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教学文档 > 正文

音乐教学反思3篇(音乐教学反思简短)

2022-10-26 12:08:25教学文档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音乐教学反思3篇(音乐教学反思简短),供大家参阅。

音乐教学反思3篇(音乐教学反思简短)

音乐教学反思1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教学反思。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音乐教学反思范本,欢迎阅读参考!

  音乐教学反思(1)

《对花》是一首河北民歌,是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的一种小调。通过让学生学习歌曲《对花》,学习手绢舞,从中了解华北民间音乐的地域风格色彩,使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的民间音乐文化,体现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理念。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用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音调来演唱歌曲《对花》。本课的两个音乐知识(对唱和表演唱;上滑音)的学习我放在唱歌的教学中,一方面,我要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活动中去进行对唱和表演唱,另一方面,两个知识点与对花调的风格形式紧密相关,如:曲调中的上滑音正是凸现了其他地域色彩的装饰,演唱是要准确的把握歌曲的地方风格,就必须唱好上滑音。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体会歌曲的地方特色,自主的运用手绢舞这种形式表现歌曲《对花》。引导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创编歌词、进行表演。所以在介绍手绢舞时把舞蹈的要求讲的清楚,使学生易于接受,在表演唱时要注意用情绪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并能准确的跟着歌曲的节奏表演。在创编歌词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做到心中有数,了解一年四季花开的自然生长规律,了解花卉的名字,以免张冠李戴。在示范是还可以提到“反对花”即由冬季对起倒摊到春季。让学生用逆向思维方式想问题。

  在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把握中,我把歌曲教学做为重点,从舞蹈导入歌曲时我启发学生说说用什么演唱形式表现愉快的心情,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而导入表演唱和对唱,层层深入,引入歌曲《对花》。在这个环节的把握上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的巧妙设计在上滑音演唱时教师让学生发现乐谱上的记号,从而讲解上滑音,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演唱加深学生对上滑音的印象。在表演唱时要注意用情绪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并能准确的跟着歌曲的节奏表演。把歌舞的生动活泼表现出来。

  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感觉自己对本课的一些设计听、唱、跳、创编等环节中都与以往设计类似,所以在唱歌环节的设计上,我采用了分句对唱的方法。在设计本课的导入时,我也绞尽脑汁的想了很多方法,如:游戏法,情景导入法、师生表演法、等等,最后我采用“变魔术”的方法,变出手绢,让常见的手绢花出示起来比较新颖。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教师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基本动作、学习歌曲、创编歌词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本课学习河北民歌,让学生了解了河北民歌和河北民间舞蹈,弘扬了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体现新课标“弘扬了民族音乐”的新理念。同时,在教学中我还要改掉一些不足。像:没有把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教师的表情还不够,情绪不够,没有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不能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太平稳。在语言组织表达上要更亲切更有趣,示范时要表情更丰富,表演时要更夸张到位,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个人的魅力,才能把歌曲的情绪很好的表现出来。

  音乐教学反思(2)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从而对课堂纪律进行调控

  这学期我任教低年级的音乐课程,在音乐课堂上,前几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记得在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后15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消失,同时也影响到老师的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是集中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动画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导入都是相当感兴趣。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

  二、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强化听觉

  在音乐课中,学生们对于唱谱从来不感兴趣,反而感觉到乏味。刚开始我对这情况并没有摸着头脑,还以为是他们偷懒。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对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三、让乐器和舞蹈走进课堂

  在音乐课中我发现,每当课上接触到乐器或者舞蹈,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但却是老跟不上节奏。

  乐器和舞蹈在课堂的恰当运用,是可以把课堂的气氛变得最活跃。而且乐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训学生的节奏感。对于刚刚接触接触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这样枯燥的学习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我会尝试多用乐器来在辅导,先让学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乐器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学生学习的效果很理想。

  音乐教学反思(3)

