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工作范文 > > 读后感 > 正文

寻觅中华读后感共4篇 余秋雨寻觅中华读后感

2022-05-26 09:37:48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寻觅中华读后感共4篇 余秋雨寻觅中华读后感,欢迎参阅。

寻觅中华读后感共4篇 余秋雨寻觅中华读后感

寻觅中华读后感共1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一)

  倘若问我:假如你穿越,你会去哪?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我只钟爱唐朝。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的答案一样的,因为她太招人喜欢了,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开的,提到唐朝就会想到宋,但是人们总会用盛唐弱宋来区别她们。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态。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个曾让世界骄傲的城市长安。长安很大,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两个繁荣的城市加起来大了一倍;长安很繁荣,东市、西市万商云集,百业兴盛,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长安很开放,有三万多名留学生,有不少人在中国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汉交融,中西贯通来形容了。在那个封建的古代,这确实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长安绝不会盛气凌人地把异域民众的到来看成是一种归顺和慑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诚崇拜者。因为她知道单调意味着枯燥,丰富代表着多彩。因此唐朝敞开自己的怀抱,去追逐拥抱每一个与她亲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惧任何文明,也不担心任何外来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蚀。

  平心而论,唐朝并不强大,她似乎比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朝代元朝弱很多。铁木真率领着蒙古铁骑所向披靡,横扫欧亚。但我相信,人们更对唐朝津津乐道,她像个孩子似的,对未来充满憧憬,一切都是那么蓬勃。

  现在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假如唐朝没有诗歌会怎样?

  结果可想而知,天注定,诗歌与唐朝密不可分。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论唐诗,首先当然是李白。在我看来,李白永远是一个青年,他不羁、他放纵。他是一个野性行者,他四海为家、游山玩水、孤独流浪。其实李白的家境并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样,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属于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脑海里总会勾勒出一个画面:微醺的李白,躺卧在悬崖边,白衣飘飘,帽子上的流苏顺着风飞扬,手里拿着一壶酒,不时的喝上几口

  说完李白,我们就要提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两人因诗相识,因诗而相互佩服。

  当我漫步在书香满溢的诗歌词赋中,我往往能窥见杜甫飘飘然于书中走来,向我展开他的人生长卷。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是雄奇壮美的人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凄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接济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如此瑰丽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郁苍劲。

  唐朝,因为有了诗歌而丰富,因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却。

  中国不是一个强国,如果我们想要挤进强国行列,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中国正站在一道门槛前,门槛外是无边的光明与和谐;门槛内是一片黑暗与冷寂。让我们坚定信心,努力跨过那道坎儿,为实现中国的真正崛起而奋斗!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二)

  从猜测黄帝,问卜殷墟,到走进魏晋田园,最后对明清的郁闷,余秋雨先生用一篇篇散文优雅地叙述着中华文化的兴衰变迁。其实都是朴素的语言,读起来确是字字珠玑,你会被他带到另外一片世界,会对高雅而特异的魏晋人士而向往,会对盛唐海纳百川的文化而骄傲,也对明清文化专制统治而扼腕叹息。

  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余秋雨先生对当代文化的一系列论述。

  清代结束之后的近代和现代,实在一言难尽。文化信号很多,而文化实绩很少。文化激情很多,而文化理性很少。文化言论很多,而文化思考很少。文化名人很多,而文化巨匠很少。文化破坏很多,而文化创造很少。余秋雨先生如是说到。

  一百年前,正是兵荒马乱,国运维艰的时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文化的这种状态尚可理解。而大约五十年前,新中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项文化大革命的运动。政治野蛮地笼罩住了文化。全国停课废学,上山下乡,农村即是学校,农民就是教师。这种情况,在文明的发展史无疑是一次大地震,几千年来从未断绝的文化传承突然停止,所有的人投身农业,大连钢铁。

  幸在它只有十年!

