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工作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12篇 心理健康的心得

2022-08-24 14:19:00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12篇 心理健康的心得,供大家阅读。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12篇 心理健康的心得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1

  健康包括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但是心理的健康经常被我们忽视。要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素质,需要将两个健康结合起来,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需要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2

  暑期参加_年湖南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脱产培训之后,我向我校校长建议在我校开设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获得校长的同意,并安排我担任该课程的教育教学。在实践快一个学期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后,对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我做出如下总结:

  1、课堂导入最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给学生创造了很多的发挥空间。每一堂心理健康课之前,我都会安排一名学生完成一次自我介绍。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对于这方面的能力,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活动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想做到形散神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沟通》一课,原来我的活动设计中,要求学生每个人背上夹一张纸到处找同学,配合完成。后来考虑到学生的调控情绪能力较差,极容易形成混乱。于是,我把游戏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换教室活动为座位传纸,有效的避免了混乱,从而也达到了说明道理,活跃气氛的目的。

  3、坚守课堂纪律,顾此顾彼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根据需要,创设相应的氛围,但不能没有原则和标准,它必须以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为基础。就我所教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自律性不强,还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主动遵守纪律和规则。课堂上最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忽视倾听”:要么发言过于随意,只顾自己大声说话,不倾听别人的心声;要么封闭自己,嘲笑讲出真心话的同学。这些不好的双向互动使课堂缺乏温馨的气氛,很快乱作一团,最终导致学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级内无法形成真实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下来维持纪律,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一堂原本精心设计的课可能就此功亏一篑。因此,教育学生保持纪律、遵守规则、尊重别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创设轻松、愉悦氛围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

  4、适当的自我开放

  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时学生甚至会主动要求:“老师,你呢你以前是怎么样的给我们说说啊!”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否则,将会导致角色混乱,得不偿失。

  5、拓展延伸课堂,“里应外合”

  (1)树形象。在学生眼里,“心理教师”的角色陌生而新鲜。学生对这一角色的认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心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状态和个性魅力,以及专业修养显得非常重要。

  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以“模仿”为主,需要学习榜样,如果告诉学生“要合理的调节情绪”,自己却动不动就发脾气,学生就会想:“老师自己也做不到,那我们学了又有什么用呢”因此,课堂内外,我都尽力表现得开朗、愉悦,给学生以理解和尊重。

  (2)“心语录”。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心语录”,用它来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也作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我要求学生每人都交本,但没有困惑可以什么也不写,这样有效的保护了交作业的同学。“心语录”上,他们把学习中、生活中、师生交往中不愉快的经历告诉我,我都会及时回复,并写上激励的话语,这都拉近了我与学生的之间的距离。时而他们也会把收集的名人名言、精美文章上交上来,让我也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通过它随时与我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把压抑在内心深处的郁闷情绪宣泄出来。有位学生用长达两千多字的篇幅向我倾诉了自己不平凡的成长经历,来回的文字交流中,他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我也在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成长。“心语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延伸,为师生交流、心理辅导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

  以上是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努力的一些做法、感想。当然,我的心理健康课还不成熟,仍存在许多的问题。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我会再继续努力!也希望老师和前辈们多多给我帮助。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3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响。

  学习之后,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和周边情况,我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认真地分析。我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变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来自升学、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各种不可测的变数,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回顾多年来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经历,过去与现在虽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尤其近几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审视我们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存在种种不足也是明显的。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对症“下药”。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

  可惜,我们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我们也只能劝说学生家长有科学地教育子女,我们惟一能做做的是改善自身。例如,我们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将其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后,我也希望各类各级学校和社会、家庭都要把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一大内容重视起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并在机制上、师资上落实到位,方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收到实效,从而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4

  四天的心理培训结束了,我感到自己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心理培训恰恰为我们解决这些难题打开了一扇门,指明了一条路。

  首先,我学会应从内心世界解析孩子的行为。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在他们成长的不同阶段,父母、亲友、家庭环境、周围世界都深深的影响着个体发育。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成年人总是用成人的思维来看待孩子,尤其是对孩子的行为,只是单纯的用对与错或常规来衡量,并且缺乏耐心。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的责任不单纯是教好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童年的日子,有着各种各样、变化多端的愿望:穿漂亮的花衣服、买一大堆玩具、交梦想中的朋友……但所有这些,都不外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所提到的那些:

  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

  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要,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学习、工作真正感到一种由衷的满足。 那么满足”是什么呢?