  我在网上看到过金彩云老师讲到的“识谱集中教学法”,我觉得很有道理。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学都是把识谱随课文分散教学的,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在小学阶段基本完成简谱识谱任务,在初中阶段基本完成五线谱识谱任务。事实上,这个任务远没有完成,也不可能完成。首先,这种过分分散的识谱教学法违反了记忆规律。音乐课不是每天都有的,更不是每堂课都只学识谱内容,很难及时组织复习。学生往往是学了后面忘前面,缺少连续性,形不成系统,效果自然不佳。其次,分散识谱教学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按目前课程的编排体系组织教学,学生不可能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获得初步的识谱能力。小学学了两三年甚至四五年仍然无法独立视唱简谱。

  集中识谱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可行性选择。所谓“集中识谱教学法”,即缩短战线,集中一点打歼灭战,把原来需要用整个小学、初中阶段来学习的识谱内容集中安排到小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初中一年级,用二到三个学期学完。这样,一方面学习内容紧凑,可以克服识记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前掌握简单的独立视唱技能,使他们学得积极主动,进一步激发兴趣,到小学或初中毕业时,他们就基本上具备了应有的识谱技能,能够比较熟练地听唱和视唱简单的曲谱了。

  当然,运用“集中识谱教学法”,必须由专职音乐教师或识谱能力较强的老师任教。同时,音乐教材要按“集中识谱法”的要求重新编写,在时间分配上也要适中,不是越集中越好。因为过分集中会使难度增大,学生接受不了。

  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一改以前依*灌输,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传承式教学取而带之的是一种综合知识的运用和注重创造性思维的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识谱教学中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走入音乐中去寻找,探索和创造,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音乐教学反思(4)

  反思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教师对自己一学期的表现有个整体的回顾,现将我在这一学期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认识谈谈:

  一、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我在上每节课之前,都会在心中把要上的环节演一遍,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每一堂课结束后,都会进行反思,考虑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自己措手不及,哪些环节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反思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闪光点是否被我抹杀。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这些也有可能是拓宽我们教师教学思路最有价值的东西。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音乐课上让学生动起来,从生理到心理,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教学要求到教学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身体动起来,情感动起来。这种“动”,非“放羊式”的乱成一团,是在教师的科学方法推动下、促引下,逐渐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心扉自由地接受音乐美的沐浴,提高音乐修养,培养起音乐情趣的“动”。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

  二、理论学习中的自我反思。

  理论是让一个人在思想上得到升华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教师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先进的理论使我们的教学进入新的境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要求他的教师:“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断补充其知识的大海”。他认为,这样“衬托学校教科书的背景就宽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更明显。由此可见,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今后我要加强理论学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孩子不是认知学习的工具,他们是具有鲜活生命,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孩子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到课堂生活中,课堂教学道德应该成为完整的“人”的教育。

  完整的人的教育,就要尊重孩子的智慧。至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却成了次要的问题。当我们把认知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时,课堂上便看不到“人”,只看到“教案”;看不到智慧,只看到答案。完整的人的教育,要时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没有兴趣,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我时刻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人都是感情动物,只有感情到位,兴趣自然有了。例如我在执教《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时,我没有按教材上要求的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而是用慢速柔情的声音教唱,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就能把小乌鸦对妈妈的感情体会到,在这节课中,最大的成功在于学生懂得了要爱妈妈的思想,也有许多学生在这节课想到自己的妈妈,唱的泪流满面,谈体会也很深刻,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就要在思想上真诚顾及学生多方面的成长,要能从学生的眼里读出愿望,当学生没有信心时,要能唤起他的力量,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精神脉搏始终与他们一起欢跳!这才是充满人性魅力的教育。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想,我只希望以后再通过教学实践多摸索经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音乐教学反思2

《阳光牵着我的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为主,教学设计中我将体验乐曲蓬勃向上、健康活泼的情感作为学习重点,请学生能够和着旋律即兴创作肢体语汇,表现出可爱、活泼、积极向上的少年儿童形象。

