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范文 > 正文

综合素质评定方案3篇(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方案)

2022-11-06 06:56:39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综合素质评定方案3篇(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方案),供大家赏析。

综合素质评定方案3篇(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方案)

综合素质评定方案1

  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

  苇

  元

  沟

  中

  学

  苇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

  根据柳林县教体局精神和教育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安排,本着公平、公正、科学、准确的原则,特制订苇元沟中学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

  一. 评定对象:初三参加中考学生。

  二. 评定内容:

1. 道德品质与公民修养

2. 学习能力

3. 运动与健康

4. 审美与表现

  三. 评定形式:

1. 以校组织,以班评定,按比例评比各班内四个维度和等级。2. 根据不同的项目,分别评定、准确到位。

  四. 评定方法:

(一)道德品质与公民修养

  由校领导、班主任与各班代课课教师组成评定组,通过调查查看记录,评定出班内各项四个等级。

  强调:1.不得打乱各等级比例。

2.凡受过学校记过、公开批评的学生不能评为A、B级。3. 不以个人恩怨论优劣。

(二)学习能力

1. 看平时学习表现(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能够学有所长、听课能力、自学能力)

2. 去年期末成绩、本校一模成绩、全县一模成绩,算个人总平均分,从高到低按比例划定。

(三)运动与健康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可进行各种形式的展现展演。如唱歌、跳舞、器乐表演,书法、绘画表演,朗诵、演讲等。

  学校统一组织评定,各班依法评定,打分确定等级。

  各班评定之后送交学校统一审批,其结果在校内公示三天,无异议送交县招生办,(评委:薛艮照、高连海、高俊峰、刘建平、杨海珍、高来福、卫彦峰、宋照平、王艳忠、李瑞芳)

综合素质评定方案2

  安阳县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教育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的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评价原则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原则。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查,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原则。不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三)评价主体互动化原则。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改变单一评价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四)期望性原则。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特长发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师有信心,学生有希望。教师的评语要注满“师情”,透出一个“爱”字,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重视“鼓励”的教育功能。

(五)模糊性原则。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文化课考试,量化形式学生的学习成绩,改较精确的百分制为较模糊的等级制,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及兴趣、意志、个性、态度和习惯等智力因素不宜量化的项目,一律采用操行评语定性评价。

  三、评价内容及标准

  新课程中的学生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包括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合作与交流、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的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

  基础性发展目标由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两部分组成。

  品德修养:爱国、爱校、关心集体,遵守纪律、遵守公德,努力学习、勤思好问,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注意安全、讲究卫生,文明健康、勤俭朴素,关心他人、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知错就该,热爱自然、爱护环境,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行为习惯:在学校里说普通话,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作业;作业字迹工整,不马虎;自己机整理书包和书桌,不乱丢果皮纸屑等杂物,认真作好两操,能和别人合作,见了老师主动问好,按时起床睡觉,吃饭不挑食,喜欢读有益的课外书,不进网吧等青少年不宜场所,不乱用零花钱,爱护花草树木,饭前便后会洗手,进出家门主动和大人打招呼。

(二)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是指经过学科学习应达到的基本目标,每科学习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由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具体评价。

  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性发展,也要观众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性特长。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不能截然分开,通常基础性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和学习目标同步发展,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应尽量作到两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以及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学科分阶段提出具体评价指标。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列出若干项行为表现作为评价指标。

  目标体系要体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注意对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评价方法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

  根据不同发评价内容和指标实施多元评价,还要渗透或包含在学科学习目标的评价中进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要重点结合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以及班队活动、校本课程实施中进行评价;学习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方面结合所有学科教学进行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主要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进价;审美与表现方面重点结合音乐、美术学科教学进行评价。在学科教学或各种教育活动中分层实施评价。创设情景、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会与内化。通过表现性任务、观察、记录、访谈、作品分析、个人自评、同学、教师、家长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二)学科发展的评价

  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要遵循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及该学段、学年以及每个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通过作业、测验、栲栳市和完成一些开放性的表现性任务等形式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以等级的形式呈现。

