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工作范文 > > 读后感 > 正文

三国演义的1500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2022-04-05 08:13:05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三国演义的1500字读后感,欢迎参阅。

三国演义的1500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第1篇:三国演义的1500字读后感

  从《三国演义》里,我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的好戏:刘关张桃园结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火烧新野,火烧博望,空城计,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这些动人的故事真让人拍案叫绝!

  每一出好戏都有精彩的主角,每一个主角都有鲜明的个性,比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备的爱民如子,曹操的阴险多疑,司马懿的自作聪明,张飞的粗中有细,关羽的忠贞仁义,周瑜的嫉贤妒能,鲁肃的忠厚善良。每一个人物都被罗贯中刻画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如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让人看后赞不绝口!

  今天,我要重点说一说刘备和曹操。刘备是蜀国皇帝,是罗贯中心中的正统;而曹操是魏国的皇帝,同时也是作者要故意贬低的角色。此二人曾经“青梅煮酒论英雄”,曹孟德认为当时天下只有刘备和他才是真英雄,其他的人均是无名之辈。刘备是汉室宗亲,曹操是汉室之后,他们给后人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我对这两人的看法也大相径庭。

  曹操奸诈多疑,心狠手辣。诸葛亮根据他的弱点火烧赤壁、火烧新野、火烧博望,三把大火烧的曹操如惊弓之鸟,谈虎色变,闻风丧胆。曹操曾经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从中不难看出他是何等心狠手辣,就连自己的救命恩人也不放过,真是恩将仇报,禽兽不如。他还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从而导致了一个个名士之死:许攸多才,曹操曾赤脚迎许攸,但后来发现他骄傲狂妄,目中无人,就借刀杀人,除掉许攸而后快。杨修是曹操肚中的蛔虫,知道他的心腹事,只是偶尔的和他开开小玩笑,最终却招来了杀身之祸。神医华佗是真心真意的为曹操看脑病,他却以为华佗是关羽的朋友,有意陷害她,不问青红皂白就杀掉了一代名医。曹操做的错事真是比比皆是,这一个个充满血腥的故事让他的很多将士都心惊胆寒,敬而远之。就连徐庶这样的名士进曹营后也是一言不发。

  再看看刘备,论才智,他可能没有曹操聪明;论谋略,他可能没有曹操出色;论武功,他可能没有曹操高强。但他心系天下,心胸宽广。桃园三结义,刘关张许下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刘备对关羽、张飞更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使关张心甘情愿地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刘备三请诸葛亮,以诚相待,风雨无阻,这让诸葛亮无限感激,同意辅佐刘备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他三让徐州,心胸坦荡,不乘人之危,不愧为真君子!刘备摔阿斗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从中不难看出他爱惜人才,知人善任;他不以貌取人,礼贤下士,正因为这样张松才心甘情愿地把原来要献给曹操的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这样的明君谁不喜欢?这样的皇帝谁不爱戴?这也是蜀国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主要原因。

  《三国演义》不愧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我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想,都有很大的收获。从一个个故事中,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生活中我们不要为得到一点点小便宜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工作中不要为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自命不凡;人生中不要为一点点失意就耿耿于怀,怨天尤人。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广阔的就是人的心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曾经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俗话说得好:“宰相肚子能撑船”。那就让我们做一个心胸宽阔的人吧!

第2篇:三国演义的1500字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第3篇:三国演义的1500字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杨慎对《三国演义》的赞词。读完此书后,一些有意思的想法也跃上了我的心头。在我看来,如果说《三国演义》它只是一本小说,根本是侮辱它。我觉得它,更恰似一部有着一些复杂人情世故、场面恢弘的英雄纪录片。在片中,少不了施陷计害、英勇搏杀、兄弟情深这些经典场面,而这正为小说增色不少。所以,观《三国演义》,便使人有一种荡气回肠,拍手称奇的感觉。读着它的时候,那一个个性张扬的人物鲜活得仿佛他们跳出了书本,尽现眼前。那种真实感,真得妙不可言。甚至在书中,我觉得最重要人物莫过于奸雄、枭雄还有英雄这三类。

  说到奸雄,最经典当然要数董卓。他简直就是奸雄中的“杰出代表”。第一次面圣之时,他便心怀鬼胎。此后还胆大包天的干出了怂恿大臣废帝立协、派人入宫弑杀君主、滥杀无辜忠良大臣、决意迁都长安、焚毁旧都洛阳等一系列的荒唐事。对于老百姓,更是蛮横至极,目中无人。这样一个人,最终还不是中了貂蝉的美人计,死于他最信任的义子吕布手中。所以当我了解完董卓这一生,我才明白到什么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古话说的好:人在做,天在看。任凭董卓掌权后如何呼风唤雨。他的骄横无比、不忠不义,始终都为他招来杀生之祸。所以待人谦厚,心存善念,多做好事始终是王道啊。