《阳光牵着我的手》是首4/4拍的歌曲,旋律活泼、跳跃。我班的学生表演欲望强烈,表演大胆而充满活力。特别是女同学的表演,表现力强,肢体语汇多,对于乐曲的情感充满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小老师”的学习策略,请学生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肢体语汇,并随乐曲表现出健康向上的少年儿童形象,较好的体验了乐曲的情感。学生对于这种“小老师”的教学形式非常喜欢,因为要推选出来做“小老师”的同学,在表演上肯定要非常好的、突出的才行,所以他们在自己积极创作的同时,会认真细心的观察,寻找出优秀的、在表演上有特长的小伙伴。这样的一个观察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这样的一种学习形式,既可以保护部分表现力较弱学生的自尊心,为那些具有表演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舞台。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就是创造,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潜能的过程,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教学的反馈,我发现了班级中在肢体表现方面较强的学生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学得非常快乐,他们都能从“小老师”那里学到自己喜欢的动作与本领,很投入地和伙伴进行表演互动。而且,在随后的节奏创编活动中,大家有伴奏、有舞蹈,在音乐中开心地表现了一回,情感也得到了尽情的宣泄,在音乐教育方式上,教师更应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正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指向,帮助学生树立表演的自信心,充满信心的学好每个知识点,不断丰富个人的音乐表演能力。

  五道江中心校 唐晓琳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学期末即将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体会教深。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开阔学生视野。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动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我从以下几点,对学生进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器乐,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课堂气氛,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比如:在教学中我可以以表演或游戏的形式进行,首先我用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小朋友,森林里要开联欢会了,我们都打扮成小动物表演节目吧”这时我出示一个母鸡头饰,“母鸡生鸡蛋的时候怎么叫的?”学生回答“咯咯哒”让学生集体模仿声音并做动作,创编其他动物的动作的神态,而且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律动,最后各种动物大合唱,生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多声部节奏练习。这样,学生就在欢快的游戏中学会简单的合唱,也不会觉得干燥乏味。

  二、开展歌词创编,舞蹈创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好动。在课堂上的后阶段不易投入学习,让学生通过歌词来创编舞蹈动作,这时他们的兴致就会很高,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为了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听音乐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真善美”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四、强化聆听,培养音乐感觉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聆听,学生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培养其审美能力的基础。识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曲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我在教唱新歌前首先会让学生欣赏,聆听为先;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将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这种欣赏是教师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堑而设的,这时学生却会在无意中学会聆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室时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来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曲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我们应该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在多样而开阔的活动课堂自主,并自己寻找和感受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五道江中心校 唐晓琳

《小螺号》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像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情景再现(即谈小螺号及其用途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聆听感受、氛围营造(即唱小螺号),协作创造(即以不同的演唱形式歌唱、表演歌唱)三方面展开设计,意在从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拓展学生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音乐学习和实践活动。

《小螺号》是一首曲调欢快、甜美的儿童歌曲,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由紧凑的节奏和明快跳跃的旋律,形象地表达了螺号声声以及海边儿童期盼阿爸快快回时的急切心情,第二段将节奏拓展,尾音拉长,给人以舒展优美之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教学重难点是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导入新课时我出示了一些海螺图片伴随着大海声及海鸥叫声,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小螺号视频,让学生从感官中体会这首歌的欢快,让学生真正的把握这首歌的情绪来演唱,然后我让学生加入不同的演唱形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大家跟着音乐加入动作表演歌唱,一部分学生上台展示。

  但是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在语言的组织上应该更加简练通俗易懂。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多给学生表现与互相学习的机会,从组织课堂上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争取把我的音乐课堂变成孩子们知识的乐园!课后我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会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在多样而开阔的活动空间自主并自由地寻找、感受和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并在快乐中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妙。

