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工作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15篇(小学美术教学感悟)

2022-06-01 17:36:46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15篇(小学美术教学感悟),供大家参考。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15篇(小学美术教学感悟)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1

  小学美术剪纸技法教学心得体会

  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历史,它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民间艺术。现代剪纸是画家将民间剪纸上升为美术创作,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强调实用性、有明确主题、思想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就今天的交流学习,想谈以下几点体会:

  1.剪纸作品采取镂空的办法,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剪纸要做到:“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此乃是剪纸造型的基础。

  2.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靠的是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使之作对称、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天上掉景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同时要求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优美而又富有节奏感。

  3.民间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是由于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的。个人认为:剪纸在刀法的运用上述很重要的,要运用巧刀刻出“锯齿”和”月牙儿”。这是剪纸刀法中很重要的两种刀法。这两种刀法运用得恰当,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 锯齿”和“月牙儿”这两种刀法在不同一张剪纸画面中交错运用,会使得层次更加分明和富有变化。

  我们的学生对祖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加强对剪纸艺术的欣赏与制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发扬祖国传统艺术的教育。

  在剪纸的欣赏与创作中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眼界。通过进行剪纸活动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制作,耐心细致,认真工作的良好习惯及体验成功感受,树立自信心。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手法和以物寓意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感受。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2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文至直则无味”。我认为课至平则无趣。那么,什么样的课才能吸引学生呢?才是一节好的美术课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书,一部电影,要吸引住读者、观众,精彩的开头是必不可少的,上课也同样如此,没有精彩的开场白如何吸引学生呢?所以,一堂好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导语设计得好,先声夺人,就能激发情趣,创设意境,激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就会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这“教”就是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而审美过程是人们用感觉器官耳、眼感受客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我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达到目的。

  (一)、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二)、兴趣激发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运用实物导入

  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上《标志设计》这一课时,我取出学生常见的标志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运用谜语导入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三)、想象激发法 黑格尔曾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但真正的想象是需要有情感体验的,没有情感的作用,想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想象的内容是自由的、宽广的,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方法,如生动的语法描述,音乐的欣赏,画面的展示,学生的表演等作为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提高的想象力。另外,一节好的美术课除了要有好的导入,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过程还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了解美,学会创造美的能力。

  一、让学生想画,激发创造欲望。

   要想让美术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而有效,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1、展示优秀的同龄学生美术作品,激发创造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我收集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利用这些来激励学生。那一幅幅生动的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美的艺术品,然而在与他们同龄学生的眼里,这就是美,美的感受会使他们从心底萌发出也想试一试的念头,甚至是想超越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术的内容在身边随处可见,训练中我根据不同的内容或采用学生讲自己的故事、或实物投影或用电教手段烘托气氛,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激情。此外,安排些有意外效果的作业,有意识地多鼓励、表扬,都是使他们学习兴趣浓厚并能长期保持下去的好方法。

  二、让学生敢画,勇于表现自我个性。

  对初中学生来说.美术创作有着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意识,绘画中的勇于表现自我,从某种意义方法上说就是一种成功。因此,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帮助他们增强创作的勇气与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创造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成功的激励作用。

  1、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生创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的才能,引导他们把创新的意识表现在纸上;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喜欢提问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构思想法,引导他们将之表现在创作中。评价时,尽量地在学生作品中找闪光点,加以表扬,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切不可以用成人的眼光去判别一张画的优劣,以免使学生的心理上产生阴影,形成绘画障碍。

  2、必要的技法训练,强调基础知识。

   在绘画的过程中,决不能毫无目的地放任学生自由发展。那样会使他们盲目地在原有基础重复不前。讲授必要的技法,如画面的安排、人物的动作、物品的特征表现等美术基础造型知识是不可忽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法手段,才能初步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从而放胆去画,去表现自我个性。

  三、让学生会画,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只是表现出想画、敢画,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还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作成功的目标。

  1、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在绘画中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它作为画画的基础,就谈不上艺术的表现。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作为观察对象。明确的观察任务、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观察习惯等都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写生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储存了大量的形象,为创作活动出成效奠定了基础。

  2、启发富于想象的构想

  爱好想象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我常常提出问题并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启发加强想象的丰富性,集中想象的方向性;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激发他们的表象形成;或用可视的形象资料及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进行直观式的启发,帮助他们拓宽思路,提高画面的生动程度。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画、敢画、会画,并且保持他们绘画中的天真、质朴、充满趣味想象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绘画的质量。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3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我从事美术教学15余年,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回首过去,感慨万千。在这15余年的教学当中,调皮捣蛋的美术教过,有美术天赋的学生也教过。这么多年的教学,一经回忆,仿佛时光还末走远去,依稀还在眼前。

   我现把15余年的美术教育经验总结如下: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亮点,对学生舍得给予“师爱”,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所以,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哪怕是差生,也要挖掘他身上的亮点。

  二、在教学当中,应合理评价学生的作品,不能以专业的眼光来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去涂颜色。

   (l)在美术绘画中,每一个环节力求进步都是不容易,有的学生甚至感觉到绘画是乏味或单调的。因为进步不大,所以我们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采用比较委婉的评价方法,你的作品很好,很有创意!线条够大胆!不错,努力,加油!我常用这种方法去评价学生作品。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树立学生学习美术自信心。

   (2)对学生作品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抛去专业的眼光。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画家,我们要把快乐美术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绘画水平,只要学生学得快乐,我们美术课也就成功了。

