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工作范文 > > 工作计划 > 正文

名词解释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共3篇(幼儿园的任务名词解释)

2022-07-09 00:12:18工作计划

  制定工作计划是一个很好的工作习惯,有了一份完整的工作计划之后,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工作中会出现的一些小失误。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名词解释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共3篇(幼儿园的任务名词解释),供大家赏析。

名词解释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共3篇(幼儿园的任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共1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幼儿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幼儿学习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学科。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过程看做是个体在外部刺激下的反应过程,研究刺激—反应之间联接的学习过程,成为行为主义最主要的特征。 3.强化:凡是能使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活动就是强化。

4.正强化物: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个体某种反映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 5.负强化物:当某种刺激消退或消失时,…

  负强化物。 6.惩罚:凡是能使行为反应概率降低的活动就是惩罚。 7.消退:(指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刺激地特征,使幼儿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有辨别的反应。 8.代币奖励的优点: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幼儿积极行为的数量、质量相对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使幼儿因为容易获得而导致强化失效。 9.应用行为分析:它基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通过操作条件反应来促进个体的学习,常用于幼儿消极行为的干预与矫正。 10.意义学习: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非随意性和非临时性的联系。 11.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度状态。 12.学习:是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如服药、生理短暂变化导致的暂时性改变。 13.学习困难:指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的学业失败。

1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 15.多动症:儿童注意力缺乏、活动过度,冲动性强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行为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常见、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 16.动机:指激发、引起个体活动,引导、维持已引发的活动,并促进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作用。 17.习得性无助:指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18.自我效能感:儿童对自己能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19.成就动机论:代表人物阿特金森,指儿童趋于努力获得成功,达到理想目的的倾向。 20.概化理论:认为迁移的发生不在于任务之间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儿童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性理解。 21.元认知:指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结果及与之相关活动的认知,它使主体能够监控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并进行调节。 22.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23.认知灵活性:指学习者通过多种方式建构自己的知识,以便在情景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能够做出适宜的反应。 24.社会性:指由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征。 25.观点采择(能力):是幼儿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不同观点之间的能力。 26.幼儿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意愿,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具有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品质。 27.班级: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师生以课程为中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人际心理环境。 28.班级管理: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中的人、事、时、空等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 29.幼儿园班级管理:指教师鼓励幼儿课堂学习的行为和活动,也即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设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行为问题,而采取某些方法来组织活动、教学、自然环境等的诸方面因素。 30.幼儿的学习评价:指教师收集有关幼儿学习表现的各种素材和信息,并以某种参照为标准,对幼儿的学习进行综合、解释、价值判断,以评定幼儿学习水平的过程。 31.自然观察:指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对幼儿学习的理解。 32.情景观察:指在实际的教育情景下,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改变某些条件,将幼儿置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类似的情景中,教师观察在该特定情景中幼儿的学习。 33.依恋:是一种成人与儿童间的双向关系、任何一方的行为与情感反映都可以引发另一方的强烈感受与反映。 34.教学观念:指教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特点,幼儿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教师在幼儿发展与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等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与信念。 35.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的期望。

36.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结果的一种主观判断与推测。 37.一般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在总体上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儿童发展中重要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 38.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 39.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其工作与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感觉与看法。 40.诊断性评价:一般在幼儿的学习与教学前进行,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适宜性教学。 41.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幼儿学习进展情况,了解本阶段教学活动的得失。 42.程序教学: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 43.问卷调查法:是由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广泛搜集幼儿学习信息的一种方法。 44.谈话法:通过与幼儿面对面交谈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

45.掌握学习:指学习者必须掌握本阶段的学习任务,然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继续学习。 46.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47.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向的影响。

48.负迁移:…………………………………的消极影响,或是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9.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50.横向迁移:指儿童把已学到的知识经验推广到其他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景中。 51.总结性评价:也成为总结性评价,通常在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

52.多彩光谱评价:是加德纳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针对儿童学习的评价方法。

  工作计划名词解释(共3篇)

  教学计划 名词解释(共4篇)

  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

  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

  幼儿园大班班级工作计划

名词解释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共2

三、名词解释8页

1、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这就是“级”。班级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2、班级管理:是一种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是在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班级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即班级外部管理(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级内部管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3、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4、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它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利,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的活动。

5、非正式群体:是由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体。

三、名词解释

1、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任务,从本班级实际出发确定的班级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

2、班级管理评价:是以班级管理为对象,根据班级管理目标,采用一定测量技术和方法,对班级管理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判定目标实现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3、班级组织规范:就是班级成员在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4、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建设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在班级组织发展的集体阶段,班级组织目标是班级成员个体自觉追求的目标。班级组织和班级成员个体的发展达到了和谐一致的状态,形成了独特是积极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和心理氛围。

5、系统教育活动法:是指在班集体建设中,围绕班集体奋斗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使班集体建设通过各项活动来实现的方法。

三、名词解释

1、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就是班主任组织和开展各种班级活动.

2、班级教育力量 班级教育力量管理是指班级环境中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此外,作为班级成员的学生也会发挥教育影响的作用

3、小学班级活动小学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者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所设计的,组织班级所以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4、家长会家长会:是中小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联系并形成教育合力的方式。

5、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个别家庭进行交流,以协调班级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三、名词解释

1、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的要求,为自己设顶修养目标,提高自己管理素养的过程。

2、班主任的修养:不是一般的个人修身养性,而是为完成班级管理的任务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养,是把内在素养的提高同外在形象的塑造统一起来。

3、威信:指个人的威望与信誉。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管理的必不可少的这样因素,是班主任为学生所拥护、教育管理行为被学生所认同的条件。

4、研究型班级管理:是指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级管理者并不是简单地运用已有的关于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而是根据班级管理实践中问题的特殊性,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某种研究方法,寻求特殊问题的特殊解决方法。

5、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方法,对于实践者来说,就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耶拿制:是在耶拿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由彼得森主持,在1924年以后实施的。其根本思想是,真正的国民学校必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共同体”的缩影。耶拿制的特色是,废除原来分年级的班级,将全校儿童分成三个团体。其主导观念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学年制班级中,个人是教育的中心。

2.团体自立:是指团体自身拥有指导、管理的力量。为了培育自立的团体,就得在儿童团体中培育自我指导的力量与自我管理的力量。

二、名词解释

1.综合指导:具有下列影响作用:灵活地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础引出儿童自发的行为,促进他们的思想以及同班同学的交往与交流。