  五道江中心校 唐晓琳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后反思

  这是一首传唱了五十多年的经典老歌。在教学中,如何使《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有新的突破,为此,对歌曲的教学设计我做了重新安排,打破常规,做了一些尝试: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学科综合与其他音乐体裁的联系。从学生熟悉喜欢的北京名胜为主线导入新课,体会荡舟湖面,快乐歌唱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歌词欣赏、了解创作背景中来,再对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行介绍: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当我介绍到这首歌你们的爸爸、妈妈也许都会唱时,学生们十分佩服的眼神和表情到现在还在我的脑海中呈现。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对歌曲产生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美的感受。在朗读歌词时,学生习惯了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但在这一课中我强调学生用有感情的声音朗读歌词,初步掌握歌曲所要表现的内涵;在歌曲的学唱中,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进行演唱,教会学生连贯而优美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样既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倾听和参与中获得对歌曲的初步感知。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聆听,跟随音乐轻轻摇摆、轻声哼唱等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通过欣赏课件和歌曲的学唱,感受歌曲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0X XX | X X || ”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起伏的旋律层层展开,音乐富有动感,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意境之中。并渗透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等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并鼓励每个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课堂环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让美的音乐触动他们的心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通过小小音乐会,有班级的小乐队及为大家献上精彩的表演,还有用动作手势表现歌曲,用竖笛演奏等,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有特长的学生一展才华,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将本节课的内容继续升华,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较为成功的完成了全课的教学。这样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歌曲的内涵,增进对音乐不同题材以及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上是我对《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后反思和总结,作为我今后的教学参考与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道江中心校 唐晓琳

音乐教学反思3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根据学校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钢琴音色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篇二:音乐教师的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 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观摩分析他人的范例来进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最好也能在听完课后写成文字。音乐教师往往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长,比如器乐,比如声乐,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别人的特长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看看别人是如何来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篇三:小学3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反思

  东龙泉小学

  李美娜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创造意识。音乐于相关文化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关系。本教材的设计特色是以单元式的教学结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传统于现代相结合的教材内容,独特的评价方式,活泼大方的版面设计。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 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学期课堂教学工作即将结束,现总结工作情况及经验如下:

  一、以音乐的五大“基本理念”为教学的新理念。

  课改实验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在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以不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以音乐的五大“基本理念”作为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及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先练声再拍节奏等沉闷的教学方法,而是先让学生听、感受歌曲及猜谜、讲故事等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小猫钓鱼》这一节研讨课中,我这一课,我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讲,让他们多表演、多参与、多评价。让学生互评。将知识渗透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动力,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特别要多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创新,容许学生有许多不同的答案,课堂气份自然活跃。也就是一堂优质课了。我除了让学生听、唱、拍、跳、演外,还用猜迷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又让他们讲些故事,在编创节奏和歌词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知识渗透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动力,学生学得高兴、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开心。我还让学生表演各民族的舞蹈,感受各民族的文化及风土人情,特别要多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创新,容许学生有许多不同的答案和不同的表达方式,课堂气份自然活跃。教学实验科研化,每月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实验记录、每月小结和学期总结等,总结出好经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里,受到音乐美的熏陶.三、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之处是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四、课外兴趣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在学生中挑选唱歌爱好者。兴趣小组的成员基本上是自愿报名参加的。周四的下午第三节课活动。所以相对之下比较难教,这更要求老师更要认真扎实的教学。

  篇四:2011年9月29日市小学音乐教研评课记录和教学反思 2011年9月29日市小学音乐教研评课记录和教学反思

  2011年9月29日,本学期市小学音乐教师教研活动在克一小进行,主题是由市骨干教师王英老师讲授一年级公开课《国旗国旗真美丽》,与会教师评课研讨。

  现将研讨评课意见整理如下:

  克拉玛依区第一片区音乐教师评课建议

  9月29日,我们第一片区全体教师在第一小学聆听了骨干教师王英老师执教的《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通过观摩,令所有老师收获颇丰,感受颇多。

  一、充分体现了较高的个人素养。

  1、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就是说人们在欣赏各种美的事物而产生美感的时候,都是从客观的直觉形象开始,并通过形象进一步深入认识它的内在本质,从而获得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和享受。那么我们音乐教师作为审美教育的实施者,首先自身就应该体现美和创造美。王英老师就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她的教态自然、亲切、大方,语言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2、基本功扎实,具备了音乐教师“弹、唱、跳“三大基本功。

  二、充分挖掘了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

  王英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是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并以“做国旗——唱国旗——爱国旗”这一主线进行教学的。

  1、课前有趣的律动表演“手指歌”引入了歌曲的难点“飞上蓝天亲亲你”,并用听唱法和简单的动作表现难点乐句的情感,从生活中熟悉的“亲亲妈妈”的情感牵引到“亲国旗”的情感上,唤起学生新的情感体验。

