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范文 > 正文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3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整理)

2022-10-11 14:42:17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3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整理),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3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整理)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1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算除法》

  一、设计理念

  本着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力求在课堂上有所突破和创新。1.问题情境的设计。我在学习新知前,创设生活情境——新年到了,处处洋溢着喜气,人们张灯结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2、探索新知的设计。我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根据新课改的思想,以学生为主,让他们自主根据情况信息,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交流、讨论,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并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设计。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口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并认为最优化的算法。这样,学生学得轻松,乐于学习。

  4、体现趣味性和生动性。

  二、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算除法》,课本第59-62页窗口1,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优化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体现主人公的地位。

  四、教学重难点

  探索口算方法;掌握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新年到了。咱们来动手布置教室,把我们的教室装点得漂漂亮亮的。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点击课件出现例1的情景图)(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瞧,我们学校买来了什么?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回答)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了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师:请大家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可以同桌交流,稍后指名答)生: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好,谁愿意把这题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听?

  生: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很好。请看大屏幕。(同时课件出现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纷纷举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2)探索口算方法。师:怎样计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再互相之间说说口算方法。(交流好后,汇报)(3)汇报,师评析。

  生1:80÷20=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4=80,所以80÷20=4。生2;对,80÷20=4。因为8÷2=4,所以80÷20=4。生3:我同意他们的想法。师:你们呢? 全班齐答:同意。

  师:很好,他们的口算方法真不错。谁能说说他们各根据什么做题的? 生4:生1是想乘法做除法,而生2是想表内除法做除法。师:讲的非常棒!(由此揭题,板题,并板书:口算除法)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的口算除法。那么,大家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把你喜欢的口算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4)检验正误。(课件出现结果)

  师问:学校买来的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 齐答:4个。

  师:我们分的结果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口答。那如果是6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40个?那分别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请你在数学本上试试。(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检查正误,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又渗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学例2。(出示课件)(1)情境中引出问题。

  师:刚才咱们顺利完成了学校分气球的任务。大家表现非常好!瞧,学校又买了彩旗。你从画面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请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生: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2)探索、讨论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120÷30呢?可以小组间交流、讨论,然后汇报。

(该例题的教学较上例题放得更开了,旨在培养学生用迁移类推的能力。)(3)汇报。

  生1:120÷30 =4,我想4个30是120,也就是30×4=120,所以120÷30=4。生2: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12÷3=4,所以120÷30=4。生3:我同意第一个同学的想法。生4:我同意第二个同学的想法。生5:我觉得他们的方法都是对的。师:你是怎样认为的?

  生5:因为第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想乘法做除法来计算的,第二个同学的方法是想表内除法做除法计算的。

  师:说的很好。你还真善于总结。让我们一起来检查结果吧,看大家的做法对吗?(课件演示)

  4、估算。

(1)探讨估算方法。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几题的要求吗? 想一想:83÷20≈ 122÷30≈(80)(120)80÷19≈ 120÷28≈(20)(30)生:用估算求商。

  师:请你选一题来试一试。将估算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并借助已有的口算与估算经验探索除法估算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推上口算的主体地位。)(2)交流,并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谁愿意说一说?说说你的口算方法。(生纷纷举手)

  生1:83÷20≈4,我是这样想的,我把83估成80,80÷20=4,所以83÷20≈4。生2:80÷19≈4,我认为19接近20,80÷20=4,所以80÷19≈4。

  生3:122÷30≈4,因为我把122估成120,120÷30=4,所以122÷30≈4。生4:120÷28≈4,我认为28接近30,而120÷30=4,所以120÷28≈4。师:大家真不错,说的非常好。那么,谁愿意总结估算方法?

