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工作范文 > > 观后感 > 正文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3篇(高考1977电影观影体会)

2022-10-31 14:48:09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3篇(高考1977电影观影体会),供大家品鉴。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3篇(高考1977电影观影体会)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1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早就听说过《高考1977》,但是自认为影片无非是在讲述一段历史故事,应该没有什么特色。今天早上看了这部影片,刚看了开头,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电影的风格是我喜欢的类型。看了剧情将介绍明白了它是一部历史励志剧。

  该电影以1977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宣布恢复高考为大背景,讲述了东北某农场三分厂,许多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知识青年”命运的高考的到来。他们为了参加高考苦苦挣扎着,该片讲述了他们积极争取参加高考的故事。

  看了这部电影,忽然想起自己的高三生活。那时候我们虽然没有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因为心中有梦想,所以也是和他们一样为了高考,不顾其它的一切,起早贪黑的出入于教室和寝室之间。因为有考上大学,改变父辈命运的抱负,我也曾像他们一样求知若渴,再看看现在,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方向,在迷茫中度过本应该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大学生活。看了这部片子我又重拾了曾经的热情,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整部片子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三十年前的高考,不仅仅改变了个体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所以拍摄这样一部题材的电视剧,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让我们思考,激励着现代的年轻人,也让我们不忘历史,再接再励。它承载着历史的意义,更多地改变了我们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该片中提到了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志,他关心和思考着国家的命运和复兴大计,构思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实了邓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在他重新任国务院副总理之前,他对中国的国情已经了如指掌。他首先想到的是改革教育、科研方面的正常秩序,其中就包括恢复高考,为国家选拔和培养各种建设人才。没有优秀的技术人才,一切高喊振兴国家都是空话,一切建设社会强国都是空中楼阁。它是改革开放的领路人,对他的敬仰而非个人崇拜,在影片中也通过这些知识青年深刻的体现出来。

  这部片子中,对于我们的上辈人来说,他可能是他们曾经走过的路,也许他们看到的是那段苦涩的心路历程。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以一个现代社会的旁观者的身份,从中找到了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做什么的方向。影片中所反映的时代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那个年代,想读书是多么的困难,不读书就只能永远留在农村种地。剧中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就是他们得知可以参加高考时的那种激动,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享受着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太多人接受知识却是被迫的,大好的青春时光可能被叛逆消耗殆尽。试想,如果现在还是当年那种的推荐制度,上大学要靠政治背景,以我们现在的学习态度,又有多少人能进入大学的课堂呢?如果还是那样,也许我们就不会再那么厌恶高考制度了吧。所以,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利用大学的资源,尽可能的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自己的未来奠定好基础。

  这部影片所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关于高考的深思,或许还有

  对于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个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90后,我们面的挫折、苦难更是少之又少。正是这样,我们才需要好好地思考,对比与上一代的不同,我们从中可以学到我们缺乏的勤奋、节俭。高考,从来都被我们看作人生的转折点,在看了电影以后,对于高考我又重新审视了高考。通过高考,我们体会到的更是人生的意义。无论最终是否能考上大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追求梦想的精神。

《高考1977》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励志电影,那些知识青年为了能参加高考并且通过它而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剧中的高潮部分,一群知识青年追赶火车的场面让我记忆犹新。他们犹如新生的太阳,冉冉升起。新中国的快速崛起很大一部分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学习态度,珍惜眼前的学习环境,争取最大限度地努力学习,不但为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电

  影

  观

  后

  感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姓名:白倩倩 学号: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2

  观《高考1977》有感

  高考,对于每一个参加过或是正准备参加的人都是一个敏感的词。我是一个已经考过来的人考,每当提起高考,高考的画面就会像一本画册一样,一张一张的浮现在脑海里。为了高考我们书桌旁边堆积起来一座小山,我们像驴子一样,背上扛个够的书籍与资料,我们横竖不说一句话,当背后闪过不断的鞭影,我们也只能埋下头继续的前行。每天我们也充实的除了吃饭和压缩的睡眠来迎接着考高,准备着考高,于是,高考在我们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留下了烙印··

  有幸观看了一部与高考有关的电影《高考1977》,感受颇深,让我这个二十来岁的人去感受那么一个时代的高考。“69届,一片红”,在当年错误决策号召下,学生们离开课堂,远离家乡,下到农村,去革命,去“建设”,书库被加上了枷锁,思想被禁锢起来了,激情也被锁起来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向我们阐述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青春的含义。片中以邓小平的复出为起点,预示着中国将要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一群在黑龙江农场上工作的知青在得知了恢复高考这一制度之后,他们沉睡了11的心脏又开始跳动,他们热血沸腾,感觉到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契机,他们偷偷钻进贴了封条的图书室偷书;深夜不睡觉,靠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复习数理化;爸爸为了女儿,不惜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黑龙江送去复习资料和“证明”;反抗农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报名资格考试”甚至集体绝食;为了赶到县城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车站的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跑到火车站,一路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相互支持,为了赶上沉睡十一年的高考,只为了赶上这新时代的第一班火车!