  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也开漂洋过海,走遍世界。然而,文化似乎永远跟不上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滞后,越来越迷乱,越来越失去了公信力。

  余秋雨先生引用了作家王小波的一句话,中国文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不让别人做事的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后一种人的力量大得多。例如,巴金说过,中国存在着某种人物,那种人物数量不多,影响极大,平日不知道藏在哪里,一有风吹草动就冒出来,在报刊上一会儿揭发这个,一会儿批判那个。看到这家院子里的花草茂盛,就大声咒骂;看到那家阳台上的鸟声动听,就抡起棍棒。正是这批人,使中国作家一直处于恐惧之中,无法写出像样的作品。

  时至今日,尚有人打着言论自由的口号批评他人,哗众取宠,网上看见一则新闻,一位八零后作家竟炮轰鲁迅伪大师。我想,鲁迅先生是否大师尚不重要,可先生当时的作品背景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人,单凭这一点,两人层次一下区分开来,至于你怎么贬低践踏,鲁迅先生也是看不见,听不到的了。

  难道,现代的文化就限于这种怪圈了吗?不是的,真正的大文化,不是藏于隐世著作,而是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价值,渗透于千家炊烟万家灯火之间。

  有一个渔村的渔民出海打鱼,一定会在出海前走很远的路,到一个读书人家里求得一大叠字纸,压在船底。他们说,天下没有比文字更重的东西了,就靠它压住风浪。他们不认识文字,却尊重文字,这大概是人没接收教育而体现出的最原始的状态,这便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所在。

  我相信,总会有这样一种人,出现在中华文化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时刻,打破怪圈,走向自由。而中华文化也与世界亲密相容,偶尔闪现出千年积累的高贵,亦如生活在这种文化下的子民,品行善良,思想丰富,道德高贵。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三)

  这本黑皮的《寻觅中华》是上学期吴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书的作者是余秋雨。自从妈妈给我买来后,我就爱不释手,反复阅读。

  书中讲述了上至远古,下至近代的许多历史故事和人物。介绍了气吞山河的黄帝与和平务实的炎帝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意气风发的曹操、凄凉的曹植、春风得意的曹丕;周游六国四处讲学的孔子;一生执著于黑色的墨子唐、宋、元、明、清,一篇篇散文将原本不太清晰的中国历史梳理的井井有条。尤其是对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全新评价,读来让我眼界开阔,感触很深。

  三国演义中的一代奸雄曹操在余秋雨的笔下却成为一代文化巨人,也让我们重新读懂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首《短歌行》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曹操的从容大气!难怪余秋雨先生发自内心的感慨道:曹操一心相当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书中最使我迷恋的人物是墨子。墨,黑也。墨子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活了起来。他的兼爱、非攻的理论似乎是墨翟先生用坚毅的腔调说出来的一样。当我和爸爸谈起余秋雨这些思想时,总能引起我们父子的唇枪舌战,余秋雨大师的思想总是那么有新意,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也让我想起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吧!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四)

  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的感悟。那么,《寻觅中华》便是作者心中的中华文化历程,是一次追寻自身起源的尝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近代文化的艰辛,我们循着作者的目光从漫漫历史长河走来,并为自己的中华基因而自豪。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古道西风》。全文以古道西行的里程为线索,讲诉了我们的祖先和两位圣贤探索的故事,读之令人唏嘘不已。

  盘庚率人民向西迁至殷,重振了高的繁荣。孔子西行洛邑问礼,又沿黄河西去周游列国,是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老子西出函谷关终隐黄沙外,是为了躬行心中的大道。

  老子的学识,已看透了许多。也许,他对衰败的政治感到疲惫。所以,他悟出的是对于生命的超然。他否认自己有伟大的学说,只希望一切都顺其本道。以其终不为大,能成其大。而孔子不能赞成这些,他心中早有了对君子的概念和维护周礼的使命感。他还担着仁礼于己身,他绝不能就这样放下百姓万民。他们一定无法洽谈----毕竟道不同。但我想,孔子向老子问礼,本不是想改变什么,学得什么,这是两位圣贤的会晤,今日一见,他们才更坚定了各自的志向。

  他们都是百代君子,他们都是长途跋涉。

  向西,还是向西,一路是古道西风,黄沙扑面。遥远的西方总是扑朔迷离,两位圣哲便永远行走在路上。向西眺望,看见的仿佛是道的归宿,仿佛是可以教化的国邦。文明传入的地方,天命降达的地方,他们,我们的祖先圣哲,总在探索着,正如身前身后古今的人一样。他们也许记得,自己商代的先祖曾浩荡而来,蹒跚而行,渡过黄河与自己擦肩而过,他们不会知道,身后还会有无数前仆后继的取经者,望着古道西风,乞人骨标行路。

