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工作范文 > > 读后感 > 正文

一休读后感3篇 聪明的一休读后感

2022-12-01 23:30:42读后感
  • 相关推荐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一休读后感3篇 聪明的一休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一休读后感3篇 聪明的一休读后感

一休读后感1

《亲爱的汉休先生》读后感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很好看的書,書名叫《親愛的漢修先生》,作者是美國的貝芙莉·克萊瑞。還是得了兒童文學金獎的書哦!

  書裏的主人公是一個普通的小男孩----鮑雷伊。他小時候讀了一本作者是漢修先生的書,它非常喜歡那本書的作者,于是就寫信跟他聯系。在信裏,他寫出了有關它父母離異,自己轉學後不适應新學校裏的生活和心裏怎樣的感受。

  因爲父母離異的它變得越來越内向了。比如有一次,媽媽的同事來他家做客,他甯願在房間裏和小孩子在一起,也不願意和大人在一起說一些“你好,我喜歡上學”這類無聊的話。内向的他一點兒也不想招待客人。自從和漢修先生的書信來往以後,他變得開朗甚至幽默了一些。比如“我在跳蚤市場買了一本二手的《狗兒快樂秘訣》,希望你不會介意”。通過和作者的不斷交往,雷伊知道了怎麽對付下面即将來臨的困難,還懂得了父母對她的關愛。而且還寫了一篇作文《卡車上的一天》,得了榮譽入圍獎。和一位真正的作家共進午飯。并且下定決心一定要當一名作家。

  從一個内向·自卑的少年,經過漢修先生的書信來往和指導,變成快樂而積極向上的少年,寫作水平也有了提高,并且有了偉大的理想。我堅信,一本好書一定可以給人帶來知識;給人帶來快樂;給人帶來理想;所以我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很好看的书,书名叫《亲爱的汉修先生》,作者是美国的贝芙莉·克莱瑞。还是得了儿童文学金奖的书哦!

  书里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鲍雷伊。他小时候读了一本作者是汉修先生的书,它非常喜欢那本书的作者,于是就写信跟他联系。在信里,他写出了有关它父母离异,自己转学后不适应新学校里的生活和心里怎样的感受。

  因为父母离异的它变得越来越内向了。比如有一次,妈妈的同事来他家做客,他宁愿在房间里和小孩子在一起,也不愿意和大人在一起说一些“你好,我喜欢上学”这类无聊的话。内向的他一点儿也不想招待客人。自从和汉修先生的书信来往以后,他变得开朗甚至幽默了一些。比如“我在跳蚤市场买了一本二手的《狗儿快乐秘诀》,希望你不会介意”。通过和作者的不断交往,雷伊知道了怎么对付下面即将来临的困难,还懂得了父母对她的关爱。而且还写了一篇作文《卡车上的一天》,得了荣誉入围奖。和一位真正的作家共进午饭。并且下定决心一定要当一名作家。

  从一个内向·自卑的少年,经过汉修先生的书信来往和指导,变成快乐而积极向上的少年,写作水平也有了提高,并且有了伟大的理想。我坚信,一本好书一定可以给人带来知识;给人带来快乐;给人带来理想;所以我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一休读后感2

  深受庶民喜爱、一身反骨的破戒僧一休

  深受庶民喜爱、一身反骨的破戒僧一休

  少年时代一休“写实”的画像(*^o^*)

  更为写实的晚年一休

  不仅“写实”,而且植入了本人的真发和胡须的一休木像

  一休长眠的庙宇,由于是天皇之子,该庙由宫内厅管理

  境内的桥边写着“勿渡此桥”

  底座上的字体和动画片简直一模一样

  室町时期的禅僧(临济宗)。别号:狂云子。幼名千菊丸。父亲是接受了南朝一方神器、象征着南北朝统一的北朝后小松天皇。母亲是藤原一族、日野中纳言的女儿伊予之局。母亲怀着一休时,嫉妒王位继承权的人用谋略诽谤她里通南朝,把她放逐出宫。南北朝统一后第二年的元旦,母亲在嵯峨的民宅默默地生下一休。为了不使儿子卷入政治争斗,保住他的性命,1399年,母亲把5岁的一休送往临济宗安国寺出家。