  在董卓的横行霸道之下,仁人义士自然就想除去他。当中最勇敢要数惊世枭雄曹操了。曹操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生性多疑,心狠手辣,实在让人厌恶。而且在他心里竟还有这样一句狂妄的信条“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我想这些都应该是他致命的弱点吧。要不然,他怎么会与诸葛亮对战时总是大败呢?尽管这样,曹操还是有一些让人敬佩他的品质——忠君爱国,英勇无畏。在董卓横行霸道,手握重权时,就是他,毅然决然地提出要组织义军来反抗董卓。为此,他还放下身段,深入敌军,对董卓俯首称臣,来获得董卓信任。随后更冒着性命危险,身藏短匕来伺机杀掉董卓。他的这些举动都是至真至诚的。所以,我想有担当应该是曹操的另一面吧。所以,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能有太多的主观情绪,我们既要看到他的短处,也应发现他优良的一面。就如孔夫子所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评价一个人客观理智才是真理啊。

  除了枭雄以外,就只剩下英雄了。文章中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其中就有性情宽和、有勇有谋的刘备,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卢植还有忠心耿耿、竭力护主的曹洪等等。但在我心中,要数英雄中的英雄,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关羽这个名字。其实,关羽真得有许多值得我为他呐喊的理由。首先这位髯长二尺、面如重枣的关东大汉的出身不过是一个屠户。可当他挥舞那青龙偃月刀时,大将之风便尽显无遗了。除此之外,我喜欢他还有两个简单的原因。其一,他英勇善战,举世无双。面对敌方华雄屡屡杀死自己盟友的紧急情况下,关羽他面无怯色,还当仁不让。就在大家都还将信将疑之时,他早已提着华雄的人头凯旋而归,速度快得连袁绍战前倒给他的酒还是温凉的。所以文中有这么一首诗赞美他,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其二,他忠肝义胆,义薄云天。为护送刘备二妻,他过五关斩六将,淌险受难,在所不辞。其情其义之深堪比阿里亚纳海沟。

  所以综上所述,无论是奸雄,枭雄还是英雄,只要为正义之战,雨后总会天晴。而那些一心想干一些不法gou当的人最终面临的只有失败。读完此书后,我决心要做像关羽那样正义而且有情有义的人。而对于英雄,我也跃跃欲试当一回,况且我觉得自己读完以后,胸襟亦如那些英雄豪杰般宽广。最后,无论如何也要感谢罗贯中先生,他为我带来这么丰富的视觉盛宴还有教懂我这么多的人生哲理。因此我一定会好好地以此来警戒自己,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远。

第4篇:三国演义的1500字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一部不可多的大作,在这里智慧、权利、财富相互交错,各路英雄纷纷招兵买马,企图在动荡的环境中占得一席之地,统一中原。《三国演义》中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每一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反之都蕴藏着玄机,无不展现着历史更迭的蛛丝马迹,是一部值得拜读的书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风流倜傥的曹植被逼含泪写下七步诗,汉献帝刘协自裁,曹丕登上了皇位这个宝座,曹氏家族首先建立了魏国。位于西川以刘备为首的汉室后裔建立蜀国,他们凭借西川天险,加紧训练,意图攻取中原,直捣长安与洛阳,达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终极目标。而世代历居江东的孙氏也凭借江东水师和能人异士占得一席之地,后称王,建吴国,至此三足鼎立。但后来司马家族主宰魏朝,司马昭灭蜀,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后又灭东吴,天下终归司马氏,结果令人唏嘘。

  书中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尤其是以刘备、曹操、孙权为主各守一方的人物故事情节描写。在花费很长时间读完此书后,我深深感知到人才和性格的重要性。

  书中有很多足智多谋的人才,想必大家第一个脱口而出的就是诸葛亮,我也非常非常喜欢他的神机妙算,欣赏他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书中你可以看到诸葛亮与周瑜合作的赤壁大战,大败曹操百万大军;你还可以看到他舌战群儒,与孙权一起达成孙刘同盟;你还可以看到他七擒孟获,大展军威;你当然还可以看到他七出祈山,出发时写下流芳百世的《出师表》,只为完成刘备的托付。他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连周瑜死前都不甘的发出“既生瑜,何生亮啊”,他是多么难得的人才,试想没有他又该是怎样的一个局面。我还喜欢的另一个谋士便是荀彧,荀彧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如以兖州为基地、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迎汉献帝往许都、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等,立有大功,曹操后来的发展才能逐渐壮大,如日中天。书中其它的谋士鲁肃、程昱、司马懿、凤雏、陈宫等等都为他们所效忠的主人出谋划策,取得一定得成效。说到武将人才那便是关羽、张飞、赵云首当其冲了,他们英勇善战,立下了不少功劳。还有吕布、马超、黄忠、许褚等等,他们都不辱使命。由此可见,人才的重要性了,现如今,我国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了,十九大会议的召开更使我国进入新的时代,那么需要的人才也会越来越多,人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不断地为人民谋福利,所以需要每个人努力起来,奋斗起来,做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为美好的生活锦上添花。