  我非常喜欢余秋雨先生对于孔子和老子之间旅途的切换描写,令人向往,让他们的结局都与西行、探求真理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但是,对于他对孔子周游列国的解读,我不能赞同。他说孔子如同现在流浪者潮流一般,直到晚年还在进行自我放逐,整整十四年都在流浪。然而孔子并不是在自我放逐,否则又何必带着、连累着这么多年轻的学生同行呢?孔子周游列国,为的是实践周礼的理想,找到一个可以施仁政的地方。他在追寻,他总是充满了希望,所以他的旅程总是停止不了。

  读《寻觅中华》,就是读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家谱。与《文化苦旅》的苦不同,他并没有那么多让人叹惋、愤怒、苦痛、悲哀的故事,我们只是在家谱上细细的品读。走在洪荒时代,看炎黄相争的郊野;在稷下学宫,感受思想自由带来的发展;跟随北魏的步伐,引出不纯洁而包容万象的盛唐;拨开宋代兵弱腐朽的外壳,去看她乱麻背后的蕴含,那雍容高贵的文化;走进重山间的田园,听陶明渊纵浪大话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态度。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寻看,那历史没有年代,我横竖看了一夜,才从密密麻麻的字缝里看出两个字吃人!这段文字曾经引用在《文化苦旅》的前言中,余秋雨写这本《寻觅中华》也许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历史并非只是充斥着迫害、暗算、嫉妒、诬陷、血腥、权术,也不会因为政治的压迫、统治、外夷的侵略而没落,中华文明始终屹立于世界。《寻觅中华》中每篇都传递出这样的讯息:天佑中华。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五)

  关于华夏文明

  独特的文化、文明,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一无二。

  中国上下五千年,绚烂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人尽皆知,也成为了中国的代表,往往提起这四个字人们就会想到中国。而很早以前,我们的这段历史便被人们猜测了。这也难怪,看看身边,今天我们还很容易体会。越是模糊的事情总是故事越多,越过去的事情总是细节越全,越是虚假的事情总是证据越硬。书中是这样写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的,这些证据越足细节越多的事情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更何况炎帝和皇帝的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谁还记得住那么多关于他们的细节,所以黄帝便被猜测了,他的细节太多,让人们感觉这是中国人为了让中国的历史更久远些而编出来的。

  于是,就连我们自己,也分不清了。今日我们耳熟能详的炎帝与黄帝的故事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前人的胡编乱造?被称作炎黄子孙的我们,却不知自己的祖先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过,被告知我们所知道的关于我们祖先的是根本就从未发生过,先不去管我们有没有去相信这些话,我们面对别人对我们祖先的质疑却几乎什么也做不了,这才应该被称作可悲,亦或是称作可笑。

  在质疑黄帝之前,还有过华夏文明外来说的说法,有些学者断言巴比伦是人类文明的唯一起点,一些中国学者们也参与其中。这便如作者所说的,暴露了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典型弊病:严重缺乏真实材料,却又好作断语。是啊,连证据都是猜测的来的,又凭什么妄下此断语呢?我们没有时光机,不能随心所欲回到过去向世界证明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只能依靠现今遗留下来的古物证明。而在证明之前,我们自己要相信,中国这五千年的文化,绝对不是子虚乌有。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

寻觅中华读后感共2

  阅读,是人生的引导,帮我们找到智慧的源泉。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寻觅中华》读后感,欢迎阅读!《寻觅中华》读后感一

  余秋雨的名字,我很早就听说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读他的书。这次,在学校的图书室发现了他的《寻觅中华》这本书,迫不及待借来阅读。越读越有味,越读越觉得作者文化底蕴的深厚。一篇篇文章似乎也悄然在我心上刻上了烙印,总觉得它饱睿智的思想,蜇伏于字里行间的嬗变的蜇思,似从近代上溯而去,而又多远古发散开来。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之一。余秋雨先生作为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他把学者的渊博与作家的才华融于一炉,让情感挟裹着独到的见识在“人文山水”间遨游,使哲理感悟充满了睿智的光芒。因此,他的《文化苦旅》也便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道特有的风景。这本《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

  刚看过开篇的《猜测皇帝》到《问卜殷墟》就让我震撼万分,先生对于遥远的中华大地的理解那么透彻,并且不拘泥于别人的见解,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几篇文章也让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华夏大地的意义,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以为熟悉的历史片段,如黄帝、神话、唐诗等,但是,他总能给出许许多多“熟悉”之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谓的“熟悉”,不过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点表象知识。而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的思考,能够直击人心。于先生大量使用对比手法,显示了作家鲜明的情感体验,强烈的人文精神,还显示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本书最打动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还有那些看似浅显仿佛随手写就,但是却饱含着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譬如评论伟大诗人屈原:“他让很多中国人把人生的疆场搬移到内心,渐渐领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诗和文学”。