  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成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刚才我们学会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师:你总结得真好。请你告诉大家,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看成什么样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数或除数最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师:这样说就清楚准确了。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三)巩固练习

  1、小试身手。

“做一做” 40÷20 = 143÷70 ≈ 360÷40 = 632÷90 ≈

  2、赠书活动。

  师:新年到了,学校准备了一些书打算赠送给希望小学各班同学寒假阅读。(课件出示)一共有240本书,你打算怎样捆包呢? 生交流、做题,然后集体评订。

(四)全课总结

  好了,通过这节课,最后,请你用“我学会了”谈谈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感受。)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把书本页看一下并完成做一做,完成80页练习十三。

  七、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80÷20=4

(1)因为20×4=80 所以80÷20=4 →想乘法做除法(2)因为8÷2=4 所以80÷20=4 →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120÷30=4(1)因为()所以()→想()

(2)因为()所以()→想()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2

  第五单元复习资料

  一.能默写本单元生字。

  二.词语积累。

  风调雨顺

  荷枪实弹

  怦怦直跳

  生死攸关

  不堪设想

  一筹莫展

  轰隆隆

  自言自语

  若无其事

  喜气洋洋

  三.近义词,反义词。①.近义词:

  清新 —— 新鲜

  洁净 —— 干净

  温馨 —— 温暖

  陈设 —— 陈列 发布 —— 公布

  惊慌 —— 惊恐

  尽情 —— 纵情

  不料 —— 不想 占据 —— 占领

  镇静 —— 镇定

  暴露 —— 隐蔽

②.反义词:

  镇静 —— 慌张

  暴露 —— 隐蔽

  惊慌 —— 沉着

  洁净 —— 肮脏

  四.读读背背。课文第17课。

  五.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6、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7、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8、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9、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0、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8、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9、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10、你怎么能这样做?

  11、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12、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一.默写本单元的生字。

  二.词语积累。

  惟妙惟肖

  活蹦乱跳

  不约而同

  鸦雀无声

  碧草如茵

  语重心长 饱经沧桑

  苦不堪言

  殷殷教诲

  恩重如山

  如泣如诉

  千钧一发 大名鼎鼎

  三.近义词,反义词。①.近义词:

  观察 —— 观看

  旺盛 —— 兴旺

  充足 —— 充分

  未曾 —— 不曾 嬉戏 —— 游戏

  异常 —— 非常

  欣赏 —— 观赏

  理解 —— 领悟 屹立 —— 挺立

  忠诚 —— 忠实

  矫健 —— 稳健

  庞大 —— 巨大 辽远 —— 深远

  怀念 —— 想念

  期盼 —— 期待

  葱茏 —— 葱郁

  2.反义词。

  坎坷 —— 平坦

  轻盈 —— 笨重

  鲜明 —— 暗淡 异常 —— 正常

  四.读读背背。1.课文第20课。

  2.第21课第四自然段。3.名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五.缩句。

  1、缩句方法及相关说明:

  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等。

  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对谁做”。

  2、缩句练习时要注意什么? a)保持句子完整,注意主语。b)留住句子中的“着,了”。c)不改变句子原意。

  3、练习:

  1、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6、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7、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8、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9、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0、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一.默写本单元的生字。

  二.词语积累。

  心惊胆战

  轻松自得

  百听不厌

  破涕为笑

  津津有味

  豪情壮举 赤手空拳

  尘土飞扬

  三.近义词,反义词。①.近义词:

  带领 —— 率领

  抵抗 —— 抵挡

  吩咐 —— 嘱咐

  敬佩 —— 敬重 疑惑 —— 迷惑

  特别 —— 格外

  细致 —— 仔细

  凉爽 —— 凉快 故意 —— 有意

  心惊胆战 —— 心惊肉跳

  迫不及待 —— 刻不容缓

②.反义词。

  熄灭 —— 点燃

  崭新 —— 破旧

  细致 —— 粗心

  慌乱 —— 镇静

  四.读读背背。①.古诗两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宋)苏轼(唐)刘禹锡

  水光潋滟晴方好,湖光秋月两相和,山色空濛雨亦奇。

  潭面无风镜未磨。欲把西湖比西子,遥望洞庭山水绿,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课文第24课第三自然段。

③.课文第25课。

④.《三字经》:

  昔仲尼,师项槖,古圣贤,尚勤学。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五.文学常识。

  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是:罗贯中的《

》,施耐庵的《

》,()的《 》,()的《 》。

  六.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像给病人治病一样,需要先诊断出病因,再对症下药,只要方法得当,做起来就会轻而易举。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5)指代不明:在句子中同时出现了几个称呼,在说明的时候分不清哪个是哪个,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如: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这句话中的“她”到底是谁表达上就不明了。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⒈读。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还是分类不当。

⒉划。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⒊改。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明。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替换有关语,使用词怡当。移前挪后,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⒋对。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句子练习 :

  1、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2、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3、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4、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5、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6、张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7、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8、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9、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

  10、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1、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12、我们从小要不吃零食的好习惯。

  13、这是一艘最大的我国制造的远洋轮船。

  14、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15、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

  16、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17、她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帮助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同学。

  18、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大又红的桃子。

  19、我认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20、她的家乡是北京人。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3

  四上习作五——学写导游词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列举了中国的29处世界文化遗产,可供学生参考。在作文题材上是半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要求学生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在习作活动中,体会祖国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课本上的教学资源也有不少,《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从不同的写作手法介绍了这三处景点的特征,学生可以基本了解导游在介绍时的顺序要求及措辞。同时,学生也可以学习一些描写景点的优美词语,如:崇山峻岭、气势雄伟、蜿蜒、多姿多彩、风靡。

  二、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2.学写介绍莫干山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

  学写介绍莫干山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准备莫干山相关音像图文资料。并将有特色的内容进行整理。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导游词,导入新课

  1.师激情讲述: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你们好,欢迎大家的光临!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踏上旅程,去饱览祖国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我是你们的导游。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旅途愉快!首先让我们一起游览世界遗产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长廊。

??

  长廊的游览到此结束,请各位游客稍作休息,等会儿我们再接着游览。

  2.同学们,刚才老师干的是什么工作?(导游)导游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解说词叫做什么——导游词。

  听了刚才的导游词,你有什么感想?(介绍清楚、很亲切、很想去看看、有吸引力??)的确,听了刚才的介绍,我们的确感受到了这些地方很值得我们去看一看、走一走。导游动人的解说词能使游客对景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写导游词,也希望每位同学能创作出自己独特的导游词,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明确要求,出示范文点拨导游词格式和写作方法

  1.翻开书97页,请大家默读习作的相关内容,勾画出此次习作的具体要求。2.屏幕出示习作要求内容,生汇报。

  3.出示要求,师适时点拨:写介绍我熟悉的一处景点的导游词。

  从17课课后“资料袋”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的世界遗产一共有29处。课前老师根据习作要求已对大家做了布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去过的一处景点收集资料。(1)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往往有很多景点,每一处景点要介绍的内容也很多,如历史背景、独特风光、有关传说等,导游解说时不可能面面俱到。选取最有特色的风光进行介绍更能展示世界遗产的独特魅力。什么叫有特色?(出示图片举例。边点拨边板书:有特色。)(2)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根据你们的了解和旅游经验,一般要提醒些什么注意事项?(安全、文明等)。(3)模拟导游进行讲解,要注意热情大方。4.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明白了习作内容和要求,根据你们平时的了解和旅游的经验,你觉得写好导游词要注意些什么呢?

  读读下面这份导游词,也许你会有更多的发现。比如导游词的题目、开头、中间、结尾的内容有什么特点?表达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出示范文)生阅读导游词,汇报,师相机点拨: 附:《黄山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XXX,大家叫我x导好了。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黄山的奇观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现在,请大家尽情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温馨提示: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祝大家玩得愉快!