  2、通过观看奥运健儿得冠升旗仪式和天安门升旗仪式等不同场面的升旗仪式,让学生懂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激发了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以及爱国热情。

  3、祖国知多少抢答题、欣赏爱国歌曲,渗入多元文化,了解与祖国有关的小常识,使学生进一步知道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把音乐教育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完美统一,帮助学生更好地去体验和表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歌唱中获得对国旗真切的情感和亲情。

  三、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1、一年级学生刚入校不久,音乐课的常规还在逐步养成中,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够安静的听音乐,这就使教师对课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猜“耳朵”谜语的游戏,使注意力不够集中的一年级学生能够养成静心听音乐的好习惯。

  2、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认字,识字量不多,用形象的图画代替歌词拼贴,不仅帮助学生记忆歌词,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帮“小红云完成任务“这一设计,使学生从头到尾都表现出

  了较高的学习热情,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

  通过观看国旗的图片、不同场面的升国旗仪式以及爱国歌曲的视

  频等,使学生视听结合,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当然,再好的一节课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

  1、黑板上的歌词能否按歌曲的旋律线进行板书和板贴,这样在教师教唱歌曲时,就能够按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进行演唱。

  2、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教唱唱名,使学生慢慢积累唱唱名所获得的音高感受。

  3、进行歌表演时,最好发挥学生的自主创编能力,教师可适当进行引导。

  克拉玛依区第二片区教师评课建议

  王英老师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教学环节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例如:情感导入时间稍长、演唱环节学生没有完全放开,在设计抢答问题环节当中时,所提问题的答案应该完全正确等。

  克拉玛依第三片区音乐教师评课建议

  王瑛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和蔼可亲,富有亲和力,感染力,运用肢体语言感染学生,并起到了示范作用。教学环节设计巧妙以点带线从“做国旗——唱国旗——爱国旗”的环节衔接自然,设计新颖并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拓展了与国旗相关的知识,从而激发了演唱热情。达到了德育渗透的教育目的。教师富有感染力,师生互动到位,引课内容有趣(手指歌),课堂语言严谨有序,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并富有鼓励性。

  课件制作精细,板书设计较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新颖有效。

  教师以视、听的冲击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仅供参考的几点建议:

  1、歌词的展示能否突出音的高低走向,如:“金 金

  星星”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更易掌握音的高低,从而掌握音准?

  2、制做国旗的环节能否放在学完歌曲之后?

  3、教师提问用语能否严谨些,具体有效些?如:国旗美不美?同学们热不热爱祖国呀?等等

  白碱滩区音乐教师评课建议

  1、教师素养:王老师专业功底深厚,教学机智灵活,富于形象美、语言美、情感美。

  2、常规教学:课堂组织教学井然有序,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环节清晰,结构紧凑,设计新颖巧妙,以“爱”为主线,由点到线、面螺旋上升的情景教育方式,逐层展开,层层递进,在“小红云”儿化形象刻画中,激发学生兴趣,在歌词填充中,培养学生听辨能力和注意力。

《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教学反思

  克一小 王英

  一年级音乐第四单元《国旗国旗真美丽》,上这课时我主要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通过做国旗,唱国歌,爱国旗这主条线,让学生懂得了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把音乐教育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完美统一,帮助学生更好地去体验和表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歌唱中获得对国旗真切的情感和亲情。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所考虑的是如何在新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音乐教学中抓住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纽带。实现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得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从这节课来看,课前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已经真正地转化为教学行为,也达到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以审美为核心”,在课堂上抓住了一个“情”字,从爱妈妈引申到爱国旗、爱国家,最终学生能用丰富的情感去表现歌曲,这无疑是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了对国旗,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在学生独立制作国旗这一教学环节上浪费的时间比较多,耽误了整节课的教学时间;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更具有针对性;歌曲演唱环节时间比较短;这都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我觉得一名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上新的教育理念,才可以进步,一节课能够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设计与安排,使内容充实,学生学习欲望强,从而让每个学生印象深刻,这应