《寻觅中华》读后感二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大学时读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余秋雨所创新的散文文体,被学术界文化界称为“文化散文“,这种散文气势磅礴、豪迈苍凉、雄奇沉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人气质。在《寻觅中华》的文章里,余秋雨先生与读者一起寻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故乡,字里行间就充分体现了作者这种“文化散文“的韵味。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之一。中华民族浩浩荡荡五千年的文化,让人不知从何说起。世间有很多行走在世界各地的人,能够传播文化的却寥寥无几。但余秋雨先生却不然,他以一个满腹经纶的生命的旅行者的身份,去挖掘每一片土地上的文化韵味,传播每一个角落的文化气息。他不紧不慢地用他的散文、他的思想在书中向我们娓娓道来:从中华文明的开创者黄帝、炎帝到神话传说、甲骨文发现和研释的伟大意义;而那春秋战国中的孔子、老子,墨子,稷下学宫,屈原;汉代的司马迁,三国两晋中的曹操、阮籍、嵇康、陶渊明,则一个个鲜活的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从北魏拓跋宏到盛唐长安、李白、杜甫、王维,佛教的传入。

  历史上这些人物和故事我们可能早已熟知,也早有人对他们进行了长久而深入研究。甚至和他们有关的名胜古迹,也早被今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去了。以至像作者说的:那些地方“会不会有太多现代痕迹让我失望而不敢去。

  这本书还有不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如那些看似浅显仿佛随手写就,但是却饱含着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寻觅中华》值得一读,我想,再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许还会有另一种收获。

《寻觅中华》读后感三

  6月20日,17:50重庆北至成都,T898次01车13号下铺。拉着厚重行李,背着书包,提着笔记本包,抢入汹涌人群,挤上火车。过山、过水、过隧道,在忽明忽暗的旧车厢里看书。窗外大片大片的树木浮在天际,有时会看到山里的行人,或块状的田野,远眺江流。记得以前,刚刚开始流浪的时候,对一切充满了好奇,总是独自一人坐在窗口,看着飞速掠过的无数风景,涌起浩荡忧伤。后来,变成忙中偷闲,枕着黑夜,在车上用笔记本看电影。往往一个故事结束,刚好剩下半个小时到站,然后在深蓝的夜色中融入雨中的人影。吃完一个雪梨,连日大雨,感觉有点冷。继续看书。饿。翻出箱里的一包南溪豆腐干,慢慢把它啃完。这注定又是一个没有晚饭的夜晚。

  终于把《寻觅中华》的最后60页看完,合上书,长长舒了一口气,枕着手臂望着中铺的木板发呆。突然爬起来,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东西。读余秋雨的书,从高中时代至今,粗粗掐指一算,也有8年了,八年的时间在人的一生里面不能算短。却一直不敢动笔写关于余秋雨的任何东西,每次稍有尝试,往往立即放弃,这就像一个粗懂文笔的孩童,要对一位文化宗师作出感受的表述,以溪流去照见沧海。

  而今天,我看到从《文化苦旅》一路走来的那个背影,走过渭水、走过殷墟、走过魏晋大唐,一路又走到我们眼前来。于是,那些羌笛孤城、黄河白云、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的文化意象,纷纷又回到我们心里。有时候,在上火车的那一刻,暗暗问自己,为什么很少再去看窗外掠过的景物,是风景已经看透,还是我们已经老了?问题一时没有答案,我们甚至不敢抵达心里的真相——那就是,大部分人在这个时代,活得并不开心。这是一个已经由商业逻辑统治的世间。盛行的是创业神话、股市风云、商业征战,投机取巧,那些天真的、率性的、醇洌的善良,是越来越稀少了。留下越来越多的盼望,却永远看不到地平线。很多人说,你看,商界中金戈铁马,攻城掠地,功成名就,是何等的得意?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少英雄。

  是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是,这些英雄的气度,相对于真正的中华气度,毕竟变小了,也变散了,这些英雄所铸造的辉煌事业,充其量也只是马斯洛所说的人的需求五个层次中“自我价值”实现的那个层面上,离中国文化中那种倾听天籁天声,追求世间苍生大和大爱的那种境。