  观看影片后也给我很深的反思,那过时候根基未稳,百待俱新,国家很平穷,国家领导人迫切希望国家稳定富裕起来,因此提倡的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超英赶美,要把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一个工业大国,才有了大跃进,知识青年下乡等,于此领导人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判断,导致文革十年,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十年。虽然这些确实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我个人拙见,甚至是偏见,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积极影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怒火,正是那时期对文化是想的禁锢和压迫,才有了影片中高考雨后春笋的蓬勃景象,才激发了人民对知识的怒火,对知识的渴望,对知识的炙热与追求,正是由于那个时期,才有了恢复高考后,人们对于知识文化的狂热探索,压抑太久了,我们解脱了,我们思想可以自由飞翔了,我们十年间淤积了太多太多,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想要一吐为快了,所以许多人以笔杆为锄,以白纸为地上耕锄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文学作品;因为有了那个时期,第二代领导人在总结了前面的不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在知识学文化,知识文化在于教育,教育乃强国之本,乃驭国之策,纵观当今中国教育日新月异,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也正是有了那个时期,才有了这部影片,才有了观看这部影片后的一些个人见解与反思。

  历史的对错不是板上定钉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我这个出入毛椟之人能阐述得了的,我想我们更多的应该一分为二的去看待问题,或许绝对能构成定律,但定律不能是绝对··

  用剧中我喜欢的一句话放在最后:“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伟大的多,我觉得这话说到了根上,他把知识还给了人们,因为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去完成被无知所耽误的时间,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定有很多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走来,走进考场,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

  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伟大的多,我觉得这话说到了根上,他把知识还给了人们,因为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去完成被无知所耽误的时间,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定有很多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走来,走进考场,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

  把知识还给整个民族!知识乃人之应该有,人须臾不可以离开知识,若无知识,人和禽和兽还有什么两样呢,知识有两来源,一 亲身得知于实践 二 就是读书

  当年,重新开放的高考为无数人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而30年后的今天,高考却变成了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制度形式。在这30年里,高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容易在社会不同代际之间形成文化代沟,并且也由此造成不同年龄层次观众对这部影片观影反应的截然对立。

  比如,30年前经由高考改变了生活轨迹的人,今天说起高考一定不会忘掉“感恩”二字。对那一代人来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假如不是当年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在三个月后恢复高考,假如不是邓-小-平力排众议,决定把印刷毛选五卷的纸张调拨来用于印刷高考试卷,假如不是邓-小-平从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这四个字,那今天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将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但是,因为这个原因就可以把历史演进的动因归结到某个个人身上去吗?因为某个伟人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起过关键作用,就可以用一种夸张的英雄史观来看待历史的发展吗?固然“感恩”二字可以代表一代人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种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但这是一种被道德化了的历史意识,很难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历史哲学得到其他代际人群的共鸣。

  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旁白中所流露出的对伟人的感激和膜拜,那种抒情的言说方式,似乎很难被作为晚辈的观众所普遍认同。人们面对历史,任何时候,仅有激-情都是不够的。历史的发展也很难用善恶、恩威这些简单的道德概念来解释。大多数情况下,看待历史还是更需要哪怕有点冷漠,却相对比较中立和稳妥的客观和理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头那一幕农场知青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从银幕上看到邓-小-平复出的桥段,就远比抒情的旁白更有说服力。它用一种不动声色,又质朴内敛的影像呈现,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特别是中间忽然停电,知青用脚踏车发电继续收看《新闻简报》的段落,转载自百分网 那样的年代里人们都尚且如此,何况今天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却并不珍惜机会。此时,我们的确应该深刻反省自身。

  1977年,这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陈甫德说:“恢复高考比高考被本身更伟大”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并不算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高考的恢复让人与知识的脱离不在,同时也恢复青年对命运,对前途的信心。高考的恢复足以让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轨迹发生改变。这部影片除了让我们重温历史之外,给我们更多的是忠告与警示,知识永远在任何时候带给我们光明与希望,不仅个人如此,民族也如此。

  孙文杰

  第三党部

  2011年11月15日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3

  观《高考1977》有感

  高考,对于每一个参加过或是正准备参加的人都是一个敏感的词。我是一个已经考过来的人考,每当提起高考,高考的画面就会像一本画册一样,一张一张的浮现在脑海里。为了高考我们书桌旁边堆积起来一座小山,我们像驴子一样,背上扛个够的书籍与资料,我们横竖不说一句话,当背后闪过不断的鞭影,我们也只能埋下头继续的前行。每天我们也充实的除了吃饭和压缩的睡眠来迎接着考高,准备着考高,于是,高考在我们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留下了烙印··