  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后努力和学习的方向。因此,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使自己在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再迈向一个新台阶。

  篇五:七年级音乐教学反思3月 七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较深。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业的加重,音乐在初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篇六:音乐教学反思歌曲

  音乐教学反思歌曲《春雨蒙蒙地下》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春雨蒙蒙的下-四年级第七册音乐教案 来自费尔教育。

  教学反思: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装沙的袋子、装沙的罐子、揉搓袋子的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为歌曲配上简易动听的节奏。部分学生穿上准备好的服装和头饰道具装扮花草、柳枝、燕子、小鸟等等表现被雨水滋润的万物。大家共同歌唱演泽一段“春天的交响曲”。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教案《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春雨蒙蒙的下》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斐斐课件园!

《小鸟,小鸟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所想、所说,不断用激励性的话语加以鼓励,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整篇课文的学习都以读为主,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和想象感悟,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轻松完成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迷人的火塘》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国是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进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美术

  六、教学总结及反思的要求:

  1、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2、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抓好班级美术兴趣小组的辅导,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3、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案及教学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对绘画作品鉴赏力。

  讲解野兽派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欣赏做铺垫。

  对马蒂斯的作品做初步的评析,发表自己的看法。

  具体欣赏,具体赏析,具体评价。提高学生的鉴赏语言表达能力

  欣赏马蒂斯的艺术巅峰之作,通过简介马蒂斯创作历程,个加深了学生对马蒂斯的敬佩之情,艺术在于不断创新,成功在于坚持不解。

  欣赏过后学生带着对大师的敬佩与信服进行作品创作,更加深对大师艺术风格的理解,使本节课再次升华。

  1、课前搜集:

《让色彩动起来》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1、分析不同线条、不同色彩在同一幅画中的不同视觉感受

  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第一课 勿忘国耻

  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环境。

  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在台上演讲的实践经历,所以交际语言不一定规范,在进行活动前我在课堂中先请其中的一名讲的好的同学做示范。创设情境,给学生示范,再让学生练习。另外,结合大多数学生的状况,设计了在组内进行演讲的情境,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容易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和欲望。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设计交际过程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一课,我设计了小伙伴们之间互相谈如何的选出代表的过程,促进了交际氛围的形成和交际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妙引导,相机指导,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培养交际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参与状态下练习、学生习惯在班级内进行演讲,在有听课老师的情况下,感到很紧张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当他们在活动时,很轻松也很愉快。一旦上了台上,他们就显得紧张的很。但是。同学的期望和老师的鼓励,依然让他们完成了演讲的任务。比起他们在班级的表现更好了许多。我给其他的同学提供了交际的机会。对于你们选出的代表。说说你们的体会和想法,其他的同学也在提高交际能力。我注重在细节处下功夫,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四、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长足发展。

  我在整节课中,我充分发挥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及时反思、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迅速提高。《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 ·给豹纹里加一点点红(图)花姑娘出街(图)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五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和为什么要参加,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小公园、街道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1、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 唐朝盛世 》是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本课教学主要通过让学生收集唐朝的资料,以活动的形式认识和了解繁荣昌盛的唐朝文化,从中感受和体会唐朝文化的发达,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搜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通过课本、书籍、网络等平台,他们会找到许多关于唐朝的知识。本课通过让学生查找资料,打开穿越时空的大门,让学生回到过去,了解繁荣昌盛的唐朝文化,感受和体会唐朝文化的发达,同时增强民族荣誉感,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知识面非常的广泛,涉猎的范围也非常的广,它主要从态度、情感、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几方面来培养学生。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在本课的教学中,如何将概念性很