  三、对学生绘画好的作品,采用展览形式,如在美术室或在宣传栏中展出,让学生参观,以鼓励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虽然这些作品,在我们眼中,还不是成熟的作品,但在学生眼中,那也是最“美”的作品。通过展览,学生也学到了知识,也促进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也可以举办校园美术比赛,并给与适当的奖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懂得鼓励学生,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要用真诚的爱心与学生交往,因为学生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与鼓励!所以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舍得”给予师爱,要耐心听学生的倾诉,真正了解学生内心所想、所感,真心真意为学生服务。学生喜欢了我们教师,也就喜欢了美术课。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4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文至直则无味”。我认为课至平则无趣。那么,什么样的课才能吸引学生呢?才是一节好的美术课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书,一部电影,要吸引住读者、观众,精彩的开头是必不可少的,上课也同样如此,没有精彩的开场白如何吸引学生呢?所以,一堂好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导语设计得好,先声夺人,就能激发情趣,创设意境,激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就会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这“教”就是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而审美过程是人们用感觉器官耳、眼感受客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我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达到目的。

  (一)、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二)、兴趣激发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运用实物导入:

   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上《标志设计》这一课时,我取出学生常见的标志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运用谜语导入: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3、运用故事导入:

   儿童喜欢听故事,他们一听故事,会兴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述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想象激发法

   黑格尔曾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但真正的想象是需要有情感体验的,没有情感的作用,想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想象的内容是自由的、宽广的,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方法,如生动的语法描述,音乐的欣赏,画面的展示,学生的表演等作为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提高的想象力。另外,一节好的美术课除了要有好的导入,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过程还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了解美,学会创造美的能力。

  一、让学生想画,激发创造欲望。

  要想让美术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而有效,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1、展示优秀的同龄学生美术作品,激发创造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我收集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利用这些来激励学生。那一幅幅生动的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美的艺术品,然而在与他们同龄学生的眼里,这就是美,美的感受会使他们从心底萌发出也想试一试的念头,甚至是想超越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术的内容在身边随处可见,训练中我根据不同的内容或采用学生讲自己的故事、或实物投影或用电教手段烘托气氛,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激情。此外,安排些有意外效果的作业,有意识地多鼓励、表扬,都是使他们学习兴趣浓厚并能长期保持下去的好方法。

  二、让学生敢画,勇于表现自我个性。

  对初中学生来说.美术创作有着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意识,绘画中的勇于表现自我,从某种意义方法上说就是一种成功。因此,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帮助他们增强创作的勇气与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创造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成功的激励作用。

  1、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生创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的才能,引导他们把创新的意识表现在纸上;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喜欢提问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构思想法,引导他们将之表现在创作中。评价时,尽量地在学生作品中找闪光点,加以表扬,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切不可以用成人的眼光去判别一张画的优劣,以免使学生的心理上产生阴影,形成绘画障碍。

  2、必要的技法训练,强调基础知识。

  在绘画的过程中,决不能毫无目的地放任学生自由发展。那样会使他们盲目地在原有基础重复不前。讲授必要的技法,如画面的安排、人物的动作、物品的特征表现等美术基础造型知识是不可忽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法手段,才能初步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从而放胆去画,去表现自我个性。

  三、让学生会画,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只是表现出想画、敢画,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还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作成功的目标。

  1、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在绘画中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它作为画画的基础,就谈不上艺术的表现。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作为观察对象。而明确的观察任务、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观察习惯等都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写生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储存了大量的形象,为创作活动出成效奠定了基础。

  2、启发富于想象的构想:

   爱好想象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我常常提出问题并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启发加强想象的丰富性,集中想象的方向性;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激发他们的表象形成;或用可视的形象资料及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进行直观式的启发,帮助他们拓宽思路,提高画面的生动程度。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画、敢画、会画,并且保持他们绘画中的天真、质朴、充满趣味想象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绘画的质量。

   2011年9月16号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5

  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教师、学生家长在评价作品时是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摹本都是教师创造出来或选择来的东西,不必说,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硬让儿童跨越几十年的年龄界线,去适应成人眼睛里的世界,孩子怎么可能接受?结果不外乎两种,好的结果是少数痴迷于美术的孩子学“进去了”,成了“小大人”,先天不足地、过早地、人为地让孩子进入到一个莫明其妙的专业美术圈子里,成为美术教育的牺牲品;不好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美术太难学,索性与美术绝缘。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以及由此引导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故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我的国画教学中,就抛弃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一、拓宽教学内容,促进发散思维。如《熊猫》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熊猫的图片或让学生讲述一些有关熊猫的故事等,在学生了解了有关熊猫的结构后讨论一下用墨的处理。再让学生分析熊猫的生活习性,或者讲述熊猫有关的动画片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步的练习,并且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给予创作的空间。

  二、改变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传授技法为主,重视画面的构图,每位学生在已有的框式下进行临摹,学生最终只能成为画匠。学生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互相比较共同进步的机会。我在课堂教学中如《猴子》一课,是让学生观看猴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录像,在分析猴子的结构特点以后再对用墨做了相应的要求,通过示范,学生对猴子的画法了解了,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自己如何来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通过练习,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在一张长卷上共同完成一幅画。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绘画兴趣也越来越高。

  三、多渠道,培养创新意识。教育家陶行知先进言:“世界上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康德言:“人是借助令人惊异的能力——想象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开展创造认知活动,产生乐于创造要求。②民主、亲密、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创造教学、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③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准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