2.反抗行为:是指在要求与多数意见保持一致、维护“规则”之类的规范的状况下,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和行为。 二,名词解释: 3,调查研究法(p25)是指在有关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班级管理中的有关资料,从而对班级管理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是为了认识某种班级管理现象,过程或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地考察活动.5,实验研究法(p26)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人为地变化班级管理方式和条件,从而验证实验假设,探讨班级管理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6,理论研究法(p27)是在已有的班级管理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班级管理的客观规律的研究方法.二,名词解释: 3,工作作风(p33)是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是思想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4,道德素质(p34)是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的个体的内在品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1 二,名词解释: 6,气质(p98)通常指人的性情和脾气.它是一种稳定而典型的心理特征,突出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动力特点.7,性格(p100)是指人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8,德育(p113)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的过程.二,名词解释: 1,定性评价(p185)——定性评价主要是对评价对象的状态用言语描述和等地评价.这种评价的方法在传统的管理中使用比较广泛,它的长处是:对一些复杂的的深层次的因素,可以凭借评价者的只智慧和理性的分析给予更准确的定位,同时可以发挥语言描述的优势,艺术地得被评价者指出差距,确定努力地方向.2,定量评价(p186)——主要是借助数理统计地方法对评价对象地某些状态进行精确地数量分析.3,心理失衡(p202——-主要指个体在对待社会,对待集体,对待他人及对待自己地态度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非正常的或不平衡的心理趋向.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反映.4,情境诱惑(p204)——指人对一些具体的场景,情节,行为,事实等:诱因"缺乏必要的认识或认识模糊而导致主动参与后形成不良的后果,或导致直接去做坏事的情况.二,名词解释: 5,目标因果预测教育管理法(p256):是运用因过与结果的辩证关系的原理,通过研究学生的思想变化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来预测思想动向,定出相应的教育管理手段和措施,以达到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预期目标的方法.6,协同管理(p261):是调动一切相关力量共同参与管理,使管理工作趋于科学,完善.班级管理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1,调查研究法:是指在有关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班级管理中的有关资料,从而对班级管理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2,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人为地变化班级管理方式和条件,从而验证实验假设,探讨班级管理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3,理论研究法:是在已有的班级管理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班级管理的客观规律的研究方法.4,工作作风:是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是思想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5,道德素质:是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的个体的内在品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6,气质:通常是指人的性情和脾气.它是一种稳定而典型的心理特征,突出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动力特点.7,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个体特征的重要方面.8,德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的过程.9,定性评价:主要是对评价对象的状态用语言描述和等第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在传统管理中使用比较广泛,它的长处是:对一些复杂的层次的因素可以凭借评价者的智慧和理性的分析给予更准确的定位,同时它可以发挥语言描述的优势,艺术地给评价者指出差距,确定努力方向.它也有一些缺点,如主观性强.10,定量评价:主要是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评价对象的某些状态进行精确的数量分析.11,心理失衡:主要是指个体在对待社会,对待集体,对待他人及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所表现出的种种非正常的或不平衡的心理趋向.12,情境诱惑:是指人对一些具体的场景,情节,行为,事实等"诱因"缺乏必要的认识或认识模糊而导致主动参与后形成不良的后果,或者导致直接去做坏事的情况.13,目标因果预测教育管理法:是运用原因与结果的辨证关系的原理,通过研究学生的思想变化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来预测思想动向,定出相应的教育管理手段和措施,以达到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预期目标的方法.14,协同管理:就是调动一切相关力量共同参与管理,使管理工作趋于科学,完善.在班级管理中,学校领导,班主任,全体同学是当然的管理者.那么,其他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等就是必须争取的协同力量.

一、名词解释 2.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4.班集体

  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5.具体化目标法

  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级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 6.班规

  对学生教室行为的规定,是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包含了许多学生平时在班级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用以引导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

7.青春期教育

  2 青春期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8.德育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10.品德认识

  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认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5.正面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在学生的品德培养中要运用正确的思想、正面的道理、先进的榜样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贯彻和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2.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3.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16.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的原则

  品德培养中要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爱护、尊重、理解、信任结合起来。 1.爱护、尊重、信任 2.严格要求学生

3.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既要严肃批评,又要热忱帮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杜绝冷嘲热讽,揶揄挖苦等伤害学生的做法 19.说服教育法

  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中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说服教育法的特点有二:

一是强调正面教育,提高认识,教育时注意讲明道理、以理服人。二是注意启发自觉。 23.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指引起、推动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 24.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

26.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 27.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体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1、耶拿制

  是在耶拿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由彼得森主持,在1924年以后实施的。其根本思想是,真正的国民学校必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共同体”的缩影。耶拿制的特色是,废除原来分年级的班级,将全校儿童分成三个团体。其主导观念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学年制班级中,个人是教育的中心。

2、团体自立

  是指团体自身拥有指导、管理的力量。为了培育自立的团体,就得在儿童团体中培育自我指导的力量与自我管理的力量。

二、名词解释(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综合指导

  具有下列影响作用:灵活地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础引出儿童自发的行为,促进他们的思想以及同班同学的交往与交流。 2.反抗行为 所谓“反抗行为”,是指在要求与多数意见保持一致、维护“规则”之类的规范的状况下,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和行为。

一、名词解释(共2道大题。20分)

1、耶拿制是在耶拿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由彼得森主持,在1924年以后实施的。其根本思想是,真正的国民学校必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共同体”的缩影。耶拿制的特色是,废除原来分年级的班级,将全校儿童分成三个团体。其主导观念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学年制班级中,个人是教育的中心。

2、所谓“团体自立”,是指团体自身拥有指导、管理的力量。为了培育自立的团体,就得在儿童团体中培育自我指导的力量与自我管理的力量 名词解释

1、班级管理学:是研究班级管理过程中成员个体及群体的行为特点及其规律,以促进班级管理科学化的一门学科。

2、调查研究法:指在有关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各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班级管理中的有关资料,从而对班级管理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是为了认识某种班级管理现象、过程或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地考察活动。

3、比较研究法:确定对象间异同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4、人种志研究法:指研究者通过参与观察等形式,对特定情况下的教育制度、过程和现象进行科学的描述和揭示的过程。

5、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人为地变化班级管理方式和条件,从而验证实验假设,探讨班级管理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6、理论研究法:是在已有的班级管理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班级管理的客观规律的研究方法。

1、思想意识:指人们在认识主客观世界时形成和产生的观念。

2、思想品格:思想意识不断内化和深化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内部心理结构,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倾向四个部分构成。

3、工作作风是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是思想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4、道德素质是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的个体的内在品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5、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具有个体差异,更有好坏之分,班主任应努力加强良好的性格修养。

6、评价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客观事实作出价值判断。

7、评价过程是帮助评价对象实现目标的过程。

8、班主任评价是对班主任素质、工作业绩等各方面作出价值判断。

1、直接管理的方式:是指班主任直接面对学生,明确地向学生传递管理意图。

2、间接管理的方式:是指班主任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管理意图。

3、气质:通常指人的性情和脾气。它是一种稳定而典型的心理特征,突出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动力特点。

4、性格的理智特征: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和态度特点。

5、“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高峰时期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心态反应。是由青少年学生对客观事物不理解,主观上不适应出现的负效应心理过程。主要指人们接触一种意识之后不肯轻易接受和相信,并对此表示怀疑、反感和厌恶,是人们在情感上烦闷的体验,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性质的情感体验。

7、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

8、德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的过程。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品德活动。它包括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等。狭义的德育主要指学校德育。

9、学校德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品的形成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1、定性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状态用言语描述和等地评价。这种评价的方法在传统的管理中使用比较广泛,它的长处是:对一些复杂的的深层次的因素,可以凭借评价者的只智慧和理性的分析给予更准确的定位,同时可以发挥语言描述的优势,艺术地得被评价者指出差距,确定努力地方向。

2、定量评价是借助数理统计地方法对评价对象地某些状态进行精确地数量分析。

3、心理失衡指个体在对待社会,对待集体,对待他人及对待自己地态度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非正常的或不平衡的心理趋向。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反映。

4、情境诱惑指人对一些具体的场景,情节,行为,事实等:诱因"缺乏必要的认识或认识模糊而导致主动参与后形成不良的后果,或导致直接去做坏事的情况。

5、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形成阶段进行的旨在改进工作,矫正偏差,推动工作的评价。