  一休被起名为“周建”,在成长中孕育着才气,8岁时有就流传有著名的“勿渡此桥”;及将军义满命其捕缚屏风上的老虎时宣言“请把它赶下来”,使将军无言以对的机智故事。

  1410年(16岁)、离开修行11年的安国寺,成为学问和德行都十分高超、西金寺谦翁和尚的弟子。谦翁把自己名字“宗为”中的一字赐予一休,给他起了法名“宗纯”。一休从心底里仰慕这位谦翁和尚,1414年(20岁)和尚西逝时,一休哀伤过度,为图来世再会,赴濑田川蹈水自杀。幸好被救起,翌年他开始拜滋贺坚田祥瑞庵的华叟禅师为师。华叟不堪忍受俗化了的京都宗教界,在大津结庵。华叟师徒志向高远,穷困得几乎饿死,一休用从事副

  业来支持庵的开支。

  1418年(24岁)听了瞽女(盲人歌女)的平家物语,体会到无常观[注1]的他吟咏道:“莫遁有漏路[注2],要遁无漏路,归去一休眠,任雨打风吹。”也就是说“人生就是让(充满烦恼的)此世到来世的烦恼一齐休止。风吹雨打都没什么大不了”听到这首歌的华叟,从歌

  中取出“一休”二字授予他为号。

[注1]无常观:佛教语。指宇宙中一切都有生、育、病、灭之过程的规律 [注2]有漏路:烦恼众多的世界。无漏路:没有烦恼和污秽的清净世界。

  1420年(26岁)5月20日深夜,一休在琵琶湖岸的船上坐禅时,黑暗中听到乌鸦的鸣叫,悟到了“不见乌鸦彼处飞,不见佛祖心中存”。(据说从他后来行动中体现出“禅僧须连开悟的欲求也舍弃”“悟到了没有必要去悟”)华叟让一休做他的继承人,传他印可(开悟的证明书),而否定权威的一休却坚决不受。28岁,他穿着褴褛衣衫出席大德寺7世追悼法会,那时奇人和尚的故事开始流传。

  1428年(34岁),师傅华叟逝世,一休离庵投身庶民中。他为了向更多人、向各阶层的人明白易懂地讲述佛教教理,不在一座寺庙做停留,一蓑一笠地在近畿一带转圜流浪、行脚说法。38岁,他第一次见到了即将驾崩的生父后小松天皇。※那时,一休在堺市的南宗寺结庵,与弟子绍侦(实为亲生子)同住。

  1437年(43岁),一休得知17年前的印可状仍然保管着,就把它丢进火种焚烧。1447年(53岁)、第二次自杀未遂。由于大德寺内派阀争斗,数名僧侣被下狱,甚至有人自杀,一休痛心疾首,对僧界的堕落非常失望,试图入山绝食而死。这时他接受了天皇亲自的劝说

(亲笔信),才中止了这个念头。

  1456年(62岁),一休为了报恩,用了20年的时间修复了距时200年前备受尊敬的大应国师(临济宗的高僧)创建、后经兵火焚毁荒废的妙胜寺。以酬恩庵为名复兴起来。后来,此庵成为一休活动的中心地,有所听闻的众多文化人都在此拜访了一休。

  1461年(67岁),一休出席了净土真宗的中兴之祖、莲如营办的亲鸾200周年忌辰。一休与年少19岁的、宗派也不同的莲如结成了忘年深交。他们对彼此的思想抱有敬意,互相切磋,一休留下了这样的歌:“山麓攀登道纷纷,高岭望月只一轮”(向着真理的山峰攀登的道路虽然不同,但我俩能看见同一轮月亮)。这是在排斥其他宗派的风潮中,能感受到一

  休气量之大的一首歌。

  1467年(73岁),京都爆发了应仁之乱。为避战火,一休逃往奈良、打扮。1470年(76岁)、一休在住吉药师堂遇见了打鼓的游方卖艺的盲人美女森侍者。她还不到30岁。2人年龄相差50岁,而一休在诗集《狂云集》中描写了这刻骨铭心的一见倾情:“见了这带笑靥的睡颜之美,怎不令人柔肠百结,宛如杨贵妃一般”,而她也接受了他的爱,从翌年到一休逝世的10年间,两人回到酬恩寺过着同居的生活。

  长年远离权势地位、如野僧般过着清贫生活的一休,于1474年(80岁),为了复兴战火中的大德寺,接受天皇勅命成为第47代住职(住持)。“其次是,再建费用从哪里出”一休找到了豪商云集的堺市。在贸易盛行、风气自由的堺市,破戒僧一休拥有绝高的人气。“一休和尚的委托,无论如何不好拒绝啊。”不仅商人,连武士、茶道师傅、庶民也争先恐后地

  捐款,筹集到了很大一笔资金。5年后,大德寺法堂落成。一休出色地满足了周围人的期待。※一休成为大德寺住职期间也不在寺里住,而是一直往返于大德寺和酬恩寺之间。(一般认