  1、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如:学生之间或师生间共同讨论如何完成一幅画,例《公鸡》一课,在表现了公鸡以后,背景的处理可让学生各抒已见,进行讨论,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2、采用国画中的各种表现方法,如:①揉纸法,作画前先将纸揉成一团,然后轻轻展开,使皱纸平整后才能作画,也可有部分利用揉皱,用这种方法画出来有一种肌理效果,例画树干等。②没骨法、填色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洒落法、拓印法、加剂法等等,这样使学生能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得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内容形式多,学生热情高。传统的国画教学内容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鸟以传统的单墨进行着,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描绘“我的家长”、“窗前”、“校园”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劲,这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培养,同时学生在进行绘画时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和用色,这对学生绘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五、工具材料的更新,使学生产生新奇。受到传统国画的影响,学生头脑中绘画国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而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水粉颜料,并且能用水粉画的方法作画,还可以用油画棒等材料来作画,这样学生在材料的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乐意利用其它各种材料来进行绘画,效果也十分理想、兴趣很高。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在教学形式上我是这样做的。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当学生刚进入课堂,教师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对水墨画十分地生疏。若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机械地临摹老师的范画,学生易产生厌烦,从而讨论画画,使他们失去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让学生听一则有趣的故事,即:“吴大帝孙权,让曹不兴画屏风,曹误落笔为素,因就作蝇,既进,权以生蝇,举手弹之。”来调动兴趣,然后在纸上示范点上一点墨,让学生想可以画些什么?(如蝌蚪、甲虫等)再进行合理的示范,随即让学生来尝试。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也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从学生的作业中可看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水墨画的优越所在。

  (二)用“玩”来训练绘画的技法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画“瓶花”利用破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由于水份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水份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的作用。再如,利用写字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中,侧、逆、顿锋的应用以及色彩知识的掌握。即,让学生用平时写字的方法在宣纸上用墨写上字,可以把字拆开、叠加、拼合等方法进行书写,写时也可用各种运笔方法,然后在不同的空间填上颜色。通过训练学生对各种用笔、色彩间的关系、疏密关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这也是我们中、小学生校的美术教育的要求,不是惯常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所谓“正态分布”式的教育,而是让每个受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或“跳一跳,吃苹果”的润泽和成长的完善化教育。

  (三)故事的导入,提高学生的知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多,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领略国画艺术的优秀有着很大的作用,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道了一日之间绘成嘉陵江300余里的壁画,而李思训几月足不出户”的故事、“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哭之、笑之”、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画画的影响,让他们感受到学国画的乐趣。

  (四)利用范例,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取得知识的重要步骤。”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如在画“老虎头”这一课,老师对老虎的各个结构分析清楚,然后让学生感受分析不同情况下老虎的各种神态,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时学生表现出来的老虎各不相同,发火的老虎用红色。也有用各咱颜色,如在画老虎头四周的毛时,有的学生用干笔来画,体现出了笔的质感,这说明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笔墨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等知识,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绘画的基本知识。

  (五)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来临习梅、兰、竹、菊等花卉、山水、鱼虫等,一节课是临习为主,而学生自己主观意念受到限制,只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做着机械的练习,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元化的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样既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也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画“脸谱”,我让学生先看几十种不同的京剧脸谱和其他不同形式的脸谱,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绘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创作出来的作品吼十分新颖。再如画“猴子”,先讲清猴子的结构,老师进行示范,强调用笔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各种猴子的动作表演,再讲述有关猴子的有趣的事情,如母子情等,可观看录像让学生对猴子有更深的了解,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了知识,也表现了自己的长处,使得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六)深入生活,扩展学生表现面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早就指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中介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所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等,而目标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班,也施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有的更以前辈画家成名作品为范画,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如鞋、自行车、花瓶、田野的树等静物外,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卧室的一角、我的窗前等,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星期末、乘凉晚会等等。总之,小学生的国画童稚味浓厚,彩墨效果强烈,与其工具勾线填色相双更为自由舒展,对绘画语言的应用及表达能力均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加强少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接触、理解、为进行其它形式的教学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也将会对儿童知识面的拓宽、想象力的丰富,形象思维的发达、创造能力的增强都有好处。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6

   我经常在教学中思考:什么样的艺术教学实施为学生开发呢?美术课怎么样?在同时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在教学方面的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农村艺术教学实践,我自己在艺术教学中几个表面实践和老师讨论,获得教学谐振。

   一。注重时间,地域和人格差异。作为不同学生所教授的班级不同的个性,同样的教学方法所显示的效果也非常不同。这样,在组织的课堂记录,然后问路等,我不同人之间,防止画葫芦,使学生不会明亮,甚至同化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兴趣是学习艺术的基本动机之一。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对事情感兴趣,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犹豫的状态。研究表明,如果每个人都对工作感兴趣,就有可能发挥他所有的才能,长期保持有趣的利率而不感到疲劳;相反,学生容易疲劳。兴趣也可以发展智力,是成功的起点。在教学中,我试图将教科书渗入教科书 艺术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美化生活的角色,让现实生活中的学生理解艺术的独特价值,鼓励学生创造大胆,方法由每班学生欢迎工作更好,学生从自信,个性发展。例如:一年级第一类14班五颜六色拉花一课是为学生自学,合作方式探索生产花,并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感受到自己创造的花朵的美丽,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观察课堂环境和教科书的课前教师布局。鼓励学生谈谈:拉花有什么效果?你能美化什么?你想用花来美化在哪里?使学生在学生转学后,从学生的转移点引导学生观察四种剪纸教材的分析,让学生思考,尝试如何折纸,切纸,什么纸张更容易削减,这些折纸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以个人或团体合作的形式参与剪刀和翻牌圈的活动。尝试使用剪刀和其他工具来生产鲜花和体验切花的乐趣。学习这样 学生在艺术学习中获得了持久的兴趣。在学生剪刀拉花的过程中,家是检查指导,坚持是否有割伤。如果有裁减,让小组讨论裁减的原因?可以避免。然后,老师展示了一些不同的剪刀,引导学生和书不一样。雪深尝试新的剪贴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学生用自己剪的拉花

  美化环境和自己。这种学生兴趣极高,积极探索切纸方法。每个学生都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良好的发现学生的荣誉点。老师的鼓励的话,光荣的眼睛,鼓励的手势,等等。可以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给学生一点成功,优点有点赞美,让学生可以加强成功的情感体验,满足成就感。然后刺激学生学习动机,培养自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学生。帮助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一种辛勤工作的集体氛围,更多的教师赞美,更多的学生更加活泼和可爱,结束学习更多的脚。教师的赞美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催化剂,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我完善,也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 其中一个轨道。