  性格体现在忠言逆耳利于行。性格的成熟、完整能帮助一个人走的更远。在赤壁之战中,对于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曹操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若敌人用火攻,该怎么办?”曹操却说:“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性格的良好养成,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处于现在的我们能否培养优秀的性格,不向诱惑轻易妥协,不摇摆浮躁,不心胸狭隘,这也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要懂得学会适应,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去创造更好的优势,才能披荆斩棘,所向无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盲目,不妥协,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让你受益匪浅。

第5篇:三国演义的1500字读后感

  我又一次翻开了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我从小到大都很喜欢看这部书。三国中出现很多人才,其中就有诸葛亮、曹操、刘备、周瑜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在不多的兵马交战中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故事……有些故事中有让你高兴的,有让你生气的,又能体会到古代英雄人物的聪明才智,特别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三国演义》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一幕幕精彩好戏:刘关张结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好戏让我留连忘返,直呼过瘾!

  曹操真不愧是三国时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王者。那时的魏国兵强马壮,曹操在位时,拥有百万雄兵。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世人称为奸雄。但我认为曹操是千古难遇的英雄。曹操刺杀董卓,虽然未果,但足显其吞吐日月星辰的气魄。袁绍虽有挟天子的先机,但昏庸的袁绍不听许攸的劝告,曹操便将这大好的机会抢夺了过来。曹操为防止自己夜里被杀,就编出来自己会梦中杀人的故事,以防自己成为第二个董卓。曹操也极其赏识忠勇之士,在关羽投降之际,曹操将赤兔马送与他。当得知刘备还活着时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杀了曹操诸多将士,但曹操最终却放了关羽,以此足见他的爱才之心。

  蜀军乃仁义之师,刘备乃仁义之王。蜀国君王刘备三顾茅庐,委身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感恩涕零,于是忠心辅佐刘备。当陶谦遭遇曹操围攻之时,无人愿意援助与他,只有当时拥有几千军队的刘备愿意相助。曹操撤军后,陶谦欲将徐州送给刘备,但无安身之地的刘备毅然的拒绝了他,在他看来,仁义比什么都重要。自古得民心着,得天下。蜀军所在之地,百姓们无不安居乐业,连连称赞刘备贤德。当庞统在半晌处理完1某日的公文时,张飞急忙去请刘备,并派士兵严守于此。刘备得知,连夜赶路,在半夜于庞统门外等待直至其睡醒。庞统醒后,吆喝着要喝酒,刘备亲自为其买酒。庞统临行时刘备又将自己的的卢马送与他,并制止张飞杀庞统,狠狠地呵斥了张飞,于是卧龙凤雏就都成了刘备的军师。

  还有是那个孙仲谋,九岁时担任使者,奉命要回父亲的尸体,小小年纪气宇轩昂,他最终不负众望,将父亲的尸体索要回来。吴国面向长江天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面对曹操百万雄兵,江东各才俊丝毫不惧,纷纷出计谋,其中出现了一派,其主张孙刘联合,但江东各才俊看法不一,孙权权衡利弊后决定实行孙刘联合。为防止内乱,孙权说了一些话便凝聚了江东文人武士的心。

  这些人都是英雄人物,为这部书添了不少的光彩。

  然而每一出戏都有精彩的主角,每一个主角都有独特的性格。比如: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刘备的爱民如子,曹操的敢作敢为,司马懿的阴险狡诈,赵云的英勇善战,张飞的粗中有细,关羽的忠勇,鲁肃的敦厚等等。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被罗贯中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同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令人读后赞叹不已!

  而今天,我要着重说一下曹操和刘备。曹操和刘备,一个是将相之首,一个是汉室之后,但结局却大不相同。

  曹操心胸狭窄,甚至于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他的多疑。而正是他多疑又心胸狭窄,从而导致一个个名士之死:杨修是他肚里的蛔虫,偶尔跟他开点小玩笑,结果却被他杀死了;华佗好心为他剖颅治病,却被他起疑心杀死了。这一个个充满鲜血的故事让将士们又惊又怕,不能不说是导致魏国衰败的一个原因。

  反观刘备,论才智,他没有曹操聪明;论谋略,他没有曹操出色;论武功,他也没有曹操高强。但他心胸宽广!三请诸葛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他在长沙诚恳接收降将黄忠,从刀下救下魏延的命等等,这一个个充满仁义的故事让将士们又惊又喜,不能不说是蜀国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一个原因……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想。“滚滚长江东逝流水不息,浪花淘尽无数英雄,”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的潮流涌出多少英雄?可歌、可泣、可赞、可叹!激励我们奋进,去谱写新时代的英雄曲。

第6篇:三国演义的1500字读后感

  文/欣欣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