  有幸观看了一部与高考有关的电影《高考1977》,感受颇深,让我这个二十来岁的人去感受那么一个时代的高考。“69届,一片红”,在当年错误决策号召下,学生们离开课堂,远离家乡,下到农村,去革命,去“建设”,书库被加上了枷锁,思想被禁锢起来了,激情也被锁起来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向我们阐述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青春的含义。片中以邓小平的复出为起点,预示着中国将要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一群在黑龙江农场上工作的知青在得知了恢复高考这一制度之后,他们沉睡了11的心脏又开始跳动,他们热血沸腾,感觉到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契机,他们偷偷钻进贴了封条的图书室偷书;深夜不睡觉,靠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复习数理化;爸爸为了女儿,不惜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黑龙江送去复习资料和“证明”;反抗农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报名资格考试”甚至集体绝食;为了赶到县城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车站的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跑到火车站,一路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相互支持,为了赶上沉睡十一年的高考,只为了赶上这新时代的第一班火车!

  观看影片后也给我很深的反思,那过时候根基未稳,百待俱新,国家很平穷,国家领导人迫切希望国家稳定富裕起来,因此提倡的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超英赶美,要把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一个工业大国,才有了大跃进,知识青年下乡等,于此领导人也出现

  了一些错误判断,导致文革十年,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十年。虽然这些确实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我个人拙见,甚至是偏见,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积极影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怒火,正是那时期对文化是想的禁锢和压迫,才有了影片中高考雨后春笋的蓬勃景象,才激发了人民对知识的怒火,对知识的渴望,对知识的炙热与追求,正是由于那个时期,才有了恢复高考后,人们对于知识文化的狂热探索,压抑太久了,我们解脱了,我们思想可以自由飞翔了,我们十年间淤积了太多太多,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想要一吐为快了,所以许多人以笔杆为锄,以白纸为地上耕锄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文学作品;因为有了那个时期,第二代领导人在总结了前面的不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在知识学文化,知识文化在于教育,教育乃强国之本,乃驭国之策,纵观当今中国教育日新月异,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也正是有了那个时期,才有了这部影片,才有了观看这部影片后的一些个人见解与反思。

  历史的对错不是板上定钉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我这个出入毛椟之人能阐述得了的,我想我们更多的应该一分为二的去看待问题,或许绝对能构成定律,但定律不能是绝对··

  用剧中我喜欢的一句话放在最后:“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伟大的多,我觉得这话说到了根上,他把知识还给了人们,因为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去完成被无知所耽误的时间,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定有很多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走来,走进考场,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

  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伟大的多,我觉得这话说到了根上,他把知识还给了人们,因为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去完成被无知所耽误的时间,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定有很多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走来,走进考场,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

  把知识还给整个民族!知识乃人之应该有,人须臾不可以离开知识,若无知识,人和禽和兽还有什么两样呢,知识有两来源,一 亲身得知于实践 二 就是读书

  当年,重新开放的高考为无数人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而30年后的今天,高考却变成了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制度形式。在这30年里,高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容易在社会不同代际之间形成文化代沟,并且也由此造成不同年龄层次观众对这部影片观影反应的截然对立。

  比如,30年前经由高考改变了生活轨迹的人,今天说起高考一定不会忘掉“感恩”二字。对那一代人来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假如不是当年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在三个月后恢复高考,假如不是邓-小-平力排众议,决定把印刷毛选五卷的纸张调拨来用于印刷高考试卷,假如不是邓-小-平从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这四个字,那今天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将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但是,因为这个原因就可以把历史演进的动因归结到某个个人身上去吗?因为某个伟人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起过关键作用,就可以用一种夸张的英雄史观来看待历史的发展吗?固然“感恩”二字可以代表一代人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种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但这是一种被道德化了的历史意识,很难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历史哲学得到其他代际人群的共鸣。

  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旁白中所流露出的对伟人的感激和膜拜,那种抒情的言说方式,似乎很难被作为晚辈的观众所普遍认同。人们面对历史,任何时候,仅有激-情都是不够的。历史的发展也很难用善恶、恩威这些简单的道德概念来解释。大多数情况下,看待历史还是更需要哪怕有点冷漠,却相对比较中立和稳妥的客观和理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头那一幕农场知青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从银幕上看到邓-小-平复出的桥段,就远比抒情的旁白更有说服力。它用一种不动声色,又质朴内敛的影像呈现,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特别是中间忽然停电,知青用脚踏车发电继续收看《新闻简报》的段落,转载自百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