  四。爱情。

   老师的爱,像莲花上的露水,小心保护年轻的心灵。作为美术老师,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建立友谊,凝聚力,向心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发展。在这方面,低年级的学生更加突出。结果,较低年级的学生更像我的艺术班,而不是高级学生。每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会欢呼是的在孩子们都活泼和充满幼稚的语言,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幸福!他们的反应让我意识到,他们也很高兴学习。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盲目追求权威,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适应课程改革,创新。使学生在自主,自愿,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我相信在农村艺术教育的肥沃的土壤将能够做出精彩的工作。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7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来越来越重要。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而审美过程是人们用感觉器官耳、眼感受客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

  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多方面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课前的导入部分上多下功夫。

  2、通过欣赏作品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欣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观察者在创造的心理活动,因此,教师领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及范画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幅范画面前,学生常会羡慕不已,创作激情油然而生,教师有声有色,准确巧妙的启发,很快就成为学生在黑暗中探索的指明灯。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欣赏作品时的点评、讲评要细致讲给学生听,它对学生的思维、认识、作画风格、表现技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

  3、音美结合在无意中受到熏陶。

  在绘画中,注意运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与美术中的变化统一,韵律的有机结合,无声与有声艺术的结合,使学生在练习中充满激情,让美术作品充满活力。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

  4、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做完画之后,急切得到别人的评价。因此,要经常进行作业展评,评价一般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就是在学生做完作业后,把作业都摆在桌子上,学生有顺序的进行欣赏,并作评价,这样在\\\"评\\\"与\\\"比\\\"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显露出尴尬的神色,有的学生显出不甘落后的神色,一瞬间,学生的上进心、竞争心充分的被激活了,下次作画时,学生一定会以积极的态度好胜的心态作画。教师评价主要是对低年级来说的,学生的一幅作品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那么学生的兴趣会更浓,信心也就会更强。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学堂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画、敢画、质朴,充满趣味想象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绘画的质量。

  2011-7-20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8

  艺术的最根本特点是美与独创,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潜力。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美术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参阅。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1转眼间我们幼儿园开展米罗美术课程一个学期了,所有的培训、教学、成果都历历在目。通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学习和教研,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在不断的成熟中。

  记得今年夏天外出学习,我第一次接触到米罗可儿,当时是听的一节拓印想象的课,从开始对这节课的迷茫,到后来的不信任,到最后的惊讶、赞叹,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米罗可儿。

  绘画是一种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快乐。而米罗可儿美术的智慧美术课程体系是以借形想象为核心,以相关、相似、相对想象为基础的系列儿童创意想象美术活动体系。所谓借形想象,是将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运用到儿童教育中来的一种形式。本着这种理念,我开始了本学期的美术教学。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课是小班的《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排出课程表知道那周要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就开始精心的准备。先是我在同事那借了几面小镜子,然后准备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终于开始上课了,我先和小朋友们做了个脸部表情的游戏,然后每一组发了两面小镜子,让小朋友们观察自己丰富的表情,此时孩子已经非常感兴趣了,我赶紧进入正题,问问小朋友上幼儿园快不快乐,是不是像镜子里的自己一样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喜欢上幼儿园呢……开始画了,怎样摆脱孩子画的像小拳头一样小呢?嗯,这个早就想好了。我告诉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手打开放在画纸上,画的时候一定要画出的比自己的小手还要大。还要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一定要画出自己的特征。这时孩子就开始认真的画了,我对个别不敢画的孩子进行着重引导,并来回的观察孩子画的情况,当我看到文文画的画时我开心极了,她把自己独特的小眼镜也画上了,还有她那两个可爱的麻花辫。她很认真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当她觉得很满意的时候,我及时的表扬她,然后告诉她如果再加一些什么会更漂亮。一节完美的美术课结束了。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2美术,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之一,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孩子们不仅能够从美术活动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模仿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满足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思维、求异思维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什么是幼儿美术教育?其实,幼儿美术教育应与成人的专业美术教育相区别。具体来说,幼儿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幼儿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对美术感性地把握世界,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二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到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都是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象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三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没的过程,幼儿需要手、眼、脑的协调活动,他们需要用脑去想象、理解和加工审美意念,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我们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操作的机会。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3在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1、兴趣激发法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幼儿创造性的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候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儿、选材合不合适?是否是幼儿能够独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

  2、观察与认知脱离“示范—模仿”的传统绘画教学方式,要求幼儿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完成创作。但也有的孩子画不出形来,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观察事物。如,幼儿画树时常常把树干画成一个长方形,老师可以带幼儿观察一颗真的大树,摸一摸树干、看一看树枝的样子。

  3、构思、绘画法鼓励幼儿先想后画来学习构思,使绘画活动不仅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更是动脑思考的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构思,在游戏中学习构思,在想象中学习构思,在观察中学构思,幼儿美术活动的全过程都强调以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表现的欲望,探讨怎样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点内容表现在画面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4、在评价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9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摘 要:美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其自身的职能。小学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当前的小学美术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和目标,同时,也是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而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积极地研究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的变化,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的理念。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如果过分地专注于技能的训练,那么,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审美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和提升。而且,老师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地帮助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毕竟,能成为大艺术家的人寥寥可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坚持开设美术课程,是因为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慢慢地形成对人生的正确的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未来社会和未来世界的需求。在这一目标下,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中的理念和思想就应该是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和启发学生去自主探索和思考。