  “满足”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发生于某种愿望得到实现之后。有的“满足”是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的。如:“张口饭来,伸手衣来”,要什么给什么的这种满足,其结果使孩子变得娇气、任性,难以约束自己;在学习上不思进取,一旦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该如何理解“满足”?又如何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呢?

  “满足”是给予,《中国少年报》曾经对孩子们的心愿展开调查,有位队员说,他的心愿就是能和自己老师有一个拥抱。当少先队组织帮助他实现了这个心愿时,他激动万分。为贫困孩子捐一件衣服,向残疾孩子道一声问候,给后进孩子一个微笑,让疲劳的孩子玩一次游戏都是给予,它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次次心灵的交流,情感和能量的传递。这就要我们走近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了解他们的生活境遇和心理需求,让贴心的“给予”“满足”孩子的心理。

  “满足”是唤醒,许是因传统的师生关系,使一些孩子有愿望不敢表达;或是因为内向的心理特征、儿童认知的特点,有的愿望却非真正源自内心。面对前者,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态度和方法,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面对后者,我们则应努力剔除各种干扰因素,让孩子早日拥有自己真实的愿望和迫切的愿望。如果孩子内心还处于混沌状态,作为教师还应该唤醒他们的愿望,因为愿望是他们成长的动力。

  “满足”是引导,愿望有时并不能很快得到实现,这时满足就是期待,就需要引导。有个队员是外来务工者的孩子,刚到北京上学时,他总感到和同学们有距离,特别希望能有一位本地的知心朋友。我了解到他的孤独后,专门与他的班主任进行沟通,特意安排一名性格开朗,品学兼优的本地生和他结成了互帮对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他关心帮助,[莲山 课件 ]使他很快融入了新的肌体之中,与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让他的内心有了无比温馨的感受。

  “满足”是激励,实现愿望的满足,并不都在于结果,更在于不断向上攀登的过程。当某个学生想成为班干部时,这是好现象,说明这个学生有上进心,而且有竞争意识,教师要不断予以鼓励;当某个学生要要改变一个坏习惯时,教师应不断督促,使之尽快的改变。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心灵的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作为教师要做到凡事想着学生,心里装着学生,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满足孩子们的正当需求。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进行工作,比如:他们要得到合理的休息时间,那是他们的生理需求;他们不愿受人欺负,那会使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期待被老师关注、表扬,那是他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等等。然而,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见成效的,他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学习。对学生实施恰倒好处的心理教育与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5

  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这次我有机会参加心理健康学习,真实感受颇深!

  一、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

  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教学与应试教育思想的碰撞,产生了不少问题,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如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选择怎样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评价难以操作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果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终一定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学生总有一些不良的现象,如逃学、早退、迟到、作业不按时完成、上课搞小动作、做鬼脸等现象,无时不展现在你面前。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气愤、激怒、伤心,非想揍他一顿,还是用乐观的心态来教育他,我想,教育学生需要耐心和宽容,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去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静心去寻找自己错误的原因,真正体验到自己的错误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有多深,我想这样的耐心和宽容教育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何偿不用呢?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6

  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使我有幸与心理学导师、专家零距离接触。这几天的课程学习,虽说有点紧张,有点疲惫,但内心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到是那样的充实,那样的兴奋。从教几年了,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自认为了解孩子们的心思,算得上一个称职的老班主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难教了?曾经,对于心理健康辅导一无所知,幼稚地认为:每学期给学生上几节热热闹闹的心理课就行了。通过这次的听课、学习、团体活动,真正让自己大开了眼界,受益匪浅。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一、认识了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以前,一直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错的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因此一直教育学生不可以这样或那样,觉得学生来学校学习,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和其他学生和睦相处等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而学生不做作业,打架,厌学等都是不应该的,就是学生的错,老师应该批评,教育他们做好。但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二、了解了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巧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三、懂得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通过心理辅导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7