  强的教学内容品位出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体现品德学科的教学实效性,有很大的难度。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运用各种形式的活动,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在通过对唐太宗、古长安城的了解,初步感受唐朝的盛势气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朝的强盛。课前我让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别从外交、文化成就、经济、农业、工商业、服装业、饮食业等方面去查找资料。这是一门综合课程,在课前要进行大量的资料积累,要运用到很多我们平常生活中有深入接触的东西,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适当的去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搜集相关资料。课上,让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课前、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实践中学习,使教学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领悟学习的无穷乐趣和成功感受。我让学生们将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唐朝盛世的课件和图片资料,依次用多媒体为同学们再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空前繁荣昌盛的唐朝,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我国唐朝的强盛。在教学中,我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保护、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我也会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帮助,以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等良好合作习惯的养成。注重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人说鼓励是“银盘上的金苹果”。的确,恰到好处的鼓励,能让暂时失利的学生重新振作,能让学困生看到希望,能让自卑的学生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件事感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参与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因此,在谈自己将来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些什么时,我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展望自己的未来。著名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们对前途的希望。”教师,应该是播种希望的人,教师所能给予学生的,应该是让学生在赏识与激励的教育环境下,成为自己调控自己的主人,战胜困难,不断前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教师的正面引导,正面激励,是点燃希望的火种,是扬帆起航的春风。这节课,我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老师以学生的朋友出现,探讨交流。这节课学生课前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访问,达到分享交流。学生的表现很出彩。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常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我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上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常常停留在对个别交流学生的评价上,而忽略了对这些学生所在小组的集体评价。在如何评价学生正确的价 值引领方面,还须加强。我想如果课前自己能准备的更充实,后面应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总之,我认为要上好思品课与社会课,提高课堂实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活”起来。必须在“活”字上下功夫,教师“活”教,学生“活”学,课外“活”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转化为孩子们一种内在的社会倾动力,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第四课 黄河在怒吼教学反思:

  1.教学中要注意本课题与前面两个课题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有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才有了最终的胜利。

  2.教师就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些准备,并将其渗透在教学活动中。

  按照教科书第85页制作标识的内容要求,分小组制作一期反映抗日战争的板报。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节课用于制作,或者利用课外小组、少先队活动时间。对各个小组制作的板报给予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培养:

  一、创设情景,诱发创造意识

《品德与社会》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可设情景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想象装扮春姑娘,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强调选择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作为活动主题。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学生才会心情愉快地去学习,探索。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尊重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创造条件让他们表现自我。体现个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心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的创造力。

  这学年我们使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品德与社会》,通过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如《自主选举班干》这一课,我选择了真真正正地进行一次学生自己选举班委会的活动,教师只对选举程序做说明和解释,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并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在集体中成长》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不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通过新课改的学习,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

  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如《我们的班队班干部选举》这一课,我选择了真真正正地进行一次学生自己选举班委会的活动,教师只对选举程序做说明和解释,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并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集体的事情谁说了算》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

  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不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

  篇七:09年9-12月音乐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思乡曲》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的《思乡曲》把浓浓的乡愁演绎的淋漓尽致,如今有幸把这首乐曲作为教学文本让学生欣赏。当中充满了对作者的崇拜和初听乐曲时对那种缠绵不绝的思乡而感动。在教学设计之初,很简单的想法就是让学生去听这首乐曲,去感受作者创作此曲时的内心思想。所以就设计了一些简单的环节,如听速度,情绪等等。但是从课堂上所反馈出来的情况来看,我的设计过于简单,对学生来说不够深入。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音乐欣赏”比“听音乐”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但是这并不表示非要音乐专家才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只要精心的制定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

  音乐课有别于其它学科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具有音乐性,这个音乐性体现在哪里呢?不单单是唱唱歌,听听音乐。而是让整个课堂充满音乐,在音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老师尽量少说话多用音乐曲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我觉得这节课当中讲的还是太多。特别是在分段聆听的时候,教师说着说着就会把问题的答案说出来,而学生没有自己亲身曲体验过音乐,即使体验了答案已经被老师说出来了,再回答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另外,我觉得《思乡曲》是一部好作品,但是想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却不简单。因为作者他所经历的这些事都是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的,对于学生来讲很难产生共鸣。我认为我们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应该更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多选一点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曲听,让他们产生共鸣。当然怎么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就要靠老师曲引导了,老师引导的好,学生产生共鸣的几率也就越大,对音乐的理解也就更深更透彻。