  二、增加教学资源

  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拓展和增加教学资源。例如,老师在讲述小学美术的过程当中,所使用到的内容不只是现有教材上所提供的内容,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就近寻找和发现可用的素材,可以是教室外面的花朵和小草,可以是教学楼的设计等,老师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又如,学校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的共享,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老师就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素材,这样就将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浓厚兴趣

  首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利用想象激发兴趣。想象是学生感兴趣的启发式教学,学生善于遐想,在想象中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想象有时是奇特的,想象出来的事物有点离谱,但却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很好的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想象力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时,在师生问好后笔者叹了一口气,有一个学生问我说:“老师您怎么了?”我说:“今天我在上班的路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在过路口的时候堵车了,老师差点上班迟到,你们能想个办法帮帮我吗?”学生纷纷举手要说,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可以设计一辆能飞起来的自行车就能过去了。“这样一来学生一下就被设计多功能型的自行车的想法所吸引,通过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巧妙应用美术教学技巧

  (1)使美术知识具体化。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渗透了一定量的美术基础知识,相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主次分明的构图》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使用画图或拼贴的方法来说明构图时要把主要的物体放在主要的位置。使用动画课件可以使构图知识具体化:打开动画课件,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导入一些蔬菜、水果、陶罐的图片,接着用移动和自由变换的功能来说明构图的要求,通过不同的演示来说明什么样的构图是合理的,实现了使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成了具体直观的可视现象,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

  (2)使美术知识趣味化。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每一册都有一些欣赏的内容,如水墨、油画、水彩、铅笔、色粉笔、浮雕……对于画种、材料、表现方法教师只能泛泛而谈,或者给学生一张图片说明:这就是浮雕,这就是油画。有了动画课件,教师就可以当场演示、当场制作出不同的效果,并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欣赏浮雕作品时,先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些学生的头像,然后根据需要点击浮雕或油画以及另外的效果,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欣赏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了,效果很好。

  五、勤学多练、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六、让学生在玩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色感

  对于学生色感的培养,我认为在小学生眼里,做游戏永远是快乐而有趣的,在热烈欢快的游戏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主题活动,并有意无意地观察到主题画面,头脑中印下生动的人物动态形象。当学生的活动感受、形象感受、记忆感受最鲜明时,只需稍加选择,就可确定自己的画面。游戏导入,巧设情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个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网上的世界真精彩。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新课程最主要的突破点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这些理念,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积极而努力地开发相关的美术课程资源。

  总之,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任务,我们美术教师,承担着引领学生发掘美,探索美,创造美的任务,不能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眼下的新一代,是一朵朵花蕾,遇阳光而娇艳,遇雨露而明丽,遇和风而怒放,培养美术学习的兴趣,也是在培养我们的继承者,我们事业的接班人。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10

  我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致使大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从而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的才能。针对这一现象,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上《我们的社区》一课时,孩子们都动手了,只有一个孩子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的彩笔,却不动手。从他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很想动手却又不敢动手。我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生活在农村是刚转来,我不知道怎么画社区,怕画不好同学们会看不起我,我也不想画不是我家乡的东西”原来是怕表现不好,看来这孩子很没有自信。于是我请他说说他的家乡,他说到了老家的房子,一座座独家小院像别墅一样排列,农闲时村里组织唱大戏,人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听着孩子的表述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你把你的老家说得像画一样美老师相信你也能画得很美,你希望老家变成什么样都可以画,相信你一定能把它表现的很好。”这时我看到孩子满眼的激动。他终于画出了一片瓦房,房子前头装上了健身器,老人们在健身,虽然不是很美,但他敢于动手表现就是很大的进步。当画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画时,他也勇敢的上来了,我当众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自信的笑脸。

  孩子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创造出许多图式表现自我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虽然不是很像,有时很不像,但象征性十分明显,它表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对于这种创造性、表现能力,我们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加以肯定和赞美。如果教师对于这些自认为的不合适严厉的让孩子纠正,那么将很大的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以至于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但也不是不改而是要给他讲明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可以使自己的作品更优秀。

  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的学习,大胆的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另外在美术作业评价中我打破了原来的等级制,采用在作业上粘贴小标志和评语的方式。如评价作业,我会贴上一朵小花表示有进步,贴上一颗红星表示有创新,后面再加上各种评语,如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设计非常独特,你的色彩感觉很棒,遇到一些比较难认的字我会再加上一些拼音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老师师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作业的同时使学生更有自信心。

  二、重视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课改以前,美术教学中只注重对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教学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因为相似的教学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发生巨大差异。所以,仅仅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价值。《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美术能力与水平只有在美术活动中才能全面体现,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特别适合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术、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我也会让学生在作业后边写上自己这样画的设想,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作业,了解他的想法及创作过程,将作业结果与这些联系起来进行评价,正确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能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对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三、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记得曾教过一个学生,上课不爱发言,老师问他也不回答,每次的作业不是空白,就是乱涂。我也很想拉他一把,所以经常在旁边指导,我在时,作业还好些,我一走,他就又开始不画或乱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在自己本子上画各种恐龙,非常漂亮。当时就想:他还是喜欢画画的,只是对美术的其他内容兴趣不高,兴趣比较单一。接下来一节美术课,一上课我给学生展示了许多恐龙的图片,学生在赞叹之后就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老师从动画片里给大家找来的恐龙图片,我们班也有一个画恐龙的高手。接着就把他介绍给全班同学,面对全班同学他的脸红了,在鼓励下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恐龙的图画,这张画让同学们震惊,大家对他的画发出惊叫得声音,那时我看到他眼角闪过的自豪。下课后我找他单独谈话,告诉他:光光画好恐龙是不行的,美术中还有许多内容等着你去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学得很好,还能在美术比赛中得奖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经常注意鼓励和表扬他,他也逐渐的喜欢上了美术课,也更爱动脑,更爱动手了,在区里的科幻画比赛中,他还得了奖呢。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肯定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评价标准,对学习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引导学生从纵向来比较自己的变化,发现自己的优点,通过评价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11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李家畔小学教师 刘芳