6、总结性评价是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鉴定或划分等级的评价。

1、方向性原则:指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

2、民主管理原则:在管理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管理。

3、人格: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显示的内在品质作用下的外部行为的总和。

  5,目标因果预测教育管理法:是运用因过与结果的辩证关系的原理,通过研究学生的思想变化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来预测思想动向,定出相应的教育管理手段和措施,以达到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预期目标的方法。 6,协同管理:是调动一切相关力量共同参与管理,使管理工作趋于科学,完善。

三、名词解释

1、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这就是“级”。班级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2、班级管理:是一种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是在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班级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即班级外部管理(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级内部管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3、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4、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它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利,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的活动。

5、非正式群体:是由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体。

三、名词解释

1、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任务,从本班级实际出发确定的班级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

2、班级管理评价:是以班级管理为对象,根据班级管理目标,采用一定测量技术和方法,对班级管理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判定目标实现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3、班级组织规范:就是班级成员在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4、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建设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在班级组织发展的集体阶段,班级组织目标是班级成员个体自觉追求的目标。班级组织和班级成员个体的发展达到了和谐一致的状态,形成了独特是积极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和心理氛围。

5、系统教育活动法:是指在班集体建设中,围绕班集体奋斗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使班集体建设通过各项活动来实现的方法。

三、名词解释

1、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就是班主任组织和开展各种班级活动.

2、班级教育力量 班级教育力量管理是指班级环境中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此外,作为班级成员的学生也会发挥教育影响的作用

3、小学班级活动小学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者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所设计的,组织班级所以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4、家长会家长会:是中小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联系并形成教育合力的方式。

5、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个别家庭进行交流,以协调班级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三、名词解释

1、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的要求,为自己设顶修养目标,提高自己管理素养的过程。

2、班主任的修养:不是一般的个人修身养性,而是为完成班级管理的任务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养,是把内在素养的提高同外在形象的塑造统一起来。

3、威信:指个人的威望与信誉。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管理的必不可少的这样因素,是班主任为学生所拥护、教育管理行为被学生所认同的条件。

4、研究型班级管理:是指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级管理者并不是简单地运用已有的关于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而是根据班级管理实践中问题的特殊性,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某种研究方法,寻求特殊问题的特殊解决方法。

5、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方法,对于实践者来说,就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名词解释

  班级:是学校根据管理的需要把年龄相近、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分割成一个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班级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也是学生交往的基本场所和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班主任: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班集体:就是一个拥有共同的发展愿景和共同奋斗目标,形成了为每一位成员所接纳的一系列价值观、班级成员之间彼此和谐相容的心理文化氛围,拥有高度凝聚力的群体。

  班主任评价:班主任评价是指班主任依据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和班级建设愿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等方面信息,对班集体、班级中的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给出评判,进而促进后继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的班主任常规活动

  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班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1.综合指导

  综合指导: 具有下列的影响作用:灵活地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 础引出儿童自发的行为,促进他们的思想以及同班同学的交往与交流。

  满分:10 分 2.反抗行为

  反抗行为:是指在要求与多数意见保持一致、维护“规则”之类的规范的状况下,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和行为。

1、耶拿制

  是在耶拿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由彼得森主持,在1924年以后实施的。其根本思想是,真正的国民学校必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共同体”的缩影。耶拿制的特色是,废除原来分年级的班级,将全校儿童分成三个团体。其主导观念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学年制班级中,个人是教育的中心。

2、团体自立

  是指团体自身拥有指导、管理的力量。为了培育自立的团体,就得在儿童团体中培育自我指导的力量与自我管理的力量。 1.耶拿制 :是在耶拿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由彼得森主持,在 1924 年以后实施的。 其根本思想是,真正的国民学校必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共同体”的缩影。耶 拿制的特色是,废除原来分年级的班级, 将全校儿童分成三个团体。其主导观念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学年制班级中,个人是教育的中心。

2.团体自立 :是指团体自身拥有指导、管理的力量。也就是说,在团体内部产生自我指导与自我管理的力量。因此,为了培育自立的团体,就得在儿童团体中培育自我指导的力量与自我管理的力量

四、名词解释 1.“导生制”: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它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5 2.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4.班级: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照一定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5.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二、名词解释

1、全员自我管理(P/16)

  指要使班级全体学生人人都主动参加管理工作,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管理方法。

2、班级管理学(P/21)

  是研究班级管理过程中成员个体及群体的行为特点及其规律性,以促进班级管理科学化得一门学科。

3、比较研究法(P/26)

  是确定对象间一同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4、实验研究法(P/26)

  是班级管理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而为地变化班级管理方式和条件,从而验证实验假设,探讨班级管理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5、人种志研究法

  是指研究者通过参与观察等形式,对特定情况下的教育制度、过程和现象进行科学的描述和揭示的过程。

1、社会角色

  个体在社会组织中获得的地位、身份、职务等称为一个人的社会角色。

2、优势能力

  在众多能力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能力称为优势能力。

3、气质

  它是一种稳定而典型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动力特点。

4、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的过程。

5、智力因素

  指人的心理构成要素中直接参与智力活动的因素。

1、定性评价

  主要是对评价对象的状态用言语描述和等第评价。

2、心理失衡

  主要指个体在对待社会、对待集体、对待他人及对待自己的态度上表现出的种种非正常的或不平衡的心理趋向。

3、情境诱惑

  指人对一些具体的场景、清洁、行为、事实等“诱因”缺乏必要的认识或认识模糊而导致主动参与后形成不良的后果,或导致直接去做坏事的情况。

4、反感情绪

  是一种由于人的情感出动作用而产生的不利于学生团结和健康成长的消极情感反映。

5、冷处理原则

  就是指对于有些突发事件,班主任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在去处理。

1、目标预测教育管理法

  根据班级一些思想问题循环出现的周期性规律,预测迟发生行为的发展变化,事先确定按照周兴规律而采用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管理策略,以掌握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2、协同管理

  就是调动一切相关力量共同参与管理,使管理工作趋于科学、完善。

3、思想教育

  是班级管理者经常运用的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管理方法。

4、人格

  指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显示的内在品质作用下的外部行为的总和。

5、向师心理

  视就是为长辈,视教师为“先生”,视教师为当然的指挥者和管理者的心态,就是向师心理。 第三题:名词解释

  6 21.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这就是“级”。班级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22.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即班级外部管理(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级内部管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23.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24.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它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利,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的活动。

  25.非正式群体:是由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体。

  第三题:名词解释

1.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任务,从本班级实际出发确定的班级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

2.班级管理评价:班级管理评价是以班级管理为对象,根据班级管理目标,采用一定测量技术和方法,对班级管理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判定目标实现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3.班级组织规范 : 班级组织规范就是班级成员在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4.班集体 : 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建设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在班级组织发展的集体阶段,班级组织目标是班级成员个体自觉追求的目标。班级组织和班级成员个体的发展达到了和谐一致的状态,形成了独特是积极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和心理氛围。 5.系统教育活动法 : 是指在班集体建设中,围绕班集体奋斗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使班集体建设通过各项活动来实现的方法。

1.班级活动管理 : 班级活动管理就是班主任组织和开展各种班级活动.2.班级教育力量:班级教育力量管理是指班级环境中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此外,作为班级成员的学生也会发挥教育影响的作用