寻觅中华读后感共3

  《寻觅中华》读后感 南模初中 张明兰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大学时读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余秋雨所创新的散文文体,被学术界文化界称为\"文化散文\",这种散文气势磅礴、豪迈苍凉、雄奇沉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人气质。在《寻觅中华》的文章里,余秋雨先生与读者一起寻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故乡,字里行间就充分体现了作者这种\"文化散文\"的韵味。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之一。中华民族浩浩荡荡五千年的文化,让人不知从何说起。世间有很多行走在世界各地的人,能够传播文化的却寥寥无几。但余秋雨先生却不然,他以一个满腹经纶的生命的旅行者的身份,去挖掘每一片土地上的文化韵味,传播每一个角落的文化气息。他不紧不慢地用他的散文、他的思想在书中向我们娓娓道来:从中华文明的开创者黄帝、炎帝到神话传说、甲骨文发现和研释的伟大意义;而那春秋战国中的孔子、老子,墨子,稷下学宫,屈原;汉代的司马迁,三国两晋中的曹操、阮籍、嵇康、陶渊明,则一个个鲜活的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从北魏拓跋宏到盛唐长安、李白、杜甫、王维,佛教的传入;再从宋代文官政治(司马光、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朱熹,元朝耶律楚材到让人郁闷窒息的明清文化中的亮点:红楼梦,王阳明,一直延伸到现代的文化大革命,都有分析解读和评论。 历史上这些人物和故事我们可能早已熟知,也早有人对他们进行了长久而深入研究。甚至和他们有关的名胜古迹,也早被今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去了。以至像作者说的:那些地方\"会不会有太多现代痕迹让我失望\"而\"不敢去\"。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还是经过'寻觅',把这些历史人物事件,用他的视角,用他独特的笔法,进行了不太一样的解读。篇篇散文将中国文化梳理得井井有条,让我体会到了读散文,看历史,品文化真的是一种享受。 看完这本书,自己就像是从远古走到今朝,佩服余秋雨先生博古通今的才华、大气磅礴的文风,让我又一次领略到了文化散文的魅力。余秋雨先生说,中华文明就是一篇散文,虽然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有兴盛,有衰败;有战乱,有和平;有君子,有小人;有英雄,有懦夫......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却从未中断。 这本书还有不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如那些看似浅显仿佛随手写就,但是却饱含着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 《寻觅中华》值得一读,我想,再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许还会有另一种收获......喜欢那些看似不经意却一针见血的文字。他的著作,多有拜读。《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借我一生》、《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曾经都是我的枕边书。看完一遍接着再看一遍,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收获。《寻觅中华》,能读出的是余秋雨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历史的经纬。如在《从何处走向大唐》里,余秋雨指出大唐的繁荣在于它的包容并举,大唐的成就远不是仅仅中原所能造就:\"更重要的,还是输入中华文化的那股豪气。有点慓悍,有点清冷,有点粗砺,有点混沌,却是那么开阔,那么自由,那么放松。诸子百家在河边牛车上未曾领略过的'天苍苍,野茫茫',变成了新的文化背景。中华文化也就像骑上了草原骏马,鞭鸣蹄飞,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鲁迅说'唐人大有胡气',即是指此。\"1

寻觅中华读后感共4

  这本黑皮的《寻觅中华》是上学期吴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书的作者是余秋雨。自从妈妈给我买来后,我就爱不释手,反复阅读。

  书中讲述了上至远古,下至近代的许多历史故事和人物。介绍了气吞山河的黄帝与和平务实的炎帝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意气风发的曹操、凄凉的曹植、春风得意的曹丕;周游六国四处讲学的孔子;一生执著于黑色的墨子……唐、宋、元、明、清,一篇篇散文将原本不太清晰的中国历史梳理的井井有条。尤其是对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全新评价,读来让我眼界开阔,感触很深。

  三国演义中的一代奸雄曹操在余秋雨的笔下却成为一代文化巨人,也让我们重新读懂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首《短歌行》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曹操的从容大气!难怪余秋雨先生发自内心的感慨道:曹操一心相当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书中最使我迷恋的人物是墨子。墨,黑也。墨子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活了起来。他的“兼爱”、“非攻”的理论似乎是墨翟先生用坚毅的腔调说出来的一样。当我和爸爸谈起余秋雨这些思想时,总能引起我们父子的唇枪舌战,余秋雨大师的思想总是那么有新意,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也让我想起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吧!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