  我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致使大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从而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的才能。针对这一现象,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上《我们的社区》一课时,孩子们都动手了,只有一个孩子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的彩笔,却不动手。从他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很想动手却又不敢动手。我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生活在农村是刚转来,我不知道怎么画社区,怕画不好同学们会看不起我,我也不想画不是我家乡的东西”原来是怕表现不好,看来这孩子很没有自信。于是我请他说说他的家乡,他说到了老家的房子,一座座独家小院像别墅一样排列,农闲时村里组织唱大戏,人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听着孩子的表述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你把你的老家说得像画一样美老师相信你也能画得很美,你希望老家变成什么样都可以画,相信你一定能把它表现的很好。”这时我看到孩子满眼的激动。他终于画出了一片瓦房,房子前头装上了健身器,老人们在健身,虽然不是很美,但他敢于动手表现就是很大的进步。当画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画时,他也勇敢的上来了,我当众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自信的笑脸。

  孩子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创造出许多图式表现自我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虽然不是很像,有时很不像,但象征性十分明显,它表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对于这种创造性、表现能力,我们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加以肯定和赞美。如果教师对于这些自认为的不合适严厉的让孩子纠正,那么将很大的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以至于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但也不是不改而是要给他讲明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可以使自己的作品更优秀。

   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的学习,大胆的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另外在美术作业评价中我打破了原来的等级制,采用在作业上粘贴小标志和评语的方式。如评价作业,我会贴上一朵小花表示有进步,贴上一颗红星表示有创新,后面再加上各种评语,如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设计非常独特,你的色彩感觉很棒,遇到一些比较难认的字我会再加上一些拼音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老师师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作业的同时使学生更有自信心。

  二、重视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课改以前,美术教学中只注重对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教学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因为相似的教学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发生巨大差异。所以,仅仅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价值。《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美术能力与水平只有在美术活动中才能全面体现,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特别适合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术、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我也会让学生在作业后边写上自己这样画的设想,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作业,了解他的想法及创作过程,将作业结果与这些联系起来进行评价,正确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能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对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三、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记得曾教过一个学生,上课不爱发言,老师问他也不回答,每次的作业不是空白,就是乱涂。我也很想拉他一把,所以经常在旁边指导,我在时,作业还好些,我一走,他就又开始不画或乱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在自己本子上画各种恐龙,非常漂亮。当时就想:他还是喜欢画画的,只是对美术的其他内容兴趣不高,兴趣比较单一。接下来一节美术课,一上课我给学生展示了许多恐龙的图片,学生在赞叹之后就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老师从动画片里给大家找来的恐龙图片,我们班也有一个画恐龙的高手。接着就把他介绍给全班同学,面对全班同学他的脸红了,在鼓励下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恐龙的图画,这张画让同学们震惊,大家对他的画发出惊叫得声音,那时我看到他眼角闪过的自豪。下课后我找他单独谈话,告诉他:光光画好恐龙是不行的,美术中还有许多内容等着你去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学得很好,还能在美术比赛中得奖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经常注意鼓励和表扬他,他也逐渐的喜欢上了美术课,也更爱动脑,更爱动手了,在区里的科幻画比赛中,他还得了奖呢。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肯定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评价标准,对学习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引导学生从纵向来比较自己的变化,发现自己的优点,通过评价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加强自评与互评,使学生逐步成为评价的主体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一条就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从中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在美术教学中,我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先在自己的作业背面写上自己对作业的评价,然后再到讲台前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评价,觉得自己哪儿画得很好,哪儿还有些不足,需要怎样改才好。同时,也让其他同学帮他出出主意。通过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长处、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有时还会采用互相评论的方式,在二年级的《假如我是巨人》一课中,先将全班的作业展示出来,接着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小矮人的贴纸,让学生将贴画贴在自己认为最好的作业上。然后问他们:你将贴纸贴在哪张作业上了,为什么贴在那儿?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好?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在轻松氛围中通过互评,能正视自己、尊重他人,同时提高了他们的鉴别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我发现,加强了自评与互评以后,课堂气氛和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学会了宽容,理解,增强了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

  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会很灿烂!改革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了摆在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通过教师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开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检测评价学生,将会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12

  免费

  分享

  创新

  最新2013年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我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通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致使大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从而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的才能。针对这一现象,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上《我们的社区》一课时,孩子们都动手了,只有一个孩子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的彩笔,却不动手。从他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很想动手却又不敢动手。我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生活在农村是刚转来,我不知道怎么画社区,怕画不好同学们会看不起我,我也不想画不是我家乡的东西”原来是怕表现不好,看来这孩子很没有自信。于是我请他说说他的家乡,他说到了老家的房子,一座座独家小院像别墅一样排列,农闲时村里组织唱大戏,人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听着孩子的表述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你把你的老家说得像画一样美老师相信你也能画得很美,你希望老家变成什么样都可以画,相信你一定能把它表现的很好。”这时我看到孩子满眼的激动。他终于画出了一片瓦房,房子前头装上了健身器,老人们在健身,虽然不是很美,但他敢于动手表现就是很大的进步。当画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画时,他也勇敢的上来了,我当众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自信的笑脸。

  孩子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创造出许多图式表现自我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虽然不是很像,有时很不像,但象征性十分明显,它表现了孩子眼

  免费

  分享

  创新

  中的世界。对于这种创造性、表现能力,我们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加以肯定和赞美。如果教师对于这些自认为的不合适严厉的让孩子纠正,那么将很大的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以至于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但也不是不改而是要给他讲明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可以使自己的作品更优秀。