3.小学班级活动 : 小学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者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所设计的,组织班级所以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4.家长会:家长会是中小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联系并形成教育合力的方式。 5.家访 : 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个别家庭进行交流,以协调班级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1.班主任的自我管理:(1)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2)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3)班主任的管理素养是班级管理的要素;(4)班主任自我管理的过程也是班主任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 2.班主任的修养:不是一般的个人修身养性,而是为完成班级管理任务自觉的提高自身的素养。十八内在素养的提高同外在形象的塑造统一起来。

3.威信:班级管理者以自己的学识、才能及人格魅力,对管理对象所拥有的影响力我们把它称为“威信”

4.研究型班级管理:研究型班级管理是指,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级管理者并不是简单得运用已有的关于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而是根据班级管理实践中问题的特殊性,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某种研究方法,寻求特殊问题的特殊解决办法。 5.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方法,对于实践者来说,就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行动研究的特征有:(1)务实;(2)合作;(3)发展。

  7 班级是由学生构成的社会群体,是为实现一定社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有明确的方向性。

2、班级教育P14 班级教育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结合班级的上体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学生培养成为修改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活动。

3、班级管理P14 班级管理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带领班级学生按照班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为实现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职能活动。

1、个性P40 个性是指个人在其内存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

2、班级教育管理过程P44 班级教育管理过程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科学的指导下,按照班级教育管理的目标,对班级所进行的系统三维管理动作过程。

3、背景分析P53 背景分析是指进行班级教育管理活动要通过分析班级内部、外部因素,把握班级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可能性,为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设计提供现实的依据。

1、群体心理倾向P91 是指班级学生大多数人相近或相同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特长等意向特点。

2、班级心理气氛P92 是班级学生在交往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及相应的情感、态度的表现。

1、从众P134 是群体影响下的个体顺从群体要求或行为,与众人一致的心理行为。

2、服众P134 是个体服从群体意志、规范的心理行为。

1、个案研究法P160 个案研究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状态下对学生(尤其是个别学生)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2、心理疏导法P162 心理疏导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选择灵活的表达方式,通过与学生有情、有理、入心、适时、对症的谈话,解开学生心理的“千千结“,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特征的方法。

3、舆论影响法P165 舆论影响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通过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形成积极的、浓厚的班级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从而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法。

4、行为训练法P168 行为训练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际锻炼,使学生在学习、社会活动、劳动以及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身体力行,体验实践的快乐而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

5、调查研究法P157 调查研究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了解班级情况、认识班级教育管理对象、解决班级教育管理中的问题的方法。

6、班级教育管理艺术P170 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在其知识、经验、能力和气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巧妙地运用班级教育管理的各种能力,充分发挥其教育管理机智的技能、技巧,以及对他人运用过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的创造性再运用。

7、班级教育管理方法P156 就是班级教育管理为达到班级群体目标而进行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手段,也就是班级教育管理者为进行班级教育管理而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和。

名词解释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共3

  幼儿园课程名词解释 课程:课程一词出现于唐代,其基本含义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一)进程及学习科目和教材

(二)课程及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三)课程及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四)课程及教学计划

(五)课程及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课程形态:指的是课程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悬缺课程:是学校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也就是说,悬缺课程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是二者的差距。 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

经验中心课程: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他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类型。 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中没有明确规定,而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小部分的教育实践和结果。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 幼儿园教育课程的“指南针”和“方向盘”。在课程中,目标处于核心位置:它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它既是选择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原则: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涵盖面要尽量周全,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体、智、德、美各方面,而且,每一方面都要尽量涵盖情感态度、认知、动作技能的内容。全面发展的教育课程,首先就应体现在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上。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系统性原则:课程目标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第一,阶段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体现心理发展的渐进性。第二,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每层目标都应该是上一层目标的具体化,以保证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都超实现总目标前进一步,都成为实现上层目标的有效环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可行性原则: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儿童的实际。所定目标应该是经过教师和家长的工作能引导幼儿达到的,即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既不要等于或低于儿童的已有水平,使课程失去应有的引导、促进发展的价值和功能;也不要一味攀

  高,是儿童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时代性原则:课程目标应该体现时代性。制定目标的时代性原则要求我们要关注社会,关注社会的发展,在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

缺失优先原则:即“补偿性”原则。一般来说,由政府或课程专家们制定的幼儿园课程总目标是一种理想的目标,现实的发展与这种理想目标之间必然存在着差距。

行为目标:指的是一种用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效果的预期。 表现性目标是一种非特定的、较广泛的目标,它描述的是学习者身心的一般变化。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的、蕴含或组织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具有一种动机力量,能使人进入一种“情感性唤醒状态”,产生一种吸收信息、扩展自己的倾向,为观察、探索、追求和进行创造性努力提供可能性。

.7课程内容的均衡

  指的是构成课程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适当。

幼儿园课程组织: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原则是指加强课程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之间、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帮助儿童把从各领域所学到的知识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其目的在于增强儿童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其操作性定义可以表述为“儿童自己独立完成的智力活动任务和在成人或有能力的伙伴帮助下所能完成的任务之间的差距”。

优先指课程设计者对某些内容和活动作价值比较,决定是否纳入课程及其比重和先后次序。

课程内容超载:一是容量过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已经不可能保证质量的完成,结果要么“走过场”,无法使幼儿产生真正的学习,要么“加班加点”,剥夺了他们应有的自由游戏和自主活动的时间。二是难度过高,超出幼儿所能接受和理解的程度,结果是机械记忆,生吞活

  剥。这两种情况不仅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反而造成了沉重的学习负担,败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损坏了他们的自信心。

论理组织法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而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注重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知识和严密的思维训练;计划性比较强,一般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要求,教师较容易把握,也有利于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心里组织法根据学习者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来组织编排课程内容的方法。由于以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为基点,按经验演进的原则逐步扩大学习范围,因而较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别差异,容易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理解性;同时,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变通性,容易及时增补有价值的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和儿童一起计划、安排课程活动。

狭义的教育活动指的是教师按照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教育途径。

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指的是教师专门组织的教学活动和游戏以外的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

幼儿园课程组织的主体性指的是要把课程

  组织成教师主动引导的、幼儿积极参与的教育教学过程。 课程实施是把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以课程计划为依据而组织幼儿的活动的过程。

支架式教学形象的说明了教师与儿童之间在最近发展区内有效的教学互动:儿童的“学”好像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建筑:而教师的“教”则像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建构自己的心灵世界。 课堂文化:指的是一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理气氛。它是由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材料、组织幼儿的活动、维持课堂秩序、评价学习结果的方式营造出来的。 专业化的教师:即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诊断、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思考各种可能的行动方式,并评估行动及决定可能产生的长远后果”的判断决策能力。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考察和分析,以确定其价值和适宜性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以便调整、改善、选择和推广课程,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观念或构想形态的课程组织指的是课程设计者在“思想上”根据一定的原理、原则将各种要素加以联系、组合,形成课程指南、课程方案、教学计划以及课程活动设计等课程“方案” “计划”的过程。 实践形态的课堂组 指的是幼儿园教师更具时间情况灵活的讲课将课程方案转化为生动的过程。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儿童观是对儿童的本质看法,它是建构教育理论的基础和进行教育实践的前提。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2儿童罚站具有敏感期3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吸收的心智:蒙台梭利认为6岁之前的儿童本身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即所谓的“吸收的心智”。儿童能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和情感联系,于下意识、不知不觉中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从而塑造自己,形成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 五指活动课程:五指活动课程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该课程的内容有五方面组成,而课程内容的组织又是整体的、连通的,“在儿童的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就像人的手,虽有五指之分,但却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手掌。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的组织4课程的实施5教育评估 自发——反应型:3~7岁儿童的学习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位置,即从自发型向反应型转