(1)练习、作业

  作业分析评价是教师了解、掌握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最常用、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的作业情况通过学生的认真程度,主动作业的情况;课外学习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等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2)平时学习:是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的程度,包括各种测查如识字、背诵、朗读、默写、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测试,创造性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3)期末考试(考查)。考试、考查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不同选择相应的考试形式,既有闭卷考试,也有开卷形式。除纸笔测验外,也可以选择听力考试

  口试、实际操作等性质评价形式。考试的内容应多元化,除关注知识与技能外,还应体现考查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还要重视加强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考查学科应通过平时观察、评语、记录、表现性作业、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习惯、兴趣、毅力、学习动机、学习技能、社会技能以及努力程度等形式学生表现的信息进行考查。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必须与基础发展目标和学科教育目标相结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观察、记录、访谈、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性质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性发展目标在学科中的体现,制定具体的评价内容以及指标体系。

(1)日常观察

  课堂教学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方法。学生的课堂表现要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探究行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活动观察:校内外活动观察,要通过学生参加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学生的感悟和反思等。

  特长表现:包括学科获奖记录或证明、亲手制作的作品(如航模、车摸、陶艺、电脑制作等)或小发明成果、艺术性活动记录或奖励证书。

(2)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记录要收集能够反映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信息等。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更典型、客观、真实,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进步历史。

  期中期末组织成长记录的交流展示。并将成长记录纳入期末终结性评价内容。对成长记录的评定应注重学生的进步和所付出的努力可,明确改进的方向。通过对成长记录的回顾

  比较,使学生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进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进一步发展的目标,逐步发展自省的意识和能力。

(三)评价的主体

  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本人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方面。

  学生自评和互评:一是由学生本人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及行为写出自我评语;二是自己或同学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以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些方面分别评出分项等级。

  教师评价:一是由班主任给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评出分项等级,并给每个学生写出综合性评语,重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二是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所制定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及学科发展目标评价体系,对每个学生基础性发展达成及学生学业水平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等级,并对学生学科的发展态势进行描述,写出激励性的评语。

(四)评价结果的呈现

  评价结果包括等级或评语

  评语包括:

  1、教师、班主任评语。等级包括:

  2、分项等级。即根据评价内容所列的要素和关键表现,通过整体判断对两个方面以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些方面分别给予一个等级。

  3、综合等级。即把分项等级和分主体等级综合,作为综合素质或学业水平的最后等级。以上等级均为四等,以A(优秀)、B(良好)、C(及格)、D(待及)呈现。

(五)、综合素质报告单

  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业水平报告单由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表、学科学业水平评价表,包括多主体评价和教师综合评语构成。将期末考试与学生的日常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从几个方面来反映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报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与学习习惯方面的情况。

  安 阳 县 第 七 高 级 中 学

  2010年10月

综合素质评定方案3

  万柏林十一中2012年初中毕业生

  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实施办法

  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我校根据《关于做好2012年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通知》(并教基字[2012]2号)和万教字

[2012]82《关于做好2012年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平定工作的通知》及太原市教育局《关于下发〈太原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的通知》(并较字[2004]14号)等文件,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坚持四条工作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评价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为依据,实事求是,充分体现评价结果与学生日常表现的一致性。

(二)发展性原则:评价要体现学生发展的特点,把握整体看主流,将态度、过程、结果相结合,有利于激励学生发展进步。

(三)公正程序、结果以及结果的使用等都应通过一定方式向学生公布,充分体现评价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原则:严格按程序操作,评价的内容、方法要科学。

(四)导向性原则:评价工作要体现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充分考虑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既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又要有利于提升学校后续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

  二、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为保障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效进行,成立校、班二级评价组织机构,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价工作并处理有关事务。

(一)成立万柏林十一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小组

  组长:马正

  副组长:赵天才、徐鹏伟、孙志春、康建国、刘晓兰。

  成员:刘卫民、杨树福、张志孝、吴敏佳、戴英杰、张志孝、李利香、贾尚贤、王俊平。

  学校评定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制度、程序、标准、办法等),开展校级培训,推荐和认定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学校评定工作,审核认定评定结果,对评定中出现的分歧予以仲裁,接受有关申诉和举报,纠正评定中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等。学校评定小组对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负全责。

(二)成立班级评定小组:

  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组成人员由学校评

  定小组按规定条件提名推荐,向学生公布并进行测评,如果测评有超过1/3的学生不同意某教师作为评价者,则需做相应的替换。班级评定小组由5人组成,一般由班主任任组长。

  班级评定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对学生的培训,依据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和程序组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完成班级评定工作,并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定性描述,对学生的操行确定等级。班级评定小组如在评定中产生分歧,经集体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评定结论。对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定小组仲裁。

  三、建立相关配套制度:

  为保障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杜绝腐败现象,要建立与评定工作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并严格监督和执行。

(一)培训制度:采取有效的培训形式,保证参与综合素质评定的领导、教师、学生等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使有关人员了解并较熟练地掌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政策、内容、程序、标准、办法等,提高有关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评价能力,确保评定工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二)诚信制度:参与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建立诚信档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对评定工作过程中提供伪证、弄虚作假者,在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并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教师,不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小组的成员。

(三)公示制度: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各组织机构的成员、评定的内容、程序、方法、结果的使用等都要事先向学生及其家长公示,评定的结果要告知学生和家长,并在班级公布在各项评定中获得“A”级的学生名单,以体现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四)申诉和监督制度:学校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学校投诉电话号码,并在校内设立意见箱接受有关投诉。学生、家长或教师对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中出现的可能危害评定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对评定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学校评定小组投诉,校评定小组应详细记录并及时调查处理。对署名的投诉件一般在三个工作日之内予以书面回复。

  学校将通过公示制度接受学生和社会的监督管理,并通过公示制度接受学生和社会的监督。对学校评定小组工作有意见的可向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申述。

  四、对实施评定工作的要求:

(一)把握好各项内容的评定标准:

  1、按学校制定的评定细则,评定统一标准。

  2、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标准。在某几个要素方面特别突出的,如在校级活动中获奖或受到表彰奖励的,在初中阶段代表学校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区级及区级以上中小学生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的,或在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区级及区级以上其他有关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等,可以评定为A等。

  3、整体把握看主流,既要看结果,也要看态度、发展和过程;既要看全面,也要关注个性特长和潜能。

  4、评定对象的表现情况应是初中阶段的表现。

(二)把握好各项内容的评定重点:

  1、“道德与素养”重点考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劳技、实验操作、信息技术等学科方面的学习品质和技能。

  2、“学习能力”重点考评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活动、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习活动等方面的态度、过程和成效。

  3、“交流与合作”重点考评学生在合作精神、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品质。

  4、“运动与健康”重点考评学生在体育课、体育活动中的态度与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的体育、卫生习惯和健康状况。

  5、“审美与表现”重点考评学生在音乐、美术方面的知识、情趣、能力和活动情况。

(三)收集、提供多方面的评定依据:

  1、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如初中阶段的期末素质报告单,成长记录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记录,各类成果、作品、考级证书、荣誉证书等)。

  2、学生现实表现(如上课或活动的出勤率、学习参与程度、作业完成率、学具准备、考试测评成绩、参加竞赛情况等)。

  3、任课教师意见。

  4、学校专项测评小组意见。

  5、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结果。

  6、班级评定小组评定结果。

  7、体育免试学生的市级及以上医院证明或残联证明材料。

(四)评定工作操作的基本程序和办法:

  1、基本程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学校专项测评小组评定——班级评定——学校审核——反馈公示——结果认定。

  2、基本办法:班级评定小组依据学生现实表现和其他多方面的信息材料,在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基础上,经班级评定小组集体讨论表决,确定学生五项素质的等第以及操行等第,并报学校评定小组

  审核认定。

  综合评语表现的评定内容也由班级评定小组讨论确定,并由班主任撰定,由学校评定小组审定。撰写综合评语要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总体发展,体现激励性,并注意关键词的使用,如描述优秀级时一般使用“显著”、“突出”、“优异”等词;描述良好级时一般使用“较好”、“良好”等词。

  学生某项目被评为D等的,班级评定小组须提供相关举证材料,并报学校评定小组审定。

  万柏林十一中 2012年5月20日

  2012年初中毕业生

  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实施办法

  万

  柏

  林

  十

  一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