  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的学习,大胆的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另外在美术作业评价中我打破了原来的等级制,采用在作业上粘贴小标志和评语的方式。如评价作业,我会贴上一朵小花表示有进步,贴上一颗红星表示有创新,后面再加上各种评语,如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设计非常独特,你的色彩感觉很棒,遇到一些比较难认的字我会再加上一些拼音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老师师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作业的同时使学生更有自信心。

  我叫武颉,是一位师范类的艺术生,小时候也没有上过幼儿园,没有接触过幼儿教育,对幼教工作知之甚少。经过暑假了解幼儿用书才知道有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这五大领域,和我们平时上课用书的名称是不一样的;暑假里我还了解了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才了解了一点幼儿特点及状况。

  XX年9月,我很荣幸的来到了县幼儿园工作。来到新的环境工作,在吴美云园长的主持下,进行了对我们新老师的业务培训,多位有经验的老师对我们细心指导和详细讲解,使我受益匪浅。从九月十九号到十月十四号我们进行了多次业务学习,其中有吴美云园长指导我们作为一个幼教人员应该具备的“三心”——爱心、耐心、关心,如何弄好班级中的环境布置及其情况、一日常规,教给我们如何备课、如何网上发表文章、上传照片,教给我们在上课之前可以较小朋友们玩的手指游戏,作为幼教应会的纸工及其新教材的使用;孔老师的小班数学教学;大五班余老师的音乐教学;陈老师的美术教学;郭老师的数学教学;小三班余老师的科学教学;大三班邓老师的语言教学;还有我们的黄园长首先为我们讲解了识字活动的教学,其次还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数学活动的一些教学方法。从这七位老师的讲解中我学习到很多,也体会到很多。

  其中大五班余老师的音乐课《七彩光与果娃娃》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在课上余老师讲得非常详细。

  免费

  分享

  创新

  首先从活动目标开始,每一点都讲得详详细细的,在编写的时候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能一味的照抄教案。教我们写教案的时候应看清楚每个目标。

  其次从活动准备来说:要根据内容来准备教具,《七彩光与果娃娃》这节课就可以运用图谱教学法,用画好的水果图片和节奏卡让小朋友们更加清晰地记歌词与掌握重难点节奏。教我们每节音乐课不只是弹琴唱歌,也要准备好其余的教具。

  再次,余老师重点分析了活动过程,在开始的谈话活动,我们可以自己弹琴——“小朋友们好,老师你好!”问好可以当做练声。也可以利用音乐游戏《找朋友》作为练声过程,提起小朋友们的兴趣。练完声后,可以利用《太阳的七个宝宝》这首诗歌衔接上今天所要上的内容。利用图谱教学法教小朋友们记忆歌词,按顺序的请出水果及其加上动作让小朋友们更加有兴趣。在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利用提问法来提起小朋友们的注意。在一首律动的音乐课上我们可以让小朋友五次练习唱,两到三次倾听。在碰到了难点节奏时,余老师详细解说,比如:四分音符——小狗的叫声x x x x,八分音符——小马的奔跑声x x x x,附点音符——小老鼠偷东西的声音x .x,二分音符——大象的走路声x-x-,十六分音符——火车开在奔跑的声音xxxx xxxx。在这节课中余老师让我懂得了音乐课不仅仅是教唱歌,音乐课上我们还应加上简笔画,舞蹈动作,让小朋友们更加有兴趣、更活跃。在上课之前已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的备好课,这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园领导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感谢园领导及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对我们的栽培,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我会更加努力的去做好这份工作,我会加油的! 资料来源:

  一、让学生想画,激发创造欲望。

  要想让美术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而有效,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1、展示优秀的同龄学生美术作品,激发创造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我收集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利用这些来激励学生。那一幅幅生动的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美的艺术品,然而在与他们同龄学生的眼里,这就是美,美的感受会使他们从心底萌发出也想试一试的念头,甚至是想超越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术的内容在身边随处可见,训练中我根据不同的内容或采用学生讲自己的故事、或实物投影或用电教手段烘托气氛,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激情。此外,安排些有意外效果的作业,有意识地多鼓励、表扬,都是使他们学习兴趣浓厚并能长期保持下去的好方法。

  二、让学生敢画,勇于表现自我个性。

  对学生来说.美术创作有着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意识,绘画中的勇于表现自我,从某种意义方法上说就是一种成功。因此,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帮助他们增强创作的勇气与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创造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成功的激励作用。

  1、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生创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的才能,引导他们把创新的意识表现在纸上;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喜欢提问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构思想法,引导他们将之表现在创作中。评价时,尽量地在学生作品中找闪光点,加以表扬,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切不可以用成人的眼光去判别一张画的优劣,以免使学生的心理上产生阴影,形成绘画障碍。

  2、必要的技法训练,强调基础知识。

  在绘画的过程中,决不能毫无目的地放任学生自由发展。那样会使他们盲目地在原有基础重复不前。讲授必要的技法,如画面的安排、人物的动作、物品的特征表现等美术基础造型知识是不可忽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法手段,才能初步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从而放胆去画,去表现自我个性。

  三、让学生会画,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只是表现出想画、敢画,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还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作成功的目标。

  1、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在绘画中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它作为画画的基础,就谈不上艺术的表现。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作为观察对象。而明确的观察任务、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观察习惯等都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写生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储存了大量的形象,为创作活动出成效奠定了基础。