  化,故称“自发-反应型”教学。也就是说,3岁前儿童只能按“自己的大纲”学习,学龄儿童可以按“老师的大纲”学习,学前儿童的学习则由“把老师的大纲变成自己的大纲”的程度而定。

弹性计划即教师预先制定出总的教育目标,但并不为每一项目或每一活动事先制定具体目标,而是依靠他们对孩子的了解以及以前的经验,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出种种假设,依赖这些假设,他们形成灵活的、适宜这些孩子需要和兴趣的目标。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既包括在项目中孩子表现出来的,也包括那些在项目发展中由老师判断和引发出来的。

档案指的是对教育过程及师生共同工作结果的系统记录,包括:儿童自己的视觉表征活动作品以及对儿童工作过程中具体实例的记录,如记录儿童在工作进程中的具体事例,正在工作的儿童的照片、教师写的旁注、誊写下来的儿童们的争论短评和对于活动意向的解释以及家长的评议等。 单元主题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它的特点是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有机连接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

  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单元主题活动强调:幼儿生活中的世界是以具体的“自然事物”为本位的,而不是以抽象出来的“学科知识”为本位的。

项目活动指的是这样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儿童再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主题或题目)或认识中的问题(论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

主题网或概念网,简单地说,就是将通过“脑力激荡”而调动出来的与主题有关的知识经验或概念,经过归纳整理,建立起某种关系和联系,并以“网状”的形式将这种关系和联系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 区域活动或活动区活动,指的是这样一种活动形式,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

  简答题

简述经验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答:经验中心课程理论反对这种将知识从外部强加给学生的做法,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内容不应是完全预定的,而应随着学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学生不应是课程传递的对象和

  被动的承受着,而应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简述学问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答:学问中心课程理论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价值的内容按其自身的逻辑顺序和结构组织起来教给学生,就能逐渐地培养他们成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

简述学问中心课程的优缺点。答:按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织起来的课程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其思维逻辑性的发展,教师组织教学也相对容易,但也可能导致重认知轻情意、重记忆轻理解、重共性轻个性、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械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经验中心课程的优缺点。答:按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组织的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随时把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吸纳进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体验学习的意义,扩展和重构经验,实现多方面的潜能。然而,教师如何把握学生的易变的且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他们有效地学习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与学科课程相比较,活动课程有哪些特点?答:活动课程以学生的学习与个性发展为教育过程的重心,强调实践是知识和智慧的真正源

  泉,注重活动过程自身的教育价值,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注重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迁移。 简述隐性课程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道。答:(1)物质——空间。如校园建筑、活动场地、绿化美化情况、教室布置、人均面积、桌椅摆放方式、实验设备等。(2)组织——制度。如学校管理制度、生活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3)文化——心理。这涉及到正规课程(包括教材)中隐含的文化价值观、师生关系、教师态度与期望等。

与活动课程相比较,学科课程有哪些特点?答:学科课程以教师中心的,教材中心的——知识系统,课堂中心的——教师系统讲授为主,注重学生知识和智力发展为主,注重训练教育,注重教育结果,注重知识获得。客观定性评价为主。所学知识的准确性、系统性和知识学习的效率性方面,学科课程又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怎样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内涵?答:

(一)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1、由于活动具有主体性和对象性,因而,课程的“两端”——物和人作为活动的两大要素——对象和主体,是同时存在在活动中的,缺一不可。

2、活动本身是一种存在方式,教师看得见,也比较容易把握和控制。

3、活动一词更能反 映幼儿学习的本质与特点,因而也更适于解释幼儿园课程。

(二)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有益的学习经验加以限定,把课程定义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可以起到进一步明确活动的指向性、目的性的作用,使过程与结果、形式和实质更加密切地融合为一体。

(三)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运用的、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无论是“上课”,还是游戏、生活活动,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幼儿教育的性质所规定的。性质:

1、基础性

2、非义务性

3、适宜发展性

  特点:

1、启蒙性

2、生活化

3、游戏性

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5、潜在性

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具有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的特点”这句话的内涵?答:儿童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幼儿是生活在声音、形象、色彩的世界中的,他们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他们才能理解事物,对世界形成相对抽象概括的认识。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

  色,使得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成为其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也使得幼儿园的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构成成分。对幼儿来说,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

2、

1、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是什么?答: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

1、对幼儿的研究 研究幼儿的发展需要,一要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幼儿“应该”和“可能达到”的理想发展。二要了解幼儿的现实发展状况。

2、对社会的研究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在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同时,为积极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

3、对人类知识的研究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形成判断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的标准,掌握有效的行动方式方法。 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有哪些?答:

1、整体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时代性原则

5、缺失优先原则

6、辩证性原则。

筛选协调工作应该分哪几步进行?答:第一步,我们权且称它为“可能性筛选”。其主要任务是将从三方面信

  息加以综合整理,将那些相互矛盾的、重迭的、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社会需要的内容,或删除、或合并、或修正,构成一个可能性目标体系。第二步,不妨称之为“价值性筛选”。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它将决定着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幼儿园课程目标分为哪几个层次?答: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也可称为纵向结构。它从上到下分为四个层次:

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

2、年龄阶段目标。

3、单元目标。

4、教育活动目标。

建立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应考虑哪些方面?

1、学习主体(幼儿)的心理结构(情感、认知、动作技能的结构)

2、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如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或其它分类方式)

3、学习者(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

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时应注意的问题(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余各层皆应是总目标的具体化。目标层次越低,表述的应该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单元目标来说,一般有如下要求:

1、表述要明确,与上层目标的关系要密切、要比较直接。

2、目标的涵盖面要广,应包括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操作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学习。

3、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要有交叉重复。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含义及内涵。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的、蕴含或组织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涵义: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课程的内容分别蕴含或组织在活动的基本结构——活动对象和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参与课程活动接触这些内容,最终通过内化而积累学习经验,促成自身的发展。

1、活动对象

2、活动过程

3、学习活动的“产品”即所谓学习经验。

以各种活动为表现和组织形式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同样包含以下基本方面:

1、关于周围世界的浅显而基本的认识经验。

2、关于基本活动方式的行动经验。

3、关于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经验。

4、关于对待世界和活动的态度,即情意方面的经验。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应该由哪些基本学习内容构成?答:

1、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

2、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

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的内容

4、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态度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分类

1、按学科结构分类

2、按活动对象的性质划分或学科与心理相结合的方式划分

3、按基本学习课题或问题领域划分4按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或围绕关键

  经验的活动划分

5、按幼儿心理发展领域划分。

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或标准是什么?答:

1、合目的性原则

2、基础性原则

3、价值性原则

4、发展适宜性原则

5、兴趣性原则

6、直接经验性原则

7、兼顾“均衡”与“优先”的原则。

合目的性原则,在选择内容时需注意什么?答:

1、有目标意识

2、正确理解目标与内容的关系

3、考虑目标达成需哦需要的“关键学习经验”

对幼儿的认知学习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1、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他们经常接触的事物或现象

2、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关系和联系

3、能够让幼儿“研究”,并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4、挑战幼儿的能力并包括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什么?答:

1、关注幼儿的兴趣,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教育价值丰富的内容。

2、将必要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

根据均衡性原则,选择内容必须从课程的整体出发,并不断对所选内容进行整体反思:首先要检查每项课程目标是否有相关的内容与之相对应,以保证它的实现。其次要检查各部分内容之间比例是否恰 当。

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需要注意哪几个问题?答:

1、目标流失问题

2、课程超载的问题

3、片面适应社会需求,无视学习代价的问题

4、幼儿园课程内容与幼儿园外生活经验级小学课程内容不衔接的问题。

当今幼儿园课程内容超载的现状和原因。答:课程内容“超载”是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的突出问题。这种超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容量过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已经不可能保证质量的完成,结果要么“走过场”,无法使幼儿产生真正的学习,要么“加班加点”,剥夺了他们应有的自由游戏和自主活动的时间。二是难度过高,超出幼儿所能接受和理解的程度,结果是机械记忆,生吞活剥。这两种情况不仅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反而造成了沉重的学习负担,败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损坏了他们的自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造成的人类知识总量的不断增加,新的学习领域不断涌现,是一个客观原因。然而,是否把这些新知识引入幼儿园课程,如何引入,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有课程设计者控制的。因此,设计者应该意识到,课程是发展的,新内容的吸纳是必然的。但哪些的确是幼儿园课程必须吸纳的,哪些安排在医

  护教育阶段的课程中更好:哪些是全新的内容,哪些其实只需要改革原有内容,在其基础上略加引导,这都需要遵循前面所述的选择原则认真考虑。

简述幼儿园课程组织两种形态的内涵。 答:

1、观念或构想形态的课程组织指的是课程设计者在“思想上”根据一定的原理、原则将各种课程要素加以联系、组合,形成课程指南、课程方案、教学计划以及课程活动设计等课程“方案”“计划”的过程。

2、实践形态的课程组织指的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将课程方案转化为生动的课程实践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1、顺序性顺序性原则是组织学习内容的时间次序。

2、连续性连续性原则强调的是后续的学习与先前的经验之间的关系。

3、整合性整合性原则是指加强课程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之间、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帮助儿童把从各领域所学到的知识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 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生活化原则

3、主体性原则。 课程组织的生活化原则,要求设计者制定课程蓝图或计划时的要求。答:

1、对课程目标及其达成途径进行分析,以考虑实现目标的适宜方式。

2、对一日生活主要环节的教育功能

  和可能蕴藏的教育机会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其“名正言顺”地承担起实现课程目标的任务,使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专门教学活动,为幼儿园课程提供更多的生成和发展的空间。

3、对幼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便课程安排更符合幼儿的需要,更具有广泛的教育资源。更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是原则而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让幼儿的学习更加自然而有效。 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应注意哪些问题?答:

1、时间不宜划分过细、过碎,尽可能减少环节的转换。

2、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来安排一日活动。

3、一日生活安排要相对稳定并让幼儿了解,以利于形成时间观念、秩序感和计划性。但执行是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不要定得太死,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

4、每一环节(尤其是自由活动)结束前要有明确的信号提示,让幼儿做好转换活动的准备。

5、一旦多数幼儿完成转换环节,就立即转入下一个活动,即使还有少数幼儿未到,以免养成拖拉的习惯。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策略1直接教学的不足:直接教学主要借助于语言讲解进行的,不太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对幼儿情感的发展,认知经验的获得,动作技能的形成效果不佳,也较难发挥幼儿的

  主体性、培养他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因此有较大的局限性,不宜滥用。2间接教学的不足:幼儿通过这一方式进行的学习往往难以深入,所获经验一般比较零碎、表面,甚至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学习的有效性难以保障,因此,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引导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比直接教学困难得多。一旦教师不能把握好引导的“度”,间接教学就很可能会走向两端:要么放任自流,要么高度控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时间浪费的现象:

1、长久的等候容易导致幼儿做出不当的行为。

2、幼儿的不当行为往往会招致教师的责备,形成一种不愉快的心理气氛。

3、养成幼儿缺乏时间观念、不知珍惜时间的不良习惯。

4、贬低幼儿的自尊,因为无视代表幼儿生命的时间,实际反映了对幼儿的不尊重。

简述课程实施中造成时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

1、过分整体划一的集体行动。

2、固定而不可改变的时间表

3、时间分割的过于零碎,环节过度得多而不恰当

4、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配合得不好

5、活动本身不适合幼儿

6、儿童缺乏参与的机会,丧失积极性

7、教师“照顾过度”而忙不过来8教育过程缺乏灵活性

9、工作的计划不够,准备工作为做好

10、忽视必要的常规的

  培养,等等。 对于时间浪费问题,提出的建议和对策: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包括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减少“等待”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等待时间,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意识、自觉的纪律,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

2、过渡环节提供一些有趣的活动,减少消极等待。

3、活动安排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4、避免照顾过度,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5、养成良好的常规和专心做事的习惯。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品质,坚持性、独立性等品质,教师要注意:

1、支持幼儿独立做事,教师对幼儿的活动少干预,避免中途打断幼儿的工作。对幼儿的问题给予较多的反应

2、让成功强化幼儿的学习

3、运用信息性的称赞,鼓励幼儿的努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要体现教育性。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课程目标的要求,要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能允许与教育目标相违背的因素存在。}

(二)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宜{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适当的材料和活动}

(三)发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还可以:

1、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总之,参与创设环境的过程为幼儿提供了许多学习、发展、表现、创造的机会,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专业与非专业幼教人员的区别:专业人员的反应包含了利用可靠的专业知识及其见解来做判断,其目的着眼于儿童长远的发展利益;而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的反应,则大多是当时的情况,以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决定行为反应,而不是以如何有利于儿童长期的发展利益为目标。

课程实施中,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2、教师的态度、言行和管理方式等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

3、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放办园,扩展幼儿发展的空间。

4、家长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通过家园合作,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

1、课程评价的目的

2、课程评价的内容

3、课程评价的主体与客体

4、课程评价的标准与目标

5、课程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为什么说教师和幼儿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

“主体”?答: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原理、社会学、学科知识等专业知识审视课程方案和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课程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幼儿园课程评价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以自评为主,园长、其他教师和家长参与评价,组成一个平等互助的合作群体,一起研究、改进课程,同时互相沟通,共同提高。

课程评价标准的意义:评价标准在课程评价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评价准则,可以:

1、使课程改革者坚定信心,坚持正确的课程观念和做法,排除外界各种思想观点的干扰(强化功能)

2、提高幼教工作者的主动性、自觉性,更好的调控,完善课程(导向作用)

3、规范评价活动,使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评价方式在价值取向上保持一致,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规范作用)

4、公正的判断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发展其优点与不足,作出恰当的评判(鉴定作用)同时,评价标准也是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的指南。 科学的课程评价的标准应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

1、准确性,评价标准应能保证所获得的信息是需要的、可靠的

2、有用性,即评价结果具有实用价值,能向各类对象提供丰富的

  信息,并对课程的发展、应用和推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合法性,及评价过程应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尊重机构或个人的权益

4、可行性,及切实可行,投入的人力物力适宜有效。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一般程序:

1、集中问题,即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2、设计评价方案

3、实施评价方案,收集评价信息

4、分析评价资料

5、解释资料,得出结论,作出建议。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具体步骤:

1、前评价

2、活动过程中的评价

3、后评价

4、追踪评价 课程评价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2、评价中要以自评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4、评价应该科学、有效。 如何使课程评价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情况与发展水平的课程评价,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2、应承认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最好以幼儿自己的早期表现与现在的情况作比较,让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

3、评价应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使幼儿感到舒适自然,没有压力。

4、注意多渠道、多方面的

  搜集资料,包括对幼儿连续的定期观察和记录、家长提供的资料、幼儿的学习作品等,客观地加以整理和分析。

5、除用作课程设计和课程改进之外,要慎用评价结果。与家长沟通情况时,要考虑怎样才能有利于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特别注意不要伤害家长的教育热情和对孩子的信心。

目标模式的优点:第一,课程设计条理清晰。第二,增强了教育者的目的性。第三,课程评价简单易行。 过程模式的特征;

1、过程模式的最大特征具有开放的设计思路。

1、学习不是直线的过程。

2、教育是一个过程

3、教育是经验的改革,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对灵活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4、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研究者,而不仅是方案的执行者。

5、形成性评价是改进课程、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6、目标是重要的,课程应该确定的是“一般性的目标”或“总目的”,总目标的表述方式应该是笼统的,有很强的原则性。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一)教育目的

1、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

2、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

(二)教育内容

1、日常生活练习{对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意义:1}、帮助儿童继承其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2》、

  帮助儿童养成活动的自发性并达到活动的熟练化3》、帮助儿童达到智慧的充分发展4》、帮助幼儿顺利进入集体环境。

2、感觉教育{意义:第一,促进儿童感觉机能的发展。第二,帮助儿童获取各个方面的正确知识,第三,养成儿童集中注意的习惯,第四,打下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3、语言教育

4、数学教育

5、文化科学教育

蒙台梭利在论述感觉教育问题时,还指出了进行感觉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应该重视视、听、触觉特别是触觉的训练

2、把握感觉教育的适宜时期

3、感觉教育的刺激应该孤立化

4、感觉训练有具体的步骤和程序。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由三要素构成: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 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师具有以下角色:

1、环境的提供者

2、示范者

3、观察者

4、支持者和资源者 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有准备的环境应具有哪些主要要求?答:

1、秩序

  蒙台梭利认为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外在的秩序感有助于发展幼儿内在的秩序感。

2、自由

  蒙台梭利教育强调个别化的学习,因而,幼儿可以自由的在已设计好、适合他们需要的环境中选择工作。

3、真实与自然

  蒙台梭利指出,环境中的真实与自然,有助于幼儿发展探索内在及外在世界所 需的安全感,而成为敏锐的、有鉴赏力的生活观察者。

4、美感与安全

  蒙台梭利认为“美”能够唤起幼儿对生活的反应能力,而真正的美是以简洁为基础的,所以教师中的布置无需太过豪华与铺张,强调教室里的颜色要明朗、令人愉快,并具有整体的调和感。

有准备的环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物质环境,二是人文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指蒙台梭利教具、各种符合儿童的尺寸室内设施以及教师自制的各种教学材料;人文环境则主要是指各种有价值的人类的文化遗产。 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教具有如下特点:

1、刺激的孤立性

2、操作的顺序性

3、工作的趣味性

4、教育的自动性。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

1、孤立的感官训练

2、对创造力的忽视

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

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五指活动课程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其教育目的是他认为中国人必须具备五个条件: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服务的精神,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世界的眼光。 依据教育的教学原则,五指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

1、十分注意“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2、注意物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

  提供。

3、采用游戏室的教学法教导儿童。

4、多采取小组教学法

5、多提供户外活动的机会

6、教师应当成为儿童的朋友,使幼儿不害怕、肯亲近,教师应当和幼儿同游同乐,在玩中教,在玩中学。

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基本理论观点:

1、儿童发展是一个社会构建和社会共享的过程。

2、教育要走在发展前面,引导发展。

3、幼儿园的教学是一种自发—-反应型的教学。

4、幼儿园的教学大纲(即课程)应具有过渡性。

5、给儿童获得知识要系统化

6、作业是重要的教学形式。

在作业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

1、选择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儿童现有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各种知识系统,恰当的确定各系统的中心环节

2、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扩大儿童的知识范围

3、引导幼儿围绕知识系统的核心积极思考,发现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帮助儿童建立知识体系

4、巩固已形成的知识体系,并促使幼儿将它们迁移到更广阔的范围里去解决认识上的新问题。 皮亚杰式的学前课程的特点:

1、高度重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2、强调活动与游戏的教育价值

3、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凯米——德弗里斯课程设计的原:

1、能动性原则

2、充实性原

  则

3、结构化原则 凯米课程的特点:

1、重视儿童的生活和活动

2、重视儿童认知发展与社会性情绪发展的密切结合。

3、重视课程内容与学习过程的统一。

4、重视课程内容知识的结构化。 /SCOPE学前教育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以主动学习为核心,围绕发展所需的一系列“关键经验”创设学习环境,引发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从而支持儿童的学习。

  4简

  述

  HIGH/SCOPE课程内容中,“兴趣区”创设、安排的原则及主要作用。答:兴趣区的创设与安排的核心原则是为了给儿童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提供给孩子们不断选择与决定的机会,特别是提供各种材料给孩子们以创造性的、有目的的方式从事实现关键经验活动的机会。

与凯米课程相比,HIGH/SCOPE方案的特点在于:

1、以结构化了的“关键经验”作为建构课程的框架

2、通过环境进行教育

3、在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的同时,突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4、重视语言在幼儿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5、方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瑞吉欧教育的基本观点:

1、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人,是发展及创造生活内涵的主体。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3、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

  者。

4、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互动的,以某种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

5、在各种关系中,师生关系最为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一种高质量的档案具有什么作用?答:

1、促进儿童的学习。

2、支持教师的教学

3、刺激家长的参与

4、赢得社区的理解与支持。 简述选择主题的出发点:

1、从课程目标出发

  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教育活动加以支持,因此,可以从确定的课程目标出发,寻找相应的活动主题。

2、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可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选作单元的主题。

3、从现有的“内容”或“材料”出发

  有些学习内容或学习材料会有规律地呈现,如“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儿童关系密切的节日”。

单元活动选择主题的依据:

1、一个幼儿喜欢的、能够调动起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的主题,应该是幼儿当前关心的、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问题或事物。

2、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应该蕴涵着多种教育价值、有助于达成多方面的教育目标。

3、一个涵盖课程领域较广的主题,有利于幼儿获得均衡的学习经验,也有利于安排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如果主题本身涵盖的领域有限,可能会导致同类活动的重复。

4、一个具有可行性的主题,其所

  需要的活动材料必须获得,必须容易转化成具体的活动,让幼儿能够直接参与其中。

5、选择主题时,还应该尽量考虑到主体之间的连续性。

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

一、设计的流程:

1、列出单元名称、选择这一单元的理由和大体需要的时间

2、确定单元活动总目标

3、拟定单元活动纲要

4、逐一设计每个活动5检核或评价方案。

(二)设计单元主题活动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单元主题活动的整体性、综合性应该是自然、有机、水到渠成式的,不应是生拼硬凑的。

2、与第一点密切相关的是,单元主题活动注重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是希望通过提供一个整体性的外部结构来影响儿童,使之形成内部完整的经验结构。