  16、17日两天,在贵阳市第六中学举行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方法创新”培训班。作为班主任的我和来自全省各地的300多名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学习。专家们的报告,内容精彩生动,个案典型且具有普遍性,时常迎来阵阵掌声。可掌声之余,更多引发的是大家对自身常规教育与管理的感慨和共鸣。

  一、把最大的烦恼变成最大的乐趣。

  张久祥教授以“把最大的烦恼变成最大的乐趣”的主题报告,结合了自己多年心理健康咨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通过典型案例分别从“什么是烦恼”“烦恼一定是还的吗?”,几个方面分析,如何把烦恼变成乐趣。

  二、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

  郑学志老师的“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专题报告,详细的介绍了班主任应如何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必需条件。就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联系沟通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服务意识

  2、有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

  3、与家长联系沟通要有理性的意识

  4、与学生交往时应多考虑家长所处的困难,多提管理孩子的建通过专题报告,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感受和想法。

  感受之一:这次培训帮助我认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现在真正体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作为一名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接触、学习过心理学,但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没有感到心理学的用途,因此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了,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应用一两个心理学的术语,那也不过是装装自己的门面罢了。可以说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学,更没有想到如何正确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正是这次学习它帮我才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更帮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之中虽运用着心理学,我们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心理学啊!只有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这次培训帮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学习,不及时充电,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就将被时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作为班主任,我们始终应该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来促进智育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这就是我的一些感受。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8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的学习培训,我收益匪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心理学产生无限的崇敬,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着更美好的期待。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十二年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并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按能做到心理学的要求办事。并注意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师生关系时为学生在为人处事与人际交往方面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师者当为范。

  2、一定要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3、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二、时刻关注并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学习、生活、成长与成材,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并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下是我在此方面的一点粗浅的见解:

  1、应从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排除不良的情绪等方面,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平时要注意细心观察学生,要能够平等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认同不同意见的分歧,创造一个谅解和宽容的气氛。这样的话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地发现学生身上的存在心理问题。然后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定,并拟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从而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发展成长。

  2、尊重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我们可以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与学生交流学习、生活,与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

  3、我们应该明白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要靠老师的耐心教育,更重要的是靠家长的悉心栽培,因此家长的心理健康也相当重要。很多家长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是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的。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孩子更要特别留意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4、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可以通过班队会课,定期地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烦恼说出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大家一起分析、探讨、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上焦虑和压力及时地得到一定的宣泄和疏导,也使得他们可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我觉得收获特别的多,对自己的帮助也很大。也让我明白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做基垫,自如的交往能力为桥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充分的知识储备为先导,以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为理念,踏踏实实地落实心育目标!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9

  这周星期六七点四十五,在妈妈的陪同下我们一起观看了湖南公共频道的心理健康教育节目。

  这个节目是由著名的教育家王金战老师讲的,王金战老师首先出了一道高二奥数题,让现场的孩子来回答。奥数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难,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学奥数,都十分讨厌奥数,对奥数完全没兴趣,家长给孩子报个奥数班,

  一心以为孩子至少能学到点什么。可到头来,班上有人考满分,而自己的孩子却考零鸭蛋。为什么呢?那就是孩子对这门功课没兴趣,没兴趣的话学了也等于白搭!所以,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兴趣,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我相信谁都能做得很完美。

  第二点就是别把学习当受罪,一个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点小压力,但是决不能将学习当受罪,否则什么也做不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王老师说的劳逸结合,王老师举了个例子说自己家的女儿高考,时间很紧迫,作业也很多,一天要在学校待十五个小时,回家时便倒头大睡,一直睡到早上六点钟,马上就要上学了,自己作业没做完,可是王老师却说:“你睡了十二个小时,精力充沛,效率肯定比你睡六个小时做五个小时效率高!”女儿一做,果然是这样!

  看完节目后,我突然发现,其实作业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课程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这都只是自己心理上的压力罢了,如果丢弃这些烦恼与压力,我想学习一定会成为最美好的事!