  2、启发富于想象的构想

  爱好想象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我常常提出问题并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启发加强想象的丰富性,集中想象的方向性;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激发他们的表象形成;或用可视的形象资料及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进行直观式的启发,帮助他们拓宽思路,提高画面的生动程度。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画、敢画、会画,并且保持他们绘画中的天真、质朴、充满趣味想象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绘画的质量。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篇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和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由此可见,教学可利用资源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在时刻运动变化着的课堂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抓住转瞬即逝的生成性资源,为学生开辟课堂上的“动感地带”,使学生的课堂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手形的联想》时,我要求学生画画自己的手,我试图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增加必要的形象造型,使手更加的生动、神秘。看着学生,把手压在绘画纸上,呆板的描绘着自己手的轮廓,我在一旁不禁替他们着急,不时提醒他们:手指可以灵活的运动,造型可以千姿百态,但是收效甚微。突然一位平时特别爱表演的同学提出:“老师,我们可以表演吗?”表演手势?我楞了一下,随即一想,这个建议不错,让学生们借助表演手势,充实手的造型,升华手的生命,何乐而不为呢?一听表演,同学们来了兴趣,于是各小组很快进入了合作学习的状态,每个同学都投入到了愉快的表演中,他们一边表演一边揣摩生活中的物象,一边演一边修改讨论,好不热闹!学生在幻灯机上表演手影游戏,同学们觉得很新奇、很好玩,都争着上来演示。通过游戏,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一个个有趣的头像魔术般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整个教室沸腾了。沸腾的场面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手的神奇、艺术的魅力,以及演示的美。

  无法预约的精彩应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学生的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潜力,都可以为教学所用,而且有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当你在课堂上为某个知识重点、难点一筹莫展时,如果能够巧借学生自发吹来的“东风”,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堂课我紧紧的抓住了学生送来的“及时雨”,才使得课堂上思维的火花竞相喷射。在同学的启发下,自己突有所感,忽有所悟,巧妙应对且将教学继续下去,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有效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新课程改革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只有宽松、自由、开放、生成的课堂才是“动态”的课堂。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教案“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我们的孩子“发展”起来!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13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内在激励作用。”因此,现在的美术课堂上,少了教师采用简单化的否定性评价,少了教师的严厉批评声,而多了对学生的表扬、赞赏、肯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我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课改以前,美术教学中只注重对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教学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因为相似的教学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发生巨大差异。所以,仅仅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价值。

  二、通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的学习,大胆的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三、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会很灿烂!改革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了摆在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通过教师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开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检测评价学生,将会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14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我在教学中常常想:什么样的美术教学实施适合学生发展的呢?怎样上好美术课?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边教学边摸索,经过不断的美术教学实践后,我把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做法及心得体会如下。

  一、关注时间及个性差异。

  由于所教的班级不同,学生性格各异,同样的教学手段所显示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在课堂记录的组织上,再提问方式等方面,我因人而异,防止依样画葫芦,这样,学生鲜明的个性不会被抹平乃至同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向往的状态。研究表明,如果每个人对某项工作有兴趣,就有可能发挥他全部才能并长时间保持而不感到疲劳;相反,学生容易精力疲劳。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是成才的起点。在教学中我尝试把课本以外的内容渗透到教材中。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鼓励学生自由大胆的创作,这样的做法受到各班学生的欢迎效果较好,学生从中树立自信,个性得到发展。例如:人教版一年级14课《多彩的拉花》一课的主旨是在意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学习制作拉花,并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感受到自己创作拉花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前教师布置好的课堂环境及教材图片。鼓励学生说一说:拉花有什么作用?可以美化什么?你想用拉花来美化哪里?这样学生学习兴趣被从分的调动起来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四种剪纸图,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应该怎样折纸、剪纸,用什么纸比较容易剪制,提示学生想一想这些折纸地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剪制拉花的活动,尝试使用剪刀等工具制作拉花,体验剪拉花的乐趣。这样学生获得了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学生剪制拉花的过程中,家是巡视检查指导坚持亲爱是否有剪断的。如果有间剪断的,让小组讨论剪断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怎样避免。然后,教师演示一些不同的剪法,引导学生那里和书上不一样。雪深尝试新的剪折法教师给以鼓励和指导,学生用自己剪的拉花美化环境和自身。这样学生兴趣特高,积极的探索剪纸的方法。每位同学都到达教学目标。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等。都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以赞美,这样可强化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教师的赞美愈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尽头越足。教师的赞美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更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要有爱心。

  教师的爱,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有幼小的心灵。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方面对低年段的学生我做的比较突出,结果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我的美术课,每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便会兴奋地欢呼“耶”!在孩子们那既活泼又充满稚气的语言中,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乐!他们的反应让我了解到他们在学习中也体会到了快乐。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一味的追求权威,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的去迎接课改,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自愿、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多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样就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喜欢上美术课了。

小学美术教学探索心得体会共15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文至直则无味”。我认为课至平则无趣。那么,什么样的课才能吸引学生呢?才是一节好的美术课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书,一部电影,要吸引住读者、观众,精彩的开头是必不可少的,上课也同样如此,没有精彩的开场白如何吸引学生呢?所以,一堂好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导语设计得好,先声夺人,就能激发情趣,创设意境,激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就会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这“教”就是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而审美过程是人们用感觉器官耳、眼感受客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我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达到目的。

  (一)、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二)、兴趣激发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运用实物导入 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上《标志设计》这一课时,我取出学生常见的标志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运用谜语导入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三)、想象激发法

   黑格尔曾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但真正的想象是需要有情感体验的,没有情感的作用,想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想象的内容是自由的、宽广的,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方法,如生动的语法描述,音乐的欣赏,画面的展示,学生的表演等作为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提高的想象力。另外,一节好的美术课除了要有好的导入,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过程还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了解美,学会创造美的能力。

  一、让学生想画,激发创造欲望。

   要想让美术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而有效,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二、让学生敢画,勇于表现自我个性。

  对初中学生来说.美术创作有着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意识,绘画中的勇于表现自我,从某种意义方法上说就是一种成功。因此,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帮助他们增强创作的勇气与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创造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成功的激励作用。

  三、让学生会画,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只是表现出想画、敢画,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还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作成功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画、敢画、会画,并且保持他们绘画中的天真、质朴、充满趣味想象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绘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