  2009年11月

  八上《亚洲音乐》教学反思

  从八年级学生的学情来看,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结构比较完善,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与想法,开始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课堂,如果教师所选的教材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从教学内容的选定,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课后的拓展练习,我都力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他们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一种积极愉悦的心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为了注重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我采用了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多层次教学方法。在讲授印度音乐的时候,我以泰戈尔的诗作为切入点,通过聆听和对比了解印度民间乐器萨朗吉的音色特征,从而进一步探究印度音乐的特点,最终升华到印度音乐与宗教信仰的紧密联系,逐步强化情感目标意识,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2、利用多媒体教学及书本的文字和图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首先,我发挥服务者的作用,为学生截取了体现民族风貌特色的图片和视频材料,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听,感受朝鲜民族和日本民族音乐的特色。

  3、将视、听、讲、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亚洲音乐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互相合作的能力。在教授《星星索》演唱时,首先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自己的歌声告诉学生客隆宗音乐前紧后松的特点。然后教学生分两声部演唱,这不仅能营造平等、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

  2009年12月 《爱的奉献》教后反思

  音乐对学生的德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在《爱的奉献》这堂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图片和音乐相结合的情感导入,然后通过感受爱、歌唱爱、聆听爱三个环节来学习《爱的奉献》,体会这一主题的意境和情绪,感受爱的平凡、无私和博大,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和领悟,概括和总结出什么是爱的奉献。2009年9月

  七上《流动的音符》教学反思

  优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一直以来被教育者视为能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的课堂才会有滋味,有趣味,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使课堂焕发出旺盛的活力。引课环节,通过创设音乐情境,把学生带入音乐殿堂,在听歌曲《do re mi》的同时,感受音符的流动,体验音乐的美。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激趣情境、问题情境及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积极进行音乐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2.启发探究式教学法:在分析《我的家乡日喀则》、《小白菜》、《信天游》、《康定情歌》四首民歌时,教师经过暗示与引导,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曲调组合的一般规律,并初步了解“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合作教学法:音乐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移植”的过程,而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环境、师生与社会共同合作共同进步的过程,没有合作就没有成功。教学中,我将学生分为四个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主要评价内容,以肯定、鼓励的评价为主,体验他们创作成功的喜悦。

  缺点:但这节课分析得太多,学生自主创作的时间太少,导致掌握不够牢固,今后应多腾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创作,领悟。2009年10月

  篇八: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2014年12月份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侯安康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根据学校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钢琴音色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篇九: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阿姆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因为吸取教训,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以每学期对自己的一次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音乐教学应该从那些方面进行反思,反思后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十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

  本学期,我主要是从事低年级的教学。记得在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6-8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前15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消失,同时也影响到老师的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6-8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是集中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动画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导入都是相当感兴趣。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

  学生们对于唱谱从来不感兴趣,反而感觉到乏味。刚开始我对这情况并没有摸着头脑,还以为是他们偷懒。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 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只是我一味地在讲,根本没有留意到学生究竟明白了没有。

  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提问方式,通过何种有效的途径来使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出答案。比如:音乐课本经常出现的创编歌词,这是一个很好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练习。它要求学生通过本身的歌词,再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再出别的有意思的歌词套到歌曲里面。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

  让乐器和舞蹈走进课堂。

  每逢课上接触到乐器或者舞蹈,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但却是老跟不上节奏。乐器和舞蹈在课堂的恰当运用,是可以把课堂的气氛变得最活跃。而且乐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训学生的节奏感。对于刚刚接触接触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这样枯燥的学习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我会尝试多用乐器来在辅导,先让学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乐器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那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多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和乐器配合起来。而且这样学习节奏,会让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起来就变得简单。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学习中,我就会简

  单介绍该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脚位,也上按照乐器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动起来。

  所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都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都是旁观者清,所以应该多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管理班集体的能力等等。并反思自己如果这课是自己上,又将会是如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这是帮助自己在教学道路成长的一种肥料。在这学期里,我收获了很多。音乐课上并不是简单的弹,唱,跳。它想一个工程,先要规划好如何去建造,然后去架一个框架,再从每个细节去着手,这样才可以使得它变得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