简述单元主题活动与项目活动的区别。答: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贯彻“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思想的彻底性上。单元主题活动是教师预先计划好的,教师事先设定好目标,教室中所有的孩子都从事相同或相似的工作,课程持续时间较短。而项目活动则透过形成性的评估,慢慢有组织的发展出来的,目标是经孩子和教师的商议发展出来的,孩子从富有变化的课程组织中自由选择活动,课程持续时间较长。

项目活动与单元 主题活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贯彻“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思想的彻底性上

1、项目活动强调课程的“动态设计”“随机生成”,也就是说,项目活动的方案或计划不完全是预先确定的,而是先有一个大概的“项目蓝图”或“框架”,而后,在与儿童的教学互动中,不断根据他们的反应作出调整、修订、发展,甚至改变预先的“蓝图”,生成新的“项目”。而单元主题活动则是教师预先设计的,而且,尽管教师根据单元目标的每一个活动都与主题密切联系,都严格对应于单元活动的目标,但从儿童的认识过程和经验积累的角度看,活动与活动之间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

2、由于项目活动不是“预成”的,因此,“设计”与“实施”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设计并不主要发生在实施之前,而主要发生在实施过程之中甚至发生在实施之后:教学互动后教师的反思,往往也影响着课程下一步的“展开”而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则是界限分明的:设计是预先制定出一个完备的“方案”,实施则是忠实的执行方案。 项目活动的五个“要点”,及五种结构性的活动形式:团体讨论,实地考察,发表,探究展示。

项目活动主题选择的主要依据是:主题

  对儿童的学习价值;孩子的兴趣;课程的要求;资源的可获得性。 主题网的功能:一是辅助教师的课程设计;二是辅助幼儿的学习。

制作主题网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1、脑力激荡

2、归类

3、命名

4、交流

5、连网

项目活动的组织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作用是什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1、调动幼儿与主题相关的经验

2、使幼儿意识到并明确想要探讨的问题

3、与家长沟通

4、准备下一阶段的活动。第二阶段:

1、实地考察前的准备

2、实地考察

3、实地考察的后续活动。阶段三: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哪些活动能使幼儿获得的新知识“个人化”二是最适合此项目的高潮活动是什么。

幼儿园学科课程与中小学的学科课程有什么区别?答:

1、幼儿园的学科活动基本是一种广域课程或综合课程。

2、幼儿园的学科活动基本是一种“前学科”课程

3、幼儿园的学科活动仍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强调直接经验

4、幼儿园的学科活动仍服务于幼儿的“一般”发展,即基本素质的提高,而不以掌握学科知识和专门的技能为主要目的。

学科活动设计中特别注意的问题:

1、学科教育目标的“一般发展”性。

2、学科教育目

  标的综合性

3、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需求化1)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中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内容2)将教育目标与内容转化为幼儿的需求。

4、画龙“点睛”式的作业教学。1)区分“两类经验”,明确作业教学的功能和任务2)精选教学内容,发挥学科教学活动的优势3)整理幼儿的日常经验,使之系统化。

5、教学方式的活动化,教学结果的经验化

6、教学计划的弹性化和教学过程的灵活性。 在学科课程中,教学大纲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答:幼儿园的学科课程一般都有“教学大纲”。大纲主要说明该学习领域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或价值,指明该领域的教育目标、内容范围、教育原则与方法、指导要点及特别注意事项等,及帮助教师根据幼儿该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特点,来更科学的设计和组织活动。 区域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1、活动区的活动多为幼儿的自选活动,这样就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的个别化化的需要。

2、活动区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玩玩做做,生动、活泼、主动、愉快地活动,潜移默化地学习,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活动区活动多为小组活动,这就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交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增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了解,尤其

  是对同伴在集体活动中所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才能和优点的了解。

4、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着在区内的操作材料、情景及相应的活动中的,材料、情境和活动中承载着教育功能。 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答:将教育意图或目标转化为活动材料和环境,透过创设环境影响幼儿的活动,在通过幼儿的活动达到预期的发展,是区域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确定班级中区域种类需要考虑到哪些因素?答:

1、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据此决定活动区的种类

  创设活动区的目的是为了给儿童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更好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决定所涉区域的种类时,应尽量满足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动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这要求教师既要对各类活动区的功能有清楚的认识,也要准确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

2、幼儿人数与活动室面积——据此决定活动区的数量和规模

  一般来说,每个活动区的最佳容纳量为5~7人。这样,按活动室面积60平方米,班额30~35名幼儿计,需要设置6~7个活动区。此外,活动室的结构,经费等,也影响到活动区的数量和规模。

确定班级中各个区域的空间位置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

(一)

  确定各区的空间位置

  活动区;第二,了解幼动性质的理解。答:我教师首先要依据各个活动区的特殊需要在现行的活动室空间内寻找最佳位置。{美工区经常需要水,最好离水源近些。科学区、生物区需要自然光线,而且要便于将活动延伸到户外场地,因此,最好选向阳的一面,并能方便地通往阳台、院子等处。积木去、娃娃家活动量大,最好有一块比较宽敞的地方。}还要考虑:

1、动静尽量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2、区域之间有恰当的“封闭性”,避免因“界限“不明确而产生消极影响。

3、活动室内“交通路线”力求畅通无阻,以避免儿童在如厕、变换区域、取水时产生拥挤、碰撞等情况。

4、最好留有一块供集体活动的场所。

5、避免出现“死角”——教师的视线不能随时看到的地方。

(二)注意布置各个活动区

  需注意的问题:

1、安全问题。

2、自理问题

3、心理气氛问题

4、规则问题。 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在过渡阶段与自主阶段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答:

(一)过渡阶段

1、先介绍,后开放。

2、开始最好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每天每组只介绍一个区。

4、介绍的同时,就给幼儿提供实际练习的机会。

(二)自主阶段

  教师的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儿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活动区的设置情况,可从几方面评估:

1、各个活动区的使用频率,以了解目前的设置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及时进行调整。

2、活动材料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教师以此来考虑材料的投放或变换问题

3、幼儿间的冲突与环境的关系。

4、事故与环境的关系。 了解幼儿的活动状况,重点观察以下几方面:

1、幼儿的兴趣

2、活动参与情况

3、社会交往水平

4、认知发展水平

5、遵守规则情况。 在指导区域活动时,教师在自主阶段的活动指导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1、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儿童的需要(从图画课中发现幼儿对颜色变化兴趣,遂决定扩展科学区活动内容)

2、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来弥补幼儿园条件之不足(利用家长职责便利,提供活动材料)。

3、坚持必要的教学管理(尽管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但也先交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再让幼儿自由操作)

4、时刻注意安全

5、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思考,不给予提供答案。教师提问具有“开放性”

6、注意发挥幼儿之间的互相影响作用。

7、注意个别指导

8、师生互动、亲切融洽,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 谈谈你对区域活

  国目前利用活动区的方法尽管很多,但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1、把活动区视为分组教学的场所

2、把活动区活动视为作业教学“延伸”

3、把活动区看做自由游戏场所,看做在集体活动之外为儿童提供的一个自由活动环境。对于活动区,幼儿园的做法是:

1、勿忘创设活动区的初衷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是让幼儿在玩玩做做中,在游戏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2、适当的把区域活动的隐性学习与显性学习结合或融合起来。1)一些重要的主题或学习内容常常是从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发掘”出来的。

2、一些既定的学习内容也常常需要区域活动的配合,或者说,活动区的活动可以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