  为是不愿与恋人分开)

  一休死前一年,弟子雕刻了他的等身大的坐像,拔了头发和胡子粘在雕像上。把头发和胡子留在雕像上是完全不理会“禅僧须剃发”这样枯燥的形式,一目了然地传达出注重精神的讯息。一休辞世时留下遗言:“一休之禅唯一休能解”“萧散淡泊60年,临终曝粪献梵天(梵天是佛法的守护神)”他活到近当时平均寿命一倍的87岁高龄,因疟疾去世。

  一休的临终遗言是“不想死”。他丝毫不像个悟道的高僧,而用一休式的语言结束了人生。一休逝世前不久,留给弟子一封信说:“这以后,遇到怎么也应付不了的棘手事态,就请打开这封信“。果然过了数年,弟子遇到了需要老师智慧的重大局面。他们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打开的信,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话:“没关系。别担心。会有办法。”

  现在,酬恩寺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一休寺。寺内有一休死前一年修建的墓(慈扬塔)。但是,由于一休是天皇之子,这片遗址受宫内厅管辖,是看不见里面的墓的。菊花纹章的门里面就禁止进入了。对于和庶民一起捱着苦的一休来说,如今和庶民隔离的状况一定不是他的本意吧。寺的境内还有小和尚版的一休像。这里允许参拜者自由地触摸,谁都可以抚摸一休的脑袋,见了谁都眉开眼笑的脑袋上面闪耀着光辉。手中握着扫帚,据说蕴含着扫尽一切污秽,让世界充满光明的愿望。

  当时的高僧们穿着高价的法衣,端坐在大伽蓝的深殿里,享受着贵族一般的待遇。而一休对乱发印可状、聚敛钱财号称高僧的腐败宗教界痛加批判。他认为印可状之类毫无用处,付之一炬,作为禅僧却饮酒、爱女性、吃肉、不剃发、把戒律之类当作耳旁风。他一贯反叛权威,替弱者说话,和民众一起生存、一起笑、一起哭。他和庶民一起忍受贫困和饥饿,却被那些骄奢淫逸的当权者,和那些喜欢受膜拜、一心盼望平步青云的宗教家们极尽痛骂。不拘戒律形式凡人般的七情六欲,在庶民中如**般受到尊崇的一休。从不追随权力的自由奔放的生存方式,刺激了后世的作家,江户时代就创造出《一休智禅》之类大量的急智故事。为禅的民众化做出了很大贡献的一休,不仅述说佛法,还吟咏诗歌、描绘书画,是个风雅逸

  俗的狂人。

●茶

  开创了侘(闲寂)茶,设计出茶室式样的茶道之祖、堺市的豪商村田珠光是一休禅的弟子。为了防止坐禅时睡着,一休推荐了点茶的方法,珠光就这样与茶道相遇,在反复的坐禅中悟出了“茶禅一味”。珠光创始的侘茶是和后来奢华的、以形式为中心的“大名茶”完全不同的。在小小的四帖半的茶室中,完全放下身份,所能体会的只是主人的待客之心。此心即是佛。

  这正是从一休那儿学到的“佛在心中”,珠光不是通过念经,而是通过日常生活(茶道)来具体实现佛的教义。他的思想后来又经武野绍鸥为千利休所继承。

  一力量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一

  一东读后感

《复活》读后感2000字一

《千年一叹》读后感

一休读后感3

  唇齿相依休戚与共

  唇齿相依 休戚与共

——读《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有感 浦口实小 五(5)班 宋宇航

  光阴似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的90诞辰就要来到了。此时此刻,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激动。

  回顾90年来的艰难历程,从中国经历的一次次磨难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真理:中国离不开共产党,中国离不开毛主席。

  不信请看:从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到____年的卢沟桥事变;从八年的抗日战争,到三年的解放战争;从到建国初某某镇压____,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都离不开成千上万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令人难以忘

  怀:____年,红三军团过草地时,因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战士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五头牲口全枪杀,以给战士们充饥。这件事,令战士们激动不已。是啊,彭总爱他的大黑骡子,但更爱那些经过长征战火洗礼的战士们。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彭总始终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英雄内心的独白,彭总正是凭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他坚持做到与红军战士,唇齿相依,休戚与共。这是他战胜苦难,打败强敌,创造了无数个可歌可泣英雄事迹的法宝。

  今天我们的生活,都是先辈在沙场拼搏换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一真理,继承前辈的革命精神。好好学习,刻苦锻炼,做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将来为祖国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