(1)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加上“导游词”三个字,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板书:“×××导游词”)。

(2)在具体内容方面,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师结合范文演示讲解)。(板书:前言)前言,也就是开头、开场白,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比如: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板书:总述)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要注意简洁明了(如:例文二自然段)。

(板书:分述)分述部分是导游对所选景观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这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一定要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进行介绍(例文三自然段)。如果你要介绍多处景点,就按照游览顺序依次介绍。

(板书:结尾)结尾就是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后,或安排布置后面的活动及行程,或对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等(如:例文最后一段)。(3)在语言方面,一般要适时提醒大家注意事项,比如:在旅途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做文明游客,不乱吐乱扔乱攀摘等;在游览位置和景点发生变化时,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观看,并给游客留一定的时间自由观赏(结合例文语句)。

  另外,你们出外旅游时,导游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学生说。

  有的幽默,有的活泼,这就是导游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解说时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展现自己的风采。你可以用优美的语言使解说充满诗情画意,也可以穿插故事笑话使解说幽默风趣,提高游客兴致,也可以以解答游客的提问的形式,做到服务周到,有耐心。只要心中有游客,相信你的解说一定是最棒的。

  同学们,你一定对自己去过的莫干山记忆犹新吧,下一节课,我希望你们带着从未去过莫干山的我去领略一下我县有名的《莫干山》,你们当我的导游好不好?

  第二课时

(一)写作练习:先口头介绍再书面练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写导游词一定很有把握了。现在老师看看大家能不能试通过导游员资格考试的面试(出示莫干山资料一段)。

  请大家默读这段资料,想想:如果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客做介绍?你打算怎样说好自己的开场白?在介绍资料时在哪些地方提醒大家观赏和注意?怎样提醒?介绍完后,怎样结尾?(引导学生分步解说,师生及时评价。)

  2.看来你们完全有资格通过面试。同学们,拿出你们收集的资料,结合你对所选景点的了解,构思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吧。

(想好了吗?开始写导游词吧。为了节约时间,你可以在资料上进行删改添加,完成你的导游词。一定要注意语句通顺连贯。相信因为你的解说,定会让我县的莫干山旅游胜地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注意及时引导。

(二)展示导游词,评价

  经过大家的精心准备,我们的小导游们马上就要隆重登场了。谁愿意用精彩的解说带领大家继续游览莫干山的风采?

(三)结束课堂,布置任务

  感谢小导游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解说。我们今天的旅程马上就要结束了,但莫干山的魅力是无穷的。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做更多的了解。祝各位同学万事顺心,天天进步!

  下节课我们将把修改后的导游词工整地抄写在作文本上,然后进行模拟导游表演,评出最佳导游。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完成并修改自己的导游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优秀习作

  长城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宣明,很高兴认识各位朋友。我们今天要到八达岭长城游玩。这段长城修筑在北京西北60公里处,从东头的山海关起,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看,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城的脚下,大家快抬头看阿!长城就像一条盘旋在山间的巨龙,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年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来这里游览。

  游客们,跟我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当时用来守城的五尊大炮,其中四尊小炮叫做牛角炮,那个大的叫做主炮。再往前走,就该登长城了。看,那是第一座烽火台,烽火台在古时候能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信息,点一个烽火台放一炮表示敌人有一百多人,点两个放两炮表示敌人有五百多,点三个放三炮比表示敌人有一千多,以此类推……方形的射口是用来射击的,那些垛子是用来瞭望的,还有些带房顶的烽火台是用来屯兵的。

  下面我们就要到好汉坡了,那里一向以险陡而闻名。在到那里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动人的故事:古时候,勤劳聪明的孟姜女为了寻找被官兵抓去修长城的丈夫,千里迢迢来到长城脚下,四处打探,却得知丈夫已经被活活累死了,孟姜女伤心地哭了三天三夜,她哭道哪里,长城就倒塌到哪里,八百里长城“轰隆”一声倒下了。这是多么动人的故事啊!

  翻过好汉坡,来到峰顶看到一块石碑耸立在那里,那上面刻着毛主席的话“不到长城非好汉”。站在峰顶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石条,我们不禁想起当时劳动人民的辛苦。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一块条石最重却达吨,最长可达13-25米,而且用坚不可摧的花岗石砌成,非常坚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创举啊!

  大家听完我的介绍,一定对长城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吧!现在解散自由活动,并请注意安全,保护文物,保护中国人民的象征,做一个文明的游客,祝大家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