  大家请切记:别把学习当负担,美好迎接每一天!为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而努力!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10

  11月我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11

  对于教师来说,心理学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知识,怀着一份求知的心情,我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证考试培训。这几天的课程学习,虽说有点紧张,有点疲惫,但内心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到是那样的充实,那样的兴奋。

  我感觉老师必须善于观察学生。不仅仅是观察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同时也包括观察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离不开自我观察。良好的自我观察力能够是你及时的发现并抓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以便在工作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中完善自己。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就要学习有关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要注意时时刻刻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另外还要注意 到,同事们和领导也在时时刻刻观察自己。“以人为本,感情留人”,就是要跳出狭隘老师的局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倾注心血、倾注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尊重领导和同事们的个性,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健康,实现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和谐统一,做到个人和团体一起成长。,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使大家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

  只有有了感情这个重要的基础,一个组织才能始终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才能把人心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在教学中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搞厚此薄彼,不搞亲亲疏疏,要倾注心血,热情待人,平等待人,善意待人,真正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为温暖的“大家庭”。通过5天心理学的集中学习培训,我将会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我也会把两位老师交给我们的方法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是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称职的人民教师。 总之,学习心理学,不仅对我个人有很大的帮助,对我在教学中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会尽我所能学好心理学这门功

  对于教师来说,心理学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知识,尤其是像我这样从事三年以下的新教师,更是要不断的充电,在教育教学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怀着一份求知的心情,我很荣幸能够在暑假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证考试培训。第一天,吴郁葱老师给我们讲了《学校心理健康的基本理念》,颇为受益,回来后结合了相关的资料,让我初步认识了学校心理健康辅导。

  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其主要的任务有三点:

  第一、发展性辅导。发展性辅导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三大领域的辅导,即学习辅导、人格辅导(包括情绪辅导、人际交往辅导、自我意识辅导和价值澄清辅导)和生涯辅导;

  第二、预防性辅导。主要是要防范于未然,帮助学生顺利渡过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提高应挫能力;

  第三、补救性辅导: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帮助他们排除心理困扰;对一些特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知道甄别并转介。

  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如下:

  短期目标:矫正学生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

  中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观、自主性、学习 能力和社交生活适应力,以及建立适当生活方式;

  终极目标: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我要要以终极目标为展望,不断实现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最后实现终极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原则有:发展性原则,价值中立原则,鼓励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在讲座中,吴老师举的一些案例让我感触颇深。比如“芙蓉姐姐”,比如迈克杰克逊的整容,比如美国史上最惨重校园枪击案的嫌凶赵承熙,个个都让人“触目惊心”的同时,也备感痛心,也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别忽略心理健康,尤其是我们教师。

个人心理健康学习心得12

  心理素质是人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各项心理功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既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又能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用自身的美好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会,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通过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

  三、巧用气质类型因势利导

  气质是不容易改造的,对于某一特定气质类型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引导他发挥长处,同时对其表现出来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也要表现出充分的理解,并考虑采取更策略的方法来对待。例如,黏液质的学生比较固执,如果他表现出拒绝接受某个观点,教师不必强制他接受,而可以采取启发或感化等方式去说服他;对于抑郁质的学生,由于他们比较敏感,教师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指责;对于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注意不要针锋相对地去激怒他们。

  四、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为此,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自己工作的得力助手。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改变家长会班主任讲、家长听的模式,以体验式为主,选取一些典型的教育案例,让家长充当各种角色,参与其中,亲自感受,从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发现自己教育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交流,创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二是对一些问题学生的家长,班主任要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对孩子充满信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帮助孩子取得进步。三是让一部分具有成功教育经验的家长,向大家介绍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五、做好团体辅导工作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应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一是学习心理辅导。各年级应有所侧重,低年级侧重于入学学习适应、学习习惯辅导;中年级侧重于学习自信心、时间观念的培养;高年级侧重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的辅导。二是自我意识发展心理辅导。通过“做情绪的主人、情绪调节方法、我就是我”等有关自我意识内容的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正确地评价他人,提高学会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寻求帮助的能力。三是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会人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学会与家长沟通、与老师沟通、与同学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一些交往障碍,形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必备的心理品质。

  六、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

  班级内可设立“悄悄话”信箱,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内心世界的平台,便于及时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掌握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简单方法。一是培养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知道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懂得心理若有疑问怎样获得帮助。二是指导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例如:学会放松,使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与人谈心,使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学习写日记或周记,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