具。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时,不能满足于对感官的刺激,生理的快乐。以上老师的片面做法,究其根源还是对审美教育认识不足。

  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由五官快适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在美学界流行着一句话:“趣味无争辨。”这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因为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下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教学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教材中安排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风》、管弦乐《春节序曲》片断、民歌《马灯调》、合唱《抗敌歌》等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的材料。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绍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三)提高审美品位培养高尚情x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却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赏者从这门特殊的艺术中感受歌曲(乐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许多哲学家和音乐大师对音乐的这一功能作用都作出了充分的估量,给予高度评价。或曰“浸润心灵”,或曰“净化灵魂”,或曰“改进德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当前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在相当范围内主旋律不响亮,优秀民族文化不占主导地位,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渗透到各个角落,学校也不例外。低年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而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却特别强。他们居然也跟着哼起了“哥呀,妹呀”、“情呀,爱呀”,他们居然也不谈四大天王呀,xxx呀,成了儿童追星族。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心态扭曲,迷失了人生奋斗目标,严重地危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影响他们健康成长。音乐老师应从中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音乐知识以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的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x。我们可以在安静、严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启发学生从那雄壮的旋律,那有力的节奏,那铿锵的“起来,起来起来”歌声呼唤中,联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与敌人战斗的情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在音乐游戏“好朋友来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愉快地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客人”来了,轻轻“敲门”,主人“开门”,互相问好;主人招待客人“请坐”,告别再见。在唱唱、动动的活动中学生体验了朋友见面的快乐,懂得了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的重要事实就是如此,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情x,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强调“创造”

  创造力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在生活中展现出来,也越来越为国人所重视。江就曾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揭动力。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更进一步说明了创造力的重要。是啊,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创新才有进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创新才有发展,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有创新才有活力。没有创新就意味着僵化、落后、沉闷,进步发展、兴旺发达又从何谈起。

  时代的要求呼唤创新,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通过音乐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论教书也好,编教材也罢,努力开发教材的创新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必须强调的。

  三、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产生了音乐。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这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也是音乐教育的特征。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有一个课例叫《东北好》,就非常好,这首歌的歌词介绍了东北的三宝:老山参、大水貂、革兀革拉草,风景:镜泊湖、长白山、棒棰岛,教材来自熟悉的生活,学生有着切身的体会,学生唱起来很有兴趣,真正的做到音乐从生活中来,音乐歌颂生活。现在的教材象这样的例子不少,如《跳竹竿》、《生活中的声音》《音乐与生活》在实际教学中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再一次被肯定,这是将来教学发展的趋势,因而在审视教材的时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体现知识的完整性

  素质教育的需求以及儿童的认知方式,要求课程结构、课堂教学要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尤其是小学更是如此。在国外,综合的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并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设置综合课程,减少学科分类是新一轮课改的方向,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亦是如此。我觉得,在音乐教学中渗透语文、英语、美术教学等,使学生从多种渠道理解音乐,体会音乐中的情感,抒发音乐中的情感,给音乐教学注入更多的内涵,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是非常好的。

  五、重视趣味

  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材编写更应重视这一点,为教学生动活拨、丰富多彩提供资源保障。

  新的时代唤醒了新的教育,新的教育生成了新思想、新理念,做新时代的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观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一个崭新的理念逐渐在头脑中形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法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立,都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是时代赋予音乐教师责任。

初中音乐教师心得体会6

  20xx年10月7日—10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省农村中学音乐教师短期培训。作为一名农村音乐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我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更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在教学能力、理论水平上有较大提升。在此,我非常感谢学校和教育局为我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感谢培训学习中给我们上课的艺术教育界的老师们。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收获很大,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差距。十五天的培训很短暂,十五天的培训却很扎实,十五天的熏陶更是让我有脱胎换骨的感觉。理论讲座为我的头脑增添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专业指导,让我在教学技能提高的同时收获了一份快乐心情。

  一、改变观念

  敬业精神与科学的教学法相结合,必定是成功的保障。而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会说工作忙、杂事多,常抱怨学校教学条件差,学生的基础差,是乐盲,没有专门的教室以及合唱用的站台等,于是工作中总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思想状态,总想着教不好学生不是我的能力问题,而是许多的客观原因造成的。通过此次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寄生虫”思想,使我明白了好的条件不是等着我去用,而是需要自己去创造、去挖掘,即使在有限的条件下,也同样能做出不平凡的壮举,同样也能培养出出色的孩子。

  二、以名师为榜样,以城市孩子的素养为培养目标

  参加了这次“国培”,在教授及其他专家传授理论方法的同时,还顺势播放了一些全国名师音乐大赛的课堂教学视频,那些名师们扎实的基本功,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师至所以能让家喻户晓,这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孩子们的优秀与教师的引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努力实践,力创特色

  这次培训,我找到了适用于中学音乐教学的一种方法—用最简单的方法学会最难的知识,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以节奏为核心要素。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创编新颖的游戏,这些方式来源于生活,取材于大自然,学生当然会感兴趣,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这次培训仅说“收获大”是不够的,我会把这次提高专业成长的机会变成